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蓮華寺,古名蓮花庵。1693年善人張之蕃所建,位于武漢市江夏區湯遜湖觀音島上,鼎盛時期有佛堂殿宇、亭臺樓閣66間,僧尼150余人,香火十分旺盛。然斗轉星移世事變幻,盛衰遞變人走屋頹。</h3>千禧之年,釋圓悟法師率四眾弟子來到湯遜湖觀音島,發愿重修寶剎,弘揚佛法,并依《妙法蓮華經》將其更名為蓮華寺,從此枯木逢春。<div><br></div><div>根據天氣預報,前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個晴天。下午一點半冒著34度高溫,獨自騎單車到地鐵站,乘24站到“秀湖”地鐵站轉公交915路座12站到“金龍大街中州大道”站,再步行2.4公里,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到達蓮華寺。因建設中不能進現場,待六點以后站在圍欄外,用“大疆御3無人機”和手機拍攝了這組照片。<br></div> 鳥瞰重建的蓮華寺:如觀音菩薩化身。如神龜出游,奔向大海,又如星辰大海之中一艘普度眾生的般若船,指向天際,駛向未來。武漢蓮華寺布局采用“一軸兩線三域”的格局模式。<br>一軸:是參觀拜佛通道,從入口至島嶼端頭的十方普照塔長1300米;<br>兩線:是圍繞軸線兩側的僧侶通行步道;<br>三域:沿兩線,依次通過佛教核心區域、禪修體驗區域、農禪文化區是謂“三域”。<br>即:賞九天明月吹四季清風,體驗佛教人生。 武漢蓮華寺整體規劃分為二期。<br>一期:佛教核心區域設有普光明殿、僧寮、十方普照塔等佛教建筑,內建五院:佛學院、國學院、禪藝院、農禪院、安養院;七館:禪茶館、素食館、法寶館、國醫館、佛博館、圖書館、布衣館。<br>二期:佛子聞思修行區域,設有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以園林景觀綠化為主,并以佛教建筑鑲嵌于景觀花海之中,寓意“一瓣心香,借花獻佛”。 蓮華寺重建繼承傳統又不似傳統。<br>寺院保留了古那爛陀寺的風格元素,宛如置身天竺,又似回到大唐東土。<br>寺院單體建筑為四方形或多邊形的形狀,邊界和圍明確層層遞進,為上層比下層略小的寶塔造型。<br>細節構造上采用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環形僧寮圍繞方形的普光明殿,意喻“國之四維,天圓地方”;九大殿堂以及“八大一小”九個佛塔,表法“八宗并弘,唯我獨尊"。<br>武漢蓮華寺普光明殿長寬各84m,寓意佛教八萬四千法門;<br>高48m,寓意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br>普光明殿頂部9個佛塔,是按照太虛大師武昌舍利塔的原貌進行設計建造。<br> 看門師傅說:每晚七點半亮燈。果然準時燈亮了。 由于天熱晚上施工,電力緊張。燈亮了一分多鐘,主塔及四周燈熄滅了。 規劃建造的十方普照塔:分佛塔底座和佛塔構造物。佛塔底座,地下一層,地上三層。 現在重建,原寺內主要佛像等物件,存放在旁邊高坡上民舍內外。<div style="text-align: left;">這是存放在民舍外的觀音菩薩,仍有很多信徒上香。</div> 僧人佛事在旁邊樓房內。 這是存放在民舍外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佛門孝子,為救度母親甘愿下地獄,為利益眾生寧可不成佛,地藏菩薩愿力宏大、威力無比,是一切菩薩的老師,被三世諸佛共同稱贊! 本篇圖片2024.5.25.攝于武漢江夏湯遜湖觀音島蓮華寺;<br>本篇文字根據景點介紹及史料記載編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沙洋县|
洛宁县|
成武县|
平罗县|
星子县|
千阳县|
镇江市|
清原|
阿鲁科尔沁旗|
徐州市|
七台河市|
广西|
栾城县|
略阳县|
沙河市|
怀集县|
霍山县|
垦利县|
新昌县|
繁峙县|
南靖县|
秭归县|
阳山县|
儋州市|
寿光市|
名山县|
沙坪坝区|
合水县|
同德县|
宁陕县|
乐亭县|
贵阳市|
五原县|
和田县|
宜丰县|
华坪县|
郑州市|
阿尔山市|
定南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