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2年大學畢業,經銅川市輾轉分配到耀縣工作。到縣政府民政局(當時縣上民政和人事是一家)報到后,暫時在縣政府招待所住下。舉目無親,饑腸轆轆,一個人遛達到縣城東街。在東街路北有兩三家食堂。在一家館子門前,就著矮桌子在一個低板凳上坐下,要了兩根油條一碗面。第一次吃這種口味的面,碗上面漂著一層黑紅色的辣子油。辣到不怕,只覺得湯很咸,調和的味道濃且吃不慣,勉強吃下了在耀縣的第一頓飯。我邊吃飯邊想,這個縣里的飯咋這么難吃,我怎么能在這里生活一輩子?就沖著這飯食,也要想辦法調回西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汪曾祺在《五味》里曾講過:很多東西,乍一吃,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在隨后的日子里,慢慢地熟悉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逐漸就接受和融入了。幾次受同事之邀又不太情愿地吃過幾次,大都是在縣政府門前的面鋪子吃的。雖不覺得好吃,但也不再覺得像第一次那樣難吃。三來二去,漸漸地喜歡上這種面了。后來調至縣委大院的團縣委工作。一幫子年輕人多有早餐吃咸湯面的喜好,我們幾乎每天都相約去離縣委不遠處的北街趙麻子面攤兒吃面,兩毛錢一碗,較之其它的面鋪貴二分錢,但味道好,樂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在杭州工作任期屆滿因西湖而舍不得離開,留下“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詩句。1985年,經多番折騰努力我終于調回西安了,倒是有些戀戀不舍。除了不舍在短短三年里建立深厚友誼感情的同事伙伴,還有這離開耀縣蹤跡難覓的咸湯面。好在耀縣(現在是耀州區)離西安不遠,在這幾十年里,我多次回到耀縣訪友吃面。也有好多次因工作去耀縣或是路過,總是在算計時間、留下肚子,為了過一下咸湯面的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绥宁县|
白城市|
定襄县|
托里县|
苏尼特右旗|
商都县|
柳江县|
呼玛县|
新闻|
湟源县|
沁源县|
乌拉特后旗|
汉源县|
浦北县|
芒康县|
闸北区|
建湖县|
固阳县|
邯郸县|
福贡县|
鸡西市|
习水县|
临高县|
印江|
南召县|
当阳市|
合川市|
梨树县|
绥化市|
广丰县|
漳浦县|
徐州市|
喀喇沁旗|
崇州市|
新乡市|
尉犁县|
扎兰屯市|
台州市|
白玉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