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有老師討論鉛筆畫畫意攝影的難度,認為在后期使用色調分離手法時,主陪體的黑白細節難以控制。含洋在此再次告知,含洋的畫意攝影都是通過前期相機控制拍攝出來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攝影前期相機控制的畫意攝影前期控制拍攝,這種攝影方式神似與形似絕非電腦軟件涂鴉出來的藝術。</p> <p class="ql-block">在攝影前期通過相機控制來實現畫意攝影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真正的神似與形似是無法僅僅依靠電腦軟件的后期涂鴉來達到的。</p><p class="ql-block"> 它凸顯了前期拍攝技巧和對相機以及攝影原理掌控在創造具有藝術感的畫意攝影作品中的重要性,暗示了這種通過真實拍攝和技巧運用所帶來的藝術效果更加真實、自然和具有深度,而非單純依賴后期軟件處理來強行制造出某種效果,強調了攝影藝術中真實創作過程的不可替代性。</p> <p class="ql-block">前期拍攝時如何用相機控制畫意攝影的神似與形似呢?如色調、留白、線條、對比、質感和畫幅控制原理。</p> <p class="ql-block">色調: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白平衡預制模式,如古畫選用閃光燈和陰天、夜景鎢絲燈和黑白圖片的白平衡濾鏡等,或使用 K 值白平衡濾鏡來調整色彩傾向,以接近想要的畫意色調風格。還可以利用相機內的色彩風格設置出膠片灰調和單色黑白高反差,以及白平衡微調濾鏡設置來進一步塑造色調。</p> <p class="ql-block">留白:很多攝影師認為留白是后期涂鴉出來的,這是完全錯誤的。圖片的色彩與留白都是前期根據拍攝環境設計主題和色調與影調的。留白主要是通過前期構圖來實現的,需要仔細選擇拍攝角度和取景范圍,確保畫面中對比度有適當的空白區域來營造意境和空間感。</p> <p class="ql-block">線條:攝影的根本就是相機控制,通過對前期感光度、對比度、銳度等的利用,以及鏡頭的焦距、拍攝角度和對拍攝主體的位置安排來強調或弱化線條。廣角鏡頭可能會強化線條的夸張感,長焦鏡頭則可以壓縮線條,這是攝影師必須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對比:可以通過前期對比度參數設置調整曝光來控制畫面的明暗對比程度,形成不同的影調。增加曝光補償并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影調。對比度通過曝光強弱使畫面變暗變亮、對比的強弱,曝光則會使影調對比發生變化。</p> <p class="ql-block">質感:不僅僅是通過控制光圈大小來影響景深得到的,還與銳度和影調有關,它們會影響物體表面質感的呈現。大光圈可以使背景虛化,突出主體的局部質感;小光圈則能展現更全面的細節和質感,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畫幅控制:很多攝影師在拍攝時從不改變畫面縱橫比。他們根本不知道不同的畫幅比例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和構圖可能性。例如,正方形畫幅可能更顯規整,長方形畫幅則有不同的橫豎構圖變化,應根據畫意風格選擇合適的畫幅。</p> <p class="ql-block">攝影前期設置參數在古畫、水墨、鉛筆畫、版畫、油畫等風格中是完全不同的,它們都是根據攝影原理進行改變和控制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拍攝不同風格的畫意攝影時,需要根據各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整相機參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對于古畫風格,可能需要降低色彩飽和度,營造出淡雅古樸的色調;水墨風格則注重墨色的濃淡變化,可能需要在對比度和色調上進行獨特設置;鉛筆畫風格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噪點和對比度,以模擬鉛筆的質感;版畫風格通常強調高對比度畫面明暗線條的清晰和銳利,可能需要提高銳度和對比度;油畫風格則常常追求濃郁的色彩和豐富的層次感,可能需要調整色彩模式和曝光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些都是通過對攝影基本原理的巧妙運用和調整,來盡可能地接近和展現不同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風格調整相機參數的建議:</p><p class="ql-block">古畫風格:降低色彩飽和度,營造出淡雅古樸的色調;銳度設置不宜過高,以展現古畫的柔和質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水墨風格:注重墨色的濃淡變化,對比度和色調的調整可以突出水墨畫的特點;白平衡可根據需要調整冷暖色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鉛筆畫風格:適當增加噪點和對比度,模擬鉛筆的質感;可以增加感光度或銳度,使畫面更具手繪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版畫風格:強調黑白高對比度線條的清晰和銳利,提高銳度和對比度;可能需要調整色彩模式以增強黑白對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油畫風格:追求濃郁的色彩和豐富的層次感,可調整色彩模式和飽和度;注意光線的運用,以突出油畫的質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實際拍攝中,還可以結合以下幾點來進一步增強畫意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光線運用:根據不同風格選擇合適的光線,如側光、逆光等,以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構圖與視角:嘗試不同的構圖方式和拍攝視角,以展現畫意的美感和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效果處理:各種畫意攝影絕不是在后期處理中設計出來的,那叫平面設計,可以進一步調整色彩、對比度、銳度等參數,以增強畫意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相機參數的調整只是畫意攝影的一部分,拍攝者的創意和審美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不斷嘗試和實踐,結合對不同藝術形式的理解和感悟,你將能夠拍攝出更具個性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拍攝場景和效果進行靈活調整,以達到理想的畫意效果。</p> <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與繪畫的異同點:</p><p class="ql-block"> 相同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藝術表達:兩者都是藝術形式,都致力于通過畫面來傳達情感、思想和美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構圖元素:都注重構圖,如線條、形狀、空間布局等,以營造視覺上的吸引力和平衡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色彩運用:都可以運用色彩來營造氛圍和表達特定的情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同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創作方式:攝影是基于真實場景的瞬間捕捉,通過相機和光學原理來成像;而繪畫是通過畫筆、顏料等手工繪制而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真實性:攝影相對更強調對現實的記錄,即使是畫意攝影也有一定的現實基礎;繪畫則可以更自由地進行想象和創造,真實性的限制較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細節表現:攝影受限于鏡頭和相機性能,在某些細節表現上可能不如繪畫細膩和豐富,繪畫者可以更精細地處理各種細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時間成本:一般來說,攝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一幅作品,而繪畫往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修改難度:攝影在后期處理中有一定限制,而繪畫在創作過程中隨時可以修改畫面。</p> <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與平面設計繪畫的異同點:</p><p class="ql-block"> 相同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視覺構成:都注重畫面的布局、元素的安排和組合,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視覺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色彩運用:都可以通過對色彩的選擇和搭配來傳達特定情感和氛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同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創作起點:畫意攝影基于真實場景的拍攝,利用光線、焦距等攝影手段來創作;平面設計繪畫則往往從創意概念出發,更具主觀性和想象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真實性限制:畫意攝影受到現實場景的一定制約,即便后期處理也有一定范圍;平面設計繪畫可以完全脫離現實進行虛構和創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元素來源:攝影主要依靠捕捉現實中的元素;平面設計繪畫可以自由創造各種不存在的元素或對現有元素進行夸張變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質感表現:攝影的質感更多取決于被拍攝對象和光線等;平面設計繪畫可通過不同的繪畫技法和工具來塑造多樣的質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精確性:平面設計繪畫在尺寸、比例等方面可以更精確地控制,而攝影在這方面相對較難做到完全精準。</p> <p class="ql-block">攝影前期相機控制原理與內容對畫意攝影藝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過對相機的白平衡、曝光、感光度、光圈、快門速度等參數的精準控制,可以更好地營造出符合畫意攝影風格所需的色調、光影和氛圍。合適的白平衡能讓色彩更貼近畫意的感覺,比如營造出古雅的色調;準確的曝光能確保畫面的亮度和對比度符合藝術表達需求,展現出細膩的層次;恰當的感光度選擇可以控制噪點水平,保持畫面的純凈度;而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配合則能實現特定的景深和動態效果,以更好地詮釋畫意情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只有深入理解并熟練運用這些相機控制原理與內容,才能在前期拍攝時就為畫意攝影藝術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后期的創作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撐,讓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p> <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的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首先,它展現了獨特的審美風格,通過模仿繪畫的手法和效果,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視覺享受,體現了對美的獨特詮釋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次,它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以細膩的畫面和氛圍傳達出各種情感,讓觀眾沉浸其中,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者,畫意攝影常常具有較高的藝術創新性,將攝影與繪畫元素巧妙融合,開拓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它還記錄和傳承了文化與歷史,通過對傳統繪畫風格或特定時代氛圍的再現,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外,畫意攝影也能激發觀眾的想象力,讓人們在似畫非畫的意境中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為攝影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做出了貢獻,豐富了攝影藝術的領域和內涵,使其更具魅力和深度。</p> <p class="ql-block">回顧歷史,畫意攝影是世界攝影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它起源于 19 世紀中葉的歐洲和美國,并在 20 世紀初達到了鼎盛。以下是畫意攝影的歷史發展脈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起源:19 世紀中葉,隨著攝影技術的逐漸成熟,一些攝影師開始嘗試將攝影與繪畫相結合,追求照片的藝術效果。這一時期的畫意攝影作品主要模仿繪畫的構圖、色彩和光影效果,用濾鏡強調照片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發展: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畫意攝影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和認可。攝影師們開始探索不同的攝影技巧和表現手法,如添加拍攝時濾鏡、放大時局部柔焦、二次曝光時制造模糊、多重曝光重疊元素等,拍攝出更具藝術感的照片。同時,畫意攝影也開始受到藝術界的關注,一些攝影師的作品被收藏在美術館和博物館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鼎盛:20 世紀初,畫意攝影達到了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畫意攝影師和攝影團體,如英國的連環會、美國的攝影分離派等。他們的作品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上更加多樣化,同時也開始關注社會現實和人類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衰落:20 世紀中葉以后,隨著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藝術的興起,畫意攝影逐漸衰落。人們開始追求更加真實相機拍攝、直接和個性化的攝影表達方式,畫意攝影的傳統后期手法和審美觀念逐漸被摒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當代發展:盡管畫意攝影在 20 世紀中葉以后逐漸衰落,但它對當代攝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當代攝影師仍然在攝影后期中運用畫意攝影的手法和添加元素,以表達自己的藝術觀念和情感。同時,畫意攝影也成為了攝影展上的一個重要內容,被廣泛研究和探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總的來說,畫意攝影的歷史發展反映了攝影藝術在不同時期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的變化。它不僅是攝影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最后,要再次提醒大家,畫意攝影是通過拍攝現實存在來實現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畫意攝影主要通過運用各種攝影技巧,如特殊的光線運用、柔焦效果、精心的構圖等,來營造出類似繪畫的意境和美感。攝影師會在拍攝過程中對場景、人物、光影等進行巧妙地安排和處理,以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畫意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過,在今天平面設計軟件蓬勃發展的時代,很多攝影師錯誤地認為畫意攝影必須通過后期制作,隨意進行一些影調和色調的調整和添加,完全改變了攝影的初衷,重新描線填色還隨便移動元素。這完全就是動畫片的制作流程。畫意攝影后期雖然可以進一步強化這種畫意的特質,但它的基礎仍然是前期拍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都匀市|
和平县|
河源市|
沂南县|
景泰县|
本溪市|
贵定县|
左云县|
甘孜|
蓝田县|
东城区|
连云港市|
哈巴河县|
武强县|
青阳县|
山东省|
龙州县|
师宗县|
都兰县|
吉木萨尔县|
嘉黎县|
定日县|
泾川县|
通渭县|
贺兰县|
海南省|
全南县|
黎川县|
遂昌县|
杭州市|
乌鲁木齐县|
沾益县|
鹰潭市|
滨海县|
赣州市|
武冈市|
华坪县|
邵阳县|
邯郸市|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