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小雨轉晴 </p><p class="ql-block"> 車行楊家堂途中,看到有許多車子已返程,司機們紛紛叫我們別往村子里開,說村停車場已虛無席坐。我們看著盤山公路邊停滿也停滿了小汽車,決定到前面寬闊一點的地方調頭,好在那地剛好有一空位,立馬停車走人。看來楊家堂江南小布達拉宮的名聲在外,人氣挺旺呀!</p> <p class="ql-block">松陽楊家堂村口美景</p> <p class="ql-block">車水馬龍</p> <p class="ql-block"> 松陽縣楊家堂村,坐落在一座環形的山凹中,左右兩翼山巒環抱村莊,村落整體坐東朝西,風水布局相當明顯。據記載,該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對于村名的來歷,松陽縣地名志中稱: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樹,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為楊家堂。楊家堂現有99戶311人,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高山茶葉、水果為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地無三尺平的楊家堂,勤勞的楊家堂人順著山勢一級級向上延伸,建起了"階梯式"的民居。整個村莊上下屋高低落差約2至3米,伸展高層200米,逐步形成了五層18幢土木架構的氣勢宏大的清代民居群,有著江南小布達拉宮的美稱,令前來游覽的人們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楊家堂小學遺址</p> <p class="ql-block">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夫妻樹~500年樹齡和300年樹齡的古樟</p> <p class="ql-block">望樹</p> <p class="ql-block">背靠大樹好乘涼</p> <p class="ql-block">清代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筱隱</p><p class="ql-block">家堂·喜聞故人來</p> <p class="ql-block">百年馬尾松和百年樟樹相偎依[偷笑]</p> <p class="ql-block">返程</p> <p class="ql-block">小白白也來湊熱鬧</p> <p class="ql-block">愛擺拍.超萌小帥哥</p> <p class="ql-block"> 楊家堂村的古民居內沒有浮華的牛腿雀替,鮮有雕梁畫棟,樸實無華。其獨特之處是每幢老屋的院墻上端,一律用毛筆書寫著《朱子治家格言》《孝經》《孝悌力耕》及《宋氏宗譜家訓》里的文字,體現了宋氏一族"勤于耕作篤于讀的傳統思想。"墻頭文化"對楊家堂人的熏陶和影響是至為深遠的、潛移默化的為后人留下了可以借鑒、至為珍貴的教育范本實體。</p> <p class="ql-block"> 從其宗譜"京兆宋氏宗譜"可以看到,其宋氏祖先來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區的古稱)。宋濂為唐代名相宋璟之后裔(25世孫),而宋濂為浦江的一代世祖,其孫宋可三因綰絲藤遷於呈回,1655年(清朝順治12年),宋可三第八代世孫宋顯昆從呈回遷居楊家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樟交堂</p> <p class="ql-block">準備返程</p> <p class="ql-block"> 欣賞完江南小布達拉宮,已經下午3時,我們準備返程啦!結果剛開了沒幾步就堵車了,因為進拐進楊家堂的鄉間公路很窄,很多地方只能一輛車通行。進村的和出村的車子一多就堵車了。還好有交警叔叔在前方指揮疏導,楊家堂到主路的1.5公里滑行了半個多小時,到了主路才通暢,看來得招寬進村公路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雖然返程時堵車有點小遺憾,但今天的收獲還是蠻不錯滴。至此,酉田~松莊~楊家堂,古韻山村秘境三都之行圓滿結束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永州市|
民和|
汾阳市|
苏尼特左旗|
米易县|
左权县|
孝义市|
罗定市|
房山区|
尤溪县|
塔河县|
德清县|
石狮市|
牙克石市|
四平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东乌珠穆沁旗|
永顺县|
英山县|
东明县|
临邑县|
望城县|
怀远县|
新绛县|
昭平县|
甘孜县|
扶沟县|
临颍县|
高邮市|
玉屏|
普兰县|
兴山县|
和平区|
寻甸|
彭山县|
新泰市|
南宫市|
定安县|
遵化市|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