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媽媽 ,出生于1933年的農歷4.19,記憶中的媽媽從小就深得外公喜歡,因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干所有農活,包括很多只有男人能干的活,例如:牛在前面拉,人站在牛后面的梨耙耕耖,媽媽樣樣精通!大姑娘時挑擔能挑二三百斤,很多男人都挑不了,媽媽卻能挑,為此,深得一村之長的外公與村民的喜愛,村里四個職務,除了外公是村長,媽媽攬了剩下的三個職務:民兵連長、婦女隊長、還有一個忘了叫啥?后續再補充</p><p class="ql-block"> 除了干農活是一把好手,村里很多年輕的小伙子都不是媽媽的對手,媽媽的腦子也特別好使,只上了一個晚上的夜校,任課老師就對她印象很深刻!幾次上門勸說外公讓媽媽白天干農活,晚上繼續去讀書,因家中勞動力缺少,大姨已出嫁,二姨從小就被送去當童養媳,后不知怎么輾轉到杭州一個紡織廠當女工,嫁給了杭州的二姨夫,成為了杭州人,到現在已快百歲還健在。大舅外出學手藝,媽媽排行第四,外公就把她當男孩一樣養。曾聽說,媽媽與小她二歲的二舅,結婚前在娘家一年要割九個柴棚換錢供三舅與小姨讀書,三舅與小姨都是大學畢業,而媽媽與二舅小學都沒上,尤其是媽媽夜校都只上了一次,但媽媽的口算心算能力卻是一流的超級快又正確!對媽媽我是頂禮膜拜!崇拜之極,假如媽媽當初能像三舅小姨去讀書,定是個女強人!本身做姑娘時就是,只是結婚后生養了這么多兒女,傳統觀念的束縛,只能圍著老公孩子家庭轉,委屈媽媽了!</p><p class="ql-block"> 只記得媽媽大概65歲那年因上山砍柴不小心摔斷了腿,還把一車柴背到山下,又裝到手推車上推回家,路上那骨折的地方是鉆心的疼。到家自己去找小妹,小妹夫用拖拉機趕緊送媽媽上醫院,一檢查,骨折的地方骨頭已碎成很多碎片,為此臥床休息了大半年,本來一年到頭都要在外面忙活的媽媽,一下子躺在床上不能動,那種心情有多煎熬!</p><p class="ql-block"> 等骨折好了,媽媽的身體卻出問題了,因媽媽干的都是勞動強度大的體力活,吃的菜都比較咸,也不喜歡喝水,加上大半年的臥床,心腦血管出了問題,記得我兒子生下來1周歲多,媽媽常常隔段時間就暈倒,記得有次暈倒是98年過年前,農歷廿八,那幾天剛好我們從朝陽路一樓(太潮濕,兒子幼時特意選一樓方便照顧兒子,自己也省力點)搬家到種子公司四樓(或三樓,記不太清楚),等年初一回去,媽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桂蘭,去年廿八媽暈倒在池塘邊,差點跟你們相見不上。媽媽接著說,現在媽的脈博次數越來越少,過段時間就少一次,媽媽隱隱覺得自己身體出了問題,跟我說了之后,當時因要照顧中風在床的婆婆,還有剛15個月大的兒子要照顧,我跟兒子母子兩人都瘦得皮包骨頭,兒子19多月只有10公斤,我則只有80多斤</p><p class="ql-block"> 婆婆比媽早一天發病,住在醫院里,年前搬家沒空去照顧,大年初一兒子爸爸就去醫院照顧婆婆了,我帶著兒子在媽媽家住</p><p class="ql-block"> 寫到這,有必要插段題外話,寫點我跟兒子的小時候的經歷,因與媽媽骨折、發病、去世時間重疊。兒子半歲后曾托阿姨來家帶,我自己去朝陽路一裁縫店做車工,一個人身體差吃不消帶,就近找份車工活既可照顧到兒子,又能賺點零花錢,兒子爸爸常年在工地,每月只發幾百的生活費,只夠他自己用,兒子生下后我一人帶著兒子干不了活,也沒生活來源,只能靠兄弟姐妹與朋友接濟度日,沒有吃就去大姐家,大姐二姐阿平等看我們母子面黃肌瘦,總要悄悄地硬塞我零花錢,我也從未開口向他們借錢,姐妹兄弟真情一直記得。寫到這,勾起痛苦心酸的往事早已淚目……</p><p class="ql-block"> 為此母子兩人都嚴重的缺鈣缺營養,到今年農歷重陽節兒子的生日 已過去了整整二十七周年,母子兩人還是瘦得皮包骨頭,兒子1米75的個子55公斤左右,我44公斤。</p><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年2月份來學校上班后,菜品豐富,吃的也多,尤其是5月初用兒子孝敬我的禮品券買了蛋白質與奶粉各一罐,開啟了營養早餐打開之后,前天在老王家稱了體重,46.8公斤,重了4~5斤,但兒子去北京上班快1周年了,體重卻不見增加,吃得也多,但大多是身體需求量不大的XXX,而身體需求大的蛋白質卻吃的少,加上兒子也是負重前行,沒工作就有房貸壓力,身心靈透支都太大!胖不起來,接下去動員兒子也吃蛋白質粉,讓他胖一點,太瘦了看著心疼!</p><p class="ql-block"> 扯遠了!</p><p class="ql-block"> 兒子托人帶后,我回家吃飯,兒子每次看見都哭的很厲害!(分離的創傷)又轉送到一位老鄉阿姨家帶,自己去商城南邊的服裝廠做質檢。過完年,去照顧出院的婆婆二十多天,婆婆又突然離世,走得很安詳(后面抽空再補充詳情),等把婆婆入土為安后,就辭了服裝廠工作,(當時寫了一封信給老板,老板沒扣錢,我辭職當天就把1個月工資如數結清給我,一般服裝廠工資都是要壓一個月到次年開工再結清,可能是我的信感動了老板,不扣我錢??,感謝!)帶上兒子去媽媽家住,心想可以同時照顧媽媽與兒子,兒子托人帶看見我哭的厲害也心疼,媽媽沒人照顧總暈倒也不放心。</p><p class="ql-block"> 只是在媽媽家只住了幾個月,媽媽也突然就離世,當時我正去附近的樓西宅菜場買菜,等我回家,媽已送去醫院急救,再沒醒來,年僅67虛。</p><p class="ql-block"> 這打擊太大,我一下子頭痛欲裂,特意去照顧媽媽,媽媽卻突然發病,且發病時我不在現場,這讓我無法接受! 從那以后,只有有事或晚上睡得晚,次日必頭暈頭痛,中午不休息也頭痛,二十多年沒斷過,直到近幾年學了心理學,明白其中原因(沒做哀悼,痛苦、哀傷的情緒始終積壓在心里沒出來),又學會了養生、冥想、觀呼吸、雙盤、禪舞等自我療愈法門,頭痛及身體其他亞健康與慢性病才有了很好的改善</p> <p class="ql-block"> 這是唯一一張我們四姐妹與媽媽在一起的合照,那年上半年6月21日媽媽突然離世前20天,6月1日在村玩具廠照相館拍得照片成了永遠。媽媽好像有預兆一樣,她怕突然暈倒再沒醒來,那天約我們姐妹去拍照,媽媽單獨拍了一張,跟我們四姐妹合照一張,不然走時遺像都沒有</p> <p class="ql-block"> 這是唯一留下的全家福照片,那時大姐二姐哥小妹均已成家有了孩子,大姐二個兒子,二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其實小的也是女兒,一出生就被送走對調換了別人家的兒子,也是重男輕女思想作崇,二姐月子里為此總流淚,把眼睛也哭壞了),妹一個女兒,總6個孩子,全家總19人。</p><p class="ql-block"> 現在除了仙逝的父母與二弟,家族總人口已46人,除了我們一家只有三人,其他兄弟姐妹至少4人,大姐已有十人,大家庭哈!再過幾年,將突破50人。 </p><p class="ql-block"> 回想父親一獨生子,爺爺去世得早,我們7個兄弟姐妹都沒見過。奶奶帶著爸爸孤兒寡母地長大。爸爸生性耿直,從小吃了很多苦。當過志愿兵去過朝鮮戰場,受過傷立過二等功、三等功,用生命換來的軍功章。轉業后創辦李宅信用社,因戰傷壞了身體,眼睛不好總把帳搞錯,就辭了信用社工作,回家務農,擔任首屆村大隊書記,是一位真正稱職的共產黨員,只顧大家顧不上小家,生養了10個子女,養大7個,這么多子女,都媽在操心。兩個姐姐懂事得早,早早就替媽媽分擔,尤其是大姐,結了婚還帶著大姐夫照顧父母及兄弟姐妹們,只要兄弟姐妹們有事,大姐姐夫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出錢出力,里外操心,長女付出特別多。</p><p class="ql-block">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大姐與大姐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永登县|
永清县|
定南县|
丹东市|
新兴县|
车致|
绩溪县|
广安市|
宁河县|
孟津县|
铁岭县|
陵川县|
肥西县|
沅江市|
昭苏县|
齐齐哈尔市|
庆阳市|
垫江县|
滨海县|
沈丘县|
房产|
彩票|
临武县|
齐齐哈尔市|
延寿县|
镇康县|
哈巴河县|
武宣县|
安阳县|
华宁县|
达拉特旗|
龙泉市|
娄烦县|
新晃|
深水埗区|
德令哈市|
彭阳县|
清镇市|
仁化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