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至端陽,昨晚給樂樂準備了五彩繩,想親手為他做個小香囊,但翻了半天也沒找到合適的布料,看到柜子上別著的扭扭棒桂花枝,便想不如換個花樣,用扭扭棒做一個。于是在B站搜了視頻邊學邊做,做了個可愛的小粽子,又做了兩個事事如意的小柿子。早上拿給他,正好他今天穿著古風小褂子,系在帶子上還挺好看的。他開心得不得了,讓我拍照且囑咐我記得發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屋子墻上釘著一枝多年的干梅枝,上面還掛著六個香囊,一條紅龍、一只黃鸝、一只黑貓、一條粉魚、一個葫蘆和一個桃心。它們有的是我奶奶做的,有的是我外婆做的,有的是我老姨做的,都已是二三十年前的舊物了,香味自是已逝,但記憶的痕跡依然清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時,每到端午,外婆和奶奶都會為我們縫香囊,有時老姨來看奶奶,也會給我們帶幾個。所以每年端午前后總能換著花樣戴。奶奶、老姨和外婆原都是大家閨秀,針織女紅是她們小時候的必修課。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外公的信袋,上面兩排袋子,每個小袋上外婆都繡了精美的花朵,我一直好想把它拿走,可外婆去世后,我們和舅舅家斷了親,也不知它流落于何處。他們連父母都厭棄,想來這些遺物更不會得以珍視。外婆的手很巧,縫的香囊都栩栩如生,記得外婆縫的壁虎尤其像,給我縫的是粉色的,給哥哥縫的灰色的壁虎遠看足以亂真。我是女孩子,外婆總會多給我縫兩對辮桃,就是大拇指甲蓋兒大小的兩對桃心,系在頭發上,走路時一搖一擺的,又香又可愛。上學時,小伙伴們都有香包,但有辮桃的就我一人,甭提多得意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時,外婆離開了我們,端午時我的香囊便少了,也沒了辮桃。但好歹還有奶奶給我們做香囊。奶奶的女紅工夫也是沒得說的,每年一般會給我們縫兩個,一個小動物的,一個桃心,我最喜歡奶奶縫的小燕子香囊。但若孩子小,就會縫一個撂布袋,上面一個五彩布拼接的小包,下面穿上三串用小段高粱桿和花朵形小彩布片交叉串成的穗子。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這撂布袋要做那么大,也不懂究竟什么寓意,只是印象中依稀還留有弟弟小小的人兒脖子戴著大大的撂布袋的樣子。我們兄弟姊妹七個,奶奶一縫就是一堆,滿屋子都飄著香草味兒,我至今還是很喜歡這味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奶奶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便只有老姨來時給我們帶的香囊了。老姨長壽,百歲時還能做香囊,而且做得還很精致。可現在,再也沒人給我做了,只留下這幾個無香的香囊輕訴著三位老人曾經的蘭心蕙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在的大街上到處都有賣香囊的,花樣繁多,而且更加精美,往年我也給樂樂和自己買過,但終究不是曾經的感覺了。因為它缺少了那一針一線縫進去的親情,只剩下一個無溫度的儀式,節過了,便失去了意義,終究是無法承載多年后仍透著美好和眷戀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晚在燈下給樂樂做扭扭棒香包,每當扭扭棒里的鐵絲扎手指和熱熔膠燙手時,便會想到,三位老人當年在為我們縫香囊時,會不會也是此番情形?雖然她們都不似我這般笨拙,但昏暗燈下,是否也會傷到手指?是否也是雖然刺痛,卻仍心懷溫情?是否也在猜測著孩子們看到后會怎樣的快樂?這世間本沒有什么永遠,但愛卻能世世傳承,終延長成射線,伸向永遠的方向。而這些承載著愛的一花一葉,一字一物,皆成一路的碑記,留在故人指間,銘在來人心底,于是紅塵便有了幽遠的馨香,有了柔軟的牽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兴城市|
防城港市|
揭西县|
南川市|
永平县|
汝城县|
九龙坡区|
南华县|
贵阳市|
铅山县|
乌鲁木齐市|
衡南县|
即墨市|
汝南县|
阳山县|
焉耆|
石屏县|
郎溪县|
化州市|
青铜峡市|
新和县|
彭州市|
突泉县|
同心县|
正镶白旗|
昌图县|
尤溪县|
灌阳县|
全州县|
清丰县|
荔浦县|
阳谷县|
上栗县|
上饶县|
左权县|
大城县|
大竹县|
浮梁县|
临城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