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寧夏,人們都習慣說是一半沙漠,一半綠洲,從地理地貌上分析起來,其實不是。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第一大平原,面積占自治區總面積的16%,而整個寧夏沙漠面積比例只有1.4%,大部分都在中衛沙坡頭附近了。雖然寧夏西北東三面被騰格里、烏蘭布和和毛烏素三大沙漠包圍。但賀蘭山阻擋了沙漠的前進,成為中國草原區和荒漠區的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黃河干流自南至北穿行于寧夏中北部,從中衛市沙坡頭入境,經過青銅峽水庫從石嘴山離開。在寧夏境內流淌了397公里。別看寧夏小,她可是母親河唯一的親兒子。黃河在寧夏的含沙量只有下游的10%左右,很少遭遇水患,還在中北部沖積出富饒肥沃的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一說,寧夏的人均耕地面積都能排到中國第二。除了山地、黃土高原和沙漠,一半綠洲一點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6月3號早7點30分出發,比昨天早一個小時。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較多,先去青銅峽、108塔,然后再去沙坡頭、通湖草原,晚上入住沙漠帳篷……。</p> <p class="ql-block">80分鐘的車程,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在景區入口廣場的東西方各有一座牌樓,東面的是石獸蹲守的六柱五門青石牌樓,上刻“青銅古鎮”,在兩邊的門楣上方還分別刻著“塞上河韻”“明珠云橫”,以示這青銅古鎮是“塞上明珠”之意。西面是一座彩色牌樓,上書“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牌樓的正前方是一本打開的書籍雕塑,這是一本1976年版的小學書本。上面記載著青銅峽水電站是一座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時間,并得到蘇聯援建,是“一五”計劃中的重點項目之一等內容。</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九渠廣場,廣場的中心是一座九龍背珠的青銅雕塑。據說,這九條龍寓意青銅峽的九大干渠,而青銅峽就是九龍背上的明珠。代表了寧夏人民團結進取,引黃河之水發展、建設塞上江南的美好愿望。看著“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全景圖”,才知道我們所要去的景點僅僅是一小部分。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是黃河上游最后一個峽谷,長約十公里,這里峽谷山高水深,兩岸懸崖峭壁。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劈山成峽,黃河水一瀉千里。黃河之水映在峭壁之上呈現出一片青銅色,青銅峽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整個景區分為A線和B線,A線游覽108塔和青銅峽水電站大壩,而B線含A線,另加大禹文化園和黃河大峽谷。根據導游的介紹和游覽時間,我們一定是游覽A線了。沒能看看黃河大峽谷,是這次的留下的一個遺憾了。</p> <p class="ql-block">通過了乘車通道,我們來到黃河邊上的一個小廣場。站在黃河岸邊人行步道上,不遠處就是青銅峽水電站大壩。滾滾黃河水就在我們腳下流淌,透過大壩可以看到黃河上游的魏巍山巒。乘上車幾分鐘就到水電站大壩車站。下了車,我們沿著人行步道走向大壩。“青銅峽水電站”幾個紅色大字鑲嵌在大壩之上,異常醒目。為方便游客參觀游覽,景區在這里專門架設了跨越壩區人行天橋。</p> <p class="ql-block">大家沿著橘黃色的人行通道來到大壩頂部,在這里俯瞰整個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雄偉的青銅峽水電站攔河大壩在我們腳下一覽無余。據資料記載,這個水利工程于1958年8月26號動工興建,1978年全部竣工,歷時20年。大壩總長687.3米,高42.7米,寬46.7米,是中國最早的閘墩式水電站。年發電量10.4億千瓦時。</p> <p class="ql-block">“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克拉山脈,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全長約5464公里。它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多個省份,最后注入渤海。黃河不僅是中國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還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咱們山東就是“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走過通道,前面是一座吊橋,上面寫著“幸福橋”,也就是東干渠橋。橋下是一條水渠,就是東干渠。東干渠又名秦漢總干渠,是在漢渠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前往碼頭的路上,我們還看見了秦渠的標志牌,看來是古時候秦渠在此流過。</p> <p class="ql-block">在碼頭旁邊立著一座包漿厚重的石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峽石碑。我們來到游船碼頭,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還以為這里的亭臺樓閣是黃河邊的寺院呢!碼頭的西側是一座漂亮的涼亭,東側是一個二層的便利店,中間最大的一座建筑是游船碼頭候船室。</p> <p class="ql-block">《青銅峽》</p><p class="ql-block">清-嚴禹沛</p><p class="ql-block">青銅峽口過輕舟,</p><p class="ql-block">百八亭亭塔影浮。</p><p class="ql-block">奇絕兩山中擘處,</p><p class="ql-block">黃河千古自東流。</p> <p class="ql-block">從游船碼頭上艇,到108塔碼頭上岸一共用時12分鐘。站在欄桿邊向上游望去,黃河峽谷向西無限伸展,一條黃色的水帶把賀蘭山和牛首山隔離開來。十里長峽,黃河之魂,賀蘭峻嶺與牛首奇峰,高峽平湖與深谷湍流,構成了山與水的美麗畫卷和交響樂章。</p> <p class="ql-block">黃河千里水奔涌,</p><p class="ql-block">萬年孕育華夏龍。</p><p class="ql-block">劈開兩山成峽谷,</p><p class="ql-block">塞上明珠屬青銅。</p><p class="ql-block">昨日烽煙已遠去,</p><p class="ql-block">今天崛起傲群雄。</p><p class="ql-block">兩岸沿途風景美,</p><p class="ql-block">一襲濃妝映彩虹。</p> <p class="ql-block">走出簡易的108塔碼頭,盡頭可以看到半坡上的108塔陣。通道兩側是密密麻麻的蘆葦,形成一道綠色的屏障,在蘆葦的映襯下,這里的黃河水仿佛也不那么黃了。蘆葦左右搖擺著,好像是在歡迎我們。</p> <p class="ql-block">據專家考證,西夏國存在了180多年,當時的西夏國人多崇拜佛教,因此,寧夏境內西夏時期的佛教遺跡眾多,108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58年當地政府修建青銅峽水庫時,準備將108座喇嘛塔全部遷移,但在已經被拆除的2座塔當中發掘出了帶有西夏文的千佛圖帛畫和佛經殘頁,整體遷移計劃就此作罷,才得以在原址保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站在108塔最高處憑欄遠眺,黃河水一眼望不到邊,突然想起關于一則黃河的傳說故事。相傳有一位河神,人們都叫他河伯。河伯站在岸邊,望著滾滾的浪濤由西而來,又奔騰跳躍向東而去,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與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叫大呢。”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固執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p> <p class="ql-block">河伯順流來到黃河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神說:“俗話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浩瀚無邊的北海,我還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p> <p class="ql-block">在距離碼頭不遠的通道邊上,樹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刻的是“唐徠渠”和“古渠引水口地理標志點”。唐徠渠和秦渠、漢渠一樣,也是古時黃河九大干渠之一。唐徠渠又名唐渠,開掘于漢代,唐代武則天年間恢復疏浚。唐徠渠進水口開在青銅峽西側108塔下,經青銅峽永寧、銀川、賀蘭等向東流去,和其它渠一起極大的推動了黃河兩岸的寧夏工農業的發展,成就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寧夏川”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108塔寓意,108這個數字在佛教中是最吉祥的數字,它取自36罡星、72地煞星,兩數相加為108,還有一種說法,一年12個月,24節,72候。三數相加也為108。佛教就有人認為,人的一生中有108種煩惱,觀108塔,只要上了塔,圍繞塔轉三圈,便可消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古今往來,建塔立廟皆有一定來由,那么108塔為何而建?傳說古代這一段黃河有兇龍出現,興風作浪,破壞莊稼,淹沒房屋,殃及百姓,于是人們不惜一切代價,集資建立了108塔,祈求逢兇化吉,但愿風調雨順。</p> <p class="ql-block">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這是中國古代兩大水利灌溉工程。寧夏青銅峽因黃河而生,因水利而興,被評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千百年來,一直在傳承延續,時至今日,文化旅游這個最好的途經,把青銅峽的黃河情、水利緣展示給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船艇靠岸,一陣長長的汽笛聲,把我們的思緒拉回現實,大家這才感覺到肚子開始咕咕叫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的午餐是在青銅鎮的一家“古峽美食樓”。青銅古鎮位于大峽谷景區以北,是仿明清風格的特色餐飲區。以“青銅古鎮,塞上水城”為品牌,成為寧夏沿黃乃至周邊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游小鎮。</p><p class="ql-block">一頓好的美食,就是從口到心靈的旅行,伙伴們,吃起來吧……。</p> <p class="ql-block">飯后,我們前往沙坡頭景區。一路上看見最多的是路兩邊的太陽能板,一大片一大片整齊的排列著,甚是壯觀。下午2點,我們進入景區停車場,沙坡頭,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首先看到一個大石頭上刻著“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富中衛。”黃河從青藏高原而下,順甘肅蘭州東行,闖過兩峽和黃土高原,進入寧夏之后,河面變寬,通過歷朝歷代的“引黃灌溉工程”,把寧夏北部變成了“塞上江南”,成為西北獨有的一片富庶之地,而寧夏的首富就是中衛,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還同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中以沙坡頭居首。</p> <p class="ql-block">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九曲黃河第一入灣口,也是中原至歐亞的大通道,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有天下黃河第一彎的美譽。一條綿延悠長的公路,將沙坡頭分成南北兩個旅游景區,北區是“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的騰格里沙漠,南區是蜿蜒曲迴洶涌澎湃的黃河灣景區。</p> <p class="ql-block">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沙漠地區應該是干枯的,缺乏生機的,在很多詩詞的描寫中,也都是悲涼和滄桑。但就是這么一個曾經被稱為不毛之地的地方,現在又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衛人民帶有愚公移山般的精神世世代代堅持著治沙工作,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這里被開創出了一片綠洲,再加上黃河流經此地,于是便形成了一半是沙漠,一半是草地的奇景,被人們廣泛關注。</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充滿著民族風情,每年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民族活動以此來延續文化傳統,比如沙漠探險、河上玻璃橋、羊皮伐漂流、滑沙和索道等等。不過導游說了,像我們這把年紀的叔叔阿姨們這些體驗就免了,來沙坡頭看看并體驗一下王維的詩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很棒了。</p> <p class="ql-block">在水車門旁邊有一個景區內的小交通,我們17個人正好一車。路不遠,下了車我們行走在綠蔭小路間。左邊是玻璃橋,橋下是漂流著羊皮伐的黃河,而右邊就是沙坡和索道了。沙坡下有一個小亭子,里面有一口大鐘:“沙坡鳴鐘”。沙坡鳴鐘,這一絕世勝景,被譽為“世界壟斷性旅游資源”和“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在這里,廣袤的騰格里沙漠被浩瀚的黃河所阻擋,形成了一座高達百余米的沙坡,陡峭如削,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對于有些神秘的色彩,經過地質學家的考察,才科學地解釋了沙坡鳴鐘的原由。原來由于沙面被太陽曬熱的干沙與深層發潮的濕沙摩擦,產生了靜電效應,所以發出聲音。著文指出,兩千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早已通過實踐道破了鳴沙的秘密:只要沙丘高大、坡陡,沙子以細沙為主,礦物質成分大都是石英,表層干燥,被太陽曬后,經風的吹拂或人馬走動,沙粒移動摩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形成沙坡鳴鐘。</p> <p class="ql-block">在沙坡的下頭,會有滲出水珠的現象,被當地人們稱為“淚泉”。據傳,沙坡頭過去曾有一座古城,桂王的兒子率軍北征兵敗被俘,番王要他永留北疆,他答應說,如果我逃跑,就被黃沙壓死。有一天晚上他偷偷躍上馬回逃。剛跑出幾里地,就聽身后呼呼響,回頭一看,風卷黃沙隨后攆來,快馬加鞭剛到城門,城樓上的大鐘驚天動地的自鳴起來。城里百姓一聽報警,連忙行動起來,然而一切都晚了,狂風卷來的黃沙巨浪一下就把一切都吞沒了。被埋在沙丘下的人們只能在沙坡下哭泣,眾多的眼淚如斷線的珍珠,從沙丘下滲透出來,匯成了一股清涼的細泉,人們就稱為“淚泉”。</p> <p class="ql-block">過了沙坡鳴鐘和淚泉,再往前走就是通往沙坡頭上面的天梯通道了。天梯共分為三層,(除了去過的莫斯科地鐵)是我見過的最長的扶梯了。出了扶梯,就是一個綠色白花裝飾的通道,出了這里就是滿坡的細沙了。</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們套上了鞋套,淺綠和橘紅色非常亮眼,15元一雙,不算太貴。所有來沙坡頭的游客都穿著,一眼望去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真是——</p><p class="ql-block">四季看沙沙未老,一坡彩虹耀眼球。</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下,黃河岸邊,沙坡頭上有一尊唐朝詩人王維出使西域的青銅雕像。聰明智慧的沙坡頭人,借千古絕妙名詩為意境,精心打造黃河文化。公元736年,唐朝監察御史王維,奉旨宣慰在河西打了勝仗的將士,途經沙坡頭,仰望北歸的大雁,遙看巍峨的長城,面對浩瀚的大漠,目擊孤直的狼煙,驚嘆黃河的壯美,陶醉落日的渾圓,禁不住激情澎湃,于是揮毫潑墨,寫下了這篇千古名詩《使至塞上》。</p> <p class="ql-block">詩的全文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由此,便成為沙坡頭景色的絕妙佳句,為美麗的沙坡頭平添了一道悠深的意境,令游人們趨之若鶩紛至沓來。沒想到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千古絕唱,竟成為如今沙坡頭旅游的名頭。詩人,大漠對長河,孤煙對落日,直對圓,多么壯闊的畫面,多么奇特的美景,多么雄渾的意境,多么絕妙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背影》</p><p class="ql-block">背影</p><p class="ql-block">在彩虹腳下流淌</p><p class="ql-block">像一幅生動的畫</p><p class="ql-block">在沙坡頭</p><p class="ql-block">滑淌</p><p class="ql-block">含蓄的愛</p><p class="ql-block">分分鐘鐘</p><p class="ql-block">在心中醞釀</p><p class="ql-block">無需多言</p><p class="ql-block">都聚集在臉上</p><p class="ql-block">手牽手</p><p class="ql-block">一步一步</p><p class="ql-block">沙響沙響</p><p class="ql-block">前邊是景色</p><p class="ql-block">后邊是風光</p> <p class="ql-block">遠山近水云淡抹,</p><p class="ql-block">淑女靜靜沙坡坐。</p><p class="ql-block">引來拍客爭攝影。</p><p class="ql-block">一人跪著一人臥。</p> <p class="ql-block">斜陽暖照看霞輝,</p><p class="ql-block">情侶耳旁語娓娓。</p><p class="ql-block">沙坡頭處天留客,</p><p class="ql-block">黃河水流到此回。</p> <p class="ql-block">沙坡頭的沙子是怎么上去的呢?原來,沙坡頭的南邊有一座祁連山的余脈——香山,中間是盆地,黃河流到這里拐了一個180度的彎致使風也順勢吹向沙坡頭。另外水是涼的,沙是熱的,涼風與熱風相遇也會向上走。再加上緊靠沙坡頭旁的包蘭鐵路阻擋住北來的風,所以,不斷地吹向沙坡頭的風把沙子往上“掃”,這樣每天滑落和踩落的沙子,在沙坡頭特殊地質和氣候的條件下,不久就恢復成原樣子了。真是神奇的沙坡頭!</p> <p class="ql-block">“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在坡頭梯頂,驚嘆沙與河被大自然巧妙地撮合在了一起,沙堤高聳,河水奔流,沙為河骨,河為沙魂,相依相偎,和諧美妙,沙、山、河、園相得益彰,形成了沙坡頭獨特的S型地理風貌,似抒情詩,如風情畫,令人陶醉,韻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沙坡頭共分為黃河區和沙漠區,我們先游覽的是黃河區,如果說,黃河區是“長河落日圓”,那么沙漠區就是“大漠孤煙直”了。</p> <p class="ql-block">過了橋洞,迎面看到的是包蘭鐵路和公路,恰巧看到一輛卡車和一列動車同時飛馳而過,是不是我們和他們都把對方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看了呢!</p><p class="ql-block">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一個大的停車場,現在還沒到旅游旺季,因此游客不多,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個體驗沙漠人煙稀少的好時機,畢竟人比沙多的情景是誰也不想看到的吧。</p> <p class="ql-block">從大巴車下來,再坐一段“小火車”就到了一個木棧房,就這么兩倒就到了沙漠深處。</p> <p class="ql-block">一腳踏出沙漠傳奇</p> <p class="ql-block">沙坡頭之所以名聞中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里的治沙工程。包蘭鐵路的修建使這里逐漸對外開放,為了修建、保護好這條鐵路線,沙坡頭的人民創造性的以“麥草方格”成功制服了先前令人束手無策的沙漠,從而使這片黃色的土地上開出了綠色的花朵。</p><p class="ql-block">在路上,我們就在車窗外看到有不少帶有麥草方格的沙丘,前人的足跡在沙漠上煜煜閃光,“大漠飛天”,是他們給我們奉獻了這么一個神奇又美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沙,</p><p class="ql-block">一望無垠耀眼花,</p><p class="ql-block">飛身躍,</p><p class="ql-block">騰空跨駿馬。</p> <p class="ql-block">沙,</p><p class="ql-block">金光昱昱美如畫,</p><p class="ql-block">歌聲傳,</p><p class="ql-block">最美是大媽。</p> <p class="ql-block">沙,</p><p class="ql-block">隨風迎來朵朵花,</p><p class="ql-block">蝴蝶飛,</p><p class="ql-block">一道七彩霞。</p> <p class="ql-block">沙,</p><p class="ql-block">手上使勁腳下滑,</p><p class="ql-block">心有余,</p><p class="ql-block">力氣不行啦!</p> <p class="ql-block">沙,</p><p class="ql-block">真是拿你沒辦法,</p><p class="ql-block">真尷尬,</p><p class="ql-block">坐著笑哈哈!</p> <p class="ql-block">沙漠一配偶,</p><p class="ql-block">相對深情瞅。</p><p class="ql-block">樂得不合嘴,</p><p class="ql-block">摟著不撒手。</p> <p class="ql-block">沙子是熱的,</p><p class="ql-block">親情是溫柔的。</p><p class="ql-block">友情是暖的,</p><p class="ql-block">歡樂是沸騰的!</p> <p class="ql-block">“沙漠之花”</p><p class="ql-block">又稱沙漠觀光塔,為整個區域地標景觀,如火焰點亮四周,又如西域曼陀羅之花神秘而超然。直徑25米,外部輪廓160米,集文創、簡餐、問詢、樞紐、景觀、標志等功能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頭頂藍天,腳踏“黃金”,眼望“古堡”,耳聽駝鈴,擁抱美好,思緒千年,沙漠之花在天沙之間開放!</p> <p class="ql-block">向沙漠進軍</p> <p class="ql-block">沙漠老馬</p> <p class="ql-block">一朵沙花</p> <p class="ql-block">獨舞《畫你》</p><p class="ql-block">把你的倩影畫在家鄉的山頂</p><p class="ql-block">甜蜜的笑容定格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深情的歌聲描繪你的美麗</p><p class="ql-block">只為讓你永駐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我用愛畫一個溫柔可愛的你</p><p class="ql-block">讓我在夢中無數次見到你</p><p class="ql-block">夢你的夜晚我不愿醒來</p><p class="ql-block">只為把你畫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青島港上大佬崔,</p><p class="ql-block">田徑場地“第一錘”。</p><p class="ql-block">年近八旬不服老,</p><p class="ql-block">沙漠脊梁秀“美腿”。</p> <p class="ql-block">沙紅映紅了人們的笑臉,笑臉又感染了靈動的紅沙,沙與人的和諧美麗,這才是大自然的絕妙之處。</p><p class="ql-block">風雨過后天放晴,</p><p class="ql-block">大漠深處見彩虹。</p><p class="ql-block">沙丘頂上歌聲響,</p><p class="ql-block">一行駱駝牽手行。</p> <p class="ql-block">花式攝影</p> <p class="ql-block">你拍我,我拍你,</p><p class="ql-block">你拿相機我手機。</p><p class="ql-block">你拍我,我拍你,</p><p class="ql-block">仰臥起坐不容易。</p><p class="ql-block">你拍我,我拍你,</p><p class="ql-block">腰酸腿疼不稀奇。</p><p class="ql-block">你拍我,我拍你,</p><p class="ql-block">你我咱是好兄弟。</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春天,</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農田。</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城里,</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車間。</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吃飯,</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公園。</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聚會,</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們遇見是在哪年?</p> <p class="ql-block">沙漠越野車,有專業駕駛員駕駛車輛感受在沙山沙海中穿梭,刺激爆棚!朋友們,想體驗嗎?那就來吧,我在騰格里沙漠等你!</p> <p class="ql-block">6月3號下午7點多,我們一行17人從寧夏拐了一個彎,來到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宿營。先是坐我們的大巴到營地院子里停車場,再坐營地的沙漠越野車行駛十多分鐘來到沙漠深處的別墅、帳篷。帳篷兩個人一個,照明、床鋪及衛生還可以,就是信號弱一些,手機要轉悠半天。洗漱及方便要去外面專門的一個地方,不算太遠,就是晚上要格外注意,免得外面拉帳篷的繩索橫七豎八的拌人。總之人人都有種神秘而又新鮮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種小房間是家庭版的,在這里屬中檔次的,離小廣場和吃飯的地方也比較近一些,有獨立的小衛生間,條件是好一些,但我們感覺住在里面沒有體驗到塞上大漠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些就屬于高檔次的別墅級別的了,里面具體什么樣,我們就不去深究了。各有風景才美麗!</p> <p class="ql-block">營地里停著的各種各樣的沙漠越野車。我們乘坐的是第一種,連人帶行李正好一車。一路上翻越沙丘的感覺真刺激,我聽到一兩聲尖叫,挺配合的,但不知是誰的!過后也忘了問。</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宿的地方有一個好聽的名稱,叫漠西戈-沙漠宿集。里面分好幾個區域,分別叫:阿聯酋、卡塔爾、沙特、卡薩布蘭卡等等。吃飯的地方有一個小水灣叫月亮灣,浪漫吧?朋友,真正浪漫的還在后頭呢!</p> <p class="ql-block">晚餐前,先靜靜地享受一下沙的味道,風的味道,異域風情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花生罐頭火腿腸,</p><p class="ql-block">酒是兩種白和黃。</p><p class="ql-block">朦朦朧朧四處看,</p><p class="ql-block">沙漠帳篷玻璃房。</p> <p class="ql-block">帳篷</p><p class="ql-block">在沙坡的夜晚</p><p class="ql-block">顯得格外亮眼</p><p class="ql-block">遠離熱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遠離炫光的刺臉</p><p class="ql-block">獨享</p><p class="ql-block">一份寧靜</p><p class="ql-block">獨有</p><p class="ql-block">一份心安</p> <p class="ql-block">帳篷一罩,里面就是二人世界,門簾一掀,溢出的全是幸福和歡樂。</p><p class="ql-block">遠離喧囂聲,</p><p class="ql-block">大漠深處行。</p><p class="ql-block">沙丘似城堡,</p><p class="ql-block">帳篷排連營。</p><p class="ql-block">蒼穹星辰弱,</p><p class="ql-block">暖巢燈火明。</p><p class="ql-block">掀簾矯情露,</p><p class="ql-block">今夜有好夢。</p> <p class="ql-block">6月4號早上,七點半去餐廳吃早飯。上午八點去通湖草原。一陣陣的細雨伴著我們,真有點戀戀不舍的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阿拉善通湖草原旅游區,位于騰格里大沙漠腹地,距寧夏中衛市26公里,與沙坡頭一沙相連,直線穿越8.3公里便可到達。通湖草原旅游區匯集了沙漠、鹽湖、濕地草原、沙泉、綠洲、牧村、巖畫等多種自然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一下車,就看到不遠處的湖水中有一把大大的壺,壺的底座上四個大字,“通湖草原”。壺和湖有什么聯系嗎?通湖,顧名思義就是湖泊相連的意思。相傳幾百年前的時候,有兩個喇嘛在距此60公里處的“太陽湖”邊用銅壺取水,一不小心銅壺掉到了水里。幾日后,有一個牧民婦人在這里發現了銅壺,方知兩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p> <p class="ql-block">這里群沙懷抱,沙峰林立、起伏錯落、一望無垠,如大海波濤從四周漫卷而來,卻突然如著了魔法一般被茵茵綠草、汪汪湖泊鎖定,形成了方圓近百里的沙漠濕地草原,真是一個奇跡。</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是古絲綢之路北路要塞,古商道、古鹽道、大盛魁古駝道……,還有古長城、古戰場、古買賣城遺址,流傳千古的故事和世世代代在馬背上繁衍生長、與草原休戚與共的沙漠牧民,因此被譽為“大漠中的伊甸園”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通湖草原旅游區主要有浩瀚的騰格里沙漠、綠草如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于草原間的駱駝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資源組成。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們既各自獨立又和諧組合,魅力多姿,美侖美奐。</p><p class="ql-block">上午十點二十返回寧夏中衛,十一點在一家飯店吃當地特色面食——嵩子面。</p> <p class="ql-block">十一點半出發去中寧枸杞館——杞滋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這里是主要生產枸杞原漿的車間和辦公樓及展覽講解體驗館一體。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樓上樓下轉悠了一圈,并在休息室品嘗了正宗的枸杞和原漿。既來之,則喝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除了枸杞果以外還有枸杞粉和原漿。以前我偶爾或不定時的吃點,從今天開始,我每天要吃一小把了。吃人嘴短,不過枸杞確實是好東西,咱就免費做一個小廣告吧——中國枸杞數寧夏,寧夏枸杞數中寧!哈哈!</p> <p class="ql-block">下午兩點去吳忠市參觀兩個紅色教育基地。從中寧到吳忠要兩個小時,半睡半醒間就到了。吳忠市的“初心館”,是市級館,主要展覽吳忠市及部分陜甘寧邊區的一些歷史文化和現代發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牛家坊村是吳忠市利通區一個村級農耕民俗文化博物館,也是全國文明村。</p> <p class="ql-block">五點半就在牛家坊村子里的一家“荷畔人家”吃飯。飯廳里擺放了各種當地特產,飯菜不錯,有當地特點,看著都以辣、紅為主。</p> <p class="ql-block">周圍景色不錯,留個紀念,是寧夏的面貌,不會重復的美麗,才是寶貴的。</p> <p class="ql-block">傍晚七點,入住吳忠市鉑岸商務酒店。</p> <p class="ql-block">6月5號上午八點出發,十點到了寧夏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寧夏圖書館、寧夏人民劇院,成三角形坐落在銀川市中心。寧夏博物館,作為一座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寶庫,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無數游客和學者的目光。它不僅是西夏王朝的重要見證,更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縮影。在這里,你可以親身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并去探尋那些被歲月掩埋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全稱)位于銀川市金鳳區人民廣場東街,總面積30258平方米,共館藏文物近四萬件,有國家一級文物159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4000余件,其中胡旋舞石刻墓門、鎏金銅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鑒定確認為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寧夏博物館的展覽設計非常精美。每個展廳的布置都非常考究,展品的陳列方式也很有藝術感。特別是館中的仿真場景,讓人仿佛回到了古代寧夏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那時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貌,給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在步入博物館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第一展廳的古老文物,讓人感受到了寧夏這片土地上的豐富歷史。陶罐、青銅器、織錦,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者,訴說著古代寧夏人民的智慧和勤勞。這些古老的器物,是時光的見證,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p> <p class="ql-block">寧夏位于中國的西北,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地區。在博物館的展廳中,看到了回族、漢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文化遺產。這種文化的交融,使得寧夏的文化更加豐富多樣。在博物館中,不僅有回族傳統的維吾爾舞蹈,還有漢族傳統的書法藝術,這種文化的多元性讓人深受震撼。</p> <p class="ql-block">寧夏口弦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的民間樂器,它不僅在寧夏回族中世代相傳,而且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口弦小巧雅致、便于隨身攜帶,主要有黃鋼、紅銅或白銀制成,形似當今婦女們常用的鋼發卡,中間安有一根極其細薄的銅片作為發聲器……。一副口弦往往能奏出五個不同的音,運用不同的奏法,既能發出裊裊音色,也能發出較粗獷的音響。口弦可獨奏、齊奏或為歌舞伴奏,在人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參觀西關清真寺,了解寧夏回族人的生活習俗和民族風情。</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第一次見到了寧夏五寶之一的發菜。發菜。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發而得名,可以食用。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發菜經濟價值很高,它的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蛋和肉類,還含有鈣、鐵磷等多種礦物元素。在這里一千二一斤,有人買了二兩,做湯喝。發菜,諧音發財,圖個好彩頭!</p> <p class="ql-block">“鐘書閣”,是今天下午離開寧夏銀川前游覽的一個地方,它是開在“悠閱城”內的一家網紅書店。進入店內,仿佛走入畫中,異形書架迎面而來,人工造物在巧妙編排后,反而被賦予了山野之趣,似在山中,又在書中。</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書店里的木質山丘之上,手指撫過每一寸古樸與自然,如登山一般,在書林中發現幽然天地。深淺不一木色的千姿百態,讓人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景色,與人一種愜意的享受與舒暢。</p> <p class="ql-block">每個城市與地方都是一本書,都有它的故事和元素。青島的元素是大海,寧夏的元素是黃河。</p><p class="ql-block">有人之處,就有人閱讀,而閱讀的人多了,就有了“文化”,傳播出去,就成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半趕到銀川機場,晚七點半登機返回青島。</p><p class="ql-block">上聯:七仙女七董郎郎才女貌,</p><p class="ql-block">下聯:五日游五天樂樂不可支。</p><p class="ql-block">橫批:神仙日子</p><p class="ql-block">寧夏短暫的五日游雖然只是皮毛一撇,寧夏也是中國最小的省。但不可否認,她始終是我國西北大地的人文與歷史長河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再到“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里的風似乎總是帶著沙,也帶著萬般壯烈,讓人不得不懷揣敬畏之心?但這里也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也有“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風柳眼舒”這種細膩與溫柔,養育著一方水土一方人——寧夏,寧夏!</p> <p class="ql-block">美好甜蜜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一半江南一半漠,</p><p class="ql-block">一半風情一半歌。</p><p class="ql-block">十里駝鈴穿古道,</p><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戀黃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浠水县|
宁南县|
城口县|
宣威市|
兰州市|
蕲春县|
惠东县|
库伦旗|
平塘县|
区。|
来宾市|
六枝特区|
温泉县|
井冈山市|
公安县|
丰顺县|
桃园市|
宁城县|
伊金霍洛旗|
定州市|
布尔津县|
广平县|
九龙城区|
彭泽县|
二连浩特市|
兴和县|
芒康县|
扶风县|
万盛区|
夏津县|
瑞丽市|
信宜市|
丹阳市|
博野县|
双柏县|
安陆市|
东海县|
彭阳县|
永春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