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為了一本書的出版</b></p><p class="ql-block"><b> 在我國湖南郴州大地上矗立著一塊湘核紀念碑。這是為了紀念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尋找鈾礦而獻出寶貴年輕生命的核工先驅而建立的。1964年10月16日,在我國羅布泊浩瀚無際的戈壁灘上一聲巨響,蘑菇狀煙云騰空而起,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世界為之震驚,國人為之歡慶。</b></p><p class="ql-block"><b> 如今距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已有60個年頭。人們總有一個疑問縈繞在心頭,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所需的鈾礦究竟在何處?這鈾礦是哪個地質隊發現的?又是怎樣發現的?他們為尋找鈾礦付出了怎樣的代價?</b></p><p class="ql-block"><b> 為了解開長期縈繞在人們心頭的這些疑問,回顧這段可歌可泣的光輝戰斗歷程,緬懷逝去的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核工子弟陳貴郴決心寫一本書,書的題目是《我們的父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光環背后的故事》。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廣大核工弟子的熱烈擁護和響應。</b></p> <p class="ql-block"><b> 為了寫好這本書,陳貴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便著手準備。他自費走訪了全國許多地方,拜訪了許多知情的老同志,查閱了許多與此有關的檔案材料,經過多年的反復斟酌,醞釀思考,終于寫出了紀實報告文學《他們用雙手托起了共和國的蘑菇云》。這是全書的壓軸之作。為了豐富充實全書的內容,他還發動近百位核工子弟拿起筆來跟他一起書寫父輩們獻身核工業的光輝業績。我早年曾在核工子弟學校教過書,陳貴郴是我的學生。他中學畢業后下過鄉,當過兵,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后又轉業到原單位,當過工區黨支部書記,分隊長,閱歷豐富,辦事干練。為了寫好這本書,他還跟我取得了聯系,邀請我擔任該書的副主編并要求我寫幾篇文章和審閱全稿。這些核工子弟大多是我的學生,他們中學畢業后基本上都下過農村,后來參加了工作,學歷不高。我對他們從手機上發來的文章逐字逐句精心修改。然后將所有文章匯編成冊,印成初稿。陳貴郴將約有30萬字的一本初稿書冊從桂林寄至我的住處蘇州。由于時間緊迫,我整整花了三天時間,幾乎通宵達旦,認真審閱修改一遍,然后又從蘇州用快遞寄回桂林。最后,《我們的父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光環背后的故事》一書,由環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還被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收藏。</b></p> <p class="ql-block"><b> 出版這本書是為了給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60周年獻禮,也是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b></p><p class="ql-block"><b> 這本書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反響,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廣大讀者認為這是一本由核工子弟集體書寫,反映我國原子彈鈾礦早期決策、開發全過程,以及核工業戰線最基層的廣大工人,干部以及科技人員在人煙稀少的崇山峻嶺中艱苦創業,英勇奮斗的書。以前只知道前三強,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研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做出了重大貢獻,現在看了這本書了解了湘核先驅同樣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都是共和國的脊梁。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英名和光輝業績將永遠為歷史所銘記。</b></p><p class="ql-block"><b> 蘇州市第六中學退休教師葛文校</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冕宁县|
衡山县|
龙里县|
双峰县|
游戏|
清流县|
普定县|
航空|
石楼县|
治县。|
施甸县|
视频|
平湖市|
化州市|
德昌县|
南江县|
久治县|
阜阳市|
沙洋县|
新田县|
大方县|
汝城县|
新津县|
会东县|
富宁县|
得荣县|
雷波县|
九江市|
海阳市|
固安县|
延庆县|
乌鲁木齐市|
宁都县|
舒城县|
房产|
临洮县|
峨眉山市|
桐柏县|
绥中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