<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寒窗永逐夢,一朝綻放酬壯志”高考,對每一位學子都是人生中公平的一次重要考驗。它不僅對文化知識的考查,也是對人的心里素質、毅力和適應能力的檢驗。不僅對一個人前途命運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對整個家庭未來的一次考驗,更是對中國社會同樣具有重要意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的高考遇端午,雙喜臨門時。又是歷年高考報名人數達1353萬人,創歷史最高。(本科招生計劃450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復讀生413萬人,占高考總數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唯一的孫子也在高考之列,是他人生新的起點。對孩子和家庭,那種緊張、焦慮、競爭和不安,都是一種自然情緒的反應,無法把控。對孩子來說是人生最難忘的出征,也是一份最寶貴的財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教育資源和地區、學校間的差距,家庭地位和環境、條件的差異,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具有挑戰性。要解決高考制度教育的不公平問題,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潛力,排解心里壓力。從逼式教育,回歸到啟發、引導、陽光教育,那是長久的社會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我在中學時代,課堂上師生間互動。課后各種比賽、演講,非常活躍,精神面貌積極,陽光。家庭作業都是在課堂上完成。放學后就是我們的自由天地,一起談天說地,談理想,談未來,沒有任何壓力。彼此間是平等的,大都不關心身后的事,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那段回憶和師生間的友誼伴隨我們一生。而現在小學、中學的孩子卻不同,整個青春成長時期被牢牢的“束縛”。沉重的書包,堆滿的資料、書籍,每天寫不完的作業,甚至挑燈夜讀,書籍堆疊的一摞一摞,補習班,接著一個又一個,心里還承受著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壓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普通家庭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和精力,還為應試教育、高分之上影響家庭未來收入和生活質量。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自認為會一步登天,徹底改變了命運。殊不知奮斗四年又考上了研究生、博士生,才知道高學歷卻無法融進這個社會。因為沒有人脈,沒有關系,沒有錢只能跑外賣,做著最原始、最簡單,沒有含量的工作。這種煩惱和真實現狀,讓他們直面人生,喪失斗志,日漸沉淪。殘酷的現實,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漫長的高考階段,如何減輕孩子的壓力和困惑,從跌宕起伏的心里去引導、撫慰,不懈的努力,讓他們更加成熟、堅強。從而激發他們的潛力,去迎接人生第一次大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十二春秋苦寒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今朝一劍試鋒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夜幕挑燈伴朝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砥礪前行綻花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揮毫勝卷任翱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龍門魚躍金榜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鞠躬三跪報爹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青春無悔鑄輝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雖然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他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從中可以看到孩子努力與拼搏,家庭付出與期望。用最好的心態去面對高考,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人生的挑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兩天的高考終于塵埃落地,看著孩子們緊張的面孔,終于有了點微笑。幾天后,孫子徹底放松了,他將高考時的真實感受慢慢地向我道來:“……走進教室,用肢體語言掃過課堂,壓制平復緊張的心態。那時大腦沒有了反應,也來不及反應,只是雙手緊緊地握著,大腦似乎空空無也,六神無主。整個教室鴉雀無聲,落針可聞。只有兩位監考老師,一前一后,很負責的全程游走。考卷的題很難,每道題不可能深思熟慮,時間緊不可能答完。你的眼神只能面對試卷,不可能面向周圍,那是不允許的,怕你用眼神傳遞信息。一個小時后,由于緊張胃部非常難受,語文作文題又是很少接觸的體裁……大體是與外界如何交流,也不知道如何解答,就這樣結束了考試。一聲命令,時間已到,把筆放下,我跟著考生隊伍,也不知道是怎樣走出校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沒有人說話,只是默默走出。出了考場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景象。家長自覺地給孩子們留出一條通道,每位家長昂著頭,用焦慮的眼神尋找自己孩子的身影。志愿者在給孩子和家長維持秩序,考完后給我直觀的感覺,就是‘壓抑’。不僅是來自成年人那種鄭重其事,也來自強大的心里暗示。決定我人生未來的是考卷上每一個字,每一個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聽著孫子的講述,突然,一股心酸涌入眼眶,面對這么刻苦努力的孩子,我不知如何去安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起了自己考大學的經歷,那時的我,只是一名初中二年級,還沒有學完課程的學生,就隨著時代的潮流來到陜北插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利用勞動之余的時間自學初三和高中的全部文化課程,在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大考。那時離開考場是懷著一種難以克制的心情,眼睛都是發光、興奮和對未來充滿希望,對自己前途有了大膽的規劃和奮斗目標。目的是明確的,思維是正確的。而今天的孩子沒有我們當年的決心、毅力和奮斗精神。他們是在“逼式教育”和“填鴨式教育”中成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全社會面臨新老考生競爭更為激烈。復讀生為了公平、公正在吶喊,家長也為復讀生卷死應屆生而怒吼、憤怒和不平。應屆生陪著復讀生奔跑、消耗、身心疲憊來犧牲孩子們的大學夢。這種惡性循環,讓許多百姓不得已去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孩子就業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們 考上大學學什么?想什么?面對社會壓力又如何?社會不正之風,“向錢”“自我”而努力奮斗的歪風。許多孩子沒有規劃和希望而迷失了方向,似乎感到上了大學,就是走向人生盡頭。大學培養出的一群“呆瓜”,離開校園,怎么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不去努力、奮斗,沒有遠大理想、志向,自然畢業,就是失業,最終被社會無情的淘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考卷,太卷了,大學畢業同樣卷。不久的將來,在互聯網的環境下,人工智能,AI時代的快速崛起,人類真正走向第二次工業革命。深刻影響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各產業,深度融合是未來的方向。拿到研究生、博士證書又如何,同樣面臨一個“卷”字。怎樣合理消化人才,社會如何發展,必須揚長避短。應該全民普及大學才是方向,才是硬道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6月15日</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泾阳县|
新野县|
静乐县|
四平市|
吴旗县|
马龙县|
南雄市|
洪洞县|
高尔夫|
汝阳县|
共和县|
灵璧县|
巴彦淖尔市|
灵武市|
安达市|
彩票|
红桥区|
清流县|
平武县|
泊头市|
临朐县|
重庆市|
唐山市|
体育|
淳安县|
淮阳县|
万荣县|
曲周县|
新田县|
乳山市|
怀远县|
四子王旗|
平顶山市|
桃园市|
黄平县|
茌平县|
白朗县|
南阳市|
密山市|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