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離鄉別去天涯淚

木艮 463278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文革時隸屬紹興縣稱斗門公社,現在和早前都稱鎮。斗門即水閘,斗門是以水閘為鎮名并沿用至今的古鎮,已有1200多年的建鎮史。曾經是紹興調節內河水位阻擋海水涌潮的關卡所在、食鹽的主要產區,而且還是抗擊倭寇的海防要塞。斗門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僅當代就出現過柯靈、曾培炎、黃敬、俞正聲等名人。</p> <p class="ql-block">玉山老閘——唐貞元三年公元787年用木材建成兩孔斗門(閘),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用石材改建成八孔水閘乃為鼎盛期,前后共使用了750年。圖為鎮山毓秀橋上原斗門玉山老閘上的四條橋梁石板。</p> <p class="ql-block">  我家兄弟4人,我有個哥哥和兩弟弟。文革那幾年,我家4個孩子都到了“兒子上腰吃飯討饒”的時候,僅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很難維持日子。母親沒職業但會手工裁縫手藝,可以不時為人家做件衣服掙點錢。比如做一件新娘子穿的中式真絲緞面棉襖2.5元錢,有時也被請到別人家里縫補衣衫,一做幾天,人家管她午飯,每天0.5元工錢。</p> <p class="ql-block">三江應宿閘(此圖為斗門開過照相館的王義為之父于1937年拍攝)建于明嘉靖公元1537年,在玉山閘以北2.5公里處,共28孔閘,以28星宿名稱編號,故名應宿閘。此閘改寫了我國、世界濱海石砌建閘史,極大地減少了蕭紹平原80萬畝農田遭遇旱澇災害侵蝕的程度,使用了440年。</p> <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哥讀初三我初一,學校停課鬧革命后,雖然我們都經常要去學校參加一些活動,但確實也有大把時間來幫襯家用。比如,有時我母親從街上店里領回來2斤再生棉花,紡成棉紗交回去可賺0.5元錢。但要為人家趕制衣服或到人家家里干活,沒時間把它紡出來。我看不過去就說,我來試試是否能把它紡成了交回去,一試還真成功了,非常高興,以后有機會就經常干幾下。</p> <p class="ql-block">三江應宿閘側景,三江即為錢清江、曹娥江、錢塘江等三江匯合處。</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邊其實是農民居民雜居的,農民家孩子回家有農活干,居民家孩子就只好閑耍著玩。斗門境內有夾著老街的金雞山、玉蟾(城皇)山,南面不遠有牛頭山和南山,北面還有璜山和大峰山。我們那有句農諺,“八月草無老小”,我和我哥還有隔壁宋家孩子,八月過后就會上山割可當作柴草的野樹叢和山草,割光了這些就割帶刺的荊棘。左手戴一只母親用舊布縫的手套防刺扎手,右手握茅刀,割完了捆成大梱,背回家,剁成尺余長短扎成小梱,垛在堂前大門后自然風干。那幾年我家的柴草是不用買的,成天赤著腳在山上走,腳底板很厚,去內蒙時我腳底板是青褐色的,還帶著沒挑完的小刺。</p> <p class="ql-block">出海河道鑿寬后改建成橋的三江應宿閘</p> <p class="ql-block">  再有就是打漁釣蝦。斗門是水鄉,周邊大江小河水網廣布。河水是流動的活水,還沒有工業污染那一說,河水清澈,魚蝦悠游。打漁用罾網,扳罾捕魚不難,但那時罾網都是麻紗線打成的,不但需經常涼曬,而且也很容易拉破,需及時補網。這補網可是有點難度的技術活,隔壁宋家老爸是修補魚網好手。但他在航運公司工作,每年探親假才回來幾天,是他教會我修網的。釣蝦開始用蚯蚓作誘餌,但挖蚯蚓麻煩,改用螺絲肉。4、5月釣麥頭蝦時節,兄弟倆出去一上午,釣個1斤兩斤是平常的事,嫩蝦帶籽蝦馬上當菜吃掉,大蝦老蝦一把鹽水煮熟曬成蝦干,存放到沒蝦釣時吃。</p> <p class="ql-block">新三江閘 1981年建成,在應宿閘以北2.5公里處,使用了30年。</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那里人口稠密,歷來就有人外出跑碼頭,上海、杭州及周邊都有紹興人。過去說上海人大多來自3個地方——紹興、寧波和長江北。鎮上老街上的人就像割韮菜一樣,一茬茬總也割不完。尤其是50年代、60年代初那幾茬,每戶4個5個孩子很平常。文革前就有人支邊到寧夏、新疆去。1968年畢業回到家里冬季征兵季來臨,我哥倆都報了名,但我們民眾大隊居民委員會公布的體檢光榮榜上沒有我倆名字。原因跟不能參加紅衛兵一樣,外公家社會關系問題太復雜。我外公是教書匠出身,當過斗門西市小學(1910年)校長。但曾是偽鎮民代表,偽縣參議員,據說還當過偽斗門鎮鎮長,且3個舅舅與國民黨均有些瓜葛。</p> <p class="ql-block">曹娥江大閘,在應宿閘以北20公里處,2007年建成,防洪防潮能力提高到200年一遇,為我國河口涌潮地區最強水閘。使曹娥江、錢清江沿岸圍墾的幾十萬畝灘涂成為永久良田。還兼具畜水、調水樞紐功能,可向浙東的寧波、舟山補水。</p> <p class="ql-block">  1969年的春天,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迅速掀起高潮。公社和我們的民眾大隊也聞風而動,召開老三屆知青和家長動員大會。學習最高指示,明確國家政策,以及公社和大隊貫徹的方案,公社還派干事王仁福專門負責具體事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斗門老街寶積橋</p> <p class="ql-block">  按照當地安排,屬于大隊的居民戶知青就在本大隊落戶,老街上的居民戶知青可以志愿報名到本公社的各大隊,沒有例外。按照這個規定,我家倆兄弟將安排在所在的民眾大隊落戶,當時這個大隊的人均土地僅0.3畝。大概4月中旬,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到公社來招兵,知青都可報名,但須體檢和政審。招兵人員講,兵團實行供給制,前三年每月分別為5元、6元、7元零用錢,食宿兵團負責。但去的地方是烏蘭布和沙漠,屬11類地區很艱苦,風刮石頭跑,“三盛宮三盛宮,一天4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當時,連隊還沒有營房,去了后要自己動手蓋。</p> <p class="ql-block">斗門老街鵝市橋</p> <p class="ql-block">  當時我想,如果在本地落戶,僅靠人均0.3畝土地的產出,日子會很難過。那么必須去學學泥水木匠,農閑時白天可以賺點外快,晚上去打打漁什么的,才能免強過得去。問題在于即使我落戶后積極努力,連紅衛兵都入不了、參軍體檢資格都沒有,以后那會有好事輪得到我呢?</p> <p class="ql-block">“斗門”鎮名來自其水利功能,其實它還曾有個地理鎮名叫“陡亹”,與古鎮的地形地勢非常貼切。意思就是兩山峽一水,一面平緩另一面陡峭,那也是古人會選擇在此地建造水閘的原因。漫長的千余年間,時而用斗門,時而用陡亹,時而又混用,直到解放后推廣漢字簡化時才確定只用“斗門”作鎮名。</p> <p class="ql-block">  權衡再三我決定報名去內蒙兵團,我想現在虛年才18歲,再過3年才21歲,誰知道3年以后會是怎么樣呢,要苦苦到人家看不到的地方去,哪里的黃土不埋人呢!母親當然不同意我去的,成天哭哭啼啼,眼淚洗面。父親看我決心蠻大,就對我說,自己的前途你自己要想想清楚,如果決定了到那邊就好好干。</p> <p class="ql-block">  那幾天,要說很輕松那也是沒有的,每天晚上都與幾個要好的發小逛到外面去,人也消瘦下去了不少,本來很瘦的身板更像黃麻桿兒了。最終我被批準加入內蒙兵團,與我同時加入的還有67屆的俞明海和施成良,斗門中學就我們仨。離開斗門去內蒙前,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張《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印刷品,以我們仨的名義贈送給民眾大隊和大隊居委會并題上款貼到大隊辦公室墻上。公社干事王仁福知道這事后,對我說,傳根你真是有道有理懂事。此后,我們仨于1969年6月5日到當初的紹興群英鎮報到,6月12日又到紹興軍分區交際處(現在的紹興飯店)集中學習3天,那一批紹興共有147人加入內蒙兵團,于6月15日晚在紹興火車站坐專列奔赴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磴口縣。 </p> <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15日,47年后我們仨在安昌古鎮相會,從左至右分別為施成良、許傳根(木艮)、俞明海。</p> <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梭,時間就像白駒過隙,轉眼又快到6月15日了,今年是我赴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55周年,特發此文以作紀念。有關故鄉斗門的鎮名歷史、水閘文化等部分圖片、配文參考自《斗門叢書》,特此嗚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明光市| 神农架林区| 津南区| 陵川县| 朝阳市| 宿松县| 建宁县| 黎川县| 洪湖市| 木兰县| 上蔡县| 盘锦市| 光山县| 客服| 无极县| 淮阳县| 什邡市| 临猗县| 新乡县| 巧家县| 丹东市| 宜城市| 蓬溪县| 镇原县| 新乡县| 巧家县| 凤冈县| 视频| 黎城县| 桐庐县| 济源市| 高唐县| 永州市| 寻乌县| 望城县| 铜陵市| 泗水县| 博爱县| 绥芬河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