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東南沿海自駕游(四)

一葉知秋

<p class="ql-block">——接上集</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6日,早晨從泉州市前往廈門,一路大雨前行,霧氣迷漫,能見度有時不足百米。我們小心翼翼,確保行車安全,于9點多到達集美學(xué)村。</p><p class="ql-block">廈門集美學(xué)村是一個充滿歷史底蘊和人文氣息的地方,由著名愛國華僑領(lǐng)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chuàng)辦,享有盛譽。</p> <p class="ql-block">參觀陳嘉庚紀念館:</p><p class="ql-block">紀念館外觀為典型的閩南建筑風(fēng)格。位于集美區(qū)潯江之濱,嘉庚公園北門以北填海處,占地104484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0.5平方米,主體建筑三層。與集美鰲園、嘉庚公園和諧統(tǒng)一,交相輝映,構(gòu)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旅游紀念勝地。</p><p class="ql-block">館內(nèi)展示了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和奉獻。</p> <p class="ql-block">走入館內(nèi),首先看到的就是陳嘉庚先生的漢白玉雕像,右手拄拐杖、左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雕像后面海天一色,海面浪花翻滾,天空純凈廣闊,或許正寓意了陳嘉庚先生為國為民的寬廣胸懷。</p> <p class="ql-block">陳嘉庚生平陳列館中“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八個大字是對陳嘉庚一生的最高贊譽。包括“陳嘉庚生平大事記”“南洋巨商矢志報國”“傾資興學(xué)情系鄉(xiāng)國”“紓難救國民族之光”等。</p> <p class="ql-block">集美大橋:</p><p class="ql-block">集美大橋是廈門市連接廈門島與集美半島的橋梁。位于廈門大橋東側(cè),全長6695米,跨海大橋2070米,是我國第一座大橋跨越海峽。遠遠望去,整個大橋就像漂浮在大海上。</p><p class="ql-block">從嘉庚紀念館出來,我們沿堤壩前往鰲園,沿途的海面上一群白鷺棲在石頭上,或梳理羽毛,或翩翩起舞,生機勃勃的景象成為這里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突然,天空中飛來一大群鳥兒……,鳥兒展翅的身影劃破湛藍的天空,與平靜的海面相映襯,頗有一番美感。我急忙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美景。</p> <p class="ql-block">鰲園:</p><p class="ql-block">鰲園是廈門嘉庚公園內(nèi)的公園,位于廈門集美學(xué)村東南角海濱。鰲園原為一座小島,形似海龜,故為“鰲園”。</p><p class="ql-block">鰲園分游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陵墓三個部分。</p> <p class="ql-block">鰲園游廊:</p><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是一條50米長的游廊,游廊兩側(cè)有數(shù)十幅精美的青石鏤雕,描述了陳先生的人生經(jīng)歷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游廊兩側(cè)還分別刻有中國古代史和現(xiàn)代史的青石浮雕,人物千姿百態(tài),形象生動。</p><p class="ql-block">鰲園里短墻、欄桿、亭柱等處,鐫刻著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各界名流題贈詩詞和對聯(lián),是鰲園石雕中最精彩的部分,堪稱閩南石雕的經(jīng)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陳嘉庚陵墓:</p><p class="ql-block">陳嘉庚墓又名鰲園,墓壙周圍的石雕,可以說是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展覽,它再現(xiàn)了這位愛國僑領(lǐng)傾資興學(xué),赤誠報國的人生。</p><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2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歲。</p><p class="ql-block">1988年,國務(wù)院把陳嘉庚陵墓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集美解放紀念碑:</p><p class="ql-block">集美解放紀念碑位于嘉庚公園內(nèi)鰲園的中央位置,紀念碑碑高28米,象征中國共產(chǎn)黨1921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走過的28年的奮斗史。碑身正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集美解放紀念碑”7個鎏金大字。</p><p class="ql-block">集美解放紀念碑的背面是陳嘉庚親手撰寫的碑文,共計284個字。碑座共4層,第三層有8級,第四層是3級,象征8年抗日戰(zhàn)爭和3年解放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的建設(shè)作出了不朽貢獻。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p><p class="ql-block">鰲園旁是嘉庚公園</p> <p class="ql-block">離開集美學(xué)村,于下午14點15分到達福建土樓(南靖)云水謠。入住景區(qū)富春客棧。</p><p class="ql-block">云水謠原名長教,位于南靖縣境內(nèi)。因電影《云水謠》在此拍攝而得名,屬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福建土樓”的一個景區(qū),國家5A級。</p><p class="ql-block">云水謠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走進云水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蜿蜒流淌的溪流,溪邊古榕樹群如綠色巨傘,遮天蔽日,成為古鎮(zhèn)第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沿溪而行,村中用鵝卵石鋪成的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云水謠古榕樹下,有一排兩層老式磚木結(jié)構(gòu)房屋,那就是長教(云水謠原名長教)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老街市。至今,這些老商鋪大多還保留著木板代墻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溪岸邊,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組成的榕樹群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在南靖的任何一個地方,隨處可見大榕樹,榕樹成為了古鎮(zhèn)中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其中一棵老榕樹樹冠覆蓋面積1933平方米,樹丫長達30多米,樹干底端要10多個大人才能合抱,是目前福建省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一棵榕樹。</p> <p class="ql-block">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土樓。這些從元朝中期就開始建造的土樓,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土樓風(fēng)景別具一格,姿態(tài)萬千。</p> <p class="ql-block">夜色更迷人</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qū):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福建土樓田螺坑景區(qū)(田螺坑村)、福建土樓云水謠景區(qū)(云水謠村)和福建土樓河坑土樓民俗文化景區(qū),三個旅游景區(qū)風(fēng)景秀麗,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主要游覽福建土樓云水謠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雍正十年,2008年7月福建土樓和貴樓申遺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外觀</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有“三奇”</p><p class="ql-block">奇一,和貴樓高五層,21.5米,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樓里個頭最高的,此為一奇。</p><p class="ql-block">堪稱“天下第一奇”的和貴樓,是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軟綿綿的,但歷經(jīng)200多年風(fēng)雨,仍保存完好。此為笫二奇。</p><p class="ql-block">和貴樓的第三奇,即樓中兩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邊那口井,清亮如鏡,水質(zhì)甜美,而右邊那口井卻混濁發(fā)黃,污穢不堪,完全不能飲用。</p><p class="ql-block">和貴樓不允許上樓參觀。游客在和貴摟</p><p class="ql-block">參觀清水井</p> <p class="ql-block">進士樓:</p><p class="ql-block">方形,3層高,歷史上這座樓因有人考中進士,故名進士樓。雖然這座土樓體量不是很大,但門前有一池碧水,感覺風(fēng)水不錯。</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p><p class="ql-block">懷遠樓位于南靖縣梅林鎮(zhèn)坎下村,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huán)圓形土樓,堪稱傳統(tǒng)民宅建筑藝術(shù)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走進大門,迎面就是“樓中樓”內(nèi)環(huán)樓“詩禮庭”。跨過小天井,就是內(nèi)院核心位置的祖堂“斯是室”。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p><p class="ql-block">懷遠樓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座雙環(huán)圓樓,大環(huán)和其他土樓一樣為住宅,小環(huán)為懷遠樓特有的學(xué)堂。</p> <p class="ql-block">天井祖堂:</p> <p class="ql-block">每人需交費10元,可上樓參觀。</p> <p class="ql-block">懷遠摟是福建土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有土樓中建筑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huán)圓土樓。樓內(nèi)楹聯(lián)抱柱、雕梁畫棟詮釋了“忠孝為本、耕讀傳家”的思想,是閩南建筑風(fēng)格與中國儒家文化完美結(jié)合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離開福建云水謠,我們前往廣東省潮州市。由于這些天廣東雨水較多,路上行駛時有山體滑坡,下午13點多到達潮州市,入住七天酒店。</p><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準備前往古城游覽,還未出門,結(jié)果下起了大暴雨,雷聲伴隨著大風(fēng),來勢洶猛,瞬間雨水漫上便道,我們只好在酒店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8日,昨天下午的暴雨,斷斷續(xù)續(xù)又從晚上一直下到早晨,等到8點半多,雨終于停了,于是我們乘公交車來到潮州古城牌坊街和廣濟橋游覽。</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p><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騎樓,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cè)南洋風(fēng)味的騎樓互為映襯,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xiāng)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作為潮州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這里不僅是孝義和科舉兩類牌坊的展示地,更是潮州人對孝道、文化、功名的獨特理解的代表。</p><p class="ql-block">每座牌坊都有一段輝煌的歷史,雖佇立不語,卻緩緩的向過往的人們訴說著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騎樓的店鋪主要圍繞潮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潮繡、手拉壺、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州三寶、牛肉火鍋、粿條、甘草水果等美食。</p><p class="ql-block">在牌坊街中心位置,有一座開元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寺。堪稱國寶級文保單位。于是我們從牌坊街出來,到開元寺游覽。</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p><p class="ql-block">開元寺?始建于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結(jié)了宋、元、明、清各個不同朝代的建筑藝術(shù),香火鼎盛。</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jīng)樓、金剛殿。</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的建筑風(fēng)格獨特,斗拱飛檐,雕梁畫棟,每一處都流露出精致的藝術(shù)氣息,讓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這座寺廟最大的看點是“大悲殿”前的雕龍石柱,看上去格外氣派,質(zhì)樸的氣質(zhì)和精妙的雕刻技藝,使盤在柱上的石龍栩栩如生,仿佛眨眼間便會騰云駕霧而去。</p> <p class="ql-block">潮州開元寺歷經(jīng)千年滄桑,殿閣壯觀、古樸敦厚,是古代建筑藝術(shù)之明珠。寺內(nèi)有眾多的文物和歷史資料,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前的兩株千年古榕,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訴說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開元寺是“粵東第一古剎”和嶺東佛學(xué)院所在地,中國現(xiàn)存四大開元古寺之一,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p><p class="ql-block">2001年,開元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從開元寺出來,我們繼續(xù)沿牌坊街前行。</p><p class="ql-block">漫步在牌坊街,感受到這里獨有的建筑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孝義牌坊是對孝道的高度表揚。它以石刻或木雕的形式將孝道的感人故事鑲嵌在牌坊上,讓人們能夠通過閱讀,深刻感受到孝子孝女們的至親至孝之情。</p><p class="ql-block">科舉牌坊,用以紀念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xué)子。</p><p class="ql-block">每座牌坊雕刻精美,人物栩栩如生,建筑風(fēng)格獨具匠心,仿佛穿越時光,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每一個牌坊都能揭示一段塵封的歷史,飽含著千年歲月的沉淀。</p><p class="ql-block">一條牌坊街,千年府城史。行走在一座座石牌坊間,感人至深的人文故事品讀不盡。</p><p class="ql-block">2022年潮州市牌坊街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名單。</p> <p class="ql-block">走出牌坊街,沿著古城墻繼續(xù)向北走,我們就來到了竹木門。</p> <p class="ql-block">竹木門:</p><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數(shù)百年來,竹木門外便是潮州地區(qū)貨物主要集散碼頭。隨著韓江水運的日漸蕭條,潮州城逐漸失去了粵東地區(qū)商貿(mào)中心的位置,往日繁華的竹木門也歸于平靜。</p> <p class="ql-block">游覽己略黃公祠:</p><p class="ql-block">己略黃公祠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位于古城義安路鐵巷頭,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潮州木雕藝術(shù)殿堂。雕刻內(nèi)容取材廣泛,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戲劇故事等,每一處都有來歷有寓意。</p> <p class="ql-block">走過門樓,進入前廳,可見到祠堂中央的天井,天井種有花草,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色,別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潮汕建筑的天井,一般不大,講究精巧和儒雅,通常擺有花盆、蓮缸,種上花草,養(yǎng)有金魚,營造一個優(yōu)雅、恬靜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祠堂規(guī)模不大,整座祠堂每一處都精雕細刻,做工精巧華麗。它集潮汕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之大成,不論石雕、木雕、金漆畫、嵌瓷,無不應(yīng)有盡有,令人稱絕。</p> <p class="ql-block">己略黃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潮州木雕藝術(shù)殿堂,堪稱潮州木雕之典范,令人贊嘆。</p><p class="ql-block">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墻:</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至少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唐代,歷經(jīng)滄桑,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魅力。</p><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的潮州古城墻,包含了下水門城樓、廣濟門城樓、竹木門城樓、上水門城樓,其中廣濟門城樓是現(xiàn)存四座城樓中“最雄偉壯麗”,列為城樓之首。</p> <p class="ql-block">廣濟門城樓(俗稱東門樓)</p><p class="ql-block">廣濟樓,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矗立于潮州古城墻的正中,與廣濟橋相互輝映。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樓,城樓三層高18.85米,仿宮殿式建筑。為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一樓有劉炳森題寫的匾額"嶺東首邑";二樓有饒宗頤書寫的匾額"東為萬春";三樓有肖嫻題寫的匾額"廣濟樓"。</p> <p class="ql-block">廣濟樓對面就是廣濟撟,只有一路之隔。</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又稱湘子橋:</p><p class="ql-block">廣濟橋始建于南宋年間,至今有800多年歷史。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jié)東西兩岸,為古代閩粵交通要津。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著名古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古人有“到潮不到橋,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說。能有什么奇特之處呢?廣濟橋,今天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全長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西邊梁橋長137.3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p><p class="ql-block">梁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構(gòu)成,橋亭形態(tài)各異、構(gòu)思巧妙、無有雷同,正是“廿四樓臺廿四樣”。這24個式樣各異的亭臺樓閣,可供游客休息,遮風(fēng)避雨。</p><p class="ql-block">楹聯(lián)亭匾,琳瑯滿目,詩文書法,活色生香,建筑形式,取潮州民居金木水火土的地方特色,別具一格。是中國橋梁史上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走在廣濟橋上,與其說是在渡河,更確切地說是在參觀一個神奇的“水上之城”。橋上的每座楹聯(lián)、牌匾,上面全是書法大師的手筆,處處盡顯潮州人的文化底蘊。沿著橋面行走,我們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里的每一塊石板、每一根木柱,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到中段,橋亭戛然而止。橋斷成了二截,很是驚奇。</p> <p class="ql-block">原來廣濟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斷橋”。</p><p class="ql-block">廣濟橋橫亙江面。東西兩岸為石橋墩,中間是十八只梭船,白天連接供行人通行,晚上打開供船只通航。</p><p class="ql-block">這種“過河拆橋”的景象,是廣濟撟的一大奇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這座橋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span></p><p class="ql-block">眺望對面的橋墩</p> <p class="ql-block">這樣的過河拆橋、拼船過江的情景每天在廣濟橋輪番上演,時間久了,折船、拼船倒也淪為一道風(fēng)景,吸引諸多游客前來觀看。</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只看到了橋身斷開的場景,是否有大船通過,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這是用18只紅船并連接成的浮撟場景。</p><p class="ql-block">此圖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鉎牛:</p><p class="ql-block">鉎牛日夜臥廣濟橋,望韓江水,被寄予守護橋梁與一方平安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鉎牛是廣濟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于清雍正年間。雍正二年(1724年),韓江雨勢蔓延不止,民眾惶恐,為穩(wěn)定民心,知府張自謙決定鑄兩只鉎牛放在橋的東西兩邊,以牛代碣,盼能“鎮(zhèn)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淫雨洪水,江東堤潰,廣濟橋墩多圮,東墩鉎牛墜入江中。現(xiàn)在只剩下了一只,還立在橋墩上,也成了廣濟橋不可錯過的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粵東地區(qū)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民謠:“潮州湘橋好風(fēng)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兩只銼牛一只溜”指的就是廣濟橋。</p> <p class="ql-block">中午13點我們從潮州市出發(fā)至惠州市惠東縣,剛開始天氣不錯,時有小雨斷斷續(xù)續(xù),后下起了大雨,服務(wù)區(qū)休息了一會兒,雨漸停,我們繼續(xù)前行,17點到達惠東縣雙月彎度假村入住。</p> <p class="ql-block">這是入住的雙月彎度假村景觀</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9日,上午游覽雙月灣、海龜灣兩個景點。</p><p class="ql-block">1、雙月灣:雙月灣共分兩灣,由大亞灣畔和虹海灣畔相鄰的兩個半月形海灣組成,這里三面環(huán)海,風(fēng)景如畫。</p><p class="ql-block">而這一壯闊美景,只有登頂大星山的最佳觀景臺才能看到。汽車不能前往,只能坐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的摩托車,單程每人10元。</p> <p class="ql-block">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山海與城市的交融,兩片海灣如同兩輪彎月背靠背,左手邊是南海,右邊是浩瀚太平洋,兩岸層濤疊浪十分壯麗。</p> <p class="ql-block">在大星山觀景平臺上,從高處俯瞰,如同兩彎新月,是大自然中難得一見的奇觀。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2、海龜灣</p><p class="ql-block">海龜灣就坐落在美麗的雙月灣,三面環(huán)山,一面瀕海。是我國大陸18000公里海岸線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qū),也是我國大陸唯一的海龜產(chǎn)卵場。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p><p class="ql-block">每年6~10月的繁殖季節(jié),都有綠海龜洄游前來交配、產(chǎn)卵,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海龜灣”。</p> <p class="ql-block">百龜園生活著不少淡水龜和陸龜,它們背著漂亮的外殼,在草地上悠閑地爬行,引來不少游客駐足圍觀。</p><p class="ql-block">海龜灣主要保護的海龜為綠海龜,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龜產(chǎn)卵場不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海龜灣擁有狹長的海岸線和湛藍的海水,灣里有一條網(wǎng)紅棧道“會仙橋”,全長六百多米,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在海邊峭壁之上,延綿起伏蜿蜒曲折,自然美景如畫。在棧道漫步,海風(fēng)吹過,帶來一片清新的氣息,讓人爽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到了海邊,只見白浪滔天,海風(fēng)勁吹,特別是海浪拍打礁石,激起白色的浪花,讓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雖然有一些擔(dān)心,但還是會爬上這些大石頭,觀看下面的驚濤拍岸。</p> <p class="ql-block">3、下午游覽西班牙風(fēng)情小鎮(zhèn)</p><p class="ql-block">雙月灣西班牙風(fēng)情小鎮(zhèn)具有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和豐富的休閑娛樂設(shè)施,樓盤自帶超長海岸線,沙灘非常平緩,有各種沖浪、海水降落傘、沙灘越野車等,還有新建的網(wǎng)紅燈塔,北緯22°燈塔。小鎮(zhèn)周圍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休閑度假的理想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4、傍晚在雙月灣南海沙灘游玩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30日,早7點從惠東縣雙月灣出發(fā)至廣州市,走高速,中途時有小雨到大雨,11時到達廣州市,入住飆峰酒店,稍事休息,我們坐地鐵到廣州塔游覽。</p><p class="ql-block">?打卡廣州地標建筑---廣州塔,</p><p class="ql-block">廣州塔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隔江相望。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通過軌道交通路囗到達珠江江畔。</p> <p class="ql-block">珠江,中國南方的母親河,它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沿岸擁有壯麗的城市風(fēng)光和獨特的文化氛圍,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領(lǐng)略廣州風(fēng)貌的絕佳視角。在夜幕降臨時欣賞珠江兩岸的夜景,感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浪漫。</p><p class="ql-block">珠江兩岸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廣州塔是廣州的新地標,它集觀光、發(fā)射、展示、游覽等多功能于一體,現(xiàn)已成為“羊城新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不同方位拍攝的廣州塔</p> <p class="ql-block">珠江夜景,是一場光影的盛宴,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廣州塔,照亮了夜空。它的外觀和顏色在夜色中更加美麗,仿佛是一顆巨大的水晶,閃耀著無數(shù)的光芒。</p><p class="ql-block">廣州塔,璀璨之小蠻腰,它以獨特之身姿,向世人展示廣州之城的魅力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日,開始返程回家。</p><p class="ql-block">早晨7點從廣州飆峰酒店出發(fā)至湖南省郴州市。今天是假期第一天,我們從東湖北站上高速,一路向北。天氣陰沉,時有小雨,車流量不小,時有堵車,下午14點多到達湖南省郴州市,下午賓館休息。</p> <p class="ql-block">本計劃返程途中順路再游玩,只是這段時間天氣總是陰雨連綿,霧氣迷漫,因此決定快速返程,于五月三日行駛1000公里左右,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本次東南沿海自駕游,歷時28天,行程65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編輯時間:2024年6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泾川县| 秭归县| 连南| 兴隆县| 永春县| 穆棱市| 芦山县| 临湘市| 阿鲁科尔沁旗| 浪卡子县| 阿克苏市| 德庆县| 广宁县| 谢通门县| 武清区| 驻马店市| 错那县| 泗阳县| 拉孜县| 屏东县| 庐江县| 上思县| 尖扎县| 岳西县| 黑水县| 永清县| 赤峰市| 含山县| 合肥市| 安仁县| 措勤县| 桑日县| 会东县| 怀化市| 津市市| 武宁县| 杭锦后旗| 海阳市| 洛宁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