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穿越邊境后,我們的大巴車歡快地駛向格魯吉亞的心臟——第比利斯。那天晚上,我們一群人在一家地道的餐廳里,享受了一場烤肉盛宴。不過,作為不吃烤肉的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啃著蔬菜,偶爾夾一塊餅。那餅里夾的奶酪咸得有點過頭,我只好把奶酪挑出來,只吃餅,這樣咸味就剛剛好了。</p> <p class="ql-block">各種烤肉</p> <p class="ql-block">餐廳里有歌手在唱流行歌曲,食客情不自禁隨歌起舞。</p> <p class="ql-block">格魯吉亞民間足尖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食客隨著音樂舞蹈</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我們又回到了三天前曾在第比利斯住過一晚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大巴車先在Aragvi River水壩處停留,讓大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們到了Ananrui城堡參觀,這里是格魯吉亞的明信片。可惜天氣陰天影響拍攝效果。</p> <p class="ql-block">城堡內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游客不少</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景</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城堡邊上的大橋往城堡拍照,這個視角是最好的,可惜天氣不好,再加上橋下的河流干涸使風景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如果天氣晴朗,這個角度就是這個城堡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導游小哈把昨晚吃剩的肉類打包起來今天在停車場喂流浪狗。這里的流浪狗很多,但它們不侵犯人類,動物保護組織給每個流浪狗做絕育手術,并在它們耳朵上嵌入芯片。</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飯的餐廳邊上有一條小河,邊上有艘橡皮船。</p> <p class="ql-block">餐廳里的大媽在包餃子,形狀似中國的包子。</p> <p class="ql-block">這個包子似的餃子,里面不知道什么餡,吃過的團友說不好吃。我只吃了烤磨菇與餅,這個烤磨菇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驅車前往俄格紀念碑。下車后只見巨大的墻圍成半園形聳立在懸崖邊上,上面刻畫如同創世紀的神話,人物喜慶而夸張。原來是紀念格俄簽約200周年的紀念碑。于1983年建成,這里地勢險要,經常刮風下雪。設計者突破紀念碑的固定模式,挑戰狂風暴雪,設計并建成開放式半園形的墻,象征格、俄兩國民族親如一家,又象征一個無形的巨人張開雙臂,平等地攬眾人于懷中,共同沐浴在友誼的陽光下。</p><p class="ql-block">此時空中下著小雨,遠處的雪山隱約可見。</p> <p class="ql-block">離開俄格紀念碑時空中飄起了雪花,我們的大巴駛向卡茲別克山,來到了圣三一教堂。此時的山上云霧彌漫,旁邊的雪山隱隱約約,拍出的照片好無美感。</p> <p class="ql-block">這是網上看到的照片(一)</p> <p class="ql-block">網上照片(二)</p> <p class="ql-block">網上照片(三)</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地的救護車,在我們上山之前有一個韓國旅行團的游客不慎摔倒骨折,導游聯系了當地救護人員。這次事故給我們警示,危險的地方不要冒險。</p> <p class="ql-block">摔倒的游客不能動彈,用擔架送到救護車上。</p> <p class="ql-block">我們下山時驀然回首只見不遠的雪山露出雪峰,薄霧在山間飄蕩,婉如仙景,大家興奮得不停拍照。</p> <p class="ql-block">在當地餐廳吃晚餐</p> <p class="ql-block">在暮色降臨之際,我踏入了古道里賓館的溫暖懷抱。這里,溫泉泳池和桑拿房靜靜等待著每一位賓客。當我踏入溫泉的那一刻,天空似乎也加入了這場盛宴,中雪紛紛揚揚地飄落。我沉浸在溫泉的懷抱中,感受著身體的溫暖,而頭頂上的雪花輕輕飄落,帶來一絲絲的清涼。我伸出雙手,接住那些飄落的雪花,感受著冷與熱的完美交融,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愜意,一種詩意的享受。</p><p class="ql-block">回想起十幾年前,為了追尋這種雪中泡溫泉的詩情畫意,我不惜花費一萬多元,踏上了前往日本北海道的旅程。旅行總是充滿了未知和驚喜,這正是它帶給我們的快樂所在。在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過去,再次體驗到了那份特別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又去了溫泉池,池中冒著熱氣,此時天空中下著雪,地上已有薄薄的積雪,附近的雪山朦朧可見,此情此景仿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驅車來到了斯大林的故鄉一哥里。</p><p class="ql-block">這是斯大林博物館。博物館主體建筑是典型的斯大林時代樣式,館內分兩層,主體展覽在二樓。它建于1957年,是在赫魯曉夫"反對個人崇拜"之前建的,所以展覽內容都是以歌頌斯大林為主。</p> <p class="ql-block">進門大廳可見到建在樓梯口的斯大林雕像</p> <p class="ql-block">展覽館一角</p> <p class="ql-block">這些應該都是當時蘇共的一些創始人,由于時間緊迫,沒仔細看。</p> <p class="ql-block">這是著名的地下印刷廠的磨型</p> <p class="ql-block">這些應該是真理報</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的兩個妻子,第一個活到三十幾歲去世,第二個只活了二十幾歲。</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與他的兒子女兒合影</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二戰三巨頭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斯大林七十大壽時各國送的禮物</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送的壽禮</p> <p class="ql-block">走在博物館走廊里仿佛在穿越半個多世紀</p> <p class="ql-block">趁沒人的時候拗造型</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邊上是斯大林的故居,地下室加樓上一層。</p> <p class="ql-block">這是斯大林專列</p> <p class="ql-block">用目前的眼光看這列專列設施一般。但在七十多年前它還是超前的。</p> <p class="ql-block">格魯吉亞是斯大林的故鄉,但在蘇聯時期斯大林因為搞政治斗爭,并沒有給家鄉發展帶來便利,所以格魯吉亞人對斯大林毫無感情,何況他是一個獨裁者、暴君。</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來到了烏普利斯齊赫巖城,也稱石頭城。</p> <p class="ql-block">進景區路上的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這座石頭里挖岀來的城市,始建于青銅時代。公元后幾個世紀曾經是格魯吉亞政治文化中心之一。七世紀阿拉伯人攻占第比利斯以后一度成為格魯吉亞王室駐蹕之地,加上臨河且交通便利,從而獲得大發展。但格魯吉亞12世紀重新統一后,首都遷走,地位下降,13世紀蒙古人入侵后徹底廢棄。現存遺址是五十年代以來發掘的結果,遺址包含了國王與王后的起居室、劇場、澡堂、紅酒儲藏室等不同功能的區域,可見當時的繁榮。</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里到外可見這種石洞</p> <p class="ql-block">門洞外前方是神殿</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門,現在這里是賣紀念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里沒有臺階路,我們走的是溝渠,如果下雨天這里的路不好走。</p><p class="ql-block">離開石頭城,我們驅車前往老城庫塔伊西,并在那的酒店下榻。</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沒有去參觀巴格拉特大教堂,而是在市中心遠眺它。我們利用這段時間在庫塔伊西老城逛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沒上山去參觀巴格拉特大教堂,因為天氣不好,上去了拍的照片效果不好。</p> <p class="ql-block">遠眺巴格拉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網上看到巴格拉特大教堂的照片(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二)</p> <p class="ql-block">老城街景(一)</p> <p class="ql-block">雕塑墻</p> <p class="ql-block">街景(二)</p> <p class="ql-block">街景(三)</p> <p class="ql-block">這家眼鏡店門口的出租車很有創意,是不是眼鏡店付了廣告費給他?</p> <p class="ql-block">街景(四)</p> <p class="ql-block">街景(五)</p> <p class="ql-block">街心公園</p> <p class="ql-block">街景(六)</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逛了半個多小時,我們乘車來到了格拉特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在修繕</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個門洞拍照</p> <p class="ql-block">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12世紀--18世紀)是中世紀藝術的瑰寶,在過去的數世紀中,格拉特修道院一直是格魯吉亞人的主要教化中心,它的建筑者大衛國王推行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政策,建立了強大的格魯吉亞封建專制制度的王國,周邊國家均受其影響,格魯吉亞王國稱雄近東。大衛國王的最大愿望是在本國領土中,修建一座教化中心,該中心絕不能亞于當時已經聲名遠揚的拜占庭和其他任何近東地區的文化中心。大衛國王在格拉特修道院附近設立了研究院,并邀請了遠近聞名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來此傳授講學,這些學者中,許多都是來自于國外的修道院或伊斯坦布爾門根修道院,具備豐富的傳授經驗。格拉特修道院保留了大量的可以上溯到12-18世紀的壁畫,有的壁畫描述關于天使降生。壁畫有兩種:一種是鑲嵌在碑石上,一種是直接畫在壁上。鑲嵌式的壁畫展示了天使長的童年時代(1125-1130)。</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建筑經近千年的風吹雨打、日曬冰蝕,已呈破敗狀態。</p><p class="ql-block">離開修道院,我們乘車前往海邊城市巴統。請看下一篇格魯吉亞(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马边|
平乡县|
武宁县|
宜君县|
疏附县|
南江县|
凤庆县|
金堂县|
黔南|
新龙县|
台中县|
台北县|
城步|
隆化县|
巴彦淖尔市|
始兴县|
福州市|
南昌县|
寿宁县|
祁门县|
永吉县|
博客|
革吉县|
德昌县|
孝昌县|
湖南省|
彰化市|
理塘县|
光泽县|
淮安市|
芷江|
新津县|
丹棱县|
景泰县|
镇坪县|
韶山市|
桦南县|
河东区|
西安市|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