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鳴從此始,</p><p class="ql-block">相望青云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唐·劉禹錫《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span></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美麗叫大孤山,</p><p class="ql-block">有一種盛情叫送考節。</p><p class="ql-block">小紅旗是祈愿的的火焰;彩虹門是蟾宮的橋?。</p><p class="ql-block">揮舞著的手舉起的是關愛:轟鳴的鞭炮燃放的是美好。</p><p class="ql-block">考是學生的奔赴;送才是今日的主題:</p><p class="ql-block">送考的是老師,是家長,是親人,是學弟學妹,是父老鄉親,是這塊土地上素不相識的大孤山人……送的是情,送的是愛,送的是希望,送的是未來,送的是對一中的首肯和期許,送的更是人間的煙火……</p><p class="ql-block">我相信——</p><p class="ql-block">6月的風,吹來的是旗開得勝</p><p class="ql-block">7月的雨,灑下的是金榜題名</p><p class="ql-block">8月的收獲,展示的是夢想成真</p><p class="ql-block">9月的的你,奔赴的是想要的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孤山送考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當時由于位于孤山鎮的東港市第一中學的高三學生需要提前去往東港市區參加高考,而孤山鎮居民自發組織起來為這些學生送考,這一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項盛大的民間送考活動,被稱為“大孤山送考”。這一活動不僅是東北地區有資料可查的最早、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民間送考活動。這一發端于民間的公益活動在古鎮大孤山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盛大的節日——送考節,在遼寧乃至全國也有著相當的知名度。從1995年開始,在高考前兩天即6月5日下午,當運送考生的車隊13:17時從東港一中校園駛出時,整個孤山鎮的居民會密密麻麻地擁擠在街道兩側,為考生壯行。送考活動除了孤山鎮,還波及東港西部多個鄉鎮,成為牽動多個鄉鎮數萬百姓的傳統盛事。</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希君生羽翼,</p><p class="ql-block">一化北溟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span></p> <p class="ql-block">畫凌煙, 上甘泉,</p><p class="ql-block">自古功名屬少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宋·陸游《長相思 面蒼然》</span></p> <p class="ql-block">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 來日方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近現代·梁啟超《少年中國說》</span></p> <p class="ql-block">丹墀對策三千字,</p><p class="ql-block">金榜題名五色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元——王冕《送王克敏之安豐錄事》</span></p> <p class="ql-block">抬眸四顧乾坤闊,</p><p class="ql-block">日月星辰任我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宋·蘇軾《失題二首》</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崇州市|
湛江市|
阿克苏市|
曲松县|
东城区|
杭锦旗|
德江县|
高青县|
漳浦县|
铜梁县|
遵化市|
辽宁省|
胶南市|
新田县|
贵州省|
扎兰屯市|
土默特左旗|
尼玛县|
石柱|
长白|
东辽县|
房产|
金阳县|
清涧县|
林周县|
忻城县|
中方县|
霍邱县|
洪洞县|
正蓝旗|
化隆|
边坝县|
黔江区|
虹口区|
藁城市|
开鲁县|
剑阁县|
静宁县|
鱼台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