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驚悉噩耗傳來,萬分悲痛。沉痛哀悼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撫順知青分會辦公室副主任徐承德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4年6月5日16時在撫順辭世,享年68歲,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愿知青戰(zhàn)友徐承德同志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各位知友:</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離世,我們每一位都很痛心。因為他平凡而平凡,做的一件件小事串聯(lián)起來就是偉大而令人感動的。</p><p class="ql-block"> 鑒于承德的遺愿與家屬的意見:不給大家添麻煩,不為自己留負擔,一切從簡。但作為我們承德的知青戰(zhàn)友,還要用內心的表達來告慰承德與家人,根據大家的意愿決定:有意愿前往悼念的知青戰(zhàn)友,于今天(6月6日)下午3點,到承德家看望他的家屬,前往人員可自愿象征性的每人拿20元錢,為承德獻上花籃。下面把徐承德家位置發(fā)給大家,屆時由樊斌堪、霍麗華、袁平飛、金元東在場,表示人員請與以上四位聯(lián)系。</p> 致悼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國知青集團副總經理兼秘書長、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黨支部書記、撫順知青分會會長衣功福致悼詞:</b></p> <p class="ql-block"> 沉痛悼念徐承德同志</p><p class="ql-block"> 在京驚悉撫順知青分會辦公室副主任徐承德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4年6月5日16時在撫順辭世,享年68歲。永遠地離開了我們。</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同志的不幸辭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同志、好戰(zhàn)友,我們無不為之感到萬分悲痛和惋惜! </p><p class="ql-block"> 往事依稀,淚眼朦朧。徐承德同志的一生,對黨忠誠,對工作充滿激情,對同志關心愛護,擔當奉獻;他一生善良,品德優(yōu)秀;他善待家人,始終如一;他為人謙和,有著良好的修養(yǎng);他謙虛好學,從不自滿。特別是對知青工作知青戰(zhàn)友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在榮任撫順知青分會辦公室副主任期間,忠于職守,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撫順知青搭建了聯(lián)系交流和追求知青健康快樂幸福的平臺。在知青工作、知青會議、知青文旅康養(yǎng)等系列活動中始終沖鋒陷陣,甘于奉獻,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和廣大知青戰(zhàn)友同呼吸,共命運,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徐承德同志是全市知青的優(yōu)秀代表,是我們知青的好兄弟,好戰(zhàn)友。他的不幸辭世,無盡痛楚無盡惋惜,給我們留下了永恒無盡的眷戀。我們永遠懷念徐承德同志平凡而奮斗的一生。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徐承德同志可貴的知青精神,把撫順后知青時代的工作持續(xù)推向前進!</p><p class="ql-block"> 中國知青集團,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撫順知青分會向徐承德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徐承德同志的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同志安息吧!</p><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將永遠照耀你,星星月亮將永久守護你,蒼松翠柏將永遠伴隨你。</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同志千古!</p><p class="ql-block"> 悼念人:衣功福</p> 致悼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撫順知青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雅菊致悼詞:</b></p> <p class="ql-block">徐承德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同志于1975年下鄉(xiāng)到內蒙古昭烏達盟翁牛特旗,1978年回城后在市政公司任基層宣傳干事。退休后投身于服務知青工作,在撫順知青分會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多年來他在為“服務知青、奉獻社會”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視知青為親人,視分會為自家,全市大大小小的活動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分會的大大小小會議,他都與樊斌堪等人一起詳細安排各項事宜,特別是在《撫順知青記憶》這本書,從校稿到最后出版,他都付出了每個階段的心血,這本書急需印刷費用時,正值他住院手術剛剛出院,在他的醫(yī)療費還沒有完全還清的情況下,為出書捐款1000元,連同分會及各站91名知青一起,為《撫順知青記憶》這本有價值的書籍出版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么多年分會的事就是他的家事,什么書、旗、獎杯、條幅、桌盤等等,一件件都裝在他的心里,是我們知青分會的好管家,是全市知青學習的好榜樣。</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平時的所做所為深深影響著大家、感動著大家。因此在他有病期間,第二故鄉(xiāng)親人,蒙古人家鮑和平,千里迢迢為他送來人胎盤和羊胎盤;分會及全市各站知青都紛紛前去看望他,家住沈陽的劉雪艷大姐為他打來2000元錢;清原工作站辦公室主任何景蘭,多次駕車前往沈陽及撫順市院,陪同他檢查病情;西藏知青趙麗娜和昭盟知青霍麗華,多次大包小裹的前往看望;作為承德的搭檔:辦公室主任樊斌堪,更是長期跑前跑后,精心照顧,在他帶病堅持參加活動外出期間,樊斌堪一直照料著攙扶著……無論是什么時間,只要需要幫助,斌堪都隨時來到他的家中。特別是5月10日得知承德病情加重的消息,樊斌堪與金元東第一時間趕到他家并決定再次帶他去醫(yī)院,</p><p class="ql-block"> 5月11日下午由何景蘭再次開車,將徐承德送到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根據病情需要輸血,但醫(yī)院沒有血漿,需自己提供血源。樊斌堪、金元東經與高崇才溝通,高院長通過自己的熟人與市紅十字會求助提供血漿。5月13日高崇才院長一直在血站等了一上午,終于將血漿落實好了,這次輸血后堅持到今天,生命定格在68歲的2024年6月5日16時……今天,在他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還是樊斌堪、金元東及清原站的王潤華隨120來到醫(yī)院,并為徐承德送上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知青生涯,被強烈的情感所包圍,榜樣的力量能夠激發(fā)身邊人的極大熱情,昭盟知青徐承德忠誠厚道的為人,感化著撫順知青團隊,他的高尚品格流傳千古,徐承德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悼念人:吳雅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撫順知青分會副會長袁平飛寫詩一首《悼念承德》</b></p> <p class="ql-block">七律·悼徐承德一一袁平飛</p><p class="ql-block"> (新韻)</p><p class="ql-block">盟友情懷半世稠,</p><p class="ql-block">德星隕落此夕休。</p><p class="ql-block">且擎美酒冥澆酹,</p><p class="ql-block">難阻哀思亂涌流。</p><p class="ql-block">百度籌謀留故事,</p><p class="ql-block">幾多心血化額溝。</p><p class="ql-block">愿君千古離魂在,</p><p class="ql-block">長諦豪歌唱晚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撫順企業(yè)商會撫順知青分會副會長劉雪艷寫的感言</b></p> <p class="ql-block"> 想念我們知青的好戰(zhàn)友徐承德朋友感言:是他對知青工作奉獻精神感動了我們,是他熱愛家鄉(xiāng)與牧民兄弟結成一家人的故事感染著我們。平日里他把撫順知青大家庭當成自己的家,存放物品,認真管理,是撫順知青團隊信任的好幫手。他積極踴躍參與知青組辦的各項活動,他用文筆寫出了熱愛翁牛特旗第二家鄉(xiāng)的故事,他一心樸實的為知青出書編輯做出貢獻,他也曾經多次隨同班子成員看望沈陽白音老人(白音在七十年代工作期間負責翁牛特旗知識青年工作)他帶著病痛離開了我們,此時想念一位知青的好朋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離開了我們,天堂里沒有病痛,他靜靜地安息了……</p><p class="ql-block"> 他高尚的品德和勤奮善良的作風,他為撫順知青工作付出的貢獻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腦海里。</p><p class="ql-block"> 徐承德安息吧!一位遠方的朋友想念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送一程承德友、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遠航</b></p> <p class="ql-block">《送一程承德友、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文/遠航</p><p class="ql-block">悲風送逝,天地同哀。</p><p class="ql-block">知青戰(zhàn)友,徐承德先生,駕鶴西去,遺世獨立,寄吾哀思。愿君一路走好,安息長眠。</p><p class="ql-block">徐君承德,英年俊才,少懷壯志。投身知青,風華正茂。胸懷草原,耕讀為業(yè),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歷經風雨,不改初心。耕耘田野,收獲智慧。</p><p class="ql-block">斗志昂揚,堅韌不撥。品性高潔,令人敬仰。</p><p class="ql-block">與君相知,綠分天定。志同道合,情意深厚。</p><p class="ql-block">共話理想,同擔風雨。相扶相助,共度時光。</p><p class="ql-block">撫順知青,代頭典范,引領吾輩,開拓進取。</p><p class="ql-block">談笑風生,快意恩仇。憶往昔崢嶸歲月,感今朝事事滄桑。君的恩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p><p class="ql-block">奈何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徐君遭疾病侵襲,雖全力救治,終難回天。</p><p class="ql-block">聞此噩耗,知青群友,心如刀絞,痛失摯友,悼君英魂,惋惜不止。</p><p class="ql-block">令君己逝,吾輩當銘記知友。</p><p class="ql-block">承德精神,永存于世,愿君在天之靈,庇佐吾輩。</p><p class="ql-block">徐承德先生,一路走好!愿君立于天國安息,永享安寧,吾輩將永遠懷念君之風采!</p><p class="ql-block">緬懷逝者,告慰亡靈,永垂不朽!</p> 徐承德寫的文章 <p class="ql-block">《烏蘭牧騎頌歌》</p><p class="ql-block"> 一一徐承德</p><p class="ql-block">烏蘭牧騎不一般</p><p class="ql-block">干巴楞子來建團</p><p class="ql-block">創(chuàng)業(yè)之初即遠征</p><p class="ql-block">進軍烏拉蓋天邊</p><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地遼闊</p><p class="ql-block">還有九曲十八彎</p><p class="ql-block">牛羊好似珍珠撒</p><p class="ql-block">頌歌眷戀的草原</p><p class="ql-block">牧歌聲聲悅耳聽</p><p class="ql-block">草原晨曲萬里傳</p><p class="ql-block">魂牽夢繞昭烏達</p><p class="ql-block">直到而今夜無眠</p><p class="ql-block">夢中額吉在召喚</p><p class="ql-block">第二故鄉(xiāng)是草原</p><p class="ql-block">十五月亮敖包會</p><p class="ql-block">彩云追月意纏綿</p><p class="ql-block">竹笛響起運糧忙</p><p class="ql-block">催馬奮進手揚鞭</p><p class="ql-block">百鳥朝鳳是鎖吶</p><p class="ql-block">歡慶鑼鼓鬧翻天</p><p class="ql-block">京腔京韻自多情</p><p class="ql-block">北京金山舞翩躚</p><p class="ql-block">前門情思大碗茶</p><p class="ql-block">輕歌曼舞不夜天</p><p class="ql-block">山歌好比春江水</p><p class="ql-block">長江之歌震九天</p><p class="ql-block">扎西德勒龍鳳祥</p><p class="ql-block">梨花頌歌獻君前</p><p class="ql-block">駿馬奔馳保邊疆</p><p class="ql-block">軍港之夜搖戰(zhàn)船</p><p class="ql-block">少林少林陽剛氣</p><p class="ql-block">游擊隊歌響林間</p><p class="ql-block">颯爽英姿五尺槍</p><p class="ql-block">打靶歸來霞滿天</p><p class="ql-block">知青小院再教育</p><p class="ql-block">茁壯成長意志堅</p><p class="ql-block">舞姿婆娑翩翩起</p><p class="ql-block">美妙歌聲又相傳</p><p class="ql-block">雷鋒城里唱雷鋒</p><p class="ql-block">愛黨愛國諾百年</p><p class="ql-block">知青之歌聲嘹亮</p><p class="ql-block">祖國需要聽召喚</p><p class="ql-block">青州上海延安城</p><p class="ql-block">烏蘭牧騎美名傳</p><p class="ql-block">年邁知青不服老</p><p class="ql-block">精神抖擻似少年</p><p class="ql-block">奮進路上從頭越</p><p class="ql-block">再創(chuàng)佳績譜新篇</p> <p class="ql-block">《我的昭盟歲月》一一徐承德</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八月八日,時代的列車經過一夜的風馳電掣,把我們帶到了昭烏達盟大草原。一夜的行程,我們仿佛長大了。是啊,離開了父母,離開了老師,今后的成長道路就全靠我們自己了。滿懷著激情,我們投入了新的生活。在成長的道路上,三年的昭盟歲月,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現擷取幾個片段,獻給知青戰(zhàn)友們,聊作紀念。</p><p class="ql-block">(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下鄉(xiāng)的地方是翁牛特旗烏蘭敖都公社烏蘭敖都大隊。這是新中國第一個成立牧業(yè)生產合作社的生產隊,曾經全國聞名,被譽為‘草原紅星’。大多數牧民是蒙古族,還有少數的漢族手工業(yè)者,如木匠,鐵匠等。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知青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不會講蒙語,無法和他們進行交流。所以,我們知青都暗下決心,一定要學習好蒙語,更好的接受廣大牧民的再教育。</p><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從最初的日常生活用語開始學起。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蒙語發(fā)音是吶格,好吆拉,倒拉嘎,都特,塔吧,耐瑪,依色,阿拉吧等等,吃飯是叭特依地,上哪兒去是哈亞巴那,生產隊和公社領導等統(tǒng)統(tǒng)稱呼為達拉嘎,喝酒是阿拉合烏,吃肉是瑪哈依地。為了更好的學習蒙語,知青們有機會就和牧民社員進行蒙語對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知青們就能夠和當地牧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p><p class="ql-block">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帶領知青干活的小隊干部對話,卻鬧出了笑話。他的名字叫布和巴特爾,剛一見面我就向他問好。我說:布和巴特爾烏合勒賽白努!誰知他聽后卻對我橫眉怒目的大喊大叫。經過別人翻譯后,我才明白,我的發(fā)音出現了錯誤。同志的發(fā)音是努合勒,牛的發(fā)音是烏合勒。我的原意是布和巴特爾你好,可是發(fā)音后蒙語的意思是布和巴特爾是牛很好。這個笑話鬧得大家嘲笑了我挺長時間。</p><p class="ql-block">時至今日我仍然會說一些蒙語的日常用語。前幾年回到第二故鄉(xiāng)時我還可以和牧民鄉(xiāng)親們進行簡單的對話。</p><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三年的經歷,使我深深的體會到蒙漢民族之間文化和各方面的交流,雖然有些困難,但只要虛心學習,多多的實踐,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因為我們都是五十六個民族的一員,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國。</p> 部分知青戰(zhàn)友悼念詞 知青為徐承德獻花 <p class="ql-block">各位知青朋友們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昭盟知青徐承德,從檢查出血液病僅僅一年之久,就離開了我們。由于病情特殊自費很多,家境又較困難。特別是市知青分會成立以來,他積極投身于服務知青工作,他為知青工作盡心盡力,是知青分會最為得心應手的一員。大家不會忘記2020年,他在膽切除手術剛剛出院,醫(yī)療費用還沒有還清之時,為《撫順知青記憶》一書的印刷費捐資1000元。平時的日子里,他所居住的家就是市分會的倉庫,他家門前就是全市知青團隊的大事小情站腳之地,應該說他對知青的事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正因如此,知青們對他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愫。當他的離世消息發(fā)出后,很多知青戰(zhàn)友聯(lián)系我要表示對徐承徳悼念之舉,為此分會提意前往慰問家屬人員可自愿象征性的每人拿20元錢,通知發(fā)出后,得到消息的知青紛紛表達哀悼之意,不到7個小時,就收到了133人慰問包,共4320元。除此之外,在徐承德有病期間,知青分會成員及各站許多知青都去醫(yī)院或到家看望,市分會副會長、家住沈陽的劉雪艷打給他2000元,衣功福會長也多次前往看望,并拿1000元及補品等等。市分會副會長辦公室主任樊斌堪和盟友金元東,自始至終,看望、關照、護理著承德,從檢查病情的穿刺術到一次次化療,他們一直跟隨著承德,有病期間承德的大事小情都成了樊斌堪的份內事兒,從草原來看望他的第二故鄉(xiāng)親人來撫,他倆陪同并自掏腰包招待客人,承德家辦理房產過戶,都是樊斌堪忙碌在其中,臨終前又是樊斌堪、金元東及清原王潤華連背帶抬的送往醫(yī)院。這一切的一切,充分體現出沒有血緣關系的知青,有著情同手足的知青情結,艱苦歲月結下的友誼是今世最珍貴的緣分。在這里,我作為一個牽頭人,衷心的感謝知青戰(zhàn)友們的真誠響應。下面將撫順知青為徐承德家屬慰問情況分享給大家</p><p class="ql-block">一、6月6日前往徐承德家告別的知青有:</p><p class="ql-block">昭盟站:</p><p class="ql-block">韓洪泉、袁平飛、樊斌堪、趙清勝、張撫娜、金元東、孫麗波、門建新、郭 麗、王秀麗、張傳新、劉煥軍、劉煥祥、高春郁、侯若英、王文發(fā)(大)佐桂蘭、劉德林、代素云</p><p class="ql-block">黑山站:羅廣新、吳玉香</p><p class="ql-block">義縣站:李進才</p><p class="ql-block">撫順縣站:史延斌、劉薇</p><p class="ql-block">新賓站:張素華、李鳳鳴、韓玉梅、金秀、李寧</p><p class="ql-block">清原站:何景蘭、李艷君、王潤華</p><p class="ql-block">綜合站:沙艷芹、馬駿嶺、沙延林、楊連元、付玉平、王淑英</p><p class="ql-block">西藏站:趙麗娜</p><p class="ql-block">楓葉藝術團敬獻一對花籃。</p><p class="ql-block"> 前來告別的有</p><p class="ql-block">1.張靜(團長)</p><p class="ql-block">2.楊世君</p><p class="ql-block">3.關杰</p><p class="ql-block">4.林翠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為悼念徐承德買花藍表心意名單如下:</p><p class="ql-block">1.衣功福50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金立克30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 袁平飛30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史延斌20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5.金元東20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 何景蘭10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7. 沙艷芹100元(綜合站)</p><p class="ql-block">8.趙敏5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杜景然5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10.崔波50元(北鎮(zhèn)縣)</p><p class="ql-block">11.敖連生40元(北鎮(zhèn)縣)</p><p class="ql-block">12.侯若英、王文發(fā)夫婦(玉田皋)50元。</p><p class="ql-block">13.門建新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4.郭莉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5.霍麗華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6.陸鴻雁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7.姜艷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8. 林玉??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9.蔣玉蘭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0.王秀麗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1.劉煥軍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2.李亞芹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3.張佐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4.張撫娜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5.金景畗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6.趙麗娜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7.趙清勝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8.李家寬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29.樊斌堪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0.白福春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1.王敏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2.張連友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3.劉夢芹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4.劉海山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5.李淑芬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6.劉德林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7.張彥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8.孟英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39.于玲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0.高春郁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1.朱寶森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2.盧鳳華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3.史新民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44.宋林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5.馬駿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6.范秋霞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7.劉煥祥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8.劉忠杰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49.王密蘭20元(西藏)</p><p class="ql-block">50.陳慶有20元(錦縣)</p><p class="ql-block">51.王鳳英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2.張英芳2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53.高崇才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4.褚留利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5.伊俊華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6.江晶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7.解利成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58.何杰2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59.田秀珍20元(黑山)</p><p class="ql-block">60.韓洪泉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1.李進才20元(義縣)</p><p class="ql-block">62.單長河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3.張傳新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4.鄧霞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5.康桂榮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66.范世鳳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7.彭撫順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8.賈玉琴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69.袁平飛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0.康桂榮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71.關文元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2.孫玲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3.劉占榮20元(撫順縣)</p><p class="ql-block">74.孫麗波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5.趙英琴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6.楊永生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7.武安勤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8.解寶昌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79.徐國孝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0.劉秀榮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1.魏井賢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2.張宴20元(北鎮(zhèn))</p><p class="ql-block">83.單秀芝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4.王艷喬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5.李艷琴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6.劉天虹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7.馬平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8.李桂華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89.林景江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0. 金元東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1.楊淑華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2.張麗榮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3.田虹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4.王長林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5.田茂全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6.姚忠利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7.周嫦清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8.王春杰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99.張百音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0.宋景秋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1.李建國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2.甄學謙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3.高磊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4.張鳳蘭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5.馬宏民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6.徐慧鳳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7.吳玉香20元(黑山)</p><p class="ql-block">108辛立克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09.李艷君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110.許春芝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11.羅廣新20元(黑山)</p><p class="ql-block">112.夏敏20元(北鎮(zhèn))</p><p class="ql-block">113.白影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14.王潤華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115.張素華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16.金 秀、 李寧夫妻 4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17.黃素琴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18.李鳳鳴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19.謝 雯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20.侯元朝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21.韓玉梅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22.朱麗華 20元(新賓)</p><p class="ql-block">123.沙延林20元(綜合)</p><p class="ql-block">124.付玉平20元(綜合)</p><p class="ql-block">125.楊連元20元(綜合)</p><p class="ql-block">126.王淑英20元(綜合)</p><p class="ql-block">127. 馬駿嶺20元(綜合)</p><p class="ql-block">128.趙忱濤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29.吳雅菊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30. 付育章20元(昭盟)</p><p class="ql-block">131.張仁香20元(清原)</p><p class="ql-block">從1號到12號:1940元</p><p class="ql-block">從13號到131號:2380元</p><p class="ql-block">合計:4320元</p><p class="ql-block"> 市知青分會</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7日</p> <p class="ql-block">為悼念徐承德買花藍表心意</p><p class="ql-block">共收:4340元</p><p class="ql-block">6月6日給家屬1400元,名單如下:</p><p class="ql-block">衣功福500元</p><p class="ql-block">袁平飛300元</p><p class="ql-block">金元東200元</p><p class="ql-block">史延斌200元</p><p class="ql-block">綜合站20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剩余2940元已全部轉徐承德手機</p><p class="ql-block">合計:4340元</p> 留言 徐承德寫的文章 <p class="ql-block">我的昭盟歲月</p><p class="ql-block">(之二)</p><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到翁牛特旗烏蘭敖都牧區(qū)后,第一大難題是語言關,第二個難題就是飲食方面了。在城市里長大的我們,剛一開始還真聞不慣牛,羊等牲畜的膻味。記得剛來到生產隊時,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那個膻味它都撲面而來了。下鄉(xiāng)時正是八月份的盛夏季節(jié),膻味正濃。</p><p class="ql-block">剛下鄉(xiāng)時,正是打草的季節(jié),生產隊集體開伙,主食是苞米碴子粥或大米粥,粥里有一寸見方的牛肉或羊肉,粥里放了咸鹽,不用吃菜。據牧民告訴我們說,吃完肉粥割草時身上有勁,干起活來不覺得累。這樣的伙食我們男知青很快就適應了。女知青有的人不適應,吃飯不叫吃飯,叫呡飯,可是沒少遭罪。時間長了也適應了,大家都說肉粥好吃。</p><p class="ql-block">割草的地點越來越遠了,吃集體伙食不方便了,伙房便發(fā)給我們炒米和牛奶。炒米是用大黃米炒熟了,再拌牛奶吃的一種食物。如果再加點白沙糖。你就嚼吧,越嚼越香。</p><p class="ql-block">和農業(yè)區(qū)不同的是我們牧業(yè)區(qū)每天都有牛奶喝。第一批下鄉(xiāng)時我們青年點就三個人。每天我拿著配發(fā)的兩公斤的大塘瓷缸子去隊部奶牛場接鮮牛奶。回到青年點燒開后,放些白糖,真好喝啊!幾天后喝的鼻子淌血。一位老額吉告訴我們要兌一些水再喝,不兌水的牛奶喝了容易上火。第二批知青來到以后,青年點的人多了,生產隊分給了我們幾頭牛,女知青輪班擠牛奶。鮮奶喝不完時,就用來發(fā)面,有時做米飯也放上半桶。還有時用來做奶豆腐,一桶牛奶能做一塊奶豆腐。奶豆腐營養(yǎng)價值非常好。具體的做法和漢族人做水豆腐差不多。</p><p class="ql-block">蒙古族的奶茶別有一番風味。先從大茶磚上砸下來一大塊,然后再砸成小塊,放到大水壺里,再放上鮮奶,黃油,再撒上一把咸鹽,架起火來煮,離很遠就能聞到奶茶的香味。喝著奶茶,吃著果子(一般是點心)那可真是一種享受啊。我們青年點做不出來純正的奶茶,知青們就經常的到牧民家中去噌吃噌喝。</p><p class="ql-block">記得秋季的一天,生產隊安排知青和牧業(yè)組的牧民到北沙陀子后面的草甸子上收打瓜籽。來到地方后,只見滿地的瓜,比西瓜小,顏色也和西瓜一個樣,味道也差不多。婦女隊長海棠達拉嘎告訴我們說,這打瓜你們隨便吃,瓜籽必交上來,收齊后交給合作社掙工分。這活好啊,知青們都樂壞了,人人都吃的肚子溜圓。能吃的也就吃4-5個吧,吃不下去干脆把打瓜摔開收瓜籽。這件事情我的印象特別深,知道了城里賣的黑瓜籽原來就是打瓜的籽啊。</p><p class="ql-block">牧民家中和我們青年點做飯的柴火基本上各種牲畜的糞便。牲畜的糞便在沙地上被吸干了水分,很容易被點燃。牛糞被點燃后是藍色的火焰,燃燒后的牛糞只會剩下一撮白色的粉末。非常的干凈。用今天的話講,非常的環(huán)保。一到冬季,各個房間都用牛糞點起火盆,藍汪汪的火苗煞是好看。有的知青喜歡在火盆上烤大餅子吃,烤的上下焦黃,吹去大餅子上的白色粉末,吃的那個香啊!</p><p class="ql-block">仲夏季節(jié),草原上開滿了各種鮮花。有一天女知青張鳳蘭告訴我們說東草甸子有一片黃花,不知道是不是能吃的黃花菜。有好事的知青就利用午休時間去看了,回來說是真能吃的黃花菜。從那以后每到午休時間,大家便匆匆忙忙的吃幾口飯,三三兩兩的結伴去釆黃花菜。剛開始時,開花的也釆花骨朵也采。到后來就專門采花骨朵了,開過花的就沒有人要了。三兩個人一中午有時就能采一旅行袋。帶回青年點蒸的半熟,再晾曬,風干后收起來,過年回家探親時親朋好友的分發(fā)一袋。在物質饋乏的年代,我們牧區(qū)的知識青年著實炫耀了一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牧區(qū)的糧食供應和城里是一樣的,我們牧區(qū)是半個月一開資,然后到公社的糧站去買供應糧。到了買糧這一天可熱鬧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坐著驢吉普(知青們給毛驢車起的名稱),有的坐著黃牛拉著的木頭轱轆的勒勒車,有的騎著馬,有的騎著駱駝,一大早浩浩蕩蕩的向公社的糧站進發(fā)。糧食買回來后牧民家里一般是烙餡餅,純肉的餡,用牛油或羊油烙餅,烙熟以后油汪汪的咬一口滿嘴流油。我們青年點別出心裁,搟面條,包餃子。由于爐灶不夠用,炊事員便把面和肉餡分給各個房間,各個房間的人自己做著吃。包完餃子后,找來洗臉盆刷一刷,用來煮餃子。牧民社員看到我們知青們都忙著做飯,感到好奇,就來看熱鬧。沒出過門的老人和太小的孩子沒見過這種食物,就問我們吃的是什么,我們告訴他們說這叫水餃。孩子們散開后,不一會整個嘎查便傳開了,青年點吃‘睡覺’了。蒙古族人舌頭硬,把水餃說成是(睡覺)了。</p><p class="ql-block">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現在第二故鄉(xiāng)的人們也學會了包餃子搟面條,2016年我回去時,他們也餃子和面條招待我們了。去蒙族飯店吃餃子時,服務員會先給你送來一暖瓶餃子湯,說是原湯化原食。我想可能是從他們的奶茶演變而來的吧。</p><p class="ql-block">(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我的昭盟歲月</p><p class="ql-block">(之三)</p><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到牧區(qū)的撫順知青有許多人都當(倌)了。我記得我們青年點的馬廣利第一個當了牛倌,后來陸續(xù)又有幾個人也當了不同的倌,如羊倌.駱駝倌等。沒有知青敢當馬倌,馬群都是一些沒有經過馴服的生個子馬,當馬倌不但馴馬技術要好,危險性也大。我們知青想騎馬時都是專找經過馴服、已經使用多年的馬匹來騎。不是馬倌,誰也不敢騎生馬,太危險了!公社郵遞員的雪花青總馬老實,常被知青們借來騎著兜風。我記得好力吐青年點當駱駝倌的知青叫趙木勝,這小子在書本上知道了駱駝祥子,也喜歡駱駝,吵著要和駱駝把式在一起干活,他還真如愿以償了,當上了駱駝倌。駱駝比馬匹好擺弄一些,生手騎駱駝時,把韁繩往下拽,讓駱駝趴在地上,人再騎上去,再拉一下韁繩,駱駝就起來了。駱駝把式技術好,騎駱駝時駱駝不用趴下,只見他一只腳踩著駱駝的脖子一只手抓著駝鬃,駱駝頭一抬,脖子一揚,人就勢就上去了。非常瀟灑。我也騎過駱駝,像騎著房梁,手抓著駝峰一動也不敢動。后來習慣了,也就適應了。</p><p class="ql-block">每年到春季都是牲畜繁殖的大忙季節(jié),身體好的女知青就會由女牧民帶領著跟著牛群、羊群去放牧。放牧途中出生的牛犢、羊羔體質弱一些的就由她們帶回生產隊飼養(yǎng)場。她們每個人背著背簍,把小生命放在背簍里。有時接生的多了,懷里還要抱著,不停的跟著牛群、羊群奔跑,真是很辛苦,太不容易了。到了夏天,每天清晨,奶牛、奶羊分別從不同的牧場回到生產隊飼養(yǎng)場。牛犢、羊羔被輪流放出來找到自己的媽媽,剛吃幾口奶,就被擠奶人員拉到旁邊拴住,然后進行人工擠奶,擠差不多了,再把小牛犢、小羊羔放開吃奶。有時候看著總覺得于心不忍。</p><p class="ql-block">我們大隊的種牛、種馬站在全盟挺有名的。種牛、種馬在國務院畜牧總局是有戶口本的,例如身高、體長、產地、品種等等,都有祥細記錄。種牛、種馬的飼料是雞蛋和小米。比一般的牛和馬要高大很多。不是吹牛,平時都得登著梯子才能騎上去。這個工作站為全盟牧區(qū)的牲畜改良做出了突出貢獻。工作站還為牧區(qū)引進了黑白花色奶牛,據說是從荷蘭引進的。</p><p class="ql-block">秋天打草的時候,男知青就是主力了。每人一把大釤刀,這釤刀實際上就是加長版的鐮刀。釤把近3米長,刀頭也有半米長,一拳頭寬。打草時要左右開弓,若是往一個方向割草,胳膊一會就累酸了,所以兩只胳膊得輪著來。干這個活勁得使勻了,不用勁還不行。前腿弓,后腿繃,釤刀要割出180度的弧形。頭幾天知青們的勁頭還挺足,一周后都有些吃不消了,兩只胳腫漲的難受。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青年點,用碘酒擦一擦身上被草刮破的血口子,有時晚飯都懶得吃,倒炕上便睡。第二天照常出現在打草現場。因為我們知道,這草料可是全隊牲畜整個冬天的糧食啊。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咬牙堅持下去。</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沙漠種草植樹。有時頭一天撒的草籽第二天就吹跑了,頭一天栽的樹苗第二天就露根了。風沙刮起來是毫不留情??!即使這樣,牧民們還是常年堅持種草植樹,從不間斷。年年種草年年荒,歲歲植樹歲歲無。我們知青們對牧民們的這份持之以恒的堅持,這種毅力非常的感動!后來改變了施工工藝,在沙漠上采用方格式種植方法,就是用木板固定流沙減少沙土的移動,保持成活率。但是效果也不明顯。我們只在烏蘭敖都呆了三年,后來的情況就不知道了。電視劇(美麗的青春)里的情景,就是對當年綠化沙漠的最真實的寫照。前幾年我回去時,看到的是沙漠化更嚴重了。</p><p class="ql-block">記得我們也種了一次苞米,生產隊達拉嘎說是作實驗用。開春下的種,到夏天剛有六~七分熟,就齊刷刷的抹根割下來了。然后用機器切成一寸長的小段,在沙地上挖一個大坑,坑底鋪上了朔料布,把顆粒狀的苞米秸都放到坑里,上面再蓋上塑料布,用沙土埋嚴實,讓苞米秸自然發(fā)酵到一定時間。據說產奶的牲畜吃上一斤這樣的飼料就能產一斤奶。</p><p class="ql-block">1976年3月1日,座落在西拉木倫河中游的海日蘇水利樞紐工程開始施工。由翁牛特旗各公社,農牧林場組成的民兵連約5000余人集中大會戰(zhàn)。于6月17日圍堰龍口合攏,導河水入幸福河灌區(qū)。1978年8月11日水閘、公路橋、水電站全部竣工。是全盟牧區(qū)最大的攔河工程。知識青年作為基干民兵的主力,也參加了這一大工程。各生產隊自帶工具,自行解決吃住問題。我們隊帶了幾頂帳篷,個人自帶行李,把牛毛氈子和羊毛氈子鋪在帳篷里的沙地上,行李往氈子上一放,就開始了大會戰(zhàn)。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吃飯,天剛放亮就出工了。兩個人一伙,一個大抬筐,從河的中部往河岸上抬泥沙,干到天黑才能收工。吃完晚飯后,睡在曠野上。初春季節(jié)的夜晚,有時冷得直發(fā)抖。雖然條件很苦,但是心里想著作為一名知識青年能為第二故鄉(xiāng)的水利工程建設出一份力,還是非常值得的。</p><p class="ql-block">當年海金山牧場女知青,共產黨員樊玉英以‘黨的女兒’的名義,向水利工程捐款100元錢,在全旗上下受到了熱烈的贊揚!為黨旗爭添了光彩,為知識青年贏得了榮譽。</p><p class="ql-block">(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我的昭盟歲月</p><p class="ql-block">(之四)</p><p class="ql-block">蒙古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要數那達慕運動會最熱鬧了。有騎馬、摔跤、射箭等等競技項目。1977年秋季,翁牛特旗在我們公社駐地那什罕蘇木白音敖包山下舉辦了一次那達慕大會。我們知識青年也幸運的參加了一些項目的比賽。賽馬時比的是速度、耐力,還有騎手的騎術。賽馬分為跑馬和走馬兩項。跑馬,顧名思義就是比速度了。走馬比6賽時馬匹不是跑,而是快速奔走。牧民曾經告訴我,十匹馬能出九匹跑馬,不一定能出來一匹走馬。摔跤比賽也是從騎手的馴馬技術演變而來的,馴馬時得先把馬摔倒,戴上籠頭,逐步演化成現在的蒙古式摔跤。好的摔跤手兩只手把住牛的犄角,胳膊夾住牛的脖子,能把牛摔倒在地。摔跤手比的是力量、技巧。各項比賽出來的冠軍那可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姑娘們心中的偶像?。∶康竭@一盛大的節(jié)日,除了各種比賽以外,各地的商家、小販也會抓住這一商機,從四面八方趕來,在賽場旁邊搭起售貨架,此起彼伏的高聲叫喊,大肆推銷。看吧,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各種物品琳瑯滿目,供不應求,好不熱鬧!從各地趕來的農牧民有騎馬的,有騎駱駝的,有坐牛車的,有坐驢車,方圓幾里地,人山人海。一派盛世的景象。</p><p class="ql-block">蒙古民族是一個勤勞、彪悍、奔放、粗獷的民族。幾千年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們豪爽的性格。輕易不發(fā)誓,立下誓言就會遵守一輩子。他們在馬背上生活,自然就離不開酒。就拿喝酒來說吧,生人見面時必須連喝三杯酒。如果不喝的話,說明你這個人不可交往,喝多了說明你這個人誠實可信。受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熏染,撫順的知識青年都能喝點酒。2016年5月我曾受邀參加過一次蒙古族的婚禮,看見頭一次見面時的人喝酒的習俗驚訝不已。午夜時分,接新人的隊伍在迎親頭人的帶領下出發(fā)了,新郎家的酒宴便開始了,由族人中的長輩分別做在幾張酒桌旁,這叫壓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食品,成箱的酒水疊放在一旁。長輩們從早到晚輕易不離開酒桌,表示主人家的酒宴在連續(xù)不斷的進行中。迎親的隊伍來到新娘子家時,女方家早就準備好了酒宴,雙方的長輩們互相寒暄,象征性的喝點酒就可以了。新娘子在和親人們告別,有的還要唱離別的歌謠。娘家送親的人們趕著陪嫁的駱馬牛羊,跟著迎親的隊伍,唱著喜歌去往新郎家。來的時候是單數,回去的時候是雙數。迎娶、拜堂的時間是寺廟的喇嘛給算好的,必須按時進行。熱鬧的場面將會持續(xù)很長時間。晚上還要燃起篝火,年輕的朋友們翩翩起舞,長輩們的酒宴仍然在進行中。沒點酒量是堅持不下來的。</p><p class="ql-block">蒙古族人辦喪事和我們漢族人是不一樣的。下鄉(xiāng)不長時間,正趕上生產隊會計的媳婦病故,是按傳統(tǒng)的習俗辦理的。先把喪者擦洗干凈,然后用白布包裹嚴實,放在牛拉的勒勒車上,由晚輩人趕著往沙漠的深處走,專找沙漠的坡地趕車,為的是讓尸體掉下來,掉到哪兒,哪兒就是逝者安息的地方。然后頭也不回把車趕回家中,葬禮就結束了。尸體任由風吹鳥啄,不去管它。把身軀還給蒼天大地。杭蓋樂隊演唱的(輪回)這首歌曲也包含了蒙古族人的這種生死輪回的意思。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第二故鄉(xiāng)的人們也已經習慣了火化、土葬,和漢族人的習俗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蒙古族人的服飾現在只是一種象征意義了,近些年來他們也改穿漢族服裝了。只有在節(jié)假日才換上蒙古族服裝。歲數大的老年人仍然穿著蒙古袍,顏色大多以藍色、灰色為主。我們剛下鄉(xiāng)時,當地人穿蒙古袍的人很多。一開始我們知青還嘲笑他們的服裝笨拙不方便,在生產勞動中,女知青們發(fā)現蒙古袍也有挺大的好處呢。集體勞動休息時,在曠野上女知青‘小解’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方便,女牧民卻不用走太遠,只須背過身去往下一蹲,就解決了,然后用腳抹一下沙土,把一切都掩蓋住了。女知青發(fā)現這一秘密后,都說還是穿蒙古袍方便。受到啟發(fā)后,女知青想‘方便’干脆也不遠走了,她們就圍起一個圈,輪流‘方便’。</p><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的時候能看一場電影,簡直象過節(jié)似的。聽說放電影的來了,我們的心里象長草了一樣,早早收了工,急急忙忙吃完晚飯,女人們還要梳洗打扮一番。天還沒有黑下來,就有人占好了地方,遠處牧場的羊倌、牛倌、駱駝倌也都趕回來了。天黑下來以后,伴隨著柴油機帶動發(fā)電機的突突聲開始演電影了。放完(新聞簡報)以后,隊長達拉嘎總是利用全隊人最多的時候把重要事情宣布一下,然后才正式演電影。記得電影(祖國啊,母親)剛拍攝完,就先在內蒙地區(qū)放映。影片內容反應的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內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翻身鬧革命的事跡。本來是一部好的影片,我們卻沒有看好,公社放映員圖拉嘎是個酒鬼,喝完酒倒片子的時候,錯把第二本倒成了第三本,第三本倒成了第二本,電影看起來那個別扭,該發(fā)生的事還沒發(fā)生,不該發(fā)生的事卻先演出來了。電影放映完以后,我曾經向圖拉嘎提出是不是放錯了?他搖頭晃腦說不可能,還說在別的生產隊也是這么放的。后來回撫順過年時,正好也在放這部電影,再看一遍后,就覺得順暢多了。有時附近的生產隊放電影,知青們也去看,等到看完回到青年點時,經常是下半夜,鞋和褲腿角都被露水打濕了......昭盟的風沙很大,遇上大沙暴(當時沒有沙塵暴這個詞)真是很麻煩。牧民曾經騙我們知青說,沒事,風沙一年才刮兩次。我們問一次能刮幾天,他們卻一本正經的說,一次也就六個月吧。下第二年春季的一個傍晚,我們遇上一次大沙暴,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突然從北面?zhèn)鱽砹撕艉糇黜懙娘L聲,只見風沙遮天避日,瞬間天就黑了下來,讓我們分辨不出東西南北了。知青們正從菜地由南向北趕回青春點,被迎面而來的風沙打得睜不開眼睛,只好互相攙扶著,摸索著倒著身體往回走。有的女知青被風吹得批頭散發(fā),干脆脫了外衣包住頭,拉著男知青的手跟著走。平時不到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卻走了一個多小時,還走錯了方向。由于看不清路,只好奔著遠處的一個小亮點而去。走到了才知道這是社員家,離青年點相差300多米。好不容易摸索著回到青年點,稀里糊涂的吃完晚飯,趕緊鉆進被窩,耳朵卻聽著窗外尖銳的風聲。第二天早晨醒來后,風早已經停了。只見窗楞子上糊的白紙早就刮破了,每個人的被子上都刮上了一層黃沙。起床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的眼角、耳窩、鼻翼兩邊都沾上了沙土,有的人還直吐口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沙子。刷牙的時間都比平時延長了好一會。上工時只見遠處的沙漠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型狀,老天爺真會捉弄人啊!</p><p class="ql-block">我還當了一次老師呢!有一段時間,蘇木里鬧起了蟲害,小學校里的十多個學生拉痢疾,不知是否和蟲害有關,小學校長那順巴圖找到我這個青年點的赤腳醫(yī)生,讓我給學生們上一堂課,講一下疾病防治的常識。我受寵若驚的認真作了準備,在課堂上我滔滔不絕的講了十多分鐘,學生們呆頭呆腦的望著我不知所云。那校長告訴我學校也教漢語,常用語句學生們也能聽懂,只是你說話太快了,所以他們聽不懂了。你的語速放慢一些,他們就能聽懂。我按那校長的要求做了,效果果然很好。通過這件事,也更加堅定了我要學習好蒙語的決心,以便于日后能更好的為牧民們服務。</p><p class="ql-block">(續(xù)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九江市|
偏关县|
徐汇区|
牡丹江市|
普兰县|
峨山|
桑日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岳普湖县|
错那县|
绥德县|
民丰县|
海盐县|
揭阳市|
依安县|
灵武市|
疏附县|
榆社县|
凤台县|
荆州市|
万荣县|
长汀县|
醴陵市|
清新县|
栾川县|
化州市|
班玛县|
定兴县|
静乐县|
曲麻莱县|
新密市|
营口市|
民丰县|
东莞市|
泾源县|
抚松县|
汤原县|
滦平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