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距廈門50分鐘車程龍海市海澄鎮的月港古鎮,是明朝中后期“海舶鱗集、商賈咸聚”“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的著名外貿通商港口。</p> <p class="ql-block">月港位于九龍江下游三角洲,九龍江的出海口處江面開闊,“外通海潮,內接山澗”,“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因其狀似彎月而得名,故名“月港”。</p><p class="ql-block">它與漢、唐時期的福州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并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p> <p class="ql-block">月港彌漫著海洋文化的氛圍。這里自古就有造船通番的習俗。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從15世紀末期至17世紀,這里曾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明初,朝廷施行“海禁”,但月港由于天高皇帝遠,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對外經濟貿易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月港興起于明景泰(1450-1456年)年間,盛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衰落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終止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廈門成立海關。月港與泰國、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朝鮮、琉球、日本、菲律賓等47個國家與地區有直接商貿往來。又通過菲律賓呂宋港為中介,與歐美各國貿易。當時有許多詩篇贊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p> <p class="ql-block">在不到一公里的江岸線,密密麻麻地分布著七個碼頭,可見當年月港的繁榮。每個碼頭連接一個小小的廟宇,體現了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據遺址考察,明清時期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設7個碼頭,即餉館碼頭、路頭尾碼頭、箍行碼頭(又名中股碼頭)、容川碼頭、店仔碼頭、阿哥伯碼頭、溪尾碼頭。</p> <p class="ql-block">溪尾碼頭是當年內地船只主要停泊點。旁邊有主祀保生大帝的新宮廟。</p> <p class="ql-block">阿哥伯碼頭是當年的軍用碼頭。旁邊有主祀周哥伯的周哥爺廟。</p> <p class="ql-block">旁邊有祀奉廣澤尊王及三太子的永安宮。</p> <p class="ql-block">旁邊有祀奉關帝圣君的關帝廟。</p> <p class="ql-block">旁邊有祀奉三坪祖師公的中古廟。</p> <p class="ql-block">路頭尾碼頭是外船內港停泊處,旁邊有祀奉玄天上帝的興仁宮。</p> <p class="ql-block">餉館碼頭是當年外船申報進出港臨時停泊點,附近有祀奉媽祖神像的天后宮。</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月港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廟宇,各路大神云集月港。</p> <p class="ql-block">從16世紀末期至17世紀,這里曾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個竹編的屏風。</p> <p class="ql-block">幾經變遷,靠近古碼頭的江邊早已布滿淤泥,長滿雜草,村里的漁船都停泊到對面的石碼鎮,村里現在也沒有了耕地,當地的經濟來源都是依靠外出打工。</p> <p class="ql-block">來這里旅游的人不多,找了半天才在一位老伯那里吃了一碗魚粥和一盤海蠣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丘市|
银川市|
临泉县|
东莞市|
日照市|
德兴市|
钟祥市|
高阳县|
土默特右旗|
辽宁省|
阿巴嘎旗|
辰溪县|
昆明市|
吉林市|
瑞金市|
山东省|
驻马店市|
正宁县|
同仁县|
紫阳县|
威信县|
康乐县|
江安县|
东阿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交城县|
河东区|
太保市|
英吉沙县|
西乡县|
海口市|
铜梁县|
丹棱县|
桂阳县|
盱眙县|
巴塘县|
沙田区|
乐东|
安多县|
武汉市|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