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野罌粟(學名:Oreomecon nudicaulis (L.) Banfi, Bartolucci, J.-M.Tison & Galasso)</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別名:山大煙、山米殼、野大煙、巖罌粟、山罌粟、小罌粟、橘黃罌粟、冰島虞美人</p><p class="ql-block"> 是罌粟科、高山罌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50厘米,具乳汁,全體被粗毛。葉生基生,具長柄;葉片輪廓卵形或長卵形、狹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鈍圓,兩面疏生微硬毛?;▎为氻斏?。萼片2,廣卵形,被棕灰色硬毛,花開后脫落?;ò?,桔黃色,倒卵形至寬倒卵形,具微波狀缺刻。雄蕊多數,花絲絲狀;子房具棱,柱頭5-9裂。蒴果,狹倒卵形,密被視而長的硬毛,頂孔開裂。種子細小,多數?;ㄆ?-7月,果期8月。</p><p class="ql-block"> 生于海拔580-3500米的林下、林緣、山坡草地。兩半球的北極區及中亞和北美等地有分布。原產地俄羅斯(阿穆爾州、布里亞特、赤塔、伊爾庫茨克、哈巴羅夫斯克、馬加丹、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島、雅庫茨克);引入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和中國多地。</p><p class="ql-block"> 野罌粟和罌粟的區別如下:</p><p class="ql-block"> 毒性成分不同:野罌粟體內不含或者含有微量的毒品物質,它并不像罌粟那樣可以制毒;而罌粟是眾所周知的毒品原料。</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不同:高度:野罌粟一般較矮,植株在20-50厘米高;而罌粟的高度達到30-80厘米。</p><p class="ql-block"> 葉子形狀:野罌粟的葉片輪廓呈卵形;而罌粟的葉片呈條狀披針形。</p><p class="ql-block"> 花朵顏色:野罌粟的花朵通常呈桔黃色或淡黃色、黃色等;而罌粟的花朵則呈紫紅色。</p><p class="ql-block"> 生長環境及分布地區有差異:野罌粟生長在海拔580-3500米的林下、林緣、山坡草地等處,常聚生成片生長。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多個省份以及蒙古、俄羅斯的部分地區;而罌粟生長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處。</p><p class="ql-block"> 花期和果期不完全相同:野罌粟花期通常在每年的6~7月,果期在8月左右;而罌粟的花期較長,為每年的3~11月,其果期也在這一時間段內。</p><p class="ql-block"> 請注意,盡管野罌粟與罌粟在外觀上有明顯的區別且毒性較低,但仍需避免誤食或使用不當,以免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同時,種植任何植物都應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临夏县|
浦东新区|
分宜县|
咸阳市|
渝北区|
民丰县|
金乡县|
铁岭县|
郓城县|
台山市|
杂多县|
西城区|
苏尼特右旗|
铁岭县|
浑源县|
安泽县|
三门峡市|
双峰县|
广安市|
奉节县|
洪雅县|
湛江市|
南安市|
哈尔滨市|
池州市|
灵丘县|
娱乐|
同仁县|
安顺市|
布拖县|
灌南县|
翁牛特旗|
伽师县|
孝义市|
富源县|
太和县|
柳林县|
琼海市|
祁门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