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巴車載著我們向摩洛哥第一座皇城菲斯進發。</p><p class="ql-block"> 在來摩洛哥之前,這個國家在我記憶里并沒有儲存更多的信息,只有兩個關鍵詞刻在腦子里,那就是:《一千零一夜》及“菲斯藍”。</p> <p class="ql-block"> 汽車嗡嗡隆隆的聲音如同催眠曲,疲倦的眼皮像是一張失去了活力的葉片,塌垃著蓋在眼球上,迷迷糊糊中,仿佛一本《一千零一夜》的書在深邃浩瀚的宇宙中縹緲,乍一看,又變成了《天方夜譚》,另有一段文字也跟隨著漸漸清晰起來:</p><p class="ql-block"> 古代阿拉伯地區有一位國王叫山魯亞爾,他生性殘暴嫉妒,因王后行為不端,將其殺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殺掉,以示報復。</p><p class="ql-block"> 宮相維齊爾的女兒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p><p class="ql-block"> 山魯佐德用講述故事方法吸引國王,每夜講到最精彩處,天剛好亮了,國王因愛聽故事而不忍殺她,允許她下一夜繼續講。</p><p class="ql-block"> 她的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動,與她白首偕老,并再也不殺少女了。</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也稱為《天方夜譚》。</p> <p class="ql-block"> 驀地,車子路過皇宮所在地,被綠樹簇擁著的皇宮彰顯出它的地位和勢力以及一言九鼎的絕對的權力。</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了,那個國王還住在一字排開的七扇圓拱形大門的宮里嗎?</p><p class="ql-block"> 阿里巴巴、阿拉丁、漁夫、商人、小販、……一連串的人物仿佛一下子飄然而至,就在前面的菲斯古城里,他們全都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以她絢麗多彩的風姿吸引無數人前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擁有色彩斑斕的四大古皇城:溫暖的紅色皇城馬拉喀什、充滿霸氣的白色皇城拉巴特、相對年輕的黑色皇城梅克內斯,千回百轉的藍色皇城菲斯。</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6號</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了藍色皇城菲斯,一個悠悠千年的藍色之夢。</p><p class="ql-block"> 據說,一天,菲斯城的奠基人伊德里斯二世觀見菲斯河在此分支,像一把金色的斧頭臥在一望無際的麥地之中,所以就把都城遷至這里,并且把此地稱為菲斯,阿拉伯語意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p><p class="ql-block"> 一扇獨特的拱門出現在眼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布日盧藍門”,穿過這道門,便走進了有2800年歷史的菲斯古城。</p><p class="ql-block"> 作為摩洛哥最早的皇城,城門鑲嵌藍色的馬賽克瓷磚,藍得雅致莊重,甚至被譽為“菲斯藍”,這也是菲斯城的標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菲斯的馬賽克藝術及“菲斯藍”</p><p class="ql-block"> 早在公元10世紀,菲斯本地人就把其南部的一種特殊的土壤和成泥,做成磚并曬干;</p><p class="ql-block"> 然后放入窯爐中燒制成形,取出來上釉后再進窯燒制;</p><p class="ql-block"> 燒制成瓷磚塊,再對其進行反復打磨,然后在上面畫上獨立的圖案,進行純手工切割,切割下來的千千萬萬片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小瓷片就是馬賽克瓷片。</p><p class="ql-block"> 按照設計師畫好的圖紙進行純手工拼貼,這就是古老的馬賽克拼貼藝術。</p><p class="ql-block"> 菲斯地區盛產獨特的深藍色顏料,燒制陶瓷的時候,就開始添加這種顏料,使得許多小瓷片都呈現出藍色,由此拼貼出來的墻壁和藝術品都有藍色元素。</p><p class="ql-block"> 人們驚訝于這些由一小塊一小塊地鑲嵌、拼花而顯得古樸而典雅、歷經多年光彩依舊的純手工藝術,又無法用準確的詞匯來描述這種獨特的藍色,于是干脆稱之為“菲斯藍”。</p><p class="ql-block"> 這無疑是一種最高的贊譽,所以菲斯也被譽為“藍色皇城”。</p> <p class="ql-block"> 走進菲斯老城,隨處可見到菲斯的馬賽克瓷磚工藝。</p><p class="ql-block">那扎琳娜泉出水口</p><p class="ql-block"> 墻壁就是一面精美的馬賽克瓷磚墻面,精致繁復的花紋變化無窮都又暗藏章法,明黃、橄欖綠、陶土紅、菲斯藍幾種顏色搭配令人叫絕。</p> <p class="ql-block">卡拉維因大學</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建于公元862年,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大學的卡拉維因大學,也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所伊斯蘭大學,其所屬圖書館早在中世紀即已負盛名,收藏有帶彩色畫面的古蘭經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被譽為"學術首都"。 </p><p class="ql-block"> 該校共有16個大門,除了穆斯林之外,所有的人都不可以進入,所以我們只有在外面拍張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拱門墻壁上鑲嵌著馬賽克,圖案素雅,顯得莊重和典雅。</p> <p class="ql-block"> 用馬賽克瓷磚鋪成很有規則的幾何圖形地板,充分利用瓷磚本身的色彩的深淺、光線的明暗,顯得立體感特強。</p><p class="ql-block"> 從這個角度看,猶如一片綠色的森林,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如一片藍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整個建筑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伊德里斯陵墓</p><p class="ql-block"> 作為千年歷史古國,摩洛哥曾經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數次轉換國教,但時至今日,摩洛哥國內依舊是以伊斯蘭教為核心,摩洛哥的史書也可以依據信仰伊斯蘭教的時間為節點,分為上下兩冊。</p><p class="ql-block"> 這個歷史的分割線就是公元789年,阿拉伯人統治了摩洛哥,自此建立了伊斯蘭政權,在這之前,摩洛哥都是以分散的部落形式立國的。</p><p class="ql-block"> 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穆斯林信徒們對繼承人選任問題大打出手,什葉派的伊德里斯因此卷入其中。</p><p class="ql-block"> 公元788年,伊德里斯脫離阿拉伯帝國,在摩洛哥地區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國王即是伊德里斯一世。</p><p class="ql-block"> 伊德里斯一世被宿敵毒死后,他的遺腹子在大臣的保護輔佐之下,于11歲時繼承了王位,這就是伊德里斯二世。</p><p class="ql-block"> 他繼承了父皇的遺志,決心打造一個龐大的帝國。</p><p class="ql-block"> 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伊德里斯二世將都城遷到了菲斯。</p><p class="ql-block"> 選定了都城以后,伊德里斯二世又在這里修建大型建筑物,其中就包括最為著名的穆萊·伊德里斯的清真寺,大力宣傳伊斯蘭教。</p><p class="ql-block"> 建設了與帝國相配的建筑,伊德里斯二世接著吸納居民,來自附近的科爾多瓦和突尼西亞的阿拉伯移民定居下來后,菲斯城也越來越繁華壯大了。</p><p class="ql-block"> 伊德里斯王朝是摩洛哥地區建立起來的第一個阿拉伯王朝,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王朝存續了近兩百年的時間。</p><p class="ql-block"> 菲斯是摩洛哥第一座皇城。</p><p class="ql-block"> 伊德里斯王朝是摩洛哥地區國家的開始,也促進了摩洛哥地區的阿拉伯化。</p> <p class="ql-block"> 兩千多年過去了,這座城市的奠基人——當年叱詫風云的伊德里斯一世的軀體早已化成塵灰,而伊德里斯二世的遺體被封存在這座陵墓里,與這座城市共存。</p><p class="ql-block"> 這座城市卻沒有停止過前進的步伐,處處散發著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她是北非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城市,是當前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同時是享譽全球的歷史名城。</p><p class="ql-block"> 作為中世紀城市的經典,阿拉伯人的聚居區,菲斯有著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不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與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1981年,菲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區,世界重點文物緊急搶救項目。</p><p class="ql-block"> 那一塊塊五彩斑斕的馬賽克瓷磚,見證著他們當年的驍勇善戰、威震四方的一樁樁一幕幕。</p> <p class="ql-block"> 站在如此精美的藝術品面前,定睛凝視,仿佛一片一片的馬賽克組成的圖案變成一雙眼睛。</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雙深沉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高高隆起的眉弓上種植著一排濃濃密密的眉毛,如京劇臉譜中武生黑色的箭眉。濃眉之下,一對深深凹陷的黑眼球,如黑珍珠在白色的鞏膜里閃爍。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眼球的三分之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這雙眼睛曾在哪里見過?</p><p class="ql-block"> 哦!那不就是馬賽克拼貼技工集精會神專注的眼睛嗎?</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紛亂的世界中,他們卻不為所動,專心于自己的事業,堅守這分初心。</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急躁的世界里,他們卻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而是耐心地堅守一輩子,用一生的時間反復打磨。</p><p class="ql-block"> 一次一次的失敗,一次一次的改善,一次一次的雕琢,一次一次地重復看起來枯燥乏味的動作,用一種近乎“笨拙落后”的方式,呈現出藝術的魅力,享受著產品在自己的手中升華的過程,為藝術奉獻自己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匠人精神!值得敬佩,值得學習,值得發揚光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工匠們日積月累的功夫,成就了摩洛哥瓷磚。</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馬賽克的紋樣,無數的碎片都是匠人用手拼貼出來的藝術,每一塊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品,這樣精雕細琢的瓷磚也是價格不菲的,根據圖案大小的不同,每平米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價格實至名歸。</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許許多多的匠人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并一代一代地傳承發展,才使馬塞克藝術得以發揚光大,享譽全球,摩洛哥馬賽克瓷磚舉世聞名,“菲斯藍”成為摩洛哥一張響鐺鐺的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蘭經學院</p><p class="ql-block"> 于1350年由蘇丹阿布哈森修建。當時修建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古蘭經用,到現在為止,它既是學校又是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有三層</p><p class="ql-block">最下層:墻面是馬賽克瓷磚工藝。</p><p class="ql-block">中間層:墻面是石膏板工藝。這個工藝流程與馬賽克的其本相似,最后小片小片貼在墻上的。</p><p class="ql-block">最上層:用摩洛哥上好的木材雪松為材料雕琢而成。</p> <p class="ql-block"> 底層最中間,是教室所在地。天井中間有一個水池,叫小凈池。</p><p class="ql-block"> 學習古蘭經的過程中,要按時做禮拜,做禮拜前要小凈,即洗干凈眼耳鼻、手、腿、腳,然后才能做禮拜。</p><p class="ql-block"> 中間層有些小屋子,那是學生宿舍,左邊女生宿舍,右邊男生宿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千年制皮大染坊</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來,菲斯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號稱非洲的雅典和藝術之都。</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了摩洛哥唯一還保持傳統制皮染色的蜂巢大染坊。</p><p class="ql-block"> 走進大門時,守在門旁的老者給我們一人發了一枝薄荷,其清香沁人心脾,當時,我還以為這只是一種禮節。</p><p class="ql-block"> 當我走上樓梯時,一股刺鼻的惡臭味撲鼻而來,直發惡心。</p><p class="ql-block"> 這時,才知道手中這枝薄荷就是救命的了,真心感謝坊主的關愛!</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樓露臺上,居高臨下俯瞰染坊:</p><p class="ql-block"> 這簡直就是從未想到過的視覺與嗅覺的沖擊!</p><p class="ql-block"> 五彩斑斕的露天大“缸陣”:圓的、方的、大小不一,黑的、紅的、黃的、藍的、土黃的,五顏六色,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的大染缸陣。</p><p class="ql-block"> 據說有27種顏色,200多個石臼染缸。乍眼看去,像是一個鞣皮梯田,定眼一看,又如一個大蜂巢。</p><p class="ql-block"> 工匠們像蜜蜂一樣在蜂巢上忙碌著。</p> <p class="ql-block"> 菲斯的制皮和染坊保留著傳統搓揉及風干的古老方法,從熟皮到染色,仍然沿用著幾千年的傳統工藝。</p><p class="ql-block">傳統工藝大致是:</p><p class="ql-block">熟皮:用牛尿、生石灰、水和鹽制成腐蝕性極強的混合液,將生皮子要先放到液體中浸泡四至六周,皮質堅硬的部分,多余的脂肪和雜毛被溶解干凈。</p><p class="ql-block">鞣皮:然后把皮子放到盛滿鴿子糞的白色池子里,工匠們在鴿子糞池里赤裸雙腳踩踏三個小時以上才能讓皮子徹底軟化。這次才知道,鴿子糞里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可使皮子軟化并更容易染色,難怪這里到處是鴿子。</p><p class="ql-block">晾曬:浸泡并清理干凈的皮子,拿到全世界最大的用來晾曬皮子的露天屋頂晾曬。若沒有足夠的地方晾曬,就會晾曬在周圍的山坡上。</p><p class="ql-block">染色:接著把晾曬好也已軟化好的皮子,放進已經添加了各色染料的染缸,用于皮革的上色,勞作的工人忙碌的穿梭其間。</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染料都是從天然的植物中提取的,罌粟花中提取的紅色,鳳仙花中提取橙色,藏紅花中的黃色,薄荷肯定是綠色,藍色是從鼎鼎大名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中的草本植物蓼藍提取的,褐色是杉木。</p><p class="ql-block"> 工匠們跳進染缸,用雙腳不斷地踩壓皮革,使其被染料無縫滲染。</p><p class="ql-block"> 得到一張張染制好的皮革是多么的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這種方法制出的皮革品質一流,包括香奈兒、路易斯威登等歐洲奢侈品牌的皮具原材料都在此采購。</p> <p class="ql-block"> 穿過墻壁四周掛滿皮包皮鞋的房間,各式各樣、各種不同風格的手工縫制的真皮皮包、皮鞋、帽子、座墊、披肩等琳瑯滿目。</p><p class="ql-block"> 一款品質上乘的披肩引起我們的注意,手感柔軟、垂感很好、做工精細、色澤鮮潤、典雅華麗,200美金,被我們一行的一位女士買下了。</p> <p class="ql-block">銅器手工藝</p><p class="ql-block"> 走在菲斯古城的小巷,會被各種小商品店鋪所迷住,尤其是會被閃閃發光的銅器店所迷惑。</p><p class="ql-block"> 菲斯古城的銅器并非只有銅杯、銅壺、銅盤和銅盆,還有燭臺、燈罩,店主用燈放在銅燈罩的后面,燈光透過銅器的細膩花紋,營造出一種夢幻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銅器幾乎都是手工敲打生產而不是機器生產的,只有這樣,才能有獨特的肌理和文化歷史魅力。</p> <p class="ql-block"> 店里,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技藝傳人)在銅裸盤上,似乎是隨意地用小錘子快速敲打著鑿子,隨著叮鐺叮鐺的敲打聲,手中的銅盤在“千錘百煉”之后,花紋隨著這敲打的曲兒,一點點流淌在銅器之上,鐫刻在盤子中。</p> <p class="ql-block"> 多么神奇啊!老者的技藝展示,讓人看得如癡如醉。</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一件藝術品的誕生過程,從粗拙到細巧,從糙澀到精滑,一錘一錘敲打,一個光滑細膩、精妙絕倫的藝術品,出神入化般地誕生了。</p><p class="ql-block"> 老者匠心獨具,錘法嫻熟,渾然自成。看似簡單,但卻要經過多少年的磨練,要反復錘打多少錘,才能練成今天的技能,不由得肅然起敬,由衷贊嘆!</p> <p class="ql-block"> 這個大燈罩,花紋極為細膩,不知道做成這個燈罩需要多少天的敲敲打打。</p><p class="ql-block"> 還有非常精巧的首飾盒,真不敢相信如此細膩的花紋都是手工打出來的,更不用說那些比較粗放敲打的生活用品,鍋碗瓢盆,感覺一切的生活用品都能用手工敲打生產出來。</p> <p class="ql-block"> 工業革命用機器取代了手工生產,帶來了極高的生產效率,但依然無法消滅手工制造這個承載文化價值的古老行業。</p><p class="ql-block"> 手工生產即使永遠不會成為工業生產的主流,但一定會成為人們文化懷舊的方式,人們沉醉、迷失在這座天方夜譚般的古城里,猶如迷失在古老文化的海洋之中。</p> <p class="ql-block"> 菲斯古城有9300多條大大小小的街道和小巷,錯綜復雜的蜿蜒街巷與鱗次櫛比的黃色土屋交織在一起,沒有當地人帶領,進了古城再想走出來,十分困難。</p><p class="ql-block"> 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街”和“最容易迷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就連古城居民都常說“最有能耐的地圖繪制師到了菲斯也得甘拜下風”,話語之間是對這扭曲盤雜如迷宮的城市滿滿的自豪和驕傲。</p> <p class="ql-block"> 就連我們的當地導游小林,都得請一位向導帶路。</p><p class="ql-block"> 向導在前邊帶路,林導講解,尚領隊在最后掃尾。并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緊緊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們不敢拖沓磨蹭,生怕掉隊迷路。</p> <p class="ql-block"> 小巷最寬有兩米左右,最窄連一米都不到,名副其實的一線天,若兩個胖子相遇,只有吸著肚子踮著腳尖才能勉強擦身而過。</p><p class="ql-block"> 無論多窄的小巷,兩邊都是民居,但門臉并不雷同。</p><p class="ql-block"> 看似門洞大小都差不多,不似我們的皇宮貴族、富甲商賈將富貴氣都寫在大門口。</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看門,一般看不出平民百姓與豪宅大戶的區別。</p>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雙門的,推開大門,里面一定是你想象不到的別有洞天,大院深宅的富庶大戶。</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單門,但有兩個扣門環,里面未必是豪宅大院,但一定是兩戶人家。</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訪客欲去哪一家就要扣響哪一個門環,兩個門環的聲音不同,兩家扣響的次數也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里面的主人聽到叩門聲及正確的次數,即可辨識是否是自家來客。</p><p class="ql-block"> 聲音、次數都對的是熟客,聲音對次數不對的一定是生客。</p><p class="ql-block"> 兩個聲音都扣響的不予理睬。</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門環攜帶了大量的信息,省去了主人的許多煩惱。</p>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墻壁上有用木材做成并凸出來的小籠窗,這是一千多年前那個更為保守的時代禁錮伊斯蘭婦女的產物,被禁錮在家中的女人可以透過籠子上的小孔觀察室外,與現代流行的飄窗倒有幾分相似,但不會向外暴露她們的臉部。</p> <p class="ql-block"> 雖然巷子曲曲彎彎,寬寬窄窄,卻都整潔干凈,沒有垃圾遍地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如此迷宮般的窄巷完全施展不開機械,毛驢就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p><p class="ql-block"> 驢就是這里的機動車,人給驢讓道。</p> <p class="ql-block"> 小巷或因朝向陽光而明亮,又或因遮蔽在光線的暗影中而陰暗甬長。</p><p class="ql-block"> 有時疑惑就要撞向南墻時,一個急彎又柳暗花明別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帶給你無限驚喜的同時,又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仿佛時光倒流了千年或者停滯在中世紀,這里的一切從建城那天起就仿佛從未改變過,街巷曲迴,跌宕起伏,趣味無窮讓人應接不暇,扣人心弦令人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 似乎這里就是阿拉丁神燈、辛巴達航海、阿里巴巴呼喚打開的、通往阿拉伯神話的那扇門!</p> <p class="ql-block"> 就如同走進了《一千零一夜》的神奇世界。</p><p class="ql-block"> 街頭低垂的穹窿,斑駁的泥磚房屋,小巷拐彎處神秘的高塔,嘈雜的市集,吆喝的小販,還有詩人們口中滾動的華麗辭藻,無不給人一種夢幻般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 這個有著無限神秘感的畫面,充滿詭譎神幻,這里是不是《一千零一夜》中,商人薩迪的家呢?里面是否發生過或者正在上演一出詭異的事情呢?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真想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一條街道上,淘醉在天方夜譚的故事中。</p><p class="ql-block"> 一道緊閉的門突然打開,孩子們似決口般的涌入小巷,剛才還安安靜靜的街面突然歡聲笑語不絕。</p><p class="ql-block"> 真想不到,這小街中,竟然藏著一所學校!</p><p class="ql-block"> 真想去看一看,藏在深巷中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教室什么樣?有操場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群男孩子瘋淘嬉鬧,這小男孩不就是阿拉丁嗎?他正與一群孩子正在街角嬉戲玩耍。</p> <p class="ql-block"> 離他不遠的一個神秘人已經窺視他好幾天了。這人是個魔法師,他來這里是為了找一個能幫他得到夢寐以求的寶貝的人——阿拉丁。</p> <p class="ql-block"> 這不就是阿拉丁從地洞的天花板上摘下來的神燈——阿拉丁神燈么?</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阿里巴巴嗎?他是發現藏寶門后跑回家告訴哥哥嗎?</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p><p class="ql-block">阿里巴巴的哥哥</p> <p class="ql-block">這個自然是</p><p class="ql-block">救了阿里巴巴的莫吉那。</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在這千回百轉的迷宮里輾轉了兩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 那些模糊的幻覺,在這古城里全都變成實實在在的存在,聽到、看到、觸到的,都是驚喜,令人難忘!</p> <p class="ql-block"> 玩了一天,真累,好在到達酒店的時間不算晚,可以好好體息一下。</p><p class="ql-block"> 酒店的檔次算是中等偏上吧,四星應該是達到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又見“菲斯馬賽克瓷磚”及“菲斯藍”,感覺好親切。</p> <p class="ql-block"> 精致細膩的裝飾,典雅大方,讓疲憊的身體得以安穩舒服地體息,淡然寧靜,心境如水,唯美心情。</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7日</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們從酒店出發,準備到另一個皇城梅克內斯游覽。</p> <p class="ql-block">梅克內斯——摩洛哥第三座皇城(黑色皇城)</p><p class="ql-block"> 梅克內斯城位于中阿特拉斯山脈的北坡,是柏柏爾人的統治者于十一世紀時建造的一個軍事城市,1672年由阿拉伯阿拉維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穆拉伊·伊斯瑪儀蘇丹定為首都,成為摩洛哥歷史上的第三座皇城。</p> <p class="ql-block"> 伊斯瑪儀蘇丹能征善戰,為了與歐洲諸國抗衡,專門組建了一支15萬人的黑奴軍團,不但打退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攻,還從歐洲人手里收復了全部失地。</p><p class="ql-block"> 梅克內斯也因為這支驍勇善戰、戰功顯赫的黑奴軍隊而被稱為“黑色皇城”。</p> <p class="ql-block"> 梅克內斯古城四周高墻,還有高大的城門,具有西班牙摩爾人的風格,和諧地融伊斯蘭與歐洲風格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 梅克內斯古城墻很完整,布局復雜,形式豐富,十分壯觀。</p><p class="ql-block"> 古城最精華的是曼索爾城門,以凱旋之意而得名,如今已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由于整個梅克內斯老城都正在維修,曼索爾城門也在圍擋中。</p><p class="ql-block"> 為了讓游客領略它的風采,特地在城門原地豎起了以1:1的比例畫有曼索爾城門的幕布。</p><p class="ql-block"> 我們只能望而嘆,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后,繼續趕路。</p> <p class="ql-block">以下兩圖</p><p class="ql-block">上圖:這次旅游的路線圖</p><p class="ql-block">下圖:摩洛哥段路線圖。其中紅箭頭標注的是《西葡摩之旅》系列游記寫到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定州市|
高清|
肃北|
宜春市|
泰宁县|
乐亭县|
屯留县|
梁平县|
繁峙县|
永州市|
舞阳县|
黎城县|
常熟市|
志丹县|
阜宁县|
平南县|
巴林左旗|
泰兴市|
荔浦县|
搜索|
宁安市|
洪湖市|
定日县|
九台市|
延津县|
衡水市|
六安市|
汉川市|
枝江市|
鱼台县|
泾阳县|
屏边|
北票市|
庐江县|
土默特右旗|
睢宁县|
崇明县|
天台县|
临安市|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