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昨天晚上凱凱的數學作業有一道“解決問題”,其中做第5小題時遇到了困難,跑到廚房來問我,于是有了下面的對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媽,我有道題不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什么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決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決什么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決60元錢買一個書包和一個臺燈夠不夠的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你打算怎么解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想先把書包和臺燈的錢加起來,再和60元比較,如果多就是不夠,如果少就是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很正確??!去把你想的這個解決辦法用數學算式寫出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最常見的學習任務,原先叫做“應用題”,主要發展學生的“模型意識”,即分析任務——建立模型——數學表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但是近幾年我發現,“解決問題”一類的題目,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它的應有作用,一是教師沒有認識到這類任務所承載的“核心素養”任務是在培養學生的模型意識,二是教師在課堂上普遍沒有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完成任務”的過程,即經歷“理一理任務——分析建模——數學表達”,其中的“分析建?!?,也就是常說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非常弱化,聽課發現,老師們大多把重頭戲押在了“數學表達”也就是“列式計算”這一環節上了,只是滿足于能做對題、能考試,這是短期效應,從長期效應看,只要學生能力發展不好,后期只能在低層次水平徘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比如這一道關于“夠不夠”的問題,如果直接給出三步法:一算、二比、三結論,那么也能很快做出來,但是卻不能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和提升思維水平,因為它省略了最重要的“理任務”和“分析建?!边^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因此我覺得,面對這樣的任務,我們要從需要解決的“問題”本身出發,引導他真正的思考一下要解決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么”,找到解決的問題的“關鍵點”,然后再謀劃“怎么解決”,從而建立起解決這個問題的流程或模型,最后再用數學方式表達出來,并計算出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總之,老師重新認識“學習材料”和“轉換視角”是很重要的,教師要認識到每個學習材料對于兒童能力的培養在哪里,要摒棄上帝視角,轉換成兒童視角審視這些“司空見慣”的真問題,才能真正帶領學生進入真正的探究,使他們思維暢游到深處。</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永福县|
沅江市|
泰和县|
定兴县|
全椒县|
乌拉特中旗|
靖安县|
防城港市|
黄山市|
图木舒克市|
时尚|
西华县|
略阳县|
方城县|
禄劝|
天台县|
九龙县|
元氏县|
东宁县|
莱阳市|
象州县|
弥勒县|
关岭|
滦平县|
凌海市|
富锦市|
南开区|
忻州市|
江山市|
乐陵市|
花垣县|
盈江县|
开原市|
渭南市|
山阳县|
华宁县|
新津县|
高要市|
饶阳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