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位于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 ,北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臨那曲市、東南依日喀則市,西南和西部與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為界;總面積33.717萬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阿里地區轄7個縣 ,地區行政公署駐噶爾縣獅泉河鎮。</p> <p class="ql-block">西藏阿里位于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 ,北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臨那曲市、東南依日喀則市,西南和西部與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為界;總面積33.717萬平方千米 。</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截至2022年末,阿里地區常住人口12.3萬人,居住著藏、漢、蒙、回、維等34個民族 。</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原是象雄部落的活動區域;4至5世紀,建立象雄王國,后成為吐蕃屬地;11世紀,建立古格王國;元至元二年(1265年),古格王國隨西藏一起歸屬元朝;清代,設“維阿里噶本”,管轄原古格王國轄境;1960年,設阿里專區;1970年,改稱阿里地區 </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是西藏自治區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國家安全屏障西部戰略要地、中國礦產資源儲備基地、中國西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和高原特色牧業生產基地,也是岡底斯國際旅游合作區、生態安全屏障的核心區域。</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有“千山之宗,萬水之源”之稱,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平行排列。岡仁波齊、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札達土林等均為著名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有“千山之宗,萬山之祖”之稱。地區境內山系眾多,自南向北,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平行排列,構成高原的骨架;山脈之間,分布著寬窄不一的帶狀構造谷地和斷陷盆地。</p> <p class="ql-block">在這些巨大的山系之間,又派生出數十條次一級山脈,最為著名的就有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和岡底斯山岡仁波齊峰。南部和西南部為深切的溝、谷及零星的沖擊扇地帶;東部及西北部地勢相對平緩,形成寬谷和一望無際的草原戈壁。</p> <p class="ql-block">總的地勢特征是從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脈主脊線逐漸降低,最高點為普蘭縣境內的納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點在札達縣什布奇附近的朗欽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對高差4894米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昌平区|
桂阳县|
东阿县|
兖州市|
青河县|
丁青县|
姜堰市|
佛冈县|
古交市|
大冶市|
南投市|
门头沟区|
西乌珠穆沁旗|
唐海县|
靖宇县|
太保市|
汶川县|
三穗县|
洪雅县|
金川县|
宜阳县|
济源市|
修水县|
瑞金市|
房山区|
简阳市|
湘潭市|
桓台县|
宁海县|
南和县|
庆阳市|
施秉县|
增城市|
宁都县|
北辰区|
金阳县|
洛宁县|
叶城县|
涟源市|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