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邊旅行》巴爾干三國,不止戰爭、宗教、電影和甜品……

旺仔

<p class="ql-block"><b>第一站</b></p><p class="ql-block"><b>黑山:基督復活主教座堂+杜米托爾國家公園+塔拉河谷大橋+布德瓦+科托爾+佩拉斯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落地波德戈里察(黑山共和國首都),最想干的事就是睡覺。拖著拉桿箱走出家門,到把拉桿箱拖進酒店,24小時一直在換乘、在飛越、在跨時差,真是漫長的旅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葉子就不讓大家歇歇(姓葉卡捷琳娜,地陪),倒倒時差,把我們從機場直接拉到波德里查基督復活主教座堂參觀(東正教堂)。熟悉舊約和新約的,壁畫是最大的看點,按圖索驥就能看懂壁畫的內容。我們都被上帝祝福了,在教堂內有幸見識了一場兒童洗禮(上帝賦予光明和真理的過程),一場結婚典禮(接受上帝的祝福,一生一世忠誠彼此)。這是我平生第一次遇見,寫完文案時還在沾沾自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黑山共和國真小,連機場也小。從飛機下舷梯走上百把步就出機場了,不用廊橋和擺渡。大概一個15萬人的首都,不需要多大的機場。地形地貌類似貴州,山多樹多,河水清幽,房舍散散落落,感覺是一個挺適合人居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斯拉夫解體后,原來的親兄弟都各奔東西,家產也分割殆盡。黑山好像分得不錯,不但有山,還有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現在的杜米托爾國家公園,一半歸屬黑山,一半歸屬塞爾維亞。同樣是喀斯特地貌,有群山、峽谷、湖泊、森林、草原,然而貴州要粗獷許多,黑山要嬌柔不少(黑湖,稱為歐洲的眼淚,就證明了這一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這里是戶外運動的天堂,可以漂流、徒步、探洞、騎行。換做我也想徒步,用腳步尋找不同形態的美,跟團游顯然只能望而卻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杜米托爾國家公園里還有一處中國人熟悉的景觀——塔拉河谷大橋。南斯拉夫電影《橋》,就是根據當年游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并拍攝。主題曲“啊朋友再見”,是個中國老男人都會唱,當然包括我。《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僅僅兩部電影,就讓我們的國際友誼矢志不移,情比金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早上的亞得里亞海透著迷人的孔雀藍,空氣里略帶海腥。布德瓦、佩特拉斯、科托爾幾個海邊小鎮,每個角落一早就散發著地中海式的浪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布德瓦、科托爾是一對孿生兄弟,都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經歷差不多,長相差不多。保存完好的古城,皆有修道院、鐘樓、廣場、城墻……藏著紛繁復雜的歷史,透著威尼斯建筑風格的優雅。關鍵很有文藝范,紅頂的房子、狹長的街道、曬著陽光的懶貓、凸凹不平的磚石路面、木質的吊窗、孤獨的賣唱者、無處不在的咖啡廳和小酒館,處處都是慵懶愜意的氛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佩特拉斯獨處于峽灣的另一端,擁有巴爾干最美的峽灣。童話般的小房子順著蔚藍的海岸一字排開,間插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在陽光和海水映襯下,如油畫中的世界,既莊重典雅又唯美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個小鎮好像差不多,但千人不可能一面。好比都是斯拉夫美女,總有眉眼、嘴角或者氣質上的差異。作為秋風客,我就是來逛逛的,順便吹了吹海風,有一刻確實得到了隨波逐流的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b>第二站</b></p><p class="ql-block"><b>波黑:莫斯塔爾+亞布拉尼察斷橋+薩拉熱窩老城區+拉丁橋+特拉夫尼克城堡+維茲爾陵墓+亞伊采+隧道博物館+黃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天的相處,黑山只是做了自我介紹,而我則是飛來的蜻蜓點了點水。時間不夠做朋友,那就“啊朋友,再見”!相忘于江湖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下來是波黑,會遇到什么樣的情況,去了再說。花了半天的時間在路上,剩下的半天去看了莫斯塔爾——一個古老、奇妙和帶淤傷的城市。涅雷特瓦河穿城而過,兩岸分別是波斯尼亞人聚居區和克羅地亞聚居區(塞族人少,純屬插花插朵),結果一邊是土耳其風情,另一邊是歐洲風情,我就在擔心,種族、文化、宗教劃河而治會不會造成對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現在的擔心已經是馬后炮。1993年爆發波黑戰爭,涅雷特瓦河兩岸平時相互走動甚至做朋友的鄰居真刀真槍打了起來,塞族寡不敵眾先跑了,剩下兩大族互掐,打得你死我活,后果是死傷無數,還附帶炸毀一座16世紀的石拱橋。橋斷了,等于沒了后路,老死不再往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問題嚴重了,這座橋叫莫斯塔爾,老的不得了,美的要不得,妥妥的世界文化遺產,就連城市名稱也是從這里全須全尾借用的。好在硝煙終于散盡,歲月重新靜好。莫斯塔爾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努力下于2004年重建復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座新橋,像兩支手再次握在一起,并彎著腰說:忘記仇恨,一起發財!慶幸我們56個民族只是花朵,人畜無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走在薩拉熱窩街頭,只要抬頭就能看見瘦高瘦高的宣禮塔。而多姿多彩的巴洛克、哥特、摩爾等風格建筑,都不如它風頭十足,畢竟這是一座屬于穆斯林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街頭游覽,無外乎都會奔著歷史痕跡而去,除了購物,好像這才是旅游的意義所在。在老城區喝完湯吃完餅,準備從街巷了解一座城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氣溫驟降,個個淋成落湯雞,“熱窩”變成了“冷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管遇到什么“窩”,充其量是感冒發燒發熱,不至于要命。薩拉熱窩最狠的是子彈亂飛,斐迪南大公遇刺引發的第一次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薩拉熱窩保衛戰、世界上時間最長的薩拉熱窩圍城戰,留下很多“彈窩”在房屋上、在人心里,歷史之殤難以抹去。再去看黃堡、白堡(戰爭公墓),“一半城池,一半墳墓”,這句話絕無半點虛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當然,傷痕不是這座城市的全部,它還有生活。薩拉熱窩附近的特拉夫尼克小鎮,似乎一直在吹中世紀的風,舒緩微涼清新,也看不見一處“彈窩”。鎮外高處的軍事城堡已是廢墟,盡管還有完整的城墻和防御塔,盡管氣勢不減,但也僅僅是一處觀景臺,靜看人間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b>第三站</b></p><p class="ql-block"><b>塞爾維亞:茲拉蒂博爾+8字小火車+農場+斯圖代尼察修道院+諾維薩德+伏伊伏丁那博物館+彼得羅瓦丁要塞+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卡萊梅格丹城堡+圣薩瓦教堂+多瑙河游船+澤蒙小鎮</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塞爾維亞,處于東西方十字路口的國家,有飯后吃甜品的習慣。盡管每個餐廳做的甜品在香味、甜淡、口感上不一樣,但無不以增加愉悅感來完成一個餐廳的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音樂也有愉悅感,與甜品天生就是一對搭子,一個給人味覺愉悅,一個給人聽覺愉悅。我們到貝爾格萊德的第一道甜品,是觀看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老實說直到落幕我也沒有看懂聽懂,但是裝得很認真,甚至用哥德巴赫猜想來猜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不懂好像沒關系,反正味道純正,我是愉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貝爾格萊德的步行街,基本就是音樂集市,走一段就有管弦樂、搖滾或者歌劇表演;城市的許多街角,也有藝人彈唱,就連吃個飯也有吉他、手風琴伴奏。形式多樣的音樂,有如法式、意式、美式、日式甜品,喜歡哪一口,看你喜好。在諾維薩德小城,偶遇一個街頭合唱團(類似國內合唱愛好者),演唱極富感染力,相當于美式甜品高油高糖、自由隨性。在多瑙河邊,一艘滿載墨西哥游客歸航的游輪,也載著他們的拉丁音樂和舞蹈靠岸,火辣的舞動掀起了水陸兩岸的熱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行程中的國家博物館、鐵托墓、圣薩瓦大教堂、卡萊梅格丹城堡、前中國大使館……也僅僅是浮皮潦草的了解一下,久遠的歷史和戰爭的傷痛,有隱隱的觸動。而當地人好像不再糾纏戰爭的隱痛,照常的該吃吃該喝喝,是不是與音樂有關?我覺得有,只要有音樂,我連感冒都好的很快。</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赤峰市| 抚州市| 镇江市| 当阳市| 榕江县| 自贡市| 宣恩县| 苍山县| 大悟县| 九龙城区| 阳山县| 大英县| 五大连池市| 凉山| 越西县| 阿城市| 应城市| 桐梓县| 阿拉善盟| 临潭县| 沈阳市| 汨罗市| 理塘县| 聂荣县| 南宫市| 安义县| 蒲江县| 双流县| 旬邑县| 房山区| 太仓市| 东阿县| 余干县| 阳春市| 莲花县| 吉安市| 丹江口市| 公安县| 桓台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