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那遠去的麥收往事

秋實

那遠去的麥收往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每到麥收季節,我小時全村老少齊上陣,披星戴月“戰三夏”的場景就會一幕幕浮現在的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進入農歷的五月上旬(公歷六月上旬),地里麥子被熱風一吹,一個中午就會變黃成熟,</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正所謂“麥熟一晌”。每當這個季節,四野</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麥浪滾滾,麥香滿天飄揚,風吹麥浪遍地“金光閃閃”。每當這個季節,生產隊就會添置一些夏收用的農具,什么叉擦掃帚、篩子簸箕、鐵鐮木掀、繩草要子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現在的人整天都愛說自己怎么怎么忙,讓我說過去麥收季節的人才真的叫忙。記得當時,好像整個村子沒有一個閑人,人們都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就連小孩子們放麥假也要去生產隊幫著干活,間苗啦,拔草啦,插地瓜秧啦、揀麥穗啦……老師們也要回村幫助割麥忙“三夏”,當時的說法是“三秋沒有一夏忙,三夏沒有一秋長”。村里所有的人,只存在于兩個地方,要么在麥田地里忙,要么在麥場上忙。男女老少所有的人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夏收、夏種和夏管上,這就叫做“戰三夏”。</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學的時候,放了麥假,大人們去地里割麥子,我就跟在后面揀麥穗。來回蕩漾在田壟之間,鳥叫的聲音、鐮刀割麥的聲音、拉車喊號子的聲音、吆趕牲口的聲音和社員們的說笑的聲,真是熱鬧、喜慶、溫馨又祥和。</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天是藍的,水是綠的,人是誠的,情是純的,心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的家鄉臨淄區房家村,全村六個生產小隊的大部分高強度耕收農活都要依靠牲口干,地里的麥子和其他莊稼,幾乎都是靠它們拉回家。割倒的麥子拉到了麥場上,擔心半夜下雨,社員們就把滿場的麥捆摞成麥垛,摞好的麥垛就像一個個小山包。我們這些“淘氣包”就在這一個個麥垛間捉起了迷藏,有心眼的伙伴,不顧大人訓斥,拉開麥捆小身子往里面一鉆,咋找都找不到。</p><p class="ql-block"> 麥收季節,只要聽收音機里預報說明天天氣好,社員們一大清早就去到麥場上,攤開晾曬收割的麥子。麥子在場上曬一、兩天太陽,就開始打場脫粒了。</p><p class="ql-block"> 打場脫粒是麥收季節最具特色的場景。牲口在前天拉,碌柱(石滾子)在后面跟著轉,震的地面咕咚咚的響。有時牲口不夠用,壯勞力倆人一組也得拉碌柱。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滾碾,麥粒就全部脫離麥穗,麥草經過碾壓綿軟綿軟的,整個場院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毯子,我們這些“調皮蛋”不知道熱,也不嫌扎,在麥草上追逐嬉鬧、翻筋斗,玩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每到麥收季節,鄉親們都卯足了勁,精神抖擻,落實上級“抓而不緊,等于不抓”的要求,爭分奪秒戰“三夏”,戰天斗地奪豐收。田野上到處彩旗飄揚,豪言壯語響徹地籠之間,《毛主席是咱社里人》的歌聲隨風飄蕩,到處是一派鶯歌燕舞的豐收景象。</p><p class="ql-block"> 為了“爭主動,抓早字,趕進度”,社員們白天干一天活,晚上也常常顧不得休息,顧不了疲勞,吃完晚飯又披星戴月挑燈連夜繼續干,確保曬透的小麥不被雨淋,豐收的糧食顆粒歸倉。那時候管這種加班加點的勞作叫做“高潮”。所有的人都任勞任怨,樂此不疲;所有的人都心底無私,干勁倍足。</p><p class="ql-block"> 麥收季節,麥場上脫粒好了的麥粒,用木锨揚,用簸箕簸,用袋子裝,最后把裝滿麥粒的袋子,堆在一起,第二天繼續晾曬,晾曬到所含水分達到國家要求了,就敲鑼打鼓、大車小輛插著彩旗,浩浩蕩蕩拉著麥子到公社糧所交送愛國糧。</p><p class="ql-block"> 哲人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世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如今的麥收方式已經高度現代化,機收、機脫、機器烘干儲運一條龍作業,省時省力十分快捷方便。過去那種人工割、脫、曬、運的麥收模式早已“時過境遷”,蹤影全無,在農村再也找不到從前那種繁忙熱鬧的“三夏”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我這個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依戀農村,特別喜歡泥土的芳香和莊稼的味道,我真的想再在生產隊的打麥場里轉一轉,看看那一個個麥草垛,看看鄉親們那精神飽滿、“汽燈”高懸的“高潮”場景。可惜,這一切今天都已成為奢望,當年麥收的那些個美好場景都已經遠去,都成了記憶中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隨著七十年代末開始的農村改革進程的推進,我們村也毫無例外的分田到戶了,“單打獨斗”的耕耘作方式遍地開花,麥收早已不是“集體行為”,而成為了“各自為政,家自為政”的新業態,打麥場也隨之蕩然無存;隨著國家科技的快速進步,農業機械化、電子化、集約化耕作方式的普及,先前的麥收方式已經徹底被顛覆。</p><p class="ql-block"> 我心心念念的小時候的麥收場景已經遠去,正是 “今天的你我,怎能重復昨天的故事。……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季節還是那個季節,麥收的一切景象卻是“天壤之別”。每每看到這些,我的心里五味雜陳,說不清是對過往歲月的眷戀,還是對今日景象的贊賞。</p><p class="ql-block">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不能阻擋。我對小時候麥收場景的深切懷念卻不淡反強,所有童年麥收的美好記憶都深深沉淀在我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麥收季節講述那遠去的麥收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編發 秋實 2024年6.1特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濮阳县| 崇仁县| 恩施市| 宁乡县| 图片| 龙岩市| 阿巴嘎旗| 信宜市| 十堰市| 德保县| 响水县| 上林县| 温泉县| 巴南区| 渑池县| 新乡县| 宝坻区| 临安市| 广昌县| 柞水县| 邵阳县| 会理县| 惠水县| 纳雍县| 泾阳县| 海门市| 延安市| 甘孜| 盐池县| 宁明县| 密云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广饶县| 饶阳县| 焦作市| 华容县| 四会市| 乌审旗| 赤城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