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來到云南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是我們必去之地,有人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種"情結″。那么情結是什么?情結就是深藏在心底,永遠也不會改變的一種樸素情感!紀念館建設在當年遠征軍反攻騰沖指揮部舊址上,寓意勝利的"V“字形建筑結構大氣磅礴。3月5日下午,走進大廳,墻壁上掛著3000多頂遠征軍將士的頭盔,密密麻麻的頭盔排列整齊,仿佛是遠征軍將士仍在簇擁待命,讓人肅穆起敬,一股蕭殺之氣同時在心中升騰,催人奮然而起!</p> <p class="ql-block">展廳內,逼真的雕塑,震憾的音效和帶血的遺物,全面重現了滇西抗戰的輝煌歷史。滇緬公路的阻斷,駝峰航線的險惡,日軍的兇狠殘暴,中國軍民誓死抗爭……隨著展廳敘事的推進,讓人仿佛置身于八十年前那場極為罕見,極為慘烈的騰沖攻防戰。</p> <p class="ql-block">一封信的力量:一篇只有870個漢字的《答田島書》,激起全國的抗日熱情。畫像中的老秀才張問德,瘦瘦小小,白發蒼蒼,弱不禁風。"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1942年5月10日,日寇入侵騰沖。危難之際,已退隱多年的62歲老秀才張問德挺身而出,聯絡鄉紳,自組敵后抗日縣政府。他上任后,忍著滿身傷病,六渡怒江,八過高黎貢山,拉起抗日武裝,打得日寇田島龜縮縣城,輕易不敢出來。侵華日軍駐騰沖頭目田島壽嗣,自信自已中文功底深厚。1943年8月底,他用雅致的古漢語和娟秀的中國書法,給張問德寫了一封暗藏陰謀的書信,約張問德擇地會晤,商談騰沖治理方案。他對自己的手段十分滿意,信發出后,他品著濃濃的普洱茶,靜等對方上當。學識淵博的張問德輕蔑地看了看田島充滿算計的書信,連夜秉燭懸腕,筆走龍蛇,義正詞嚴的寫下了《答田島書》,痛斥日寇侵略罪行,直言侵略者將面臨的可恥下場。并將這封大義凜然的書信,連同田島來信公之于眾。于是,這篇震撼人心的曠世檄文橫空出世,成為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展廳的墻上掛著一張黑白照片,但我并不覺得那只是一張照片,而是把他當成一個音容笑貌鮮活的孩子站在那里。是的,就是一個孩子,他還那么小,原本應該坐在課堂里搖晃著腦袋念書。但是,在鏡頭里,他穿著過膝的軍裝,歪戴著軍帽,那帽子太大,根本就戴不穩,這張照片是一位美國記者在1944年拍攝的。當這位娃娃兵被問道戰后有什么打算時,他從容地說:"那天我應當巳經不在了"。看到這句話,我的心一下子痛起來!這位"娃娃兵″是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的戰士,在騰沖松山戰役中,這樣的戰士犧牲了1000多人,他們最大的17歲,最小的只有9歲。當時,隨軍的美軍戰地記者看到這一批娃娃兵時,迷惑不解的問遠征軍指揮官:"為什么要讓這些孩子上戰場,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未來啊!″,指揮官沉默了一會兒說:“仗打到這份上,如果他們不上戰場,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那一天,從館內出來,我忽然覺得:"人不可能每天都笑嘻嘻的,總有那么一天,你會猝不及防的熱淚盈眶″。這樣的淚奔,在多年前看電影《南京大屠殺》時也有過,其實,它們講的是同一段史實。</p> <p class="ql-block">千萬年前,劇烈的火山爆發,不僅僅為騰沖留下了火山,溫泉等地質奇觀,還為騰沖留下了北海這片最典型的高原火山熔巖堰塞湖濕地。在火山灰的滋養下,北海湖常年覆蓋著生長茂盛的苔草,苔草密密麻麻的,根莖縱橫交錯在一起,形成了漂浮于水面的巨大草排,猶如無邊無際的水上草原。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記》中對這種大面積浮毯草排景象曾經這樣描述:"海子大可千畝,中皆蕪草而青,下如草浮結而成者,亦有溪流貫其而不能起″。</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們來到北海濕地,歷經千萬年,自然神奇的氣息依舊撲面而來。一塊塊隨風飄浮的草甸,蕩漾在湖面上,草甸上的青草和風舞動著,草葉細細長長,波光在其間蕩漾,鮮活明艷的色彩發著光。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群青春萌動的少年,扭擺著充滿活力的身體,在陽光下歌唱。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青草花香。</p> <p class="ql-block">騰沖的氣候宜人,但在北海濕地公園,早春時節,背陰處還是有著少許的涼意,讓人禁不住加快腳步去往陽光照耀的地方。順著北海湖岸前行,只見濕地四周群山云霧繚繞,天上的白云隨風流動,映影得半掩在碧波里的水上草原,時而陰沉素雅,時而明朗艷色,景色變幻莫測,猶如海市蜃樓。在北海濕地,游船是最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可以近距離觀察各種水鳥。碼頭上,一條載客八人的小船,正好把我們全員接納。在3月6號下午3點這個時候,整個湖上,正在游覽的船,只有我們。那種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真爽!隨著船夫漿葉的劃動,游船沿著草甸間的水道慢慢移動。濕地是水鳥的樂園,這時走近水中草甸,時而安靜,靜得能聽見魚兒游動的水聲。時而熱鬧,船行之處,一灘烏兒驚起。當你試著放空思想,融入自然的時候,北海水上草原的景色也變得更加美妙起來了,豐富多樣的水生植物,不斷變幻的云朵,一只專心于食物的飛烏,美好的陽光,還有女同學的嬉笑聲,悅耳動聽。時光溫柔,歲月靜好,張開雙臂,大口呼吸,溫潤的風夾雜著淡淡野草味道。此時,世俗的一切完全淡去,嘴角露出滿意的弧度。</p> <p class="ql-block">空間在不斷轉移,時間在不覺中流逝,就在這個寧靜的下午,同學們在北海濕地湖中間的木質棧道上,沒有絲毫矯情地隨意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她們身后的湖水,被風吹成了各種波紋,不斷地,輕輕地,拍打著橋樁,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幕,若是被不經意的過客看到,他會發現,那一刻,同學們的身影和北海濕地的風景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而同學們就像畫中的一群智者,在聆聽北海濕地彈奏一曲,大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華麗樂章,溫暖而寧靜。</p> <p class="ql-block">云南騰沖的疊水河瀑布,是騰沖十二景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城市瀑布。3月6日下午,在游覽完北海濕地公園,返回和順古鎮的途中,我們順便拐進來看了看。疊水河發源于騰沖東北部的大盈江,它像一條綠色的飄帶,由北至南緩緩流淌,迂回婉轉在騰沖的田野里,城市間,節奏歡欣而舒緩。然而,誰會料到,當它來到騰沖城區西邊的石巖上時,卻突然從四十六米高的崖頭跌下深潭,形成了著名的疊水河瀑布。這條如銀河奔瀉的瀑布,氣勢磅礴,如云如霧,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呈現出千姿百態,其瑰麗多彩的形態為騰沖這塊美麗的土地增添了一個勝景。</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首先經過的是一個小廣場,廣場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本地特有的火山石材,極具地方特色。沿著指示牌左拐,巨大的水聲從前面傳來,水聲如急鼓奔雷,響聲震天驚地,又如崩云裂石,響徹山谷,正可謂未見其形,先聞其聲。至疊水河畔,瀑布飛瀉的崖頂之上,巨石蹲立,若龜似鰲,形態各異。距水口數十步,有一座撟橫跨疊水河,橋上有一石亭,四角以方柱支撐,上置立頂,頂棚上鐫刻太極圖案,亭下立石碑,刻有銘文:"滇西都督,大理提督張紹三(文光)于民國二年九月創建,李根源書",此亭古樸自然,小巧別致,玲瓏秀美。信步橋上,臨空觀瀑,橋下激流奔馳,跌落處若銀河倒瀉,萬馬馳驟,雷霆轟鳴,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我們循著一條陡峭的石階向下走去,遠遠就聽見幽深的峽谷中有轟隆隆的聲音。及至走到谷底,只見一道水練掛在巖壁上,巨大的水柱從巖頭筆直沖入深潭中,激起漫天水霧,震撼之聲不絕于耳。沿著長滿青苔的石板路向瀑布走去,行至瀑布近前仰望,谷外雖然晴空萬里,但我們所站之處,細小的水珠卻隨風舞動,落在臉上,手臂上,涼涼的,沁人心脾。而更令人驚嘆的是,當明亮的陽光透過層層水霧照射在瀑布上時,那瀑布便現出一道彩虹,五彩繽紛,直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瀑布對面,一峰獨起,林木清幽,山徑回轉,巔峰之上,有一座殿樓,名龍光臺。龍光臺為明代嘉靖年間永昌太守嚴時泰為欣賞瀑布美景所建,位置極佳。游人來到騰沖觀瀑,必登臨此臺。而歷代的文人墨客,或為那江海倒懸的磅礴氣勢折服,或為那婀娜多姿的飄逸神態傾倒,紛紛在此臺著文賦詩,為疊水河瀑布增添了濃重的文化色彩。如今,臺堂院內,兩廂有刻石多方,上面仍鐫刻著許多各代文人學士觀瀑時撰寫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落日將盡,暮色蒼茫之際,疊水河瀑布孤亭孑然的美妙景色,慢慢消融于瀑布勝景之中。又到了離別的時候,這一次的騰沖行雖然短暫,但也有不小的收獲,騰沖之所以令人神往,不僅在于它的美,還在于隱含著的文化氣息,再有就是讀不盡的精彩與神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河北省|
洛隆县|
黄浦区|
元谋县|
买车|
安平县|
神木县|
宁城县|
定陶县|
时尚|
靖边县|
麻栗坡县|
武陟县|
平和县|
耒阳市|
翁源县|
普格县|
通海县|
策勒县|
大田县|
赣州市|
永城市|
新泰市|
永顺县|
天台县|
大田县|
肃宁县|
通州区|
琼海市|
电白县|
安泽县|
崇礼县|
唐山市|
循化|
台北市|
昭苏县|
林芝县|
泸州市|
孝感市|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