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說到寧夏,你首先會想到哪些呢?追溯歷史,你可能會想到一千多年前的西夏、賀蘭山;革命年代,你可能會想到六盤山、陜甘寧邊區;地理地貌,你可能會想到大漠及黃土高原;民族風俗,你可能會想到回民和清真寺,還有干旱、沙塵暴以及……,等等。當然也有人去過或聽朋友講過的寧夏,更多的是塞上江南,民風淳樸,綠樹成蔭,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百聞不如一見,相約很長時間的寧夏之行終于定好,整理裝備,準備出發!</p> <p class="ql-block">今天恰逢“六一兒童節”,又是五十六年前我們第二批青島老三屆知青下鄉諸城的日子。想想當年從諸城探親回趟家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要坐三四個小時的長途車,有時還要在膠州或麻灣吃午飯(不舍得下館子自己帶著),那時都是些沙土路,到家個個灰頭土臉的甚是不堪。如今,地鐵、高鐵、飛機等迅猛發展的交通網絡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利便,從青島到銀川三個小時,搞定!</p> <p class="ql-block">《花兒與少年》,是一首流傳于西北青海、甘肅、寧夏一帶的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歌,也是我們少年時代非常喜愛并經常哼唱的一首民歌。我們這群“老玩童”相約寧夏,一起去探尋它的神秘與奧妙,一起去感受它的異域風情吧!</p> <p class="ql-block">今天乘坐的是東方航空公司下午15.05分的班機,直飛銀川。膠東國際機場航站樓是世界首個采用集中式單體五指廊造型的航站樓,地上地下共六層,設97座登機廊橋,以富有張力的連續曲面將具向心力的五個指廊與大廳融為整體,突出“綜合交通、智慧機場、綠色機場、人文機場、特色商貿”五大特色。也是山東省內首座4F級國際機場。</p> <p class="ql-block">候機大廳里寬敞明亮,環境優美。我們午后1點就陸續到達并辦理好行李箱托運。還有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當然不會放過這美麗的“邂逅”,拍照是最佳的選項,不僅僅是打發時間,更準確的是為了這難忘的友情和經歷。</p> <p class="ql-block">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于2021年8月12日正式啟用,我們下鄉諸城的老知青們在開放日的7月22日(7月20號—30號開放)近30人,相約在膠東機場一睹新機場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旅游的十四人中,有六對知青伉儷,最大的78歲,最小的73歲,經常一起結伴出行,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青島除特殊情況外,基本都是每周一游,幾乎逛遍了島城的山山海海和各種展覽館,能走出去,生活就精彩。</p><p class="ql-block">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家和世界,我們也要經常從家里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青春,在流動的旋律中美麗!</p> <p class="ql-block">坐在飛機上,看著窗外的云彩一朵一朵的飄著,變幻著形狀互相追逐著……,眼前忽然浮現出老師帶著我們在公園過“六一”的情景,我們戴著紅領巾在草地上跳著,唱著:“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鮮艷的紅領巾,美麗的衣裳,像許多花兒開放,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和我們一起,過呀過著快樂的節日?!闭鎽涯钅莻€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中,飛機抵達銀川。我們互相招呼著協助著取好行李,沒有倦意,沒覺疲勞,一種迫切認識寧夏的心情和清涼的“西北風”,讓我們一個個的精神倍兒爽!寧夏,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銀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地處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依賀蘭山、東臨黃河,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p><p class="ql-block">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p> <p class="ql-block">地接導游是一位家住銀川市的姓吳的小伙子,他畢業于某大學旅游專業,有七八年的從業經驗了,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干練、成熟、知識較全面,口才好,陜甘寧普通話聽起來還挺親切入耳的。不錯!</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分鐘的車程,到達銀川市里下榻的蘭斐酒店入住,已是7點多鐘了。安排房間簡單、快捷,我們分別住在二樓和三樓。一進房間,寬敞、明亮,還帶有小吧臺,很滿意,一高興,疲勞瞬間全無!</p> <p class="ql-block">導游推薦一家美食街,就離我們住宿的地方不遠,慢慢溜達著也就是不到30分鐘的時間——銀川市興慶區鼓樓大街。銀川8點多鐘落日,比咱們青島要晚半個小時。走到鼓樓,天剛剛擦黑,只見鼓樓前燈火通明,不遠處傳來孩子們的歌舞聲,廣場上熱鬧非凡,原來,這里正在舉行銀川市慶?!傲弧眹H兒童節文藝演出??粗枧_上孩子們的認真表演,我們的心也快樂地飛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銀川的羊肉有多種吃法,但最有名氣的主要吃法有烤羊肉串、手抓羊肉、羊雜碎、涮羊肉等。有人說。沒在銀川吃過一頓手抓羊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將上好的散養灘羊的椎肉胸叉、脊、肋條剁成長條下鍋,放入花椒、蔥、姜等先煮后蒸,淋上蔥沫,沒有過多的復雜程序,燒熟后的羊肉清香無比,保留了原本食材的鮮美,蘸著調好的醬料(醋、辣椒沫、胡椒粉等)手抓入口,咸淡適中,香嫩醇美,再配上小油香餅,讓你停不下口也停不下手來。寧夏羊肉之所以好吃,做法不是關鍵,主要原因是寧夏的羊好,能吃到這樣的羊肉,來寧夏也算值了。</p> <p class="ql-block">出去旅游,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我們要了這家店的招牌菜手抓羊肉三斤,烤羊肉串30大串、烤羊頭一個、羊雜碎一鍋、羊肚一鍋、羊肉湯一鍋,還有炒菜等等,外加寧夏紅一瓶、銀川老燒兩瓶……。一色兒的當地羊肉,一色兒的當地產的酒!哇哇!</p><p class="ql-block">導游在車上給我們講得好——寧夏的羊,沒有一只會活著跑出寧夏!哈哈!</p> <p class="ql-block">吃美食,要有口福,還得是吃貨,缺一不可。今天這一桌人可開齋了,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p><p class="ql-block">銀川名吃在鼓樓,</p><p class="ql-block">老毛手抓灘羊肉。</p><p class="ql-block">大塊朵頤真過癮,</p><p class="ql-block">滿屋溢香嘴流油。</p> <p class="ql-block">認識一座城,從老街小巷開始,記住一座城,從特色美食開始。比如北京的烤鴨,天津的麻花,青島的海鮮啤酒,新疆的哈密瓜等等等等。吃到高興處,陳為、徐森、黃曉薇“三只小兔”豎起耳朵跳起來了,不僅搶了羊的風頭,還把在座的眾屬相們都逗樂啦!可見寧夏的羊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三只“小兔”的“洋相”,惟妙惟肖,絕了!</p><p class="ql-block">“兔子”吃烤肉,</p><p class="ql-block">原本是“灘羊”。</p><p class="ql-block">都是“食草”物,</p><p class="ql-block">何必出“洋相”?</p> <p class="ql-block">寧夏銀川的第一頓早餐。</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6月2號,上午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鎮北堡西部影城。鎮北堡就距銀川市35公里,因此出發定在8點30分。我們乘坐的是38座的大巴車,它會在以后的幾天時間里一直陪伴著我們。這個團一共十七個人,除了我們十四人,還有一個姓馬的“插隊”加上一個全陪和導游。路程不遠,一路上欣賞著銀川這個陌生的城市市容,感覺是樸實而不豪華,但藍天白云、樹木茂盛,水源充足,空氣清新,爽!</p> <p class="ql-block">鎮北堡西部影城,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是集觀光、娛樂、休閑、餐飲、購物于一體的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由作家張賢亮于1993年9月21日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p> <p class="ql-block">2007年4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電影《大話西游》《新龍門客?!贰都t高粱》等在此取景。2018年中國黃河旅游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p><p class="ql-block">還沒進大門口,就被周圍的景色震撼到了,仿佛進入到了一個時間穿越的年代,個個提前進入了角色,你別說,這些人里頭還真是有不少人當過“演員”,你們看看,哪個更像呢?答案會在后面揭曉!</p> <p class="ql-block">鎮北堡西部影城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清城,二.明城,三.老城一條街。</p><p class="ql-block">清城,位于影城北端,始建于清乾隆五年,是明城被地震摧毀后奉乾隆旨意夯筑的另一個兵營,故名“清城”。兩座兵營相近,可見賀蘭山東麓的軍事價值。清城外形似大龜,取“靈龜下山,吉祥如意”之意。</p> <p class="ql-block">清城內部以各種民間、民俗工藝表演為主,主要景點有幸運之門、神秘山洞、牛魔王宮、古堡龜卦、影視一條街等。清城堡的第二道城門,被稱為“幸運之門”。之所以被稱為“幸運之門”,因位于賀蘭山中段,有臥龍懷珠之勢。在該座城門拍攝取景的《朱元璋》《飛天》《大話西游》等都大獲成功,所以中國影視界就把這座城門叫做“幸運之門”。</p> <p class="ql-block">明城,位于影城西南端,始建于明弘治年間,是明代沿長城西北線所建的眾多軍事要塞之一,取名“鎮北堡”。清乾隆三年,鎮北堡兵營毀于地震。</p> <p class="ql-block">明城體現原始、粗獷、古樸、荒涼的自然面貌,是影視城的主拍攝場景,主要景點有牧馬人、文革大院、月亮門、盤絲洞、定州總管府、酒作坊、九兒居室、招親臺、龍門客棧等。明代所建鎮北堡震塌后,清政府重修兵營,鎮北堡一地有兩府兵營,為中國獨有的現象,形成一個“太極圖”。</p> <p class="ql-block">說到鎮北堡西部影城,有一個人是繞不開的話題,他就是張賢亮。張賢亮先生是作家,也是企業家,他創作了《肖爾布拉克》《靈與肉》等經典作品,同時創立了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譽為“寧夏之寶,中國一絕”,被譽為“東方的好萊塢”。</p> <p class="ql-block">但是張賢亮創辦影城卻也不是一帆風順……。1955年,18歲的他帶著母親和妹妹移民到寧夏,剛來這里時他還是一名文化教員,沒有身在異鄉的不適感,這里的土地反倒讓他覺得無比踏實和親切,也給了他很多創作的靈感。兩年后他因為發表“叛逆”詩歌《大風》。張賢亮開啟了自己長達22年的勞動改造。</p> <p class="ql-block">勞動改造結束后,白天,他翻來覆去地讀《資本論》,因為當時只有這一本書可以讀,到了晚上,他拿著紙和筆,偷偷記錄著時代的苦與疼,善與惡……。在賀蘭山勞改農場的那段時間,張賢亮創作出了《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后來轟動一時的小說,為他帶來巨大的聲名:中國新時期文學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后來,當導演張軍釗為電影《一個和八個》尋找拍攝場景來到銀川,和張賢亮交談時,他一下子記起1961年冬天,他去集市為農場買鹽時路過的兩個廢棄的堡壘?!爸車且黄囊?,沒有任何建筑物品,一棵大樹都沒有。一片荒灘上突然聳立這么兩個古堡的廢墟,在太陽的照耀下,給人的感覺是從地底下生長出來的,給我一種非常大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后來張軍釗《一個和八個》在這里拍攝取景,而這部電影也開始改寫古堡的命運……。1981年,導演謝晉準備將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翻拍成電影,毫無疑問,古堡又成為主要的取景地?!鹅`與肉》改編后的電影名叫《牧馬人》。</p> <p class="ql-block">這兩部電影的走紅,讓張賢亮意識到,原來荒涼也是有受眾的。于是他腦子里埋下了用荒涼來賺錢的種子。彼時的張賢亮已是自治區文聯主席,經多方籌集資金,以文聯的名義開始辦影城。他的心里是有憧憬的,他期待著會有源源不斷的劇組來,給他帶來名和利。第二年在面臨機關事業單位和實體必須脫鉤的選擇時。他毅然決然的下海了……。</p> <p class="ql-block">再后來,張藝謀、姜文、陳凱歌、周星馳等著名的電影人都來到了這里拍電影,這里在業內成了荒涼感的代名詞。當取景后的劇組散去后,留下的是后來帶給影城娛樂化的場地,游客們樂此不疲地踏上這片土地,拍照、打卡……,張賢亮心中的影視城,成了。</p> <p class="ql-block">《紅高粱》《大話西游》等影片在國際上獲獎,至今的中國電影界也公認,沒有張賢亮,2004年第16屆金雞百花獎是不可能落戶銀川的。這項大獎的頒獎地點就在他花500萬建造的布達拉宮式的“百花堂”,至此,“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這是對張賢亮最大的獎勵和認可,他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已經不次于對文學的貢獻了。</p> <p class="ql-block">不是舞蹈賽舞蹈,</p><p class="ql-block">拍攝藝術心知曉。</p><p class="ql-block">通過相機看世界,</p><p class="ql-block">人美景美萬般好。</p> <p class="ql-block">許多人來鎮北堡的目的之一,可能便是來看看這個龍門客棧。西北毫無阻擋的陽光下,電影里黃沙漫漫,北風瀟瀟,雄渾蒼涼的景象再次重現在我們的眼前。而咱們的徐導往這里一站,則更顯得氣度不凡,頗有大導演的文藝風范!</p> <p class="ql-block">黑風嶺,是電影《大話西游》中的一個取景地,我想,不少看過這場電影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黑風嶺在另一部電影《少年趙子龍》劇情中發生的一個重要地點,就鮮為人知了,。劇情講述趙子龍為解救被賊寇掠走的兒童,請師命勇闖虎穴,混進了黑風嶺,與錢彪巧妙周旋,最終設計取得了張黑虎的信任,收編了張黑虎的隊伍,常山百姓過上了安定生活。該劇是《少年趙子龍》系列片之一“智取黑風嶺”。“黑風嶺”后面遠處隱約可見的是賀蘭山與賀蘭山上的白云。</p> <p class="ql-block">影城因其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歷經滄桑的古建筑而備受游客的青睞。對于影迷來說,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一個十分值得一去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熟悉的場景和鏡頭,比如電影《紅高粱》的拍攝場景之一——李大頭家的高粱酒作坊。</p> <p class="ql-block">如今,高粱酒作坊依然是當初的模樣,酒樓前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酒缸,一進酒樓,仿佛有濃濃的酒香撲鼻而來,重溫著當年電影拍攝的場景。泥土夯筑的土房,墻上掛著一串串的紅辣椒,極具西北農家小院的味道。這樣的場景也在電影電視劇里多次出現,看過的人,總會覺得似曾相識。</p> <p class="ql-block">《走馬觀屋》</p><p class="ql-block">小屋依然在,</p><p class="ql-block">土炕有余香。</p><p class="ql-block">人去花被暖,</p><p class="ql-block">只留舊時像。</p> <p class="ql-block">《問缸》</p><p class="ql-block">七旬“九兒”站大缸,</p><p class="ql-block">情景再現《紅高粱》。</p><p class="ql-block">缸外燈籠高高掛,</p><p class="ql-block">缸里釀酒醇醇香。</p><p class="ql-block">為哥出游鎮北堡,</p><p class="ql-block">昔日大漠不荒涼。</p><p class="ql-block">高粱熟了紅滿天,</p><p class="ql-block">問缸:“九兒”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如果在那個年代,九兒的花轎里,坐著這樣的一位“新娘”,不知道余占鰲會有怎樣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女人與酒》</p><p class="ql-block">一邊媳婦一邊酒,</p><p class="ql-block">趕集歸來大步走。</p><p class="ql-block">西北漢子性格急,</p><p class="ql-block">酒一口來人一口。</p><p class="ql-block">車子歡快吱扭扭,</p><p class="ql-block">身上出汗臉冒油。</p><p class="ql-block">大哥大哥往前看,</p><p class="ql-block">你別瞅俺俺害羞。</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八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大都在六七歲或八九歲的樣子,很多運動和事件都曾親身經歷過。我參與的就有:</p><p class="ql-block">一,大煉鋼鐵,具體行動就是到處撿廢鐵包括家里不急用或多余的鐵器。</p><p class="ql-block">二,吃大鍋食堂,我們大院就辦過,我跟家里人去吃過幾次,后來不知怎么就沒有了。</p><p class="ql-block">三,除四害,消滅麻雀。街道主任通知統一時間,在家的老人孩子全體出動,每人手里拿著能出響聲的家什,一聲令下一起敲打,我記得我和不少大人和半大孩子們順著管道爬二樓樓頂上,那個陣仗如今都沒有再出現過。麻雀沒地方落腳,從空中掉下來活活累死……。</p><p class="ql-block">四,砸石子,用兩三公分寬的鐵皮圈個圈,弄上個把,把大點的石頭放里面用小鐵錘砸成一公分左右或要求的尺寸,用小車量方上交,多少錢一方不記得了。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產隊的文革大院,咱們都親身經歷,太熟悉不過了!“文革大院”是鎮北堡西部影城于2007年5月向游人開放的一處真實反映文革歷史時期的博物館,這里再現了文革時期的“語錄塔”“大食堂”“批斗臺”“樣板戲臺”等。并且還從全國各地收集了文革時期的各種票據和票證,開辦了一所文革展室,來到文革大院的人們瞬間就可回到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如果穿上影城提供的服裝,就可以演繹一段現代版的“紅衛兵故事”。</p> <p class="ql-block">生產隊里開大會,</p><p class="ql-block">干部講話社員睡。</p><p class="ql-block">先講斗私和批修,</p><p class="ql-block">再拉形勢多尖銳。</p><p class="ql-block">隊長說完會計上,</p><p class="ql-block">婦女主任要打擂。</p><p class="ql-block">亂七八糟一頓侃,</p><p class="ql-block">沒聽明白誰是誰?</p> <p class="ql-block">工作組長在作報告</p> <p class="ql-block">婦女主任急著上臺</p> <p class="ql-block">喝醋不吃“醋”,</p><p class="ql-block">滋味肚里出。</p><p class="ql-block">酸甜自己釀,</p><p class="ql-block">滿足才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似曾相識的某電影片段……</p> <p class="ql-block">月亮門,菩提老祖從天而降……。眼前就是經典的月亮門。殊不知,菩提老祖扮演者才是《大話西游》的導演,星爺的強大光環過于耀眼,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劉鎮偉導演忽略掉了。而《紅高粱》也在此取景,釀酒的漢子肩扛酒壇從上面唱著陜北信天游,鏗慳、有力,他們走的就是這里,夕陽西下,蒼茫的黃土別有一番景致。</p><p class="ql-block">我們從這月亮門走過,體驗的不僅僅是電影里面的感覺,而是感覺到了鎮北堡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p> <p class="ql-block">借鏡開花若銀盆,</p><p class="ql-block">光影清照兩邊人。</p><p class="ql-block">自我欣賞無旁顧,</p><p class="ql-block">流水遠去心仍春。</p> <p class="ql-block">張賢亮在影視城里復原了當年的銀川老街、老商鋪、老銀行、老郵局……,當年郵局是張賢亮給母親寄信的郵局,正是在這里,他發現了這塊日后最有價值的荒堡。老銀川一條街,是以老銀川最繁華的“柳樹巷”為藍本,就是現在銀川市興慶區鼓樓附近,它再現了當年西北重鎮老銀川的城市風貌。</p> <p class="ql-block">銀川老街,成了賣瓜一條街,這不,說著說著賣瓜的“老農”來啦——</p><p class="ql-block">徐哥賣瓜,自賣自夸:“個大肚圓,譽滿寧夏”!</p><p class="ql-block">小黃賣瓜,自賣自夸:“賠本吆喝,一個頂仨”!</p><p class="ql-block">老夫賣瓜,自賣自夸:“一塊一個,不買二傻”!</p><p class="ql-block">老陳賣瓜,自賣自夸:“物美價廉,不信問她“!</p><p class="ql-block">瓜,</p><p class="ql-block">綠皮紅瓤泛著沙,</p><p class="ql-block">滴溜圓,</p><p class="ql-block">摟腰抱回家。</p><p class="ql-block">瓜,</p><p class="ql-block">未等動手已開花,</p><p class="ql-block">大口啃,</p><p class="ql-block">汁水淌胡茬。</p> <p class="ql-block">《懶漢餅》</p><p class="ql-block">小時候聽老師講過懶漢餅的故事,到現在還記憶深刻,這次在鎮北堡老街可以說是“見”到了。說是有一個懶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平時都是由老婆照顧他的生活。有一天老婆要回娘家幾天,擔心丈夫怎么吃飯……,后面我想大家都知道了。懶漢脖子上的大餅,只少了嘴巴夠得著的地方,其它地方都沒動……。</p> <p class="ql-block">現實中懶漢確實存在,只不過程度不一樣罷了,尤其是男士們可能都會沾上點光。老婆說我的我就不說了,我自己至今還能記住的就有一件事,下雨的時候,我會把攥了好幾件汗水浸透了帶著黃白色鹽漬的衣服讓雨淋,然后等雨停后再擰干晾曬,很少會去洗它。不過話說回來,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干一天活太累了,再就是那時候(青松牌)肥皂要憑票供應,能不用就不用……。</p> <p class="ql-block">真亦假來假亦真,</p><p class="ql-block">真假難辨拍攝人。</p><p class="ql-block">拍攝芭蕾優雅范,</p><p class="ql-block">古今合影穿星辰。</p> <p class="ql-block">繡樓拋繡球,</p><p class="ql-block">他卻拋眼球。</p><p class="ql-block">揭蓋顯聘禮,</p><p class="ql-block">才知有沒有。</p> <p class="ql-block">無處不光景,</p><p class="ql-block">又見西洋鏡。</p><p class="ql-block">客官看的啥,</p><p class="ql-block">云里霧里行。</p> <p class="ql-block">鎮北堡收藏了不少文物古跡,清城里這塊鑿刻在石碑上的圣旨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城”門前戲花轎,</p><p class="ql-block">即興起舞扭秧歌。</p><p class="ql-block">五花八門群起舞,</p><p class="ql-block">鎮北堡里歡樂多。</p> <p class="ql-block">“演員”們連續忙碌兩三個鐘頭,影視長廊休息片刻,準備下一個場地取景。</p> <p class="ql-block">這真是——</p><p class="ql-block">一城都觀眾,</p><p class="ql-block">滿院皆演員。</p><p class="ql-block">隨處見好戲,</p><p class="ql-block">何必去影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日午餐——涮羊肉,加上昨晚上的烤、蒸、煮、抓、啃什么的,全啦!一開始羊肉上了四大盤,百日左右的灘羊肉,果然名不虛傳,一個字:好!兩個字:好好!三個字:好好好!關鍵是,還管夠!于是,再上兩盤!一個字:真過癮!好像字數不對?管它的,六大盤對了就行!哈哈!朋友們,記住寧夏,從羊肉開始吧……!</p> <p class="ql-block">6月2號下午2點,向久聞大名的賀蘭山進發……。</p> <p class="ql-block">在車上,看著越來越近的賀蘭山,想著馬上就要解開神秘面紗的這座山,心里不免有點小小的激動。最近剛看完一部電視劇,名字叫做《星星的故鄉》,就是講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莊幾代人艱苦創業到享譽中外的故事。我也是剛剛知道原來寧夏還有這么好的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說到賀蘭山葡萄話題,先插上一段真實的故事。唐詩有云:“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弊怨乓詠恚R蘭山東麓的平原地區便有“塞上江南”的美名。說起葡萄園的建立??芍^好事多磨。1985年,中國首位葡萄與葡萄酒博士李華從法國學成歸來,懷著對葡萄酒事業的滿腔熱情,踏上了尋覓中國最佳葡萄酒產區的漫漫旅程。當他來到賀蘭山東麓地區時,驚喜地發。這里是一塊十分適合釀酒葡萄生長的土地,在各方面條件上均不亞于法國波爾多。但當時這里經濟落后,尚未大規模發展葡萄種植。直到1997年,多方努力,才揭開了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的帷幕。2003年,賀蘭山東麓成為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葡萄酒產區之一。</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是一座護佑寧夏銀川的山。當地人流傳的話說的好:銀川有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長城圍著。賀蘭山護著,是指在西邊擋著風沙,黃河愛著,是指在銀川拐彎形成沖積平原,長城圍著,是指屏障抵御外侵。寧夏塞上江南由此而成。</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幾乎沒長什么綠植,尤其是遠遠望去,光禿禿的一片??墒菍幭娜藚s不這么認為,他們說,“山上不長草,山下必有寶”。寧夏五寶:枸杞、發菜、狼毫筆、賀蘭硯臺和甘草。</p> <p class="ql-block">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靜靜地臥在那里。似一條深褐色的屏風,豎立在荒漠戈壁與平原綠洲之間,把兩種不同的景色分開。四季不同的時間里,這里的景色會變幻萬千,它叫——賀蘭山。這座山經歷了20多億年的演變,從一片浩瀚大海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積,形成了今日的賀蘭山,如今在山谷中隨處可見山體上一道道緊挨著的褶皺。記錄著那驚天動地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賀蘭,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居記載在匈奴眾多部落里,有一個叫“賀賴”的部?!疤m”是“賴”的轉音,因為賀賴部在這一帶游牧活動,久而久之就將這山稱為賀蘭山。到了隋代,賀蘭山的名稱被確定下來。“賀蘭”意為像青白色的馬,原來“賀蘭”一詞是“胡語”,即北方游牧民族的語言,流傳至今。而讓賀蘭山煜煜生輝的更在于它蘊含的文化內涵。遠古,那些在賀蘭山溝里狩獵和游牧的先人們,把他們生活和內心所思所想和追求想象成藝術形象和各種圖案,鑿刻在山崖石壁上。后來的人們模仿著他的先輩,延續下來,把他們的情感和對賀蘭山的崇拜一直保留到了今天……。</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先人們留給人類的一筆重要文化遺產——巖畫,賀蘭山因為有了各式各樣的巖畫而靈動起來。20世紀80年代,寧夏在開展文物普查的時候,發現了在賀蘭山的各溝口有不少巖畫分布點,后來發現越來越多,內容特別豐富,引起了國際巖畫界的高度關注。從此,賀蘭山向世界展示了獨特的巖畫王國面目。當時藝術家韓美林第一次踏足賀蘭山下,就被古老神秘的賀蘭山巖畫深深打動。此后他多次來到這里,觀摩巖畫,汲取靈感。他把第三座藝術館建在了與巖畫為伴的賀蘭溝口。遠古文明與當代藝術在這里連線,中華文化的淵源綿長和生生不息在賀蘭山再現風彩。</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位于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東麓。沿賀蘭山自北向南,總計約有組合圖畫5000組以上,已被記錄的巖畫單體圖像有近2萬幅。賀蘭山巖畫記錄了遠古人類放牧、狩獵、祭祀、征戰、娛舞、交媾等生產生活場景。順著這個多彩的巖畫萬花筒,可以窺見古代游牧人一幕幕有生氣的社會生活。</p> <p class="ql-block">銀川世界巖畫館,前面石頭上四個大字:“中華魂魄”。展館共有五個展廳,包括世界巖畫、中國巖畫、賀蘭山巖畫,三十個國家,二百多幅巖畫拓片。其中有一幅巖畫很有特色,紅顏色非常醒目,就是一群人正在狩獵,有的在追趕,有的在嚇唬,整體是圍追堵截的狀態,無論是羊還是牛,倉皇逃竄,它們被這種立體式的圍堵震懾住了,崩潰了,屈服了。惟妙惟肖,拍案叫絕!</p> <p class="ql-block">靜靜地聽……,</p> <p class="ql-block">認真的看……。</p> <p class="ql-block">他們的光彩瞬間被記錄在石頭上。賀蘭山巖畫內容以表現動物為主,還有牧馬圖,人面像,符號等等。手法除了鑿刻還用磨刻的方法。賀蘭山口是巖畫最密集的地方,仰頭望去,山石泛著鐵光,光禿禿的,給人蒼茫遼遠之感。一幅接一幅的巖畫,卻是這粗獷之地中北方游牧民族最浪漫詩意的表達。</p> <p class="ql-block">站在溝口。600多米的山崖峭壁上,臥石的平面上,到處可見鑿刻或磨制的巖畫,其中大部分是各種稀奇古怪的人面像,還有的就是馬、牛、羊、鳥、狼等動物圖形。</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一幅巖畫是在一條溝的北側向陽巖壁上的“太陽神”,離溝底約20多米高,我沿著彎曲的陡梯攀到離它最近的位置貼近觀察并拍下了“太陽神”的尊容。</p> <p class="ql-block">這塊大約一米半見方的作品。號稱鎮山之寶。它刻痕清晰,形象完整,撅著嘴圓瞪兩只大眼,頭發直立,有點像卡通人物,真不愧是賀蘭山巖畫的代表。至于“太陽神”名字的由來,就有些難說了,主要是那半圈頭發樣的線條,可能被認作是光芒。</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寫文章說,賀蘭山經常地震,所謂太陽神,應該是地魔的形象,用途是去邪祈福。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土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游獵及生息繁衍的地方,鑿刻這些巖畫,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此幅巖畫是賀蘭山中面部表情最為豐富的一幅人面像巖畫。一眼圓睜,一眼微閉,額頭有“十”字符號。有人說這是孩子淘氣的“鬼臉”,也有人說是獵手拉弓射箭瞄準的狀態。但根據圖案組成的符號,有專家認為圓睜的眼象征“太陽”代表“陽”,微閉的眼象征“月亮”代表“陰”,再結合額頭上象征陰陽交合的“十”字符號,以及象征陰性的“四片瓦”狀的外輪廓,該幅巖畫反映的是生殖崇拜的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朋友,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幅巖畫的時候,會怎么想呢?</p> <p class="ql-block">洞內沙中小泥棍,形似男童性器,人稱“泥雞雞”,此洞故名“雞雞洞”,又稱“觀音洞”。賀蘭口山民有“摸雞雞”的舊俗。每年逢陰歷2月19日觀音誕辰日、6月19日觀音成道日、9月19日觀音出家日,到觀音洞前求子求福的山民紛至沓來,求子婦女往往手伸洞中“摸雞雞”,以求觀音送子。這種風俗全國各地均有流傳,是生殖崇拜的文化遺跡。</p> <p class="ql-block">這邊巖石上的刻字,很顯然是西夏時期的文字,就是李元昊他們那個西夏王朝獨有的一種文字,這些巖畫雖然櫛風沐雨,但依然清晰可見。有那么一本字典,專門是西夏文和漢字的對照,當年俄羅斯的探險隊到了黑水古城,在蒙古王爺的帶領下。找到了黑城遺址,發掘大量的經書、佛像、錢幣還有器具,這個文字是研究西夏文明的鑰匙。另外,西夏有一位梁皇后,掌權十八年之久,曾大敗北宋,巖畫上有許多女性的形象,也就不足為奇了。</p> <p class="ql-block">此處石壁上刻有一方形建筑物和兩只山羊,被形象地稱為“雙羊出圈”。兩只山羊正從羊圈緩緩走出,步履從容,形象生動,是賀蘭口巖畫中發現唯一一幅帶有人工建筑物的巖畫。</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的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是由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所題。這句話不僅揭示了賀蘭山巖畫所蘊含的深厚歷史和文化價值,也表達了馮驥才對這些古老巖畫的敬意和對古人智慧的贊美。賀蘭山以其雄壯挺拔的山勢和萬年不變的巖畫,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和人類文化的傳承,而馮驥才的題字則讓這些巖畫的精神得以更加生動地呈現,使得賀蘭山的文化意義更加深遠。</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是寧夏的福山,是中國西北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山的兩側形成了廻然不同的地貌特征,西麓是廣袤的荒漠戈壁,西北和北部有著名的騰格里沙漠與烏蘭布和沙漠。賀蘭山抵御了東進的風沙。在它的東麓,則孕育出了沃野千里的寧夏平原。聳立的賀蘭山,就像一位身軀堅毅的父親,在它的守護下,寧夏平原變成了一方農牧兼宜的樂園。</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真的很神奇,如果把南北走向的祁連山、賀蘭山、呂梁山這三座山和東西走向的秦嶺連在一起,就會呈現出一個“山”字,賀蘭山就是這個“山”字中間豎寫的那一筆,這一筆注定了賀蘭山的地位。賀蘭山東麓的銀川,則被認為是地理中心。賀蘭山還是一座資源寶庫,當年馬可波羅穿越西夏舊地。發現賀蘭山北部有一種黑色的“會燃燒的石頭”,這就是著名的賀蘭山太西煤,成了寧夏的品牌,遠銷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從古到今人們留戀賀蘭山,因為賀蘭山巍峨起伏,巒峰連綿,用自己寬闊的胸膛和背部,呵護了寧夏平原,為大地奉獻了一塊珍珠般的綠洲;因為賀蘭山的幾十條山溝,把大山兩側各族的人們緊緊相連;因為賀蘭山不僅是寶藏豐富,還是底蘊豐厚,充滿靈氣的精神家園。無論什么時候,高興或者煩悶,風雨或者霜雪,默默眺望,靜靜看山,都會有一番心靈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你在賀蘭山下留下了腳印,賀蘭山在你心上打上了烙??;我在賀蘭等你一起去發現,你在山口等我一起去遠古。</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是賀蘭山眾多山口中山勢最為陡峭的一個,當地原住居民俗稱“豁了口”。傳說有巨人在此開山取水,天地感之,將大山豁開一道口子,泉水噴涌而下,取名“豁了口”,后世諧音“賀蘭口”。在賀蘭口拍照時,遇到兩對全副武裝的戀人,看他們稍感疲憊的樣子,猜想他們是從賀蘭口西邊過來的吧,一問果不其然。他們是上午十點多鐘從那邊出發走了五六個小時才到這里,不過他們講是邊游玩拍照邊休息吃飯才這樣的。徒步穿過賀蘭口所需的時間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體力、速度和游玩觀賞等。一般來說大約需要2—4個小時才可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點多鐘,我們陸續回到集合地點,有人坐在附近的山石上休息,導游看到后善意提醒:不要在這坐,說不定你坐著的這個地方就有巖畫呢。想想也是,我們觀賞了一路,卻沒有見到一個管理人員這里巡查保護,隨處可見的賀蘭山巖畫,靠的是我們的每一個游客的敬仰與呵護。</p> <p class="ql-block">從寂靜的遠古巖畫寶庫賀蘭山回到喧囂的新興綠洲城銀川市中心,恍若隔世萬年,穿越來穿越去,終歸現實。珍惜生命,好好生活,才是古今一致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一個小時的路程,導游帶我們回銀川,去游覽銀川市嵐山公園。覽山公園是銀川市民休閑、娛樂放松心情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覽山公園始建于200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主會場。公園分山前廣場、山頂平臺和山后劇場。占地90畝,主體建筑風格仿古羅馬斗獸場而建。整體呈扇形結構,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露天劇場。</p> <p class="ql-block">青春的旋律,</p><p class="ql-block">在不老的階梯上奏響,</p><p class="ql-block">歡快,</p><p class="ql-block">激昂。</p><p class="ql-block">無論是迎面,</p><p class="ql-block">還是背影,</p><p class="ql-block">一步一個音符,</p><p class="ql-block">串成交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登高覽山,使人心曠神怡,豪情激蕩,放眼望去,可覽雄渾賀蘭之秀色,萬畝閱海之靈氣,塞上江南之風光,名其曰“覽山”?!暗怯[山賞落日”,是銀川旅行的一絕。每到黃昏時分,金燦燦的余暉,映照在這些古羅馬墻壁上,仿佛把人拉回一般。眺望山水盡頭的落日,溫暖而熱烈,短暫又美好,多希望時間能在這一刻凝固,因為風景如此美好!我們如此美好!世界如此美好!</p> <p class="ql-block">向下一個景點——青銅峽,出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沂源县|
万荣县|
水城县|
桃源县|
纳雍县|
时尚|
武乡县|
定襄县|
柳州市|
河南省|
镶黄旗|
微山县|
和林格尔县|
克山县|
台湾省|
白山市|
通渭县|
广昌县|
玉龙|
仁化县|
宁强县|
鸡东县|
德昌县|
北宁市|
吴川市|
壤塘县|
曲周县|
城固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州市|
永靖县|
都安|
晋州市|
外汇|
抚顺县|
辽阳县|
怀仁县|
栾城县|
威宁|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