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年粽葉飄香時。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過的,記憶中家里的端午節特別隆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儀式感滿滿,外婆早早的買了糯米(也叫江米),讓舅舅去田野摘來粽葉,清洗干凈,再放到鍋里燒開的水里煮一下,撈出后放在新挑來井水的桶子里,等涼一些米也泡好了的時候,我和表妹們就會成為外婆和舅母的助手,忙前忙后的整理粽葉,剛開始整理的時候以為兩片或三片葉子整整齊就可以了,外婆說葉子有正反面,不能把背面整到正面的,從此以后的每年我都會是整理工作做的最好的,直到我去縣城的一中上學。包好的粽子放在大一點的鐵鍋里加上適量新挑來的井水,用柴火煮熟后并不立即撈出來,第二天早上才撈出來,我最喜歡外婆揭開鍋蓋的剎那間,鍋里噴發出的清香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節我的姨姨們也不會閑著,早早的準備各色絲線,各種顏色的綢布,香草、艾絨和絲綿等填充物,在外婆的指導下,和外婆一起做各種花色的香包,香包還分軟硬兩種,硬香包除了里邊填塞的東西和軟香包一樣外,還會另外用硬紙殼先疊出香包雛形,再在外面縫上顏色適合的綢布,完工的香包有枇杷、仙桃、瓢子(屬于薔薇科草莓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秦嶺一帶)、蒜疙瘩、佛手、繡球、粽子、蕎麥、雞心、肥娃娃、豬頭、簸箕、芭蕉扇……每一個都栩栩如生,我們自然也會忙著,用各色絲線做手腕腳腕戴的花線繩。除此之外,外婆還會發面烙花圈圈饃,花圈圈饃是直徑約十五公分左右、中間去除直徑約三四公分圓心的圈形餅,在烙之前餅子邊緣折出均勻的花邊,在餅子上用紅黃綠三種顏料印上如梅花、蘭草之類的花,熟了的餅子上就會有彩色的各種花,端午節的那天如果不是周日,我們都會拿到學校吃,有些比我們小的孩子還會戴到手腕上。端午節這天,我們還會穿上新衣服,姨姨們把搭配好的一串香包,縫在我們衣服的左肩膀上,手腕腳腕戴上花線繩,和同學或街坊鄰里的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欣賞,也似乎在比較著看誰家的大人手巧、做的香包精致漂亮,我們也聽長輩們說戴香包和花線繩,是為了避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尤其是蛇,看見我們戴的花線繩就會逃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艾草自然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據說端午節這天帶露水的是最好的,所以外爺和舅舅會在凌晨四點多出發去割艾草,每年都想著在端午節早上跟上他們去,可每年我都會在一股飄進臥室的艾香中醒來,我自然會在大門、房門和窗戶上已經插滿艾草的失望中去上學…到我成家有了孩子,我終于可以在每年的端午節,早早的去離家不遠的山上割艾草,插滿門窗之后去上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查資料得知,關于端午節的起源,自古到今說法不一,主要說法有:紀念屈原說、迎濤神說(伍子胥含冤死后化為濤神)、惡日說、龍的節日說(即祭祀龍圖騰說)、夏至說。端午節紀念的人有屈原、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踐、介子推、陳臨、馬援、白潔夫人、劉景、捉鬼的鐘馗、《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等,但無論是哪一種起源,都能讓我們再次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溫暖。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少時,對每個節日總是充滿期待和喜悅,童年的生活和記憶,也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讓我對端午節有著特殊的感情,不僅會想起我的外爺、外婆和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會包粽子、割艾草插在門窗,不會做香包,便在街上買了給孩子掛上,仿佛只有這樣才能給往日平淡的生活平添一份特殊的儀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邊五彩繽紛的香包、淡淡的粽香和濃濃的艾香以及童年深刻記憶中的花圈圈饃,無一不散發著濃濃的端午味道,也深藏著動人的傳說、世代延續的傳統和人們千年的祈愿___端午安康!平安幸福! 年年如意 !歲歲平安!</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顺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口县|
班玛县|
南郑县|
于都县|
东光县|
凯里市|
四子王旗|
宾阳县|
闸北区|
县级市|
景宁|
金乡县|
靖州|
车致|
天台县|
兴宁市|
曲松县|
三原县|
高清|
墨玉县|
台安县|
大田县|
罗山县|
翁源县|
会东县|
玉门市|
保亭|
通道|
延川县|
江孜县|
武穴市|
电白县|
贵阳市|
新蔡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固始县|
鄱阳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