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4日上午10時,結束偽滿皇宮的游覽后,大巴離開長春,一路駛向西北。游覽重點將由人文景觀轉為自然景觀,接下來的行程將越來越精彩。</p><p class="ql-block">下午3時30分,來到了查干湖景區。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的西北部,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在蒙語中讀“查干淖爾”,意為白色圣潔的湖,又稱圣水湖。對于查干湖,我們并不感到陌生,每逢年底,網上和電視里都會直播查干湖的冬捕現場,當數萬斤鮮魚脫冰而出時,場面激動人心,熱鬧非凡,然而現在這里卻是并非如此。由于景區當下正值淡季,因此游人寥寥,整個景區,除個別景點外都免除了門票。</p> <p class="ql-block">查干湖景區很大,我們只是選擇性的游覽了幾個景點。首先來到的是希望廣場。這是查干湖新開辟的一個景點,廣場上紅、金、白三條大型彩魚的雕塑,以及上書“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色招牌”的石碑,突出了廣場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希望廣場旁即是查干湖的中心湖區,湖邊搭建了一個數十平方米的觀景臺。湖上的風很大,吹得觀景臺上的景觀旗喇喇作響;整個觀景臺在湖浪的沖擊下不停的搖晃;也讓我們來到東北后第一次有了冷颼颼的感覺。查干湖湖面遼闊,一望無際。很難想象,這么遼闊的湖面,冬天是如何完全被冰封的,更難想象冬捕時鑿冰拉網,冰湖騰魚時的場景是何等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半小時后,來到另一個景點一一郭爾羅斯王府,這是一座仿清代的古建筑群,為蒙地少有的宮殿式府宅。整個王府布局以四合院為單元,六進六出,內設歷史、民俗、宗教和中國馬頭琴之鄉四個展館。由于景點不大,又要收門票,因此只有我們及一名南京女團友等少數人入內游覽。</p> <p class="ql-block">在郭爾羅斯王府對面不遠處,是另一個景點一一引松廣場。廣場上高高矗立著引松工程紀念碑,這是一座查干湖活水興源的標志性建筑。沒有引松工程,就沒有今天查干湖的自然景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查干湖還是條旱河,這里干涸缺水,魚葦絕跡,當地人稱呼查干湖為查干泡。面對日漸干涸的查干湖,從1976年起,當地動用八萬人力,歷時八年,建成了有著草原運河之稱的引松渠,把松花江水引入了查干湖,使這里的生態得以恢復,變至今日的北國魚米之鄉。為了紀念這一壯舉,2007年建成了這座引松工程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引松廣場旁是查干湖生態濕地</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信步在查干湖濕地旁的小道上。這時陰沉了半天的天空,開始明朗起來,眼前一片藍天白云。拿起手機,隨手一拍,一幅幅詩畫般的圖片即躍然屏幕,圖片中的色彩亮麗且柔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景物都成了一道道美景。原來查干湖內八景外八景中就有藍天白云這一景。</p> <p class="ql-block">當晚入住吉林省白城。</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上午7時,大巴從白城出發。不久進入內蒙古境內大興安嶺腹地,沿途的景色越來越秀麗。</p> <p class="ql-block">經過七個多小時的車程,下午2時來到了阿爾山。阿爾山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境內,地處大興安嶺西南麓,全名為“哈倫阿爾山”,蒙古語意為“熱的神泉”。阿爾山并不是座山,而是一座美麗的北疆小城,為全國唯一的一座集火山、冰川、草原、溫泉、森林、探險、人文古跡于一體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我們游覽的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阿爾山旅游區的核心區域,國家5A級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首先游覽的是阿爾山天池。阿爾山天池海拔1332.3米,按海拔高度,僅排在天山天池、長白山天池之后,位居全國第三。阿爾山天池形成于30萬年前,為當年火山噴發時,上涌的巖漿與地下水相遇,產生劇烈的爆炸后,形成了巨大的圓形凹坑,再經過多年積水而成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到阿爾山天池,要順著這個木棧道,爬998個臺階。</p> <p class="ql-block">剛坐了七個多小時的大巴,接著要爬這么多臺階,對我們的體能是個考驗。但是眼怕腳不怕,一路邊爬山,邊觀景,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山頂。</p> <p class="ql-block">山頂上薄霧繚繞,四周綠樹蔥蘢,有錯落的杜鵑、挺拔的白樺和參天的古松。阿爾山天池呈鍋底狀,湖面呈橢圓形,水平如鏡,一泓碧波。天池面積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是據說有許多神奇之處。神奇之一,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沒有河流注入,也沒有河道泄出,天池一泓湖水卻潔凈無比。神奇之三,距天池幾里的姊妹湖豐產鮮魚,而天池卻沒有魚。神奇之四,深不可測,有人將繩子一頭系上重錘,放到300多米都沒有放到底。</p> <p class="ql-block">游完天池,回到山下,停車場附近景色宛如畫卷。</p> <p class="ql-block">一小時后,來到了石塘林景區。石塘林是大興安嶺中特有的奇景奇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持最完整的火山熔巖景觀之一,也是聯合國A級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我們沿著木棧道一路游覽。木棧道兩側入目處巨石滾滾,宛如一條條波浪起伏的裸露的黑褐色石海。這是目前全國唯一能見到的一種玄武巖地貌,這種熔巖丘為深黑褐色,多呈饅頭形、蜂窩狀,直徑5-7米,高2-4米,中間有通氣孔道。</p> <p class="ql-block">這是因為石塘林是第四紀火山爆發的地質遺跡,被稱為火山地質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錯落有致、千姿百態的火山石中,還有不少像形石。其中一塊呈中國雄雞地圖狀的,被稱為“地圖石”;另外兩塊緊挨在一起,呈一男一女狀的被稱為“情侶石”。</p> <p class="ql-block">走在石塘林,滿目都是火山石,放眼望去一片熔巖之海,簡直是無土可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里長滿了一棵棵大興安嶺落葉松、枝葉繁茂的檜柏、翠綠欲滴的爬地松、一年四季長開不懈金星梅、銀星梅,以及正值盛開季的野杜鵑。</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進入石塘林之后,有時流淌于地面,形成了星羅棋布般的池塘與湖泊;有時又沉入地下,形成只聞流水聲卻不見河床的地下暗河。清清的河水流經石塘林,為石塘林中的萬物提供了無限的生機,也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古今奇觀。</p> <p class="ql-block">走出石塘林,赴三潭峽游覽途中,經過溶巖丘,零距離的觀賞到了黑褐色、饅頭形、蜂窩狀的火山玄武巖。</p> <p class="ql-block">三潭峽與阿爾山天池遙相呼應。由悅心潭、虎石潭、臥牛潭三個深潭組成。峽谷全長三公里,由于現在已是傍晚5時20分,因此我們沒有走全程,而是從悅心潭開始游覽,準備到達臥牛潭后就原程返回。</p> <p class="ql-block">沿著高高低低的木棧道進入了峽谷,峽谷南壁是陡峭險峻的山峰,北壁是巨大火山玄武巖熔巖臺地。火山巖石布滿河床,湍急的河水從河谷穿過。峽谷中的這條河流就是哈拉哈河,它從這里起源,穿過三潭峽、石塘林。在茂密的林海中曲曲彎彎,由阿爾山向中蒙邊境的貝爾湖流去。</p> <p class="ql-block">悅心潭是峽谷的盡頭,河面寬闊,潭水深藍,清澈見底,河床由大小不等的巖石組成。由于這里河水沖擊火山巖與山谷形成的回聲,聽起來賞心悅目而得名悅心潭。</p> <p class="ql-block">在悅心潭中間河段有一塊大石,形狀類似官印,故被人們稱為“官印石”,它隨著哈拉哈河水位漲落起起伏伏,時隱時現。</p> <p class="ql-block">三潭之間,彎路頗多,九曲回腸,但相隔都不算遠,不久就來到了虎石潭。這里的水位較深,山體一方為暗黃色的火山斷壁巖。受火山爆發時地質運動的影響,大大小小的巖石相互擠壓變形,形成裂縫,再經過長久的風雨侵蝕,看上去一條一條斑斑駁駁的像老虎身上的紋路一樣,因此當地老百姓就稱其為虎石潭。</p> <p class="ql-block">最后來到了臥牛潭。從觀景平臺仰望前面的山體,整個山體猶像一頭老牛臥在峽谷里飲水。山上面那個彎彎的小樹就是牛角,下面深窩的地方就是牛的眼睛,再下面突出來的是牛鼻子,整個山體像一頭牛在低頭彎腰喝水的樣子,故這里取名為臥牛潭。</p> <p class="ql-block">三潭峽里的氣溫并不低,應該在攝氏10度以上。但是不少潭面上卻結著厚厚的冰層,起先我們還不太敢相信,后在回程中再次仔細觀察,才確認無疑。原來這是三潭峽中的特有一景,被稱為“夏日冰川”,即使是在六、七月份,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當晚入住阿爾山一個度假村。阿爾山位于中蒙邊境,盡管只是一座縣級市,但到處都能見到各種風格的歐式建筑,讓人有種置身某個北歐小鎮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聽說阿爾山夜景更美,但因為一天的車馬勞頓加上旅途奔波,懶得沒去觀賞。后來有團友發來她們拍攝的阿爾山度假村的夜景,看后令人過目難忘,贊嘆不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龙门县|
红桥区|
栾川县|
科技|
淮安市|
宁安市|
五家渠市|
炉霍县|
滨州市|
楚雄市|
甘南县|
绥宁县|
锦屏县|
青龙|
宝鸡市|
通辽市|
德兴市|
易门县|
桦川县|
多伦县|
郓城县|
清流县|
新干县|
公安县|
阳西县|
明星|
精河县|
南投县|
台湾省|
武强县|
河津市|
连江县|
嘉祥县|
佛冈县|
清流县|
兴和县|
武山县|
景洪市|
鲁山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