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陪父母老關懷舊

孤車遠影

<p class="ql-block">2024年端午節前,我們夫妻倆陪年邁的父母故地重游到幾十年前他們工作的老關火車站等懷舊,這些鐵路小站也滿載著我童年和少年的許多遙遠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父親1973年從高坑火車站調到老關火車站,我們全家也在老關度過了七年時光。73年時我才5歲,只隱約記得全家人和家里所有物品都是用一節火車棚車車廂運到老關的。</p> <p class="ql-block">1973年33歲的父親調離高坑火車站時在高坑車站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關古稱昭關,萍鄉市湘東區下轄鎮,位于江西的最西邊,也是江西西大門。“東來千里皆吳地,西過兩關是楚江”,老關自古就是“吳楚要塞”之地,其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時期,相傳春秋末期伍子胥一夜白頭由楚入吳而過昭關,即為此處(待考)。</p> <p class="ql-block">1899年動工修建的株萍鐵路,是我國江南最早的跨省鐵路,也是萍鄉近代工業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條鐵路歷經百年滄桑,浸透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為弘揚和紀念這段歷史,萍鄉市政府在湘贛交界的原老關火車站附近籌建了株萍鐵路紅色文化展示館,并在共產黨建黨百年前一天(2021年6月30日)正式開館。</p> <p class="ql-block">株萍鐵路紅色文化展示館以《信仰的力量》為主題,真實地再現了相關的歷史事件。詹天佑主持修建江西第一條鐵路——株萍鐵路過程中的艱辛;毛澤東經此鐵路往返穿梭于湘贛兩省,播撒下革命的火種;秋收起義第二團在乘坐株萍鐵路火車進攻醴陵縣城時,在老關取得初場勝利的英勇事跡。</p> <p class="ql-block">老關火車站位于湘贛邊界,1899年開始建造,2004年在浙贛鐵路線全面電氣化改造后因鐵路改線被遺棄改造。</p> <p class="ql-block">"漢冶萍公司"是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清末中國創建的第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公司業務涵蓋了鐵礦開采、煤炭開采、煉焦、煉鐵、煉鋼和軋鋼等現代鋼鐵工業生產的全部流程。漢冶萍公司的主體是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與萍鄉煤礦。其中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是清末四大名臣張之洞主持創建的,萍鄉煤礦則是盛宣懷接手后創建的。</p> <p class="ql-block">制約漢冶萍煉鋼生產能力的最大因素是焦炭問題,早期的焦炭居然還要從德國海運過來,價格極高。為徹底解決焦炭難題,盛宣懷、鄭觀應委派中外礦師遍查湖北及周邊各省煤田,最終勘定了江西萍鄉煤礦。后經張之洞、盛宣懷奏準,漢陽鐵廠對萍鄉煤礦進行了大規模開發,所煉焦炭價格比進口焦炭低1/3,使鐵廠成本大大降低。</p><p class="ql-block">萍鄉煤礦是采用近代技術進行開采的煤礦,生產能力較傳統的土法采煤有極大的提高。同時為了解決煤炭的運輸問題,即開始修建了從萍鄉到株洲的鐵路,再通過實行水陸轉接等方式(那個時候粵漢鐵路武漢至株洲段還沒有修通),北送漢陽煉造。</p> <p class="ql-block">1899年8月,萍醴(萍鄉-醴陵)鐵路破土動工,1903年 7 月通車,全長41.7公里。其中的萍醴鐵路湘東木橋,長 140.2 米,由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1937年,株萍鐵路并入浙贛(杭州至株洲)鐵路。但在1939年3月,為阻止日軍入侵,國民黨軍隊將南昌至株洲段鐵路全部破壞。抗戰勝利后,1946 年春開始逐段修復,1947年 6 月全線重新通車。</p> <p class="ql-block">因為從小就經常在父親工作的火車站房里看全國鐵路運行圖,很小的時候我大概就對全國的大部分火車站和主要城市都廖記于心,這也埋下了我對地理、交通、旅游特別感興趣的種子。</p> <p class="ql-block">1920年11月22日,正在探索改造中國社會途徑的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發起人毛澤東,乘坐株萍鐵路火車,途經老關,到萍鄉進行社會考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去安源》是清華美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劉春華1967年創作的油畫作品,以毛澤東到安源組織工人運動(1921年)并舉行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2年)為表現題材的油畫。該畫“開創了無產階級美術創作的新紀元”,文革期間在中國美術界具有和樣板戲一樣的地位。該畫的單張彩色印刷數量累計達9億多張(不含轉載),被認為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創造了中外美術史上的神話。200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江西省萍鄉市有關部門決定依照該畫原作中毛澤東的形象,塑造一尊毛澤東青銅雕塑像,安放在萍鄉市安源煤礦新建的廣場上。</p> <p class="ql-block">84歲的父親不久前才病愈出院,但精神狀態一直不佳,腿腳也走不了幾步,但來到這個展示館,看到這么多無比熟悉親切的鐵路物品和展覽介紹,在鐵路上工作了一輩子的父親有些興奮,不停的對著這個火車模型敲敲打打左觸右摸。</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鐵路信號燈和鐵路指揮旗。</p> <p class="ql-block">從株萍鐵路和安源煤礦走出去的共和國將領有20多位,最有名的為楊得志。楊得志1911年生于湖南省醴陵縣南洋橋一個鐵匠家庭,自幼隨父親學打鐵,后到江西萍鄉安源煤礦當工人。1928年楊得志參加湘南起義武裝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7師,并隨部隊到井岡山。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楊得志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團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1948年楊得志任華北軍區第2兵團司令員。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9兵團司令員。1952年夏起,任志愿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參與指揮上甘嶺戰役。1955年被任命為濟南軍區司令員,授上將軍銜。1979年1月,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指揮云南方向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p> <p class="ql-block">甘祖昌就是那位主動要求解甲歸田回家務農的開國少將,1957年8月,他夫人龔全珍(1923年12月24日—2023年9月2日,山東煙臺人)隨甘祖昌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務農并一直從事鄉村教師工作。2013年9月,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2014年2月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親切接見龔全珍,親切地稱她為“老阿姨”。</span></p> <p class="ql-block">萍鄉及附近的紅色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在浙贛線全面電氣化改造以后,老關火車站原有的鐵路線全部被拆除,并在鐵路的路基上重新修了一條四車道公路。附近的建筑包括我們那時候的住房也基本上都拆除重建,殘存在記憶里的只有這個高高的水塔和老公社禮堂了。</p> <p class="ql-block">40多年前,我和一大撥車站及周邊鄉村的小伙伴們經常在這個水塔周邊玩抓特務、踢筒子和打苦楝子仗,每天都玩的昏天黑地不亦樂乎,直到聽到父母吼著喊回家吃飯。我感覺那時雖然物質條件比較貧乏,但我們的童年時代要比現在的小朋友更開心快樂。</p> <p class="ql-block">我們原先的老關的家就在這個公社禮堂對面,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景點停車場了。</p> <p class="ql-block">據說是一個流動照相館的攝影師早晨路過我家,于是留下了這兩張1975年在老關家大門口的珍貴照片,院子里整齊堆積著方塊的炭餅,那時候都是自己買煤炭摻黃泥拌水稀釋成型后曬干做成的,方言俗稱“做炭餅”。</p> <p class="ql-block">這張是1975年全家與蔡昌華(父親外甥,當時在萍鄉“拖板車”)在萍鄉老關照相館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哥在老關公社中學的初中畢業證書(1979年)。</p> <p class="ql-block">哦,印象很深的還有這口水井,小時候大家經常在這水井旁邊洗衣服洗澡,有時候人來人往還頗為熱鬧。那時還沒有自來水,大家都是從這口水井里面打水挑水回去倒在水缸里用?,F在這口水井早已被廢棄,周邊亂草叢生,連通往水井的路都沒有了。</p> <p class="ql-block">因為老關火車站早已被廢棄,當年父親的車站同事也都已調到其他地方去工作。但我們走在路上時,還有一些當年農村的老鄰居認出了父母,他們很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拉家常,并拉著母親的手一定要留我們中午吃飯。</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再三婉拒了老鄰居的盛情要走時,老鄰居堅持要去菜園子里摘了很多辣椒和豆角送給我們。</p> <p class="ql-block">離開老關,我們來到了第二個懷舊地點——燈芯橋火車站。父親1980年從老關火車站調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燈芯橋</span>火車站,但在這里只工作了四年就又調到峽山口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燈芯橋車站也基本上與我的印象面目全非,職工家屬宿舍也基本全面進行了改造,只有這個標志性的水塔還有一點點印象。不知不覺四十年過去了,過去的人物往事都在記憶中消散,如泡如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夢如幻。</span></p> <p class="ql-block">1981年父母在燈芯橋火車站家屬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1年母親在燈芯橋火車站家屬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1年十歲的妹妹在燈芯橋火車站家屬院留影。</p> <p class="ql-block">燈芯橋火車站的站臺空空蕩蕩,因為現在車站只有貨運沒有客運,所以站臺不讓外人進入。</p> <p class="ql-block">從老關搬到燈芯橋站后,我也從老關公社三角池學校轉學到下埠公社杞木學校讀初二,82年考到萍鄉中學讀高中,讀完高二時家里又搬到峽山口火車站,不過這對我上學已經沒有影響了。這三年高中的周末基本上都是父親送我去搭貨運火車的尾車(這應該也算是鐵路職工的一項小福利)去萍鄉返校的。但從萍鄉回家就只能坐客運火車(那時候有每個小站都停的慢車)或者汽車了。</p> <p class="ql-block">知道這個是什么嗎?這是在水塔的正下方朝上拍的水塔剪影,還挺有幾何美感。</p> <p class="ql-block">這是原先的峽山口火車站的客運房,峽山口火車站和老關火車站一樣在2004年前后被廢棄,并合并到幾里路遠的姚家州火車站辦公。</p> <p class="ql-block">這是峽山口火車站原來的的辦公大樓,那時候的電話還只有少部分單位才有,1985年高考完以后,暑假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一群高中同學到各家串門游玩,萍鄉中學的校長打電話打到車站值班電話找我父親,告訴他我考到萍鄉市的理科第一名??的消息,并叫我趕緊去學校改報考志愿(那時候是高考完自己估分后就填高考志愿,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改志愿的),我不知道我父親當時聽到這個電話以后是什么心情和表情,估計也是萬萬沒想到我居然走了這么好的狗屎運吧!而我又整整過了三天后才終于回到家中。</p> <p class="ql-block">這張高考準考證應該可以成為一個文物,這不僅僅是這是1985年萍鄉理科高考狀元的準考證,更離奇的是這準考證印的是“西江省”的(錯版票??)。</p> <p class="ql-block">對于我們這些一出生就在火車站邊,從小就是聽著火車的轟隆隆轟隆隆聲音長大的人來說,鐵路和火車已經成為我們骨髓里的一種情懷。親戚來我家基本都會被旁邊的火車吼叫聲吵的睡不著,但我就如同這是催眠曲一樣,鐵道游擊隊里的爬火車鉆火車以及在鐵軌上玩各種花樣活那更是我們鐵路子弟小時候的家常便飯,例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鐵釘子放在鐵軌上,讓火車把它壓扁成刀片等。</span></p> <p class="ql-block">回憶往事,唏噓不已。四十多年過去,當年在鐵路上行走如飛年輕煥發的父親不知不覺的已到耄耋之年,而那時調皮搗蛋鬼小精靈的懵懂少年現在已兩鬢斑白即將進入老年行列,舊物舊景舊情已如煙云般在記憶中逐漸飄散?!白釉诖ㄉ显?,逝者如斯夫”!“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启东市| 大石桥市| 会东县| 邓州市| 海晏县| 兴仁县| 彰化县| 冕宁县| 扎兰屯市| 加查县| 青岛市| 大理市| 嘉荫县| 湖北省| 盖州市| 星子县| 小金县| 夏河县| 铁岭县| 融水| 青铜峡市| 姜堰市| 丹凤县| 资阳市| 读书| 灵宝市| 宜都市| 阿巴嘎旗| 县级市| 行唐县| 钦州市| 荃湾区| 迁西县| 越西县| 岐山县| 三门峡市| 云南省| 云和县| 理塘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