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集</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9日,上集我們游覽了雁蕩三絕的大龍湫和靈巖兩個景區(qū),今天繼續(xù)游覽并稱雁蕩三絕的靈峰景區(qū)。</p><p class="ql-block">靈峰:</p><p class="ql-block">靈峰為雁蕩山的東大門景區(qū),總面積約46平方公里。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被認(rèn)為是雁蕩山最華美的部分之一。與靈巖、大龍湫并稱為雁蕩三絕。</p><p class="ql-block">靈峰景區(qū)主要景點有觀音洞、北斗洞、三折瀑。</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景區(qū),沿鳴玉溪前行,山腋兩壁,危峰亂疊,溪澗潺潺。</p> <p class="ql-block">雙筍峰:又名蠟燭峰。</p><p class="ql-block">進(jìn)景區(qū)不久,就看到兩個并排矗立的石頭峰,其形如兩根竹筍直插蒼穹。高80余米,因形態(tài)修長如柱,頂尖如筍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雁蕩山最大的特色就是移步換景,從不同的角度看見的是完全不同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凝碧潭:凝碧潭是雁蕩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周圍綠樹成蔭,群峰環(huán)抱,潭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令人心馳神往。</p> <p class="ql-block">合掌峰:合掌峰是雁蕩山的代表景觀之一。此峰之奇,尤以“雙掌” 相合的罅隙中開一洞,內(nèi)筑九層高樓,分外壯麗。洞頂一線青天,幾縷珠泉以及壁間異石,無不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p><p class="ql-block">雁蕩山觀音洞位于靈峰景區(qū)內(nèi)。是一處集佛教、道教、儒家三教文化為一體的歷史文化遺址。</p><p class="ql-block">觀音洞隱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建筑極具匠心,與天然洞穴之美融為一體,為雁蕩山第一洞天。</p><p class="ql-block">山門的觀音洞三個字是著名的作家、詩人、書法家和佛教人士趙樸初先生題寫的。</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山門即見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外奇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合掌峰內(nèi)依巖勢構(gòu)筑的九重樓閣,將如此軒昂的佛寺,塞進(jìn)一條大石縫里,與天然洞穴之美融為一體,真可稱得上是巧奪天工,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洞內(nèi)倚崖建有樓房10層。從洞門口拾級而上,要走377級石階,方可到達(dá)最高層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仰望洞頂,中開一小罅,闊尺余,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一線天”。太陽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數(shù)分鐘,深藏玄機(jī)。</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是一個天然生成的大型石室,洞內(nèi)有一石柱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音像。洞后古樹成蔭,巨石層疊,上書“大士重現(xiàn)”四個大字。殿內(nèi)供奉觀音塑像和十八羅漢。觀音洞經(jīng)年香煙繚繞,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士們來此朝拜。</p><p class="ql-block">此外,洞中尚有“洗心”、“漱玉”、“一縷”三泉。</p><p class="ql-block">學(xué)者鄧拓有詩云:“兩峰合掌即仙鄉(xiāng),九疊危樓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線,此中莫問甚炎涼。”</p> <p class="ql-block">北斗洞:</p><p class="ql-block">北斗洞位于合掌峰崖下,觀音洞右側(cè),高大寬敞,為雁蕩山的一處著名道觀。清光緒初年,道人趙至賢始開此洞。凌霄殿有樓四層,殿前為大天井,天井前為三層建筑的八仙樓,樓前有小花園,環(huán)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洞口高大寬敞,洞內(nèi)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為雁蕩山諸景所不及。</p> <p class="ql-block">殿前為大天井,天井前為八仙樓。八仙樓為三層建筑,樓前有小花園,環(huán)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三折瀑:</p><p class="ql-block">是雁蕩山一處小眾秘境。</p><p class="ql-block">三折瀑是同一水流歷經(jīng)三處懸崖,成為上中下三個飛瀑,飛流直瀉,從而成為上、中、下三個姿態(tài)各異的飛瀑。一瀑三折,奇雄險秀,堪稱天下無雙。</p><p class="ql-block">下折瀑:高約50米,仰望天空,呈葫蘆狀。可能不到雨季吧,下折瀑的飛瀑不大。</p> <p class="ql-block">中折瀑:瀑高 120 余米,有如一個半圓形的洞穴,在墨黑色的里壁上,映襯著飛瀉下來的細(xì)霧般的瀑布如珠簾下垂,更是小的可憐,不到幾丈,就化為煙云。于是放棄了上折瀑的游覽。</p> <p class="ql-block">雁蕩山風(fēng)景鬼斧神工,美在自然,不僅僅是一處自然風(fēng)光的集合地,更是歷史文化的見證者。每一塊石頭、每一個山洞都承載著古老的傳說和故事,仿佛能夠感受到時光的流轉(zhuǎn)。真是處處險峰皆風(fēng)景,令人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2005年,雁蕩山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躋身“世界地質(zhì)公園”行列。2007年,雁蕩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被評定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參觀完雁蕩山的幾個景點,我們沿雁楠公路前行,到達(dá)楠溪江風(fēng)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楠溪江位于溫州市北部的永嘉縣境內(nèi),距溫州市區(qū)26公里 ,東與雁蕩山毗鄰。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楠溪江石桅巖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楠溪江石桅巖位于永嘉縣鶴盛鄉(xiāng)下岙村北約500米處的峽谷中。有一巨峰,擎天拔地,因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巖。</p><p class="ql-block">石桅巖三面澗水環(huán)繞,一峰拔地而起。其相對高度306米,通體皆石,呈淺紅色,巖頂如并蒂蓮蕾,比肩而聳。此巖有“浙南天柱”之譽。</p> <p class="ql-block">主要的景觀有小三峽、石桅巖、下岙水庫游樂區(qū)三處,小三峽長約8公里,集懸崖峭壁、奇峰險峰、急流深潭、沙灘草地于一體,景色清幽迷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16點到達(dá)溫州市龍灣區(qū),入住華欣賓館。</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0日,早7點從溫州市龍灣區(qū)出發(fā)至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p><p class="ql-block">楊家溪龍鰻洞風(fēng)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楊家溪龍鰻洞又名九鯉溪,位于福建省霞浦縣境內(nèi)。</p><p class="ql-block">龍鰻洞是一處集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龍鰻洞。</p> <p class="ql-block">龍鰻洞以洞內(nèi)的奇特景觀和神秘的傳說而聞名。據(jù)傳說,這里曾是北宋時期楊文廣智斗鰻魚精的地方,為景區(qū)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到龍鰻洞游玩,當(dāng)下只有溜索過江一種方式。遺憾了!</p> <p class="ql-block">楊家溪榕楓公園:</p><p class="ql-block">榕楓公園是楊家溪的另一個重要景點,公園里的古樹郁郁蔥蔥,被人譽為綠海詩蹤。</p><p class="ql-block">公園有著天然的百年大榕樹群及大片的楓樹林所組成。樹齡普遍在900年以上,樹干粗壯、枝繁葉茂。一部分樹根暴露在地面上,像伸進(jìn)大地的筋骨,樹枝斜伸過來,形成一頂綠色的“頂棚”,極具藝術(shù)氣息。</p> <p class="ql-block">古樹下有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放牛翁和趕鵝人,極富田園風(fēng)情,成為當(dāng)?shù)赜忻拇蚩▌俚亍5牵臄z這些都是需要收費的,他們可以按照拍攝者的要求走位,給游客呈現(xiàn)最佳的畫面。</p><p class="ql-block">這種特殊場景拍攝一般都是團(tuán)隊或是攝影愛好者能做到,散客如正好趕上拍攝,那就太幸運了。</p><p class="ql-block">這是古榕樹下放牛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致謝。</p> <p class="ql-block">?榕楓公園有一株 “榕樹王”, 樹干周長12.6米,冠輻直徑51米,單株覆蓋三畝多地,樹干中空有七個洞口可容人攀穿,令人稱奇。</p> <p class="ql-block">離開楠溪江,我們下午14點到達(dá)霞浦北岐灘涂,入住距景區(qū)最近民宿。</p><p class="ql-block">霞浦北岐灘涂</p><p class="ql-block">北岐灘涂是攝影愛好者眼中最美麗的灘涂,也是霞浦最大的灘涂之一。由于無數(shù)的攝影師在這里拍出了夢幻的灘涂風(fēng)景照片,使北岐灘涂被冠以中國最美灘涂之一。</p> <p class="ql-block">為了觀賞北歧灘涂的潮起潮落,我們?nèi)胱≡诰嗑皡^(qū)最近的民宿,從窗囗就可以觀察灘涂的景觀。</p><p class="ql-block">17點多灘涂已開始漲潮,一排排水浪洶涌而來,我們趕緊來到景點,看到處在泥灘中的船只都開始蠢蠢欲動,有的船竟然載客從遠(yuǎn)處歸來,感到非常神奇。</p><p class="ql-block">晚上下雨了,明早看日出,能否幸運,但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1日,早觀日出</p><p class="ql-block">昨晚的一場雨,對看日出已不報希望。凌晨揭簾,發(fā)現(xiàn)海面上泛出紅暈,趕忙穿好衣服奔向拍攝地點,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拍攝地巳有游客早早的等在那里,隨著太陽升起,把天空染成一片金黃,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太美啦!</p> <p class="ql-block">乘船出海:看老漁民撒網(wǎng)表演,并讓每位游客體驗開船及撒網(wǎng)樂趣。</p> <p class="ql-block">?早晨觀完日出、乘船出海歸來,我們離開北岐灘涂,到達(dá)東海1號風(fēng)景觀光道。</p><p class="ql-block">東海1號風(fēng)景觀光道是一條美麗的海岸線,也是霞浦縣的一條自駕旅游公路,全長約96.3公里。沿途呈現(xiàn)著一幅幅美輪美奐的濱海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風(fēng)景觀光道上,多處觀景平臺可隨時駐足,飽覽海上美景。</p> <p class="ql-block">大海似乎有著一種魔力,來到海邊的人,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總會容易獲得一種童真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來到?海尾角觀景臺,可以俯瞰到整個海尾角的美景。遠(yuǎn)處的漁船在海上穿梭,近處的礁石與海浪相互激蕩,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惜天公不作美,好幾個景觀都因大霧迷漫,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見。看了不足三分之一的景觀,非常遺憾。</p><p class="ql-block">14點到霞浦縣,入住新都賓館。下午休息。</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2日,早飯后從霞浦縣至福州市,13點左右到達(dá)入住金悅賓館。稍作休息乘公交前往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游覽。</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南后街,總占地約45公頃,是從南后街兩旁由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橫著走是看歷史文化古跡,豎著走是逛商業(yè)街。</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為國內(nèi)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護(hù)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有“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稱。2015年,三坊七巷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共有三個收費點,小黃樓、嚴(yán)復(fù)故居和水榭戲臺。我們主要參觀了三坊及嚴(yán)復(fù)故居。</p> <p class="ql-block">衣錦坊:衣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是明清時期林姓富商的住所和祭祀場所。衣錦坊還有一座水榭戲臺,是福州最古老的戲臺之一。</p> <p class="ql-block">水榭戲臺</p> <p class="ql-block">文儒坊: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有許多名人故居和紀(jì)念館,如張經(jīng)故居、林則徐紀(jì)念館、嚴(yán)復(fù)故居等。都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對福州乃至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xiàn)。</p> <p class="ql-block">光祿坊: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也是名人故居的集中地,都是閩都文化的代表人物,有詩人、書法家、印刷家、藏硯家、博物學(xué)家。</p> <p class="ql-block">嚴(yán)復(fù)故居:</p><p class="ql-block">占地600多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建筑風(fēng)格。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嚴(yán)復(fù),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中國近代思想啟蒙的重要人物。100多年前,面對中華民族生存危機(jī),年輕的嚴(yán)復(fù)用《天演論》等一系列譯著,喚起國人救亡圖存意識,被譽為“中國西學(xué)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嚴(yán)復(fù)所處的時代,山河破碎,風(fēng)雨飄搖,泱泱華夏竟擺脫不了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嚴(yán)復(fù)痛定思痛,以“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為己任,翻譯《天演論》,創(chuàng)辦《國聞報》宣傳變法維新……,成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p><p class="ql-block">斯人已逝,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嚴(yán)復(fù):值得被每個中國人銘記!</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3日,早從福州市出發(fā)至平潭島。中途游覽了國家重點公園羅星塔公園。</p><p class="ql-block">羅星塔公園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羅星山上,俯瞰閩江,那里是馬尾海戰(zhàn)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馳名中外的羅星塔位于福州市閩江下游的羅星山,是南宋時期柳七娘為了紀(jì)念亡夫捐資所建。七娘時常在夜晚登塔遠(yuǎn)眺,為避免江面上的船只觸礁沉沒,便在塔頂點燈,為夜航的人引路,羅星塔逐漸成為了一座引路的燈塔。</p><p class="ql-block">羅星塔并非為航海而建,但卻因航海而聞名于世,千百年來一直作為閩江航道的標(biāo)志性建筑,起著引渡導(dǎo)航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羅星塔是國際公認(rèn)的海上童要航標(biāo)之一,閩江門戶標(biāo)識,有“中國塔”之譽。世界許多航海圖上都標(biāo)有羅星塔。遠(yuǎn)航的船員只要看到這座塔,就知道是來到了中國。</p> <p class="ql-block">羅星塔腳下的石字對聯(lián):“朝朝朝朝朝朝汐;長長長長長長消”</p><p class="ql-block">對聯(lián)巧妙地運用漢字一字多音的特點,展現(xiàn)了江水每天潮漲潮落的壯麗景象。</p> <p class="ql-block">明萬歷年間塔毀,明天啟四年(1624年)在原塔基上復(fù)建。重建的羅星塔七層八角,高31.5米,塔座直徑8.6米,每層都有拱門、石砌欄桿和瀉水檐。</p><p class="ql-block">時至今日,羅星塔的價值早已不局限在一座七層八角的樓閣式建筑,有形的羅星塔是研究建筑史、航海史、郵政史的重要實物佐證。</p><p class="ql-block">2013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國家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公園內(nèi),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沿途的步道,曲折蜿蜒,每一步都是新的風(fēng)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nèi)的觀景平臺,是俯瞰閩江美景的絕佳之地。江面波光粼粼,船只穿梭其間,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參觀船政博物館:</p><p class="ql-block">?今天非常幸運,【1949~2024】4月23日,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活動在船政博物館舉行,非常有幸參與此次活動。</p><p class="ql-block">通過船政時光隧道,來到博物館廣場,此時人山人海,但秩序維護(hù)的相當(dāng)好,這是通過時光隧道的宣傳片。</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海軍資陽艦522、海軍宣城艦645,充分展示了中國海軍艦的先進(jìn)科技,因進(jìn)入艦艇內(nèi),不允許拍照,所以只拍照了外觀。</p> <p class="ql-block">游客體驗區(qū):</p><p class="ql-block">?現(xiàn)場每位游客在軍人指導(dǎo)下,可親身體驗如何瞄準(zhǔn)并射擊的樂趣,還親囗品嘗軍人平日吃的水果、午餐肉和魚罐頭等。最后參觀了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離開福州市,我們14點半到達(dá)平潭島,入住海濱度假賓館。15點多驅(qū)車到68海里(猴研島)游覽。</p><p class="ql-block">平潭島,也叫海壇島,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p><p class="ql-block">平潭島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是福建省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東面與臺灣省新竹港相距僅68海里。是中國大陸距臺灣最近處。</p><p class="ql-block">68海里風(fēng)景區(qū)是全國唯一以海上距離命名的風(fēng)景區(qū),因為,在68海里的對面,有祖國的寶島臺灣。</p> <p class="ql-block">68海里景區(qū)主島是猴研島。(68海里相當(dāng)于126公里)。</p> <p class="ql-block">墨水石柱</p><p class="ql-block">進(jìn)入 68 海里景區(qū)主島——猴研島之前,可以看到臨海巖石之上有十幾簇猶如水滴的銅雕,這就是用紫銅鑄造而成的“墨水石柱”。石柱形似水滴般的墨水點滴相連。每根銅柱形似筆中滴落的點點墨珠,憑海臨風(fēng)書寫著一封封捎給臺灣親人的家書。</p> <p class="ql-block">從山上步行下到海邊再走到猴研島,很多大石頭立在島上,穿過石陣,就能看見對岸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走上猴研島,遠(yuǎn)處映入眼簾的是用花崗石圍砌而成的一枚郵票。這枚巨大的郵票已經(jīng)成為島上的打卡勝地。來到猴研島的游客無不在此留下各自靚麗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看到這枚郵票,不禁讓人想起了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鄉(xiāng)愁》里的詩句: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但愿我們早日不再用郵票寄托鄉(xiāng)愁。</p> <p class="ql-block">兩岸同心窗</p><p class="ql-block">矗立在海邊巖石上的68海里明信片取景框,相框前直線前進(jìn)68海里,就可到達(dá)臺灣新竹港。</p><p class="ql-block">此處是一熱門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平潭島是一個充滿自然風(fēng)光的島嶼,藍(lán)天、白云、碧海、金沙、奇石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都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4日,今天繼續(xù)在平潭島游玩。</p><p class="ql-block">仙人井景區(qū):又名“東海仙境”,是平潭島自然風(fēng)光的最佳觀賞地之一。景區(qū)由仙人井、仙人洞、仙人谷等景觀組成。</p> <p class="ql-block">仙人井是最為壯觀的一景,它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海蝕豎井,屬于國內(nèi)比較罕見的海蝕地貌。</p> <p class="ql-block">“仙人井”井底側(cè)有兩個洞口通往大海,漲潮時海浪洶涌撞入井底,白浪翻騰聲若洪鐘。為平潭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從仙人井景區(qū)出來,走平潭島最美環(huán)島公路,即平潭北線生態(tài)景觀大道,這里依山傍海,森林風(fēng)車公路、最美S灣,尤其是海上風(fēng)車,被譽平潭最美的“風(fēng)車王國”。行走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長江澳風(fēng)車田位于平潭的北端,是福建省最大規(guī)模的風(fēng)力發(fā)電田,海上風(fēng)車排列錯落有致,與碧海、藍(lán)天白云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泉州開元寺</p><p class="ql-block">沿平潭北線生態(tài)景觀大道繼續(xù)前行,于下午15點左右到達(dá)泉州,入住綠泉酒店。16點多乘當(dāng)?shù)匦“总嚕ㄕ惺旨赐#眱r2元/人)到開元寺游覽。</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正殿大雄寶殿又稱紫云大殿,是開元寺主體建筑。</p><p class="ql-block">開元寺的紫云大殿前東西兩側(cè),有一對石塔。鎮(zhèn)國塔(東塔)、仁壽塔(西塔),兩塔相距約二百米。是我國最高的一對石塔。</p> <p class="ql-block">鎮(zhèn)國塔(東塔)高48.24米,</p> <p class="ql-block">仁壽塔(西塔)高44.06米,</p> <p class="ql-block">古佛</p> <p class="ql-block">藏經(jīng)閣</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師紀(jì)念館</p><p class="ql-block">紀(jì)念館位于泉州十分著名的佛教圣寺“開元寺”內(nèi),館中陳列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qū)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寶。</p><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師才華橫溢,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xué)于一身,在諸多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都曾開風(fēng)氣之先。他創(chuàng)作的《送別歌》歷經(jīng)幾十年傳唱已成為經(jīng)典名曲。他的書法藝術(shù)達(dá)到了“樸拙圓滿,渾若天成”的境界,魯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榮。同時,他也是在我國畫界開創(chuàng)人體寫生的第一位教師。</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珍奇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p> <p class="ql-block">1982年,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并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大街</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岳廟</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5日,今天繼續(xù)在泉州市游覽。?</p><p class="ql-block">泉州清源山</p><p class="ql-block">清源山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自然風(fēng)光的山峰,泉州十八景之一。國家AAAAA景區(qū),也是國家級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p> <p class="ql-block">早晨8點,我們乘公交車直接到達(dá)景區(qū)門囗,首先欣賞被譽為“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君造像。</p><p class="ql-block">從正門老君巖進(jìn)入景區(qū),?幽靜的林蔭石徑兩旁,植物界巨人——榕樹分立兩側(cè)。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jī)”。</p> <p class="ql-block">穿過榕樹浮雕裝飾的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尊散發(fā)著莊嚴(yán)氣息的古樸石像,這尊高5.63米,寬達(dá)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的老子造像,是中國保存下來的體積最大,雕刻技藝最傳神,年代最久遠(yuǎn)的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瑰寶。因此被譽為“老子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hù)文物單位。</p> <p class="ql-block">?從老君造像返回景區(qū)交通車停車點,乘景交車上山,游覽了第一洞天、天鵝湖、清源洞和“千手巖”寺廟等。</p><p class="ql-block">“若得一日閑,山中品千年”。清源山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不僅可以欣賞優(yōu)美的山水風(fēng)光,還能感受到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踏入清源山,就像是踏上一段穿越時光的旅程,讓人留戀!</p> <p class="ql-block">因乘車直接到的山頂,所以我們選擇了步行下山,一路綠意盎然,處處見景。今天一直在下雨,山陡路滑,13點出景區(qū),乘公交返回,下午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p class="ql-block">編輯時間:2024年6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保德县|
兴山县|
林周县|
宁乡县|
溆浦县|
淳化县|
尚志市|
元阳县|
商都县|
夏津县|
香港
|
墨脱县|
彰武县|
唐海县|
田林县|
永平县|
化德县|
垣曲县|
巴彦县|
鄂尔多斯市|
皋兰县|
岳池县|
合江县|
岳阳县|
绵竹市|
景德镇市|
宿迁市|
南通市|
吉安市|
郧西县|
郁南县|
从化市|
兰考县|
莱西市|
灌南县|
英吉沙县|
延边|
四子王旗|
方正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