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田園、古宅、鳳凰花-2024臺山行記

心田@多旅游錄

引子---五月,夏日降臨,鳳凰花開始進入盛花期。從我們家的陽臺可看到對面中山黨校的鳳凰花日漸紅艷,搭配著各種建筑、流水、小橋等場景,非常美麗。5月5日,我們專門圍繞著黨校走了一圈,因不允許入內,只能在外圍拍了一些景觀,的確迷人。<br><br><div>  經老干大學與黨校協商,終于同意讓老干華彩攝影社組織一次入內拍攝的活動,我們興奮地期待著。誰知,原定于5月9日拍攝活動因天氣不好及黨校有活動推遲一周。<br></div> 心田想起三年前關注的臺山鳳凰花,在老村莊、老學校、古宅與農田的襯托下,美翻了天,已成了知名的網紅景點。翻查資料發現,今年臺山鳳凰花早已盛開,再晚就會錯過花期。當即決定2024年5月14日出發,進行觀賞臺山鳳凰花兩日游。 本次出游美圖先睹為快。 蓮溪學校:老樹、舊房、藍天搭配,美不勝收。 南洲:路邊偶遇鳳凰花掩映的碉樓,斜陽的光芒透射而過。 西海學校:靜謐而安詳,紅花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浮月村:古老的碉樓與火紅的鳳凰樹互訴衷腸。 浮月村:田園、古宅、鳳凰花。 浮月村:夕陽下碉樓,彩霞漫天舞。 廟邊學校:古樓與紅花相擁,滄桑與嬌艷同現。 新會燈塔公園:素雅與艷麗并存。 時間:2024年5月14、15 日兩天自駕。<br>D1:中山—臺山縣城午餐—入住臺山斗山鎮喜薈酒店—午休—蓮溪學校—路過南州—西海學校—浮月村<br>D2:浮月村—廟邊學校—改革村—桂花里—梅家大院—新會燈塔公園—回家<br> 詳細行程:<br><br><div>  D1:2024.5.14 上午在中山老干大學{攝影高級班上課},10:30下課后即駕車出發往臺山。<br></div> 途經建好開通不久的南環立交橋,一段紅色的橋體格外醒目。 出外旅游,多多仍是在路上抓拍個不停。 11點從大涌上高速。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隨便抓拍都是美景連連。這里魚塘遍布,不遠處是民房,植被穿插其中,是典型的珠三角振興農村新氣象。 中陽高速上,中江高速磨刀門西江特大橋擴建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巨大的橋墩成排屹立著。 起吊機揮舞著長臂,在繁忙作業。工人們正在藍天下揮灑汗水,精心澆灌橋墩。這充滿活力與奮斗的畫面,與天空交相輝映,構成滿懷希望的美麗畫卷,仿佛在展示著未來交通的便捷與暢通,令人憧憬與期待。 使用中的磨刀門西江大橋,H型的橋塔高高聳立在藍天白云下,伸出一條條銀白色的牽攬,穩穩地吊住寬闊的橋身。 2022年底通車的銀州湖大橋,高挑的紅色橋塔造型優美,如同婀娜多姿的少女靜立江河之上。 中午12點前到達臺山昌大昌廣場吃午餐,然后前往斗山鎮喜薈酒店入住及休息。 這家酒店倒也有趣,門前就是一棵盛開的鳳凰樹,既讓我們倍感親切,又令我們對此次的鳳凰花之旅充滿信心。 酒店的觀景很好,前后都是田園、村莊,遠處山巒起伏,滿目青翠。 稍作休息,我們驅車前往鳳凰花之旅的第一站:沖蔞蓮溪學校。 一棵鳳凰樹令一座“古老”的學校聲名遠播,成為著名的觀景點。 這是一座早已廢棄的學校,不知道有多古老,查不到具體開辦的時間。從外形和建筑手法來看,像民國二、三十年代的產物,有近百年的歷史了。難能可貴的是它一直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拱門、院墻和大部分校舍,滿目的厚重歷史感。一棵婀娜多姿的鳳凰樹緊依拱門邊上,就像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學子,不愿離開知識寶庫的校園。而紅彤盛開的鳳凰花,又將古老的學校點綴得滿目生輝,使之成為臺山鳳凰花景觀的網紅打卡點! 老學校中的鳳凰花,吸引了眾多的美女、靚哥前來打卡。 我們早看中了拱門這個景,待得心田有空,每人拍一組,選一張。 荷姐的獨創:波鞋、長褲配旗袍,混搭出場又有何不可?容貌、風姿猶在!哈哈!! 再來一張齊步走。 絕美的景色留下美美們的合照。 即要有鳳凰花,還要與牌坊合影,心田花了不少心思,拍了好幾張,我們最后選了這張。 還有遠行的摩托車隊路過都被繁花似錦的景色吸引著,也停駐一游。 <p class="ql-block">  在蓮溪學校逗留了一個多小時,我們還意猶未盡,景點很多,不得不往下一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原計劃的路線,下一站是“西海學校”,約10分鐘的路程。</p> 短短路程,也有驚喜,還沒到西海學校,卻迎來了“南州”。一棵鳳凰樹、一座雕樓,就在路邊,想不看到它都不行。<br> 太陽開始西斜,這里是可以拍到鳳凰花襯雕樓日落的,還是可惜只有一棵鳳凰樹、一座雕樓,不值得等候,我們試著拍了幾張耶酥光的照片,還是往西海學校去了。 西海學校始建于1912年,2016年改建成現在的這個西海文化公園。 我們這次只為鳳凰花景觀而來,沒有很好地探索舊址。這座卻是明顯的老房子,不知是否學校舊址之一。 眼前的西海學校,最醒目的就是那紅艷艷的鳳凰花簇擁著“慈母亭”,宛如寓意著生命的絢麗綻放,就如同母親對子女的愛一般熱烈而耀眼。 斜陽西下,鳳凰樹那斑駁的陰影輕柔地籠罩著慈母亭,又顯示著靜謐而神秘的美感。凋謝的紅花落滿地面,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西海學校坡下的“后文朗村”的牌坊也因“鳳凰盛飛”而增添光彩。 <p class="ql-block">臨離開時,來了位“模特”。一位穿著旗袍的婦女,手提曾經流行的藤籃,撐著一把洋傘緩緩走來,畫面如同回到了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p> 離開西海學校,還是10幾分鐘的路程,我們來到了第三站:浮月村 浮月村的牌坊較氣派,因為浮月村是臺山市一條聞名遐邇的僑村,村中洋樓極具僑鄉特色,被臺山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剛進村,一座古雕樓呈現眼前。樓前鳳凰花熱烈綻放,半遮半掩著古老的雕樓,與古雕樓的沉穩莊重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沖擊。 這是我們近幾年旅游拍合照最多的一次了。 旁邊一棟古老的雕樓,座落在青翠蔥綠的稻田中,心田心念一動,讓我們手持洋傘行走在田梗上,他為我們拍照。沒想到這照片雖然沒有紅花相伴,卻仍是這樣的唯美,這樣的別具韻味,這樣的打動人心。 為了襯托哪美麗的鳳凰花,我們特意穿得美美的,如今穿梭于田野中,是否為雕樓增添了美麗的元素呢? 熱愛大自然的我們,在田間玩得不亦樂乎。 艷麗的鳳凰樹、宛如綠毯般的稻田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意與靜謐之美的田園畫卷。我們徜徉于茵綠的稻田中,自在地行走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愜意非常。 還沒緩過神來,轉頭一看,那邊太陽正緩緩地從雕樓落下,一天里最美麗的時刻出現了! 太陽在兩座古雕樓之間或旁邊落下,余暉灑在它們斑駁的外墻上,仿佛為這些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巾。 落日余暉傾灑在亭亭玉立的美人蕉上,使其通秀而迷人。前方的稻田猶如綠色的絨毯,緊擁古老的宅舍。承載著悠悠歲月的老雕樓靜靜默立,仿佛在忠實地守護家園,等候遠方老主人的歸來。暖光、美人蕉、稻田與老房子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寧靜祥和,美不勝收。 各式南洋雕樓矗立在稻田前,路邊的鳳凰花悄然怒放,遠望過去,紅花綠樹、老宅夕陽,分外美麗壯觀。 <p class="ql-block">鳳凰樹下,綠草坪中,幾位老人悠閑自得,盡情享受著寧靜、雅致的景色,度過一段愜意的田園時光,令我們羨慕不已。</p> 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風格迥異、年代久遠的碉樓,散布在田野中,火紅的鳳凰花相依相伴,既熱烈奔放又古?悠然,更野趣橫生、寧靜致遠。這正是我們本次出游所追求的目標,得償所愿、滿心歡喜。 太陽雖已完全下山,暮色下的田園風光依然美麗非凡,我們陶醉其間,沉淪其中,不愿離去,繼續欣賞拍照。 難得的一張全體照。 夜幕中不肯離去的游人不止我們這伙人。 天已貼黑,我們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浮月村,到鎮上吃晚飯。 晚上在賓館,我們翻看這些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照,古宅、鳳凰花的滄桑與嬌嫩、斑駁與鮮艷的反差美,令我們感嘆不已,興趣更高,決定第二天早上再去一趟浮月村。 D2:2024.5.15 昨晚叮囑了住對面的朋友們,早上日出時敲我們的門。誰知醒來,太陽已然升起,朋友們敲門我們也沒聽見。多多大喊:錯過了!錯過了!<br>心田6:24時拍的照片,遲了,太陽以變白色。 同一景別,不同的光線,又拍一次,畫面的色彩格調又不相同,這就是攝影愛好者們的樂趣。 朝陽下,萬物更新,鳳凰花格外嬌艷鮮活,畫面更加清新艷麗。我們再次走進稻田,又暢玩了一輪田園風光。 浮月村的母儀亭。沒注意到介紹,網上也沒找到出處。 清晨,鳳凰樹后青青的稻田與老舊的雕樓歷歷在目,配以藍天白云,宛如一幅詩意畫卷。我們在開心的拍“到此一游”,留下無盡的愜意與歡樂。 這邊留影景致更佳。 景觀玩得差不多了,按計劃今天還有好幾個景點,我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浮月村,回酒店吃早餐,退房繼續游覽。 今天,我們的鳳凰花之旅第四站是臺山最出名的觀花打卡點--廟邊學校。 路上經過“上澤圩”,是臺山市比較古老的圩鎮,這里也是一片規模不小的騎樓建筑群,曾經也是臺山較出名的景點,這次我們沒有停留,留待下次。 廟邊學校位于端芬鎮,是一座近代建筑,由翁姓華僑于1922年籌建,于1926年建成。廟邊學校主體建筑為一幢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西式樓房,平面呈十字形,在三樓上方是方形二層穹窿頂鐘樓。 如今,廟邊學校是省文物保護建筑。主體樓旁的千禧樓是2000年翁氏華僑又捐資28萬興建的。 緩緩走進校門,抬眼便望見前方那座古老的建筑,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靜靜佇立在那里。中間通往教學樓的小徑兩旁,雜草叢生,兩棵枝繁葉茂、延伸到地面的巨型鳳凰花正絢爛盛開,如一片燃燒的紅霞。 這座散發著歲月沉淀的韻味的民國時期的建筑靜靜地矗著,滿樹如火焰般的鳳凰花朵半遮掩著,與上方的鐘樓構成了一幅動人心魄的美麗畫面。 微風吹過,鳳凰花輕輕搖曳,與古老的鐘樓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既充滿歷史厚重感又極具生命力的絕美畫卷。 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眺望,那鳳凰花映襯著鐘樓的畫面都美不勝收。滿樹的紅花簇擁著古建筑,鮮艷的紅花與古舊的色調相互交織,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視覺沖擊。 鳳凰花鮮艷的色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花枝隨風輕舞,似在熱情地歡迎每一個人的到來,游人們或合家、或結伴而來,在樹下起舞、拍照。 結伴而來的游人在樓前嬉戲玩耍,心田又在“學雷鋒”了。旅游途中我們常這樣。 我們也在花前留影,將鳳凰樹的嬌艷與自己的快樂瞬間一同定格,為自己留下永久的記憶。 廟邊學校這兩棵鳳凰樹太令人震撼了,我們“各自為政“,拍人拍景,留影,人人“忙”個不停,沒拍什么合影。 校園中巨大的鳳凰樹猶如兩把張開的巨傘,樹冠之上鳳凰花如火焰般熱烈綻放,粗壯的枝干盡情地向四周伸展,長長的枝丫甚至垂落到地面,與草地交織在一起,繁茂的枝葉在陽光下投下一片片綠蔭。地上鋪滿了色彩斑斕的花瓣,宛如一幅絢麗的畫卷,我們樹蔭下歡快地拍照。 我們置身其中,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我們身上,各人變換著不同的造型,與那繽紛的花瓣相互映襯,將此刻的歡樂與美麗定格,在這滿是落花的鳳凰樹下留下屬于我們的影像。 古老的校門前,一孩子在玩耍,這仿佛就是舊時正開學的場景。 心田發現了一位穿著白色套裝的美女正在自拍,即刻邀請她作為模特,與老宅拍一組照片,美女欣然接受。 在古老而莊重的古建筑門口,身著潔白服裝的美女靜靜地佇立,微微仰起頭,目光專注地落在那斑駁的墻體之上,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思索與感傷。 校園外的路旁還有一座由三座豪宅組成的翁家樓群建筑,據臺山本地文化旅游介紹:翁家樓由臺山籍鄉親翁瑞正請德國人設計圖紙建造,于上世紀30年代建成。極具藝術欣賞和科學研究價值,堪稱“中國洋樓別墅建筑的典范”! 翁家樓內古木參天,可惜有點年久失修,旅游開發好像還沒到位。 此時太陽已高,又遇見了那位白衣美女,以她為素材拍了幾張建筑照片,沒多作逗留,準備到下一個觀賞點。 心田在網上看到一個叫“改革”的小村莊,鳳凰花正在河邊,很美。但GPS上找不到“改革”,“改革村”等地點,心田就按著想像的路線走,還真得讓我們找到了,現在的牌坊是叫“改革村”。 寧靜的村莊前流淌著一條河,河邊那棵鳳凰樹正開著絢爛的花朵。河面上的一條船緩緩駛過,泛起層層漣漪,整個畫面充滿了自然的美感和靜謐的氛圍,讓人感受到那份鄉村的獨特韻味。 進到村里,一座很舒適干凈美麗的小村! 那村子里,滿是充滿韻味的民國洋樓老建筑,仿佛一部部沉默的史書,見證著時光的流轉和變遷。這位老村民告訴我們,這些是實實在在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建筑。 老宅子融入了希臘式、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建筑風格與裝飾藝術,雕花、柱子、穹窿無不展現其昔日的輝煌。斑駁的墻面、褪色的裝飾,在訴說其經歷的滄桑。 離開的路上,心田還放慢了車速,命我抓拍了張有故事的鳳凰花樹照片:有場景、有主體、有陪體,一個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鄉村的獨特韻味。哈哈!真是依依不舍呢。 端芬鎮塘頭村桂花里也是臺山鳳凰花采風的好地方,從改革村繼續往里走不遠就是。雖然已是午飯時間,我們還是決定玩完了再出去找飯吃。<br><br><div>  誰知逛了一圈,沒見“桂花里”的牌坊,問了兩次村民,找到了桂花里,但沒見牌坊及鳳凰花,卻也有了大大的驚奇與旅游玩耍的樂趣。<br></div> 原來是說桂花里江邊有一排鳳凰樹,但現在已不見花影。倒是突然出現的一排典雅古老的騎樓建筑吸引了我們。 <p class="ql-block">騎樓房的后面,是兩排平頂小樓。有一棵榕樹長在樓上,樹根爬著墻上,順著從墻面一直往下扎入地面,成為一種奇觀。</p> 這排騎樓房子空無一人,也沒有商店、廣告及其他遮擋物,就像是專門迎候我們的到來。于是我們優雅地撐起洋傘,從那充滿歲月痕跡的古老騎樓前緩緩而行,留下了一幅幅懷舊的畫卷。 在那古老的騎樓中,我們盡情地拍照留影。 倚著柱子拍照,仿佛與古騎樓共同述說著歲月的變遷。 騎樓的走廊,翻修過的廊頂上懸掛著一盞盞古式的吊燈,它們造型各異,或華麗精美,或典雅質樸,與騎樓古樸的氛圍相互交融,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歷史感,向人們默默傾述往昔的故事。這是多多非常喜歡的情調,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留念。 走廊盡頭,勒杜鵑在熱烈盛開,我們坐在桌子旁,留下溫馨而美好的合影。 我們站在騎樓房老式的門前,與歲月的印記,一同攝入鏡頭之中。 騎樓的另一頭,是翠綠的稻田,充滿著生機與活力。一株絢爛綻放的三角梅正橫過畫面,形成很好的構圖。在這里,我們留下了珍貴而難忘的影像記憶。 對騎樓的拍照意猶未盡,心田又指著河邊說,哪邊還有更美的拍照景色!<br><br><div>  原來在古老的騎樓前,一條小河蜿蜒流淌,河邊靜靜地停泊著一條質樸的小船。我們在船上拍照,身后是古騎樓的全貌,它那充滿歷史韻味的輪廓充滿了故事感。古老的騎樓與緩緩的河流、安靜的船只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br></div> 我們身處其中,感受著時光的交錯與美好,用相機記錄下這獨特而難忘的瞬間,讓這一刻的美好永遠定格。 有趣的是,四人的合影,心田只拍了這一張,而同伴們卻為我們拍了一組浪漫的照片。感謝她們! 因日頭當中,又已過飯點,拍完照片,我們便有些不舍地匆匆離開了古老的騎樓建筑,而它那滄桑的記憶已經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 回來路過改革村門前,靚景令我又抓拍了一張照片。這真是個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午飯后,心田宣布:到梅家大院一游去。<br><br><div>  梅家大院位于端芬鎮大同河畔,是臺山洋樓的典范,這里的商鋪開間大小統一而風格各異,巴洛克風格的山花、羅馬的柱式和拱券、彩色玻璃的花窗、外墻立面的灰塑圖案、騎樓步廊的吊頂、寬闊的廣場,無處不散發著歐式建筑藝術的氣息。</div><div><br> 再去“梅家大院”,一是我們想舊地重游一下,二是同行中有朋友沒來過。梅家大院與三年多前我們來過的有所不同,首先是建了一個特大的收費停車場,進去出來估計要15元。再就是從停車場走到梅家大院可不近,而且沒有遮陽的地方,我們正好是中午時分到達,烈日當頭,悶熱非常。進了停車場,大家都不想下車,正巧,多多發現保溫杯遺漏在剛才吃飯的飯店了。我們開車從停車場出來,回到飯店,取了杯子。順便問了一位員工,她告訴我們,現在不是旺季,可以從掛著管制路牌的地方開車進去,直接到梅家大院門口再停車。<br></div> 梅家大院基本上被騎樓老宅團團圍住,中間是巨大的石板天井(或內院)。雖規模宏大,令人驚嘆。但濃重的商業氛圍使廣告、彩傘、售貨車、商品、交通工具擠滿了廊道及門前,嚴重影響了建筑的完整與美觀,破壞了氛圍。比較之下,桂花里的騎樓就純粹及有味道多了。 中午時分,游人稀少,商鋪也沒什么生意,我們沒有看到好的拍攝觀賞價值。還好,多多發現了那面曾在4年前給過他一張天空之鏡的鏡子。鏡子的主人見我們立足鏡子前,熱情的過來為我們拍天空之照。除了購買他的陳皮,我們沒去找景點,就只在他的鏡子前拍了許多的照片。這是老板的生財之道,也是我們旅游者的樂趣之一。 心田用這小小的天空之鏡,拍出了“威尼斯”大片,人類的智慧太不可小覷了。 這群70多歲的老人家,連吃奶的勁都用上了,但這種動作僅此一次,危險,不宜再做。 還是心田跳得高,就像躍上藍天一般。 我們這次也夠干脆的,在梅家大院單反機一張照片也沒拍,只是手機拍的天空之鏡,便離開了。 早在去年,在攝影協會群上看到有會員在新會燈塔公園拍的紅霞滿天的照片,但不知是日出還是日落,非常漂亮,便存了下來,一直想去一探究竟。這次正好去看看。<br><br><div>  下午約四點半,到達了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新會崖南燈塔公園。<br></div> 崖南燈塔公園位于崖南漁港的一個小半島上,一座燈塔矗立在天與海的交界線,圓頂造型、藍白配色,以干凈的天空、海洋為背景,周圍配以一些雕塑,形成了一個清新、靜思、夢幻、帶有童話色彩的小世界。 在這個雅靜小世界的周圍,卻是喧囂的港口,色彩鮮艷的吊機高聳入云,船只來往穿梭,與安詳寧靜的燈塔公園形成強烈的的反差。 隔海相望,對面的建筑與景物歷歷在望。 燈塔公園一組拱門狀雕塑,時間合適的時候,朝陽從圓拱中間升起,那是一個奇妙的景觀。 在那座高大的燈塔旁,一座小巧的公用電話亭靜靜佇立,我們拿著手機在旁邊打著電話,似乎在與時光對話,畫面定格在這特別的一刻。 這么美的景致,心田竟然忘了叫我們拍一張“到此一游”。 黃昏時分的燈塔公園,我們身處其中,每個人手持相機或手機,彼此為對方拍照留念,夕陽余暉映照著我們的笑臉,留下美好的記憶。 我們各自站在拱門的柱子邊,斜陽投射的影子鋪灑在地上,散發著迷人的美。 游完燈塔公園,兩天的行程到此結束,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啟程返回中山。<br><br><div>  在我們出行前,有的朋友非常不理解,中山到處都是鳳凰花,為何要奔波勞累到臺山去看,總不會“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吧?我們笑笑,無言以對。當我們到了臺山,一樣的鳳凰花與碉樓、古宅、田園組合在一起,那種自然美、藝術美、反差美、時代美、色澤美令人驚嘆地呈現眼前。我們明白,我們心中的追求,真是不一樣的美。<br><br></div><div> 臺山,我們還會再來的!<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平塘县| 宜宾县| 深水埗区| 丰宁| 百色市| 马尔康县| 迁西县| 普陀区| 连江县| 巴彦县| 永春县| 玉环县| 延川县| 子长县| 平远县| 寿阳县| 永济市| 新和县| 运城市| 抚宁县| 南投县| 新营市| 普定县| 名山县| 若尔盖县| 双流县| 玉环县| 台州市| 门源| 青海省| 云林县| 慈利县| 栖霞市| 侯马市| 叶城县| 安义县| 凉山| 大新县| 阿荣旗|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