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駕西藏的愿望源于七八年前,看東莞兩小伙駕駛奧拓車三次進藏的帖子開始的,從那時開始就有意識無意識的關注去西藏的帖子和攻略了,由于工作原因沒那么長的假期只能一拖再拖。終于退休了,有大把時間。三月份敲定了人員,一致決定五月五日出發,318進317出,來一個西藏南北線的大回環。</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原計劃住雅江,到了雅江一看定的住宿不咋地,停車位那個叫緊湊,停進去后車門都無法打開,和老板擺談多次無果后決定再往前趕,住宿老板不干了,偷拍車牌號起訴小七占道停車,罰款消息馬上收到了,思量后沒慣事他,繼續上路直奔理塘。幾天后查12123沒處罰消息,唉!關系網啊!這也得給執法機關點贊!真違法還是假違法了,不是因關系好撇。</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見你了金沙江大橋,只是沒過界(沒進去西藏界)。318、317、滇藏線都走到過西藏邊界,318那更是n多次了。今天終于跨界了!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宗拉山我來了。宗拉山山清水碧,風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各異,幽林蔽日,峭崖奇石,百鳥齊鳴,百花爭艷,仙境靈氣似隱似現,風物傳說娓娓動聽。可惜這季節錯過仙氣了呀!是夜宿芒康。</p> <p class="ql-block">一早出發翻越拉烏山,沒想到這一日盡是此次西藏行行駛時間最長的一日,行駛加觀景長達11個小時。路不好走不說,修路單向放行和堵車,還得翻越幾座大山,唉!</p> <p class="ql-block">相對于折多山的折,覺巴山青于藍而勝于藍,不僅折多彎多,而且太陡太急,身臨其境,更是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東達山是川藏南線上一個重要埡口,也是川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山口之一,5130米。</p> <p class="ql-block">業拉山從4120米的邦達鎮過了埡口,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稱“九十九道拐”。這些拐又急又陡不說,大多都是U型彎。每個拐都堆集著二、三十公分厚的泥,汽車一過車輪卷起的泥土遮天蓋日。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著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稱中國公路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這段公路因其坡陡路險和眾多的急轉彎而聞名,被稱為“九十九道回頭彎”、“業拉山108拐”或“川藏99道彎”。實際上怒江七十二拐擁有130多個急轉彎。</p> <p class="ql-block">怒江七十二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交通條件非常艱苦,人們為了能夠將生產資料和物資運送到山區,決定修建這條艱險的山路。修建過程中,人們不僅要面對險峻的山巒,還要克服自然災害、人力不足等種種困難。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人們的決心,最終,怒江七十二拐在筑路大軍的艱苦努力下建成通車,成就一段傳奇。</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橋紀念館。怒江七十二拐的修建背后還有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將士的犧牲,他們獻出了上千條年輕的生命。這段公路不僅是川藏南北線的交匯點,也是從邦達向西通往拉薩的必經之地。它的建成,標志著人類在面對自然界的挑戰時所展現出的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原過江隧道現改成了紀念館。</p><p class="ql-block">第三站入住八宿。</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湖面海拔3807多米,長約26公里,平均寬1至5公里。周圍高山危聳峻峭,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眾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皆有冰川發育。湖體狹長,呈串珠狀分布。然烏湖分上、中、下游三段三個景區,由三個梯級形相連的湖泊組成,它們分別是陽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三個湖泊雖一脈相承但又各有千秋。然烏湖旁的然烏村映著圣潔的湖水、巍峨的雪山,呈現出一片安詳之態。</p> <p class="ql-block">帕隆藏布江簡稱帕龍江,是雅魯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帕隆藏布水系大體上在林芝市波密縣。因為兩大河流(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前段即“波密藏布”)在林芝縣排龍門巴族鄉境內合流而稱帕隆藏布。帕隆藏布大峽谷在深度上是世界第三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波密夜景</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總體呈北高南低的走勢,東起念青崗日山和阿拉亞日山脈與察隅縣相連,西至多雄拉和丹娘拉與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和海拔7151米的加拉白壘峰相倚,并與米林縣和巴宜區相鄰,北隔崗日嘎布山脈與波密縣相接,南面以喜馬拉雅山脈山麓線為界與印度毗鄰。全縣國土面積31450平方公里(3.14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縣城海拔1100米,年均氣溫18.4℃,年均降雨量超過2330毫米。</p><p class="ql-block">墨脫擁有“五最一秘”的獨特資源發展優勢,即最優越的氣候條件,最豐富的林業資源,最原始美麗的旅游資源,最充沛的水利資源,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和神秘獨特的門珞文化資源。形成了獨特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并存的典型立體氣候帶,有“一天經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色,是世界屋脊的低谷、青藏高原的氧吧。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有“世界動植物博物館”和“世界生物基因庫”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墨脫之路。墨脫現實行雙進單出,雙進食宿價格高漲,人潮涌動。</p> <p class="ql-block">垂直植物帶。</p> <p class="ql-block">進入墨脫。</p> <p class="ql-block">果果塘大拐彎位于墨脫縣德興鄉,距離墨脫縣城約12公里。在此處,人們可見奔涌而來的雅魯藏布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轉向,罕見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峽谷間云霧繚繞,繁茂的植被掩映在云霧之間,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墨脫的黃昏</p> <p class="ql-block">通麥特大橋是川藏公路南線318國道著名通麥天險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樣的位置分布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三座跨江大橋,主要通車的為通麥特大橋為單塔斜跨大橋,原來的兩座已經暫停了機動車輛的通行。如今三座大橋成為了一道風景線。最低矮的那座為一座鐵索橋。</p> <p class="ql-block">魯朗高山牧場</p> <p class="ql-block">加拉白壘峰晚霞</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海拔4728米處的山口,可觀日出、云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遠眺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云霧里的加拉白壘峰。</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被稱作“娘曲”,藏語意為“神女的眼淚”,是工布地區的“母親河”。尼洋河沿岸植被完好,風光旖旎,途徑景點眾多,是青藏高原上具有重要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價值的河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大峽谷看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林芝夜景及一個人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一早從林芝出發沿林拉高速奔向拉薩。從住宿眺望布達拉宮背面。</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燈光秀。</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廣場。</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拉薩修整三天,閑逛大昭寺、小昭寺、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拉薩休整后繼續上路前行。羊卓雍措,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307省道羊湖景區旁,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十八天向日喀則進發。途中眺望寧欽康桑雪山。寧欽康桑雪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位于西藏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317省道旁,海撥7191米。</p> <p class="ql-block">江孜縣抗英遺址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抗擊入侵英軍的地方,歷時兩個多月的江孜保衛戰是西藏近代史上抗擊外國侵略者規模最大、最為慘烈悲壯的戰斗?,F廣場上豎立一座抗英紀念碑以示紀念。</p><p class="ql-block">眺望山上的宗山城堡。</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天在日喀則游覽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扎什倫布寺與拉薩的“三大寺”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天,宿定日縣。途中游覽薩迦寺。薩迦寺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涂抹寺墻,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寺內藏有珍貴的貝葉經、《布德甲龍馬》大藏經和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文物古跡。</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看到的是雪山、草地和浩淼的湖泊,眼前這漫漫沙丘為之動容,動容的一是沙地的浩渺,延綿十幾公里,彌于悵望,叫十萬沙丘還是謙虛的,稱百萬沙丘、千萬沙丘斷不為過;二是它在珠峰保護區之內——漫漫黃沙與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第四高峰洛子峰的皚皚白雪同框,這引起的不是旅途的亢奮,而是對家園的憂思。</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大本營是在海拔5200左右高山上,姑且是為了環保吧,現在的大本營遷移到海拔4200米處,為看珠峰,得買好門票自駕到50來公里的轉運站,換乘景觀車到觀景臺,至于能不能看到珠峰得看運氣了。</p><p class="ql-block">當日天空云霧繚繞,一行人沒賭運氣,直接打卡走人。</p> <p class="ql-block">原規劃從定日縣去吉隆縣的,被珠峰忽悠后決定直奔薩嘎縣。這一行程的改變成了進藏以來第二次行駛時間最長的旅程了之一,行駛了九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佩枯措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該湖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動物出沒活動。尤其深秋時節,岸邊水鳥棲息暢游,將佩枯措襯托得更顯風姿。水是靜的,鳥是動的,一動一靜之間,頗為"謀殺"人的眼球和感官。</p> <p class="ql-block">運氣真好,希夏邦馬峰露出了俊美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羞澀的岡仁波齊。</p> <p class="ql-block">云層太厚,等待羞澀的岡仁波齊稍一露出真容時抓緊時間拍兩張吧。</p> <p class="ql-block">圣湖瑪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p> <p class="ql-block">人稱鬼湖的拉昂措。</p> <p class="ql-block">入住普蘭縣,眺望喜馬拉雅山脈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難得一見的納木納尼峰。</p> <p class="ql-block">普蘭縣城西邊的山頂上,有一片城堡廢墟,殘垣斷壁,據說是普蘭王朝的遺址,因緊鄰孔雀河,被稱為普蘭孔雀王朝遺址。史書記載最后為古格王朝所滅。 站在遺址上,視野非常開闊,俯瞰普蘭縣城,盡收眼底,有一覽眾山小之勢,四周被雪山環繞,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國道219岡仁波齊2號營站還是打個卡吧。</p> <p class="ql-block">獅泉河是阿里地區的州府所在地—葛爾縣。自此西藏南北大環線從東到達了最西,行程已達5000余公里。一車四人全程沒不適應,更別說啥高反了,帶的氧氣瓶就此送人了。</p> <p class="ql-block">日土宗遺址,據民間傳說,這里原是格薩爾王之大將先巴的駐錫地,后為日土宗政府所在地,宗城堡院內有一層樓高的先巴之靈塔,故又稱“先巴卡”意為先巴城堡。城堡周圍的幾座草場及山名與格薩爾王傳中的霍固喀王宮的布局極為相似,如周圍有6大草場:東面有馬達草場,南面由加康珠夏,西有熱曲雄布擠,西北有沃雄,北面有沃羌雄,東北有藏康夏,被稱為霍爾王“那瑪雄朱”(意為六座草場)。此外,東南的加果雪山原為日土神山,每年要祭祀一次,據說是霍爾王的“婆拉納鐵嘎莫”(霍爾國的魂山)等等。</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湖水在我國境內為淡水,湖水清澈,水質優良;據說克什米爾那邊為咸水,湖里的魚據說非常美味!</p><p class="ql-block">班公湖東西長,南北窄,呈天鵝的脖子狀。湖上分布著大小島嶼,其中最著名的是當今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鳥島。班公湖鳥島是鳥的王國,班公湖鳥島面 積不大,長約300米,寬200多米,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塊凈土,班公湖鳥島是鳥的王國,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看紅嘴鷗。</p> <p class="ql-block">出行二十天了,獅泉河是折返點。沿著317國道開啟回程旅途。</p><p class="ql-block">薩布拉山口屬于岡底斯山脈,海拔4996m,山口12月的氣溫維持在-25℃以下,常年“雪深及腰”,當地的氣候十分寒冷。</p> <p class="ql-block">途中不時看到藏羚羊、野驢等野生動物。</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時不時還有高原狼出現,但大都離得太遠,這次稍近一點,抓住機會拍兩張,第二張照片十分的奇特,拍的時候是沒框的,拍下來竟帶框了,兩張照片是在車上一前一后拍的。</p> <p class="ql-block">鹽湖是指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境內的魯瑪仁布措、吉嘎措、卡慶措。</p> <p class="ql-block">物瑪錯</p> <p class="ql-block">藏野驢。</p> <p class="ql-block">藏羚羊遷移,可惜離得太遠了。</p> <p class="ql-block">措鄂賽馬節。</p> <p class="ql-block">一措再措。</p> <p class="ql-block">納木措圣象天門封閉整修不讓進,不進就不進吧,沿湖一樣能看到美景。</p> <p class="ql-block">離開納木錯翻越那根拉山口,到達當雄縣。</p> <p class="ql-block">從當雄縣沿京藏高速到達那曲市。</p> <p class="ql-block">比如縣怒江第一灣。</p><p class="ql-block">到比如縣看怒江第一灣得來回300多公里,剛到達第一灣小七腳受傷了,高原上換備胎那叫受累呀,幸好遇上倆在這兒做水電工程的云南小伙兒,立馬主動幫忙換好備胎,還帶著我們去比如縣找到修理廠才告辭!十分感謝倆云南親戚!</p> <p class="ql-block">達姆寺、骷顱墻。</p><p class="ql-block">骷髏墻是墻面帶有骷髏的墻壁。骷髏墻位于西藏那曲比如縣境內,是用人頭顱骨堆砌成的圍墻,與天葬有關。</p><p class="ql-block">說到達姆寺,不得不提的就是天葬,這是一種傳統的喪葬方式,西藏天葬的理論大概是:死亡只是靈魂和軀體的分離,靈魂是永久的、不滅的,而軀體,會慢慢老去。</p> <p class="ql-block">贊丹寺:是藏北地區最早的黃教寺廟,建于1668年五世達賴之時,是拉薩哲蚌寺的屬寺,修建在雅拉多山頂上,形態酷似布達拉宮。贊丹寺所處的雅拉多山西面的雅拉鄉,是格薩爾王妃子的故鄉。</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位于西藏東部昌都市丁青縣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據說孜珠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二、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建并傳承,已是第四十三世。</p><p class="ql-block">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里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祠疊疊。這座寺廟已經成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從山腳到孜珠寺有15公里左右的碎石子路,心疼小七的我不忍小七腳再次受傷,找到當地的藏族小伙洛桑送我們去。途中和在山上小伙還不斷的給我們講解孜珠寺的來源和經歷。</p> <p class="ql-block">317國道旁,能看到一些陳舊的白塔和兩個大殿,陽光明媚,大殿上的金頂金光閃閃??ì敹嗨衷恰扒努敗?,卡瑪多塔林經過時間的洗禮、修復在此能看到古老的白塔,這是由泥土、磚石和木條建造而成的塔身,與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白塔是不太一樣的,卡瑪多塔林的佛塔看起來更像是一座房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塔林密布在這片半山腰上,伴隨著它們的是隨風舞動的經幡,頑強地在塔邊緣生存下來的小草。</p> <p class="ql-block">藏地里一直最愛的藍天白云,與巨大的瑪尼堆,這些瑪尼堆既有六字真言也有好看的佛像圖案,都值得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到達昌都。</p> <p class="ql-block">昌都街景。</p> <p class="ql-block">十八軍進藏第一橋,也是我們此次回川之橋。</p> <p class="ql-block">記不清是第幾次看見你呢,太熟悉了—雀兒山!</p> <p class="ql-block">第29天,從道孚縣回家。此次西藏南北大回線單車行駛8556余公里,從國道318進,317回,圓了自己多年前的一個夢,雖很累但值得!西藏的美沒身臨其境是無法體會的!我愛你西藏!我愛你雪山、高原、湖泊!哦,還有措不完的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金乡县|
泰安市|
铜鼓县|
涿鹿县|
石门县|
修武县|
三明市|
八宿县|
穆棱市|
罗源县|
朝阳县|
宝应县|
平舆县|
涿鹿县|
乌恰县|
德惠市|
沁阳市|
浦江县|
五河县|
安远县|
宿迁市|
乐东|
沙湾县|
临洮县|
六枝特区|
思茅市|
潮州市|
周口市|
南平市|
土默特右旗|
通河县|
长治市|
甘谷县|
甘孜县|
炎陵县|
即墨市|
乌拉特中旗|
德化县|
石柱|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