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30883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次南美五國的行程里有一天是在烏拉圭的科洛尼亞,于是在網上瀏覽了關于科洛尼亞的資訊,其中有一篇文章是這樣評價這個古城的:“烏拉圭小城科洛尼亞,美麗靜謐,印刻著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時代交錯纏斗的歷史痕跡,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 寥寥幾句話的描述,卻讓我有了些許的期待。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經歷,才會讓這個沉睡中的古城至今還沒有被喧鬧和混亂的現代生活打破平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中國人很少會橫跨大半個地球去個烏拉圭,但有機會去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簡稱BA)的話,一般都會花一天時間坐輪渡當日往返,也算是打卡了一個南美國家。這是位于BA市中心的Buquebus輪渡碼頭大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一樓大廳買好船票后到二樓出發大廳排隊過關,本國人和外國人在不同的窗口。先辦阿根廷出關,出示護照和船票,蓋完章,換一個窗口辦理烏拉圭的入關(一定要檢查確認入關章蓋妥了,否則回程時就無法出關了)。有美國簽證進入烏拉圭是免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去的時間是8點30分的航班,回程是下午3點30分的航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Buquebus的船是個能載人能載車的大郵輪,單程一個多小時,很平穩。船上有小賣部,收款臺上有牌子寫著當天的匯率,1 Dolar=900 Peso,這個比索應該是阿根廷比索,我查了當天(2023年12月3日)的官方匯率,一美元=360阿根廷比索(可見阿根廷比索有多水了)。一美元=39烏拉圭比索。烏拉圭和阿根廷的貨幣都叫比索(Peso),但是烏拉圭的經濟狀況要比阿根廷好很多,阿根廷比索不值錢,所以很多烏拉圭人跑過來這邊瘋狂購物。烏拉圭的物價水平相對南美幾個國家普遍較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渡輪漸漸駛離港口,河水黃黃的,天氣陰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洛尼亞,全稱為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位于突出在拉普拉塔河北岸的一個半島上,是烏拉圭西南部的港口城市,科洛尼亞省首府,東距蒙得維的亞(烏拉圭首都)177公里,與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隔河相望。科洛尼亞始建于1680年,為殖民者在烏拉圭的第一個居民點。在阿根廷和烏拉圭之間,拉普拉塔河像楔子一般插入南美大陸。它的河口足有280公里寬。即便是在內陸,當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交匯時,河流的兩岸也相距5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了碼頭,沿著河邊步行10幾分鐘就可以進入科洛尼亞最出名的Historic Quarter(歷史街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座古城記錄了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兩個世紀的羈絆。1680年至1828年間,兩大帝國都試圖控制秘魯銀和巴西的貨品貿易,科洛尼亞的戰略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他們爭斗和掠奪的原因,最終由葡萄牙人控制了此地。直到1825年8月25日烏拉圭擺脫了巴西帝國的統治宣布獨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洛尼亞(Colonia Del Sacramento)是烏拉圭最古老的城市,城市老城區內至今保存了許多混合了西班牙、葡萄牙和后殖民時代風格的建筑,1995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這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這塊由瓷磚鋪成的地圖,感覺老城區不大。今天游人也不多,我們漫無目的的穿街走巷,美麗而恬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里至今保留著17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完美融合的建筑風格,反映了它動蕩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上的景色使人心情愉悅,古老的街道綠樹成蔭。兩邊高大的法國梧桐,讓我產生了錯覺,貌似走在上海的淮海路上,感覺很親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進入科洛尼亞老城,可以通過1811廣場進入,這個廣場現在看來就是一片空地。早期的烏拉圭河東岸地區居住著查魯亞印第安人。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險隊發現。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領導人民進行獨立戰爭,并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將烏并入巴西。1828年8月27日巴西和阿根廷簽訂蒙得維的亞和約,承認烏拉圭獨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廣場附近的禮品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著名的坎坡門就位于這里,它是進入老城的入口。坎坡門的歷史背景與科洛尼亞市的歷史緊密相關,見證了該地區從殖民時代到獨立戰爭的變遷過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80年,葡萄牙攝政王堂.佩德羅命令興建德爾薩克拉門托移民鎮。但是這一舉動引起了西班牙人的不快。就在同一年,這個新建的小鎮落到了西班牙人手中,此后,薩克拉門托由于和約和戰爭而數次易手,幾乎每一次都遭到毀壞,然后又得以重建。直到18世紀上半葉,葡萄牙總督安東尼諾.德瓦斯康塞洛斯才有幸單獨統治這個小鎮達27年之久。在這段時期(1722-1749),鎮上建起了不少精美的民用和軍用建筑,使小鎮增色生輝(這些建筑中幸存的部分至今仍令人仰慕不已)。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也步入了文化和商業的鼎盛時期,鎮上的居民比西班牙人在1726年前后興建的蒙得維的亞市的居民還多一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著高高雙塔的圣禮教堂是烏拉圭最古老的教堂。自從17世紀末修建以來,曾多次被毀。最嚴重的一次損壞發生在1823年,當時裝炸藥的圣器室爆炸了。雖然經過修復,教堂還是失去了原有建筑的統一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教堂中殿保留著一些讓人贊嘆的藝術品,其中有一幅16世紀的圣壇背壁裝飾畫,一幅17世紀的圣家庭畫和一尊用巴拉圭桃花心木雕刻的阿西西的圣方濟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唯一幸存的部分是它修建于1695年的廊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在這座教堂和市長廣場中間,考古學家成功地確定了葡萄牙總督瓦斯康塞洛斯宮殿的確切地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宮殿本身早已蕩然無存,但考古學家勘校了不少殖民時期的市政規劃圖,從而得以確定了外墻的位置,并在1000平方米的地面上重現了宮殿每一面墻和隔墻的布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雖然人們已經對薩克拉門托鎮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挖掘,但這個古老的小城仍沒有泄露自己動蕩歷史中的全部秘密,有許多謎還有待考古學家去發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聳于古鎮中心的白色燈塔叫“埃爾·法魯燈塔”,是古城標志性建筑。建于1857年,塔底部為正方形托著圓柱形的上半部,有111級臺階可登上塔頂。燈塔是建于圣弗朗西斯修道院遺址之上,如今從殘垣斷壁仿佛看見當年金戈鐵馬,硝煙彌漫,滿目瘡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燈塔的高處,晚上可望見BA閃爍的燈火。1680年,第一支西班牙遠征軍就是從BA出發,前來奪取葡萄牙人的要塞—科洛尼亞的。如果你選擇在歷史街區慢行時,不如登上艾爾法魯燈塔,無論是遠處的港口,還是由葡萄牙陶瓷瓦頂裝飾的17世紀特色房屋,都可以盡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洛尼亞著名的“嘆息街”。這條街保留了殖民時代的建筑風貌,也因為它的神秘故事而聞名。傳說的版本很多,有的說是被判死刑的囚犯會被綁在這里,直到被漲潮的河水淹死。有的說以前這條街上有很多青樓,當地的水手們會來一解愁悶,同時為他們的愛情而嘆息。另一個版本說是一個戀愛中的女子在等待戀人時被人刺死,每個滿月的晚上她都回到這里等她的戀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中占地16公頃的建筑物,風格各異,布局也很奇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的許多城鎮都采用規整的棋盤式布局,但這個要塞的布局方式卻是犬牙交錯的。這由當地的地形所決定,而且也有助于擋風,因為拉普拉塔河上時常狂風大作。市長廣場正對著拉普拉塔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依墻而生的樹藤,越墻而出、花開正艷的勒杜鵑。幾乎每戶人家門口都會有鮮花在綻放,生活或許可以清貧,但是一定不可以寡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用葡萄牙瓷磚做成的門牌,是這里的一大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的午餐就在這家完成的,一頓不錯的西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洛尼亞小鎮的修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殖民強國相互爭斗的結果,鎮上兩種不同建筑風格奇異的揉合也充分反映了它動蕩的歷史。從小鎮的地磚中至今還可以發現西班牙的地磚更為整齊,而葡萄牙時期的則更為凌亂。因為葡萄牙統治時期更早,之后西班牙又重新修繕過小鎮。古城的街道也能區分出兩種不同的風格:葡萄牙人建的路面,兩邊高,中間低,雨水就從中間流走;而西班牙人建的正好相反,中間高,兩邊低,雨水兩邊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著石塊路往上走,視野會逐漸變得開闊。這是另一條看起來更久遠的古街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世紀初,在廣場上種植了五棵王棕和兩棵雪松。廣場上的公共花園和保存完好的宅邸使這里仍具有早期的田園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座優美的白色教堂,獻給圣貝尼托·德·巴勒莫(San Benito de Palermo),他是天主教會的第一位黑人圣徒。該建筑也因成為電影《卡米拉》取景地而聞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貝尼托教堂,建于1761年,是第一個黑人傳教士主持的教堂,小巧而簡陋,信眾主要是黑人奴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斗牛競技場,1912年建,典型的摩爾式風格設計。它可以容納10000觀眾,只使用了2次,至今已空置了100多年。烏拉圭唯一的斗牛場 ,以穆德哈爾風格(mudéjar)建造,與西班牙的斗牛場非常相似。現已成為一處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馬丁在南美洲享有崇高的聲譽。他與西蒙·玻利瓦爾一起被譽為美洲的解放者,也有學者稱其為“西班牙美洲的華盛頓”。智利和秘魯稱他為“自由的締造者”。1878年,阿根廷、智利和秘魯三國共同尊其為“祖國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是古城的盡頭。從左拐出,可走去游艇碼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面對的就是拉普拉塔河。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為奪取對這條河的控制權而爭斗了近一個世紀。沿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航行幾千公里后就到了拉普拉塔河河口,來自玻利維亞的寶石和獸皮,以及秘魯的貴重金屬,都通過這個河口運往歐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也通過這條航線將貨物從相反的方向運往(通常是走私)南美洲腹地。人們一般都認為,第一個駛入拉普拉塔河的西班牙航海家是1516年到來的胡安.迪亞斯.德索萊斯。之后來自西班牙、英國、法國和荷蘭的掠私船和海盜冒險也進入河口。這些人把牲畜放養在不知名的土地上,希望它們迅速繁殖,將來好大發橫財。但當時葡萄牙人正試圖把自己的地盤擴展到巴西南部,因而不久就與這些冒險家發生了沖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普拉塔河是南美洲僅次于亞馬遜河的第二大河流,是世界上最寬的河流,它的寬度約有50公里,入海口最寬處可達230公里,在西班牙語中“拉普拉塔”是銀子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河邊的沙灘看去,波浪濤濤,怎么看都覺得更像大海,沒有一點河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走停停,隨便找個角落坐下來,靜靜的感受古城的迷人氣息,是游覽科洛尼亞的絕佳方式。再見了,烏拉圭!再見了,科洛尼亞!</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泊头市|
惠安县|
彝良县|
阆中市|
柞水县|
黄浦区|
阿瓦提县|
河源市|
敖汉旗|
苏尼特右旗|
南岸区|
深州市|
义乌市|
陆良县|
太保市|
泉州市|
友谊县|
潢川县|
黄平县|
临潭县|
芮城县|
云阳县|
纳雍县|
岐山县|
富蕴县|
静乐县|
尚义县|
醴陵市|
荣昌县|
驻马店市|
隆林|
濉溪县|
济源市|
班戈县|
海兴县|
临沧市|
康定县|
弥勒县|
永平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