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起摩洛哥,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菲斯、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這三個城市的名字,也許把這三座城市中的一座當成摩洛哥的首都,這沒有什么奇怪的,因為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太過于低調(diào),而另三座城市赫赫有名,所以難免會出錯。</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7日</p><p class="ql-block"> 大巴車載著我們,從梅克內(nèi)斯出發(fā),行程150公里,到達拉巴特。</p><p class="ql-block"> 進入拉巴特,像是從遠古的中世紀一下子穿越到了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 車子如同穿梭在一個連著一個的花園之中。道路兩旁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樹從眼前掠過,設(shè)計精致的小花園如同大大小小的阿拉伯地毯鋪在轉(zhuǎn)彎處和十字路口,白色的樓房鱗次櫛比,在綠油油的樹林中挺著胸,昂著高高的頭。微風徐來,夾帶著大西洋氣息,讓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道路交叉口上,有交警在站崗,還有女交警。</p><p class="ql-block"> 但凡有高墻圍著的大園,都有保安站崗,并且每20米左右就設(shè)有一崗,就連我們酒店外一條六七十米的道路邊,都有三個崗亭,每個崗亭有一個保安,大門口有兩個保安。</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為何要這樣,轉(zhuǎn)而一想,這不就安全了嗎,首都嘛,安全是第一位的。</p> <p class="ql-block">烏達雅城堡</p><p class="ql-block"> 烏達雅堡是摩洛哥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和要塞,是摩洛哥歷史上最悠久的城市防御工事之一。這座城堡曾是穆拉比特王朝的居所,并在后來成為渡船幫首領(lǐng)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tǒng)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 </p><p class="ql-block"> 這座軍事要塞便是烏達雅城堡,也稱烏達雅要塞。 </p><p class="ql-block"> “里巴特”慢慢演變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名字——拉巴特。</p><p class="ql-block"> 城墻寬2.5米,高達8-10米。全部用大塊方石建成。可想整座城堡牢固的猶如“鐵壁銅墻”。</p><p class="ql-block"> 不過畢竟經(jīng)歷了800多年,期間還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占領(lǐng)過。大多城墻破損嚴重,還好,一些城門和瞭望臺迄今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城堡建在一座山上,順著寬敞的臺階拾級而上,回過頭來一看,左邊古老的城墻沿山頂一直通向山腳,蜿蜒巍然,石板鋪就的臺階也一直延伸至山腳,古城墻和臺階相得益彰,將你一下子帶入到古戰(zhàn)場堡壘的場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城門雖然渾身上下凸凹不平,斑駁陸離,溝壑縱橫,滿目滄桑,卻昂首挺胸,如松立雪,巍然矗立。</p><p class="ql-block"> 門口有衛(wèi)兵在把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大門進來,出乎預料,里面竟然是一座有人居住的城堡。</p><p class="ql-block"> 一點都沒有戰(zhàn)爭的痕跡,完全是一個居民區(qū)。</p> <p class="ql-block"> 建筑多是兩層的房子,刷著上白下藍的涂料,頓時感覺寧靜清幽。</p> <p class="ql-block"> 雖然透著一股寧靜,但是感覺很粗糙,像是一個村子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街巷也很隨意,隨著地勢起伏蜿蜒。</p><p class="ql-block"> 不過少了令人生厭的商業(yè)氣息。</p> <p class="ql-block"> 原來城堡的名字“烏達雅”就來源于這里的第一批居民。</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在13世紀他們從一個叫“烏達雅”的部落招募而來的。為了保護當時蘇丹圣戰(zhàn)的成果,在此安營扎寨,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后來就形成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小漁村。</p> <p class="ql-block"> 走到漁村的盡頭,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開闊的平臺。據(jù)說這里就是古代的城堡市場。</p><p class="ql-block"> 可以近距離俯瞰腳下的布雷格雷河。</p> <p class="ql-block"> 烏達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東,布雷格雷格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p><p class="ql-block"> 腳下,河水咆哮著涌向大海,似乎完成了它從誕生之日就肩負的使命,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奔向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遠處,藍色的大西洋以它博大的胸懷,襟懷灑落地擁抱這個用自已的身體滋潤了這片土地,養(yǎng)育了千千萬萬摩洛哥人的母親河。</p><p class="ql-block"> 你看,它們像久別重逢的老友,相互拍打著對方,并發(fā)出哈哈哈哈的歡笑聲,仿佛笑出了眼淚。</p><p class="ql-block"> 而這樣的海岸線,摩洛哥有17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駐足在高高的瞭望臺之上,靜享著海天一色美景的同時,一幅摩洛哥在地球上的地理住置的版圖映入眼簾:</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全名為“摩洛哥王國”。位于非洲大陸的西北角,與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等國接壤。西面瀕臨大西洋,北面更是著名的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隔直布羅陀海峽相望。</p><p class="ql-block"> 緊緊扼著地中海前往大西洋的關(guān)鍵位置,是地中海到大西洋的門戶,在17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擁有不少天然港灣,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 不過摩洛哥的交通位置雖然優(yōu)越,但它的地形和地勢環(huán)境卻并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面積不大。其國家總面積只有46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個面積不包括西撒哈拉),與我國四川省面積相當。</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整個國家的地形比較復雜,山地、高原、平原各種地形雜糅。</p><p class="ql-block"> 中部和北部便是陡峭、險峻的阿特拉斯山脈,而東部和南部又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唯有西北沿海一帶是狹長低緩的平原地區(qū),適合人類居住,也是摩洛哥人民的主要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除了沿海地形是平原,較為平坦外,摩洛哥的降水也是沿海平原較為豐富,而向內(nèi)陸過渡時,降水便逐漸減少,所以,盡管摩洛哥的面積有46萬平方公里,理論上可以承擔更多的人口,但實際上3600多萬人,便已經(jīng)快達到摩洛哥居住人口的極限。</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雖然地形復雜,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qū)較少,但沿海平原地區(qū),卻是上等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不僅氣候宜人,降水適中,更是水草豐茂,景色優(yōu)美、花草如畫,享有“北非花園”和“烈日下的清涼國土”兩個美譽。</p><p class="ql-block"> 因此,當?shù)厝嗣裆畹眠€是比較幸福的,至少不需要擔心頻繁的自然天災(zāi)。</p> <p class="ql-block"> 不由得感嘆:這是一個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p><p class="ql-block"> 首先,摩洛哥是一個純粹的白人國家,其國家人口在3600多萬,其中80%的人口為阿拉伯人,系白色人種,而剩下的20%人口又為柏柏爾人。</p><p class="ql-block"> 柏柏爾人并不是黑人,據(jù)現(xiàn)在的科考資料顯示,柏柏爾人的祖先應(yīng)該是歐洲人,是典型的中亞地區(qū)的白色人種。</p><p class="ql-block"> 因此,全是由白色人種組成的國家卻生活在非洲,自然會顯得格格不入。在我們這些天的游覽中,見到的黑種人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平臺上遇見的摩洛哥美女,天姿國色,風華絕代。</p> <p class="ql-block"> 其次,城市里有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更有精美的蘊含自己文化的獨特建筑。</p><p class="ql-block"> 這些建筑擁有自己獨特的阿拉伯風格,并吸取了歐式建筑的特點,使得摩洛哥的建筑跟非洲大部分國家都格格不入,顯得鶴立雞群,使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再有,摩洛哥的經(jīng)濟雖然不是十分發(fā)達,但在非洲,也能排在前五。</p><p class="ql-block"> 國家以磷酸鹽出口、旅游業(yè)、僑匯為主要的經(jīng)濟支柱。</p><p class="ql-block"> 雖然國土面積有限,農(nóng)業(yè)難以實現(xiàn)自給自足,不過農(nóng)業(yè)設(shè)施比較完善,超過了大部分非洲國家。</p><p class="ql-block"> 因為靠近海洋,海岸線很長,魚類資源豐富。甚至連工業(yè)也在迅猛發(fā)展,其汽車行業(yè)發(fā)展速度很快。</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多項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前提下,摩洛哥的人均GDP也達到了3200迪拉姆左右,遠超一般的非洲國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所以,從形式上給我的印象就是: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p> <p class="ql-block"> 到達酒店的時間不晚,我到酒店附近轉(zhuǎn)了一圈。</p><p class="ql-block"> 城市特別干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風景怡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酒店對面有一個清真寺,高高的宣禮塔在夕陽的余暉下金光閃閃,似乎在用它一身的萬丈光芒來召喚穆斯林,賜予他們生命、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走出酒店大門往右行,有一個藝術(shù)館。</p><p class="ql-block"> 館前一對黑色的雕塑佇立在左右,仔細看了半天,也看不出這雕塑象征什么。</p><p class="ql-block"> 看不懂上面的外文,也不懂當?shù)貧v史文化,怎能看得懂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建筑給人一種清新無瑕的超凡脫俗,據(jù)說這個城市所有建筑都統(tǒng)一刷成白色,所以被稱為“白色皇城”。</p> <p class="ql-block"> 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全國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與菲斯、馬拉柯什、梅克內(nèi)斯并稱摩洛哥四大皇城。</p><p class="ql-block"> 自1912年以來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始建于12世紀穆瓦希德王朝。現(xiàn)存老城為18世紀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后興建。</p><p class="ql-block"> 新城為西式樓房和阿拉伯民族風格的精巧住宅,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王宮、政府機關(guān)、全國高等學府都座落在新城。</p><p class="ql-block"> 舊城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居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依然存留著濃厚的中世紀風采。</p> <p class="ql-block"> 酒店左邊有一間小吃店,老板娘在做餅。</p> <p class="ql-block">酒店一角。</p><p class="ql-block"> 又見“摩洛哥馬塞克工藝”及“菲斯藍”。</p> <p class="ql-block">酒店油畫欣賞</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8日</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們來到拉巴特皇宮參觀。</p><p class="ql-block"> 皇宮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重要地標和國王的辦公及正式居所。</p><p class="ql-block"> 皇宮建筑群始建于18世紀,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筑,大門上用黃銅雕成圖案,綠玻璃瓦屋頂。融合了摩爾風格和阿拉伯傳統(tǒng)建筑元素,展示了精美的工藝和莊嚴的氣派。</p> <p class="ql-block"> 整座皇宮占地2平方公里,高高的城墻環(huán)繞四周,城門口有衛(wèi)兵守護。</p><p class="ql-block"> 里亞德宮更是重乒把守,穿各兵種軍警制服的都有。一字排開的大炮守在門外,威風凜凜。這些都無一不彰顯出摩洛哥王國最高權(quán)力核心所在,神圣而不可侵犯!</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是國王辦公和居住的場所,還用于舉行國家重要儀式和接待外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噴泉。</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國王如果在皇宮里,廣場噴泉就會噴水,今天未噴水,看來國王不在這個皇宮里。</p> <p class="ql-block"> 雖然王宮不能入內(nèi)參觀,但國王大度地對世界各地的游客開放了廣場,站在廣場上拍照是允許的。</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擁有最高權(quán)力。國王是國家元首、宗教領(lǐng)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tǒng)帥;法院院長和法官由國王任命。</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1963年8月21日生,是已故哈桑二世國王的長子。</p><p class="ql-block"> 1985年畢業(yè)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79年被立為王儲。1985年被國王任命為皇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協(xié)調(diào)員。1994年晉升少將軍銜。1999年7月30日登基。愛好閱讀、游泳和賽艇運動,精通阿拉伯語和法語,懂英語和西班牙語。有一子一女。</p><p class="ql-block"> 國王穆罕默德六世于1999年即位后,堅持君主立憲制、多黨制等既定政策,注重發(fā)展經(jīng)濟,強調(diào)依法治國,優(yōu)先解決貧困、就業(yè)等社會問題。同時加大反恐力度,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從而使得摩洛哥經(jīng)濟穩(wěn)步發(fā)展,政治基本穩(wěn)定。</p> <p class="ql-block"> 宮殿四周被美麗的樹叢環(huán)抱,諾大的廣場周圍鋪滿了鮮翠欲滴的草坪,圓形的、菱形的花臺如同盛開的花朵將廣場點綴得艷麗多姿。處處彰顯出皇家花園的富麗堂皇和典雅大氣。</p> <p class="ql-block"> 在皇宮巨大的院落里還有專門提供給皇室成員們做禮拜的麥克蘇爾清真寺,摩洛哥皇家的宗教活動都是在這個清真寺舉行。</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陵墓</p><p class="ql-block"> 位于拉巴特市中心。</p><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五世為前國王哈桑二世的父親,現(xiàn)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爺爺。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開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內(nèi)兩側(cè)分列為哈桑二世(現(xiàn)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父親)及其弟阿卜杜拉親王(現(xiàn)任國王的叔叔)墓,并建有陳列館,藏有阿拉維王朝歷代君主畫像和五世遺物及其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資料與文獻。</p> <p class="ql-block">阿拉維王朝</p><p class="ql-block"> 一,摩洛哥獨立之前 </p><p class="ql-block"> 阿拉維王朝是摩洛哥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封建王朝(1666年——今)。創(chuàng)始人謝里夫·拉希德,自立為蘇丹,亦稱謝里夫王朝、塔菲拉勒王朝。曾經(jīng)是摩洛哥最強大的王朝。</p><p class="ql-block"> 1672年,穆拉·伊斯瑪儀(1672~1727在位)繼蘇丹位。他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組建了一支由黑人穆斯林組成的訓練有素的軍隊,對內(nèi)平息王族爭權(quán)而引起的動亂,對外反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先后光復了西班牙人侵占的馬穆拉和英國侵占的丹吉爾等地。從1691年起,解放了大西洋沿岸外國入侵者占領(lǐng)的土地,初步贏得了摩洛哥的民族獨立。他執(zhí)政期間,王朝復興,經(jīng)濟繁榮,同歐、亞一些國家貿(mào)易頻繁;伊斯蘭學術(shù)文化昌盛,非斯和馬拉喀什仍保持著馬格里布伊斯蘭學術(shù)文化中心的地位,同阿拉伯伊斯蘭各國保持著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被譽為“偉大的蘇丹”。</p><p class="ql-block"> 他死后,摩洛哥遭英國和荷蘭殖民主義者的軍事干涉和經(jīng)濟入侵,國內(nèi)出現(xiàn)經(jīng)濟危機和政治動亂。</p><p class="ql-block"> 蘇丹阿卜杜·拉赫曼(1822~1859在位)執(zhí)政時,王室內(nèi)訌,地方勢力割據(jù),加之法國等殖民主義的入侵和掠奪,致使統(tǒng)治者政令不出,王朝基本衰亡。</p><p class="ql-block"> 1860年,西摩戰(zhàn)爭中,西班牙侵占了得土安。1912年《非斯條約》簽訂后,蘇丹屈從法國殖民統(tǒng)治,淪為附庸。</p> <p class="ql-block">二,摩洛哥獨立后</p><p class="ql-block"> 直到1956年,法國承認摩洛哥獨立,穆罕默德五世成為獨立后的阿拉維王朝首位蘇丹。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p><p class="ql-block"> 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國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國王登基。</p><p class="ql-block"> 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國王因病逝世,王儲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稱穆罕默德六世。</p><p class="ql-block"> 獨立后,先后經(jīng)歷三位國王,他們是已故穆罕默德五世國王、哈桑二世國王和在位的穆罕默德六世國王。</p> <p class="ql-block"> 陵墓左側(cè)建有清真寺,再左側(cè)為講經(jīng)臺。</p><p class="ql-block"> 陵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p> <p class="ql-block"> 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紀。</p><p class="ql-block"> 長183米,寬139米,四周有16道門,據(jù)說毀于1775年一場以里斯本為震中的大地震,從殘存的312根高低不等石柱中,還能辨認出當時建筑規(guī)模的宏偉。</p> <p class="ql-block"> 聳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禮塔)卻完整無損。</p><p class="ql-block"> 用玫瑰色石塊砌成的高塔單邊占地16米,高44米,加上塔頂,共高69米。</p><p class="ql-block"> 四周雕刻圖案各異,具有摩洛哥傳統(tǒng)藝術(shù)特色,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跡。</p> <p class="ql-block"> 整個建筑群莊嚴雄偉,風格典雅,體現(xiàn)了阿拉伯穆斯林精美的建筑工藝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風格和裝飾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舊城(薩勒舊城)</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由兩個緊連的姐妹城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薩勒舊城。</p><p class="ql-block"> 進入新城,西式樓房和阿拉伯民族風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樹叢中。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街心花園,比比皆是。王宮、政府機關(guān)、全國高等學府都坐落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舊城薩勒圍以紅色城墻,城內(nèi)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榮,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藝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依然存留著濃厚的中世紀風采。</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頭扎進了老城的菜巿場</p><p class="ql-block"> 沿著五六米寬的巷子游逛。道路用石板鋪成,兩邊商鋪密密層層,各種小吃店鱗萃比櫛,有賣燒餅的,賣甜品的,賣熟食的……</p><p class="ql-block"> 還有賣各種果脯的店,紅的、黃的、黑的,五顏六色,就像五彩繽紛的盲盒,等待你去把它打開,定會給你驚喜。</p> <p class="ql-block"> 老遠就聞見一股獨特的飄香,知道那是摩洛哥當?shù)刈钣忻那逍旅撍椎谋『刹璧南阄叮€有濃郁的咖啡香味。</p><p class="ql-block"> 這位一定是在給客人送薄荷茶。</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過一道彎,未見其影,但聞其腥,腥風血雨,臭氣熏天,撲鼻而來。</p><p class="ql-block"> 這里當然是魚市場了。</p><p class="ql-block"> 全都是新鮮的海產(chǎn)品,沒見著魚塘里養(yǎng)的。當然了,這里瀕臨大西洋,這份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還有人去吃池塘里的魚么?</p><p class="ql-block"> 那些雞好漂亮,個頭小,顏色艷麗,把它們宰了、吃了,太可惜了吧,放著觀賞,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走完魚市場,來到菜市場。</p><p class="ql-block"> 這兩個歐洲人也逛到了這里。</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歐洲人特別喜歡來摩洛哥度假,這是因為摩洛哥離歐洲比較近,并且這里長期被歐洲殖民,融入了大量的歐洲文化,他們感到很親切。還有,這里氣候宜人,海岸風光旖旎,并且,對于他們來講,物價不算高。</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摩洛哥,隨處可見歐洲人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 很多菜都擺到了路邊,薄荷、土豆、洋蔥、番茄、大蔥、黃瓜、茄子、甜椒、胡蘿卜……這些蔬菜長得和我們中國的基本相似。看來,它們不分土壤和氣候,在哪個國家都能生長,地球人都吃它們。</p><p class="ql-block"> 市場上的綠葉蔬菜太少了,只有生菜和包心白,例如我國菜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大白菜小白菜、大苦菜小苦菜、回香菜、小米菜等等,沒見著。</p><p class="ql-block"> 難怪,我們的餐食,雖然檔次不低,精心烹飪,制作精良,但是,不管中餐還是西餐,綠葉蔬菜特別少,永恒不變的黃瓜、番茄、胡羅卜、紅綠甜椒。</p> <p class="ql-block"> 走出菜市場,來到了小商品專賣區(qū)。</p><p class="ql-block">這位是修鞋子的師傅。</p> <p class="ql-block">這是</p><p class="ql-block">賣皮鞋的</p><p class="ql-block">小老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位是</p><p class="ql-block">悠閑逛街的男士</p><p class="ql-block">看樣子不是來買菜的,是來等朋友的吧?</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先生的家定是在附近,</p><p class="ql-block">是準備去清真寺嗎?</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是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嗎?</p><p class="ql-block">手里拿著一枚硬幣,是準備去買點零食嗎?</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海鮮餐</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位于大西洋邊的一處海鮮餐館,品嘗有名的大西洋海鮮餐。</p><p class="ql-block"> 陽光、沙灘、海浪、海風、以及香氣撲鼻、鮮嫩香脆的大西洋海鮮,似乎嘗到了大西洋的味道,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以下兩幅圖</p><p class="ql-block">上圖:西葡摩17天之旅路線圖。</p><p class="ql-block">下圖:摩洛哥段路線圖。紅箭頭標注的是《西葡摩17天之旅》系列游記寫到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女性|
板桥市|
西贡区|
宜昌市|
厦门市|
辉南县|
英超|
榕江县|
玉环县|
攀枝花市|
昆山市|
汪清县|
武城县|
民勤县|
张家口市|
瑞安市|
炎陵县|
广安市|
姜堰市|
十堰市|
弋阳县|
讷河市|
海安县|
大埔区|
合山市|
冷水江市|
漯河市|
托克托县|
崇礼县|
南江县|
平原县|
丰台区|
防城港市|
海丰县|
寻乌县|
霸州市|
根河市|
和林格尔县|
乌兰浩特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