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甲辰芒種赴泰順參加翁同文老先生紀念館提升有感

王六海

<p class="ql-block">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筱村鎮翁山社區外垟村有一當代大儒翁同文,為泰順第一位清華學子、浙江省民國人物大辭典泰順唯一入選者、陳寅恪先生在臺唯一親炙弟子,是學貫中西的古文獻考證專家、史學家、紅學家,他對天地會的研究震動國內,聞名世界,曾在法國、德國、美國、新加坡、臺灣等地大學執教,弟子門生遍天下。</p><p class="ql-block">翁同文出生在1914年的端午節,因為戰國四公子之一、齊國孟嘗君田文的生日也在端午節這一天,所以翁同文的父親翁檉為其取名“同文”。</p><p class="ql-block">翁同文的父親翁檉是民國著名人物邵力子欣賞的才子,上世紀三十年代曾出任陜西省長安縣縣長,期間籌建了位于西安北郊的聯志村,安置、救濟了大量的難民;他堂叔翁學贊投筆從戎,于黃埔軍校畢業后曾在陜西潼關率軍抗擊倭寇,使小日本打通隴海線、包抄大后方的戰略意圖落空,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應該說,浙江翁氏與陜西有著不解之緣。</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0日(農歷甲辰年端午),是其冥誕110周年。我們陜西法幫網受邀參加翁氏宗親在6月9日舉辦的翁同文紀念館提升儀式。6月8日,剛好是芒種節氣,我們一行四人開始出發。從家里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兩個多小時,再坐飛機兩個多小時到溫州,然后坐3個小時的車,到泰順縣,從這里到筱村鎮翁山社區外垟村,還要坐1個多小時的車,掐指一算,單面行程15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筱村鎮翁山社區外垟村,山清水秀,海拔1000多米,這里素有耕讀傳家的良風善俗。</p><p class="ql-block">翁同文故居是有江浙特色的四合院,占地1100多平方米,住房為上下兩層,均為木結構,還有天井、戲臺等,始建于清朝中期。300多年過去了,該故居至今保存完好。翁同文紀念館負責人翁清華熱情接待了我們,向我們介紹,自1930年后,翁山的孩子均在這里上課,周邊的橫坑、文成、新浦、平陽等村的學子,也在此就讀。自此,這個故居走出了許多博士、碩士及有用之才,遍布海內外,成為泰順人的驕傲。</p><p class="ql-block">1988年,翁同文與胞弟翁同倫,將自己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20萬元捐出來,設立了翁氏昆仲育才基金,獎勵那些考上重點高中、大學的翁氏子弟;后又于1991年捐資6萬臺幣,與其四叔公學獎、五叔公學奔、臺胞陶家偉等人共同成立了臺胞愛泰順育才教育基金,獎勵愛學習的泰順籍子女。36年來,這兩支基金先后獎勵了上千人,最多的獎勵了10萬元,最少的也在5000元,幫助這些學子順利完成學業,走向社會,得到各界的高度贊譽。</p><p class="ql-block">1991年,在離別家鄉60年后,翁同文回大陸看望鄉親,見到夢牽魂繞的故鄉后,感慨萬分,隨口吟了一首《辛未還鄉感詠》:“辛未離鄉辛未回,/繞球周甲鬢霜堆。/別來無限相思意,/重覩鄉園笑臉開。/云程兩日抵山城,/難得鄉親次第迎。/舊識凋零存者鮮,/低回往事客心驚。/啟蒙學熟往情深,/故址蒼茫無處尋。/惟有廣場老柳在,/盤根錯節耐秋心。/同學凋殘感式微,/尚遺徐老未相違。/能言世道新陳事,/解誦下車下馬辭。”</p><p class="ql-block">1999年3月15日,翁同文病逝于臺灣,享年85歲。</p><p class="ql-block">在翁同文紀念館提升儀式上,我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受到熱烈歡迎;陜西法幫網總編王潔冰宣讀了聯合國和平大使、工黨(臺灣)中央委員會主席蘇炳郎的賀函。</p><p class="ql-block">期間,我贈送了由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研究院(北京)研究員、陜西唐鑫書畫院副院長胡坤方書寫我的一首五言詩《甲辰芒種參加泰順翁同文老先生紀念館提升有感》,其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浙有先賢,勤政在長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撫民多辛苦,操勞無怨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籌建聯志村,百年青史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名諱曰翁檉,義薄三秦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英雄翁學贊,率軍駐潼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殺敵如切瓜,血透征衣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倭寇膽俱裂,鐵軍實難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儒翁同文,勤學又苦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盛名播四海,寰球皆煊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榮耀歸故里,襄舉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名門是翁家,福壽皆綿綿!</p> <p class="ql-block">我在提升儀式上發言</p> <p class="ql-block">飛往溫州,在飛機上看到的藍天白云,預示一路順風</p> <p class="ql-block">煙雨籠罩下的外垟村</p> <p class="ql-block">當地小學建起了少年宮</p> <p class="ql-block">聞訊趕來的嘉賓,小車擠滿了外垟村街道</p> <p class="ql-block">翁同文紀念館位于有300年歷史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翁同文紀念館負責人翁清華(左)與主持人一起宣布提升儀式開始</p> <p class="ql-block">我們向泰順翁同文紀念館贈送書法作品“功存三秦”</p> <p class="ql-block">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研究院(北京)研究員、陜西唐鑫書畫院副院長胡坤方書寫我的五言詩作品</p> <p class="ql-block">著名書法家胡坤方(右)在陜西向朋友展示他的這幅書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聯合國和平大使、工黨(臺灣)中央委員會主席蘇炳郎的賀函</p> <p class="ql-block">臺灣魏明仁先生向翁同文紀念館贈送牌匾</p> <p class="ql-block">翁氏宗親表達對翁同文的感謝</p> <p class="ql-block">受到翁氏昆仲育才基金資助的翁氏后人寫詩懷念翁同文</p> <p class="ql-block">一紙檔案說明了兩支基金會捐贈的部分歷史</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助興演出</p> <p class="ql-block">鄉親們看得如癡如醉</p> <p class="ql-block">攝影師冒雨拍攝提升儀式盛況</p> <p class="ql-block">翁同文父親翁檉在陜西長安留下的歷史照</p> <p class="ql-block">現場一瞥</p> <p class="ql-block">連夜返回西安時,在飛機上看到的西安夜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广河县| 中卫市| 八宿县| 启东市| 乌兰察布市| 万盛区| 黑龙江省| 宜丰县| 丰原市| 封开县| 邯郸市| 米林县| 长岭县| 云安县| 册亨县| 慈溪市| 邛崃市| 玉龙| 泰和县| 台江县| 永仁县| 北京市| 闽侯县| 郁南县| 方城县| 金沙县| 神木县| 怀来县| 鸡西市| 浦城县| 永福县| 巴塘县| 水富县| 阿合奇县| 潞城市| 叶城县| 彰化市| 饶平县| 柳江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