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s7i64bj" target="_blank">意大利之旅—那不勒斯(一)</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3kk5mfp" target="_blank">意大利之旅—佛羅倫薩(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4qmasgw" target="_blank">意大利之旅—羅馬之行(二)</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5and7p" target="_blank">意大利之旅—羅馬之行(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ox57bx" target="_blank">意大利之旅—羅馬之行(四)</a></p> <p class="ql-block">5/25/2023</p><p class="ql-block">一早收拾行裝準備告別佛羅倫薩。沒想到又遇到了離開那不勒斯時瘋狂打電話聯系出租車的那一幕。這次情況更糟糕。電話死活打不通,無奈之下我們請房東幫忙。到了樓下,隔壁一對開古董店的老夫妻聽說我們要打滴到火車站,也熱心地幫助打電話給出租車公司。他們試了十分鐘不奏效。這時接到房東的電話告訴我們說他也沒辦法打通電話,并非常歉疚地說佛羅倫薩什么都好,就是出租車系統跟不上游客需求。我們只好拖著行李箱走去火車站。好在整座城市不大,步行過去大概也就二十分鐘左右吧。</p> <p class="ql-block">過了三一橋左拐走過一個街區再右拐,不遠處就看到了Basil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 新圣母瑪利亞教堂??這是佛羅倫薩建造的第一座大教堂. 從13世紀中開始建,80年后才完工。它是從火車站到達城市第一個迎接游客的地標。為了紀念這座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古老的哥特式的教堂,火車站也被命名為佛羅倫薩新圣母瑪利亞—Firenze Santa Maria Novella。教堂內有一幅非常著名的壁畫 “The Holy Trinity, with the Virgin and Saint John and donors”—《圣三一、圣母、圣約翰和捐贈者》,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馬薩喬的開創性作品,被認為是第一批利用線性透視的大型文藝復興時期畫作之一。壁畫展示了馬薩喬關于透視和數學比例的新思想。遺憾的是我們已經沒有時間進去欣賞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面是佛羅倫薩最大的廣場,而且左門一側和右門一側分別設有渾儀和日晷。渾儀由兩個帶有刻度的金屬圓組成,用于確定夏至和春分的日子。日晷由三個晷針(棒)組成,用于計算一天中不同階段(日出、中午和日落)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修道院墻外的道路直通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終于走到了火車站,買票、等車、上車。</p> <p class="ql-block">車內安靜舒適,窗外藍天白云下,遠處若隱若現的綿延群山和托斯卡納迷人的綠色田野在Italo 有節奏的車輪聲中呼嘯而過,那一幀幀閃現的田園風光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再見了,托斯卡納!</p> <p class="ql-block">一個半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永恒之城—羅馬。</p> <p class="ql-block">出了火車站后發現羅馬的出租車很多,游人如織,等出租車的隊列不短。</p> <p class="ql-block">來到租的公寓時,女房東已在門口等候。進入房間,頓覺滿滿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房間的裝飾簡約中透著精致和時尚的氣息,與女房東知性優雅的氣質相符。</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地方離古羅馬斗獸場只有兩條街之隔。來意大利之前,由于參觀斗獸場一票難求,我們在網上只訂到了5月28日的“斗獸場+古羅馬廣場+帕拉丁山“三個景點的聯票,所以今天晚飯后,先去大致看一下周圍的風景。</p><p class="ql-block">沿著始于斗獸場、穿過古羅馬巿場中心、終于威尼斯廣場的帝國廣場大道向古羅馬帝國議事廣場慢慢走去。這是整個羅馬風景最優美的大道。它是墨索里尼于1932年修建的,也是他的“第三羅馬”的最高成就。第一羅馬是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3世紀的羅馬帝國。第二羅馬是公元4至15世紀的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墨索里尼心中的“第三羅馬”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獨裁統治二十余年間,一直憧憬著重建羅馬帝國,力圖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 。在他統治時期,這一帶是羅馬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而且大部分埋在地下的古羅馬遺址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但是在墨索里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號召下,倉促地挖掘和修建這條大道,以至于考古學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分類和標記新挖掘出來的古跡。許多物品在沒搞清楚是來自哪個古羅馬論壇時就被送進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和蒙泰馬蒂尼中央博物館。在這條路建成后,一些人為它的宏偉喝彩。另外一些則認為修建帝國大道是對古羅馬帝國議事(論壇)廣場的野蠻破壞。這條大道把廣場分隔為兩部分,其中大約2/3在大道一邊,也是現在看到的主要部分,剩下的1/3在大道另一側,現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殘存的圖拉真廣場。</p> <p class="ql-block">??斗獸場西邊是大名鼎鼎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它建于公元312年,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并統一帝國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帝國皇帝,從公元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在公元284年至公元306年期間,古羅馬處于“四帝共制”時期,被分為東西羅馬帝國。東西邊各有4個人管理。兩邊各有一位皇帝被稱為“奧古斯都”,而每位奧古斯都有一位助手和繼承人,稱為“愷撒”。這位君士但丁大帝的父親就是西羅馬的“奧古斯都”。公元306年,在父親去世后,君士坦丁一世成為“奧古斯都”。之后在內部與其他三位奧古斯都展開奪權斗爭,四帝共治制演變成內戰,在這過程中,君士坦丁聯合其中一帝“李錫尼”反對另一帝馬克森提。他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攻戰亞平寧半島。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在臺伯河上的米爾維安大橋附近與馬克森提決戰,最終擊敗馬克森提,君士坦丁一世結束了東西分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p> <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君士坦丁凱旋門</p><p class="ql-block">為了多快好省地修建凱旋門,君士坦丁命令工匠們把之前的羅馬皇帝各自紀念碑上的一些浮雕卸下來,裝到這座凱旋門的外立面,同時也想表明他的統治是延續羅馬帝國過去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據說,八塊長方形浮雕是從古羅馬皇帝奧勒利烏斯的紀念碑上取下來的。</p><p class="ql-block">北面左側的左邊浮雕刻畫了皇帝頭頂“勝利之翼”的花環,旁邊是邀請他來凱旋門的戰爭之神和勇氣女神。身后則是神廟。而右邊浮雕是皇帝準備離開羅馬的時候,元老院和人民圍在他身邊。北面右側的左邊浮雕是皇帝站在講臺上演講,右邊是皇帝在向人民分發錢糧,蠻族的首領搭在年幼兒子的胳膊上。</p><p class="ql-block">南面左側的左邊浮雕是皇帝馬可·奧勒留·卡魯斯和她的女兒,登臺的是日耳曼部落的酋長在向皇帝致敬。右邊浮雕是士兵帶著部落王子走近皇帝。南面右側的左邊浮雕是奧勒留皇帝在對部隊的講話場景,右側是皇帝在宰殺羊、公牛。</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南北兩側最上方凸起的部分各有四個站立的達契亞囚犯的大型雕塑,兩個囚犯之間是長方形的浮雕,其中正中間的浮雕刻有羅馬皇帝的名字和功績。</p><p class="ql-block">南北兩側浮雕的下面各有4塊圓形浮雕紀念章,每一塊都刻有不同的內容,創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哈德良時期。北面從左到右是:狩獵野豬、向阿波羅獻祭品、狩獵獅子、向大力神獻祭品。南面從左到右:狩獵開始、向席爾瓦努斯獻祭品、獵熊、向戴安娜獻祭品。</p><p class="ql-block">浮雕紀念章的下面是一條裝飾浮雕帶,它刻畫了君士坦丁與馬克森提的六個戰斗場面,它們分別是離開米蘭、維羅納圍困、米爾維安橋戰役、進入羅馬、君士坦丁致辭、向羅馬人民分發禮物。</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凱旋門把羅馬帝國的歷史和榮耀濃縮在這些精致的浮雕中。雖然帝國早已逝去,但是這座三跨式、造型典雅的凱旋門在近兩千年之后,依舊屹立在凱旋大道上。二十一世紀的游客仍然能透過它那飽經滄桑的容貌感受到昔日羅馬的榮耀和悠悠的歷史氣息。</p> <p class="ql-block">沿著帝國大道向北步行,左手邊是古羅馬廣場 Forum Romanum主要組成。</p><p class="ql-block">古羅馬廣場所在地曾經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墳場和沼澤地。它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紀的王政時期。初始階段就是一個包括元老院、神廟、商鋪、集市在內的一片建筑群,中間穿插一些開闊地。后來的羅馬皇帝不斷地擴建,使之成為羅馬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經濟中心,也是羅馬人的公共生活中心。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前,這里修建了許多宗教建筑和帝國議事廣場。按照廣場修建的時間順序排列,它們依次是凱撒廣場、奧古斯都廣場、涅爾瓦廣場和圖拉真廣場。修建這些廣場前后花了近一個半世紀。</p> <p class="ql-block">??凱撒廣場</p><p class="ql-block">凱撒廣場是公元前54年建成的第一個廣場,范圍不大,長 160 米,寬 75 米。尤利烏斯·凱撒建造這個廣場是因為他向女神維納斯許下誓言,如果維納斯在公元前48年的法薩盧斯戰役中幫助他戰勝敵人龐培,他就建一座神廟來紀念她。他贏得了這場戰斗,并開始計劃建造廣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公元前 44 年,凱撒身穿托加皮克塔,坐在神廟前的廣場上等待羅馬元老院的元老們先來拜見他,然后才能前往元老院,這個儀式展示了誰是真正的掌權者。</p><p class="ql-block">原本宏偉的大理石神廟前面有座噴泉,再加上石灰華鋪成的廣場,看起來十分壯觀。這個廣場的建筑和布局非常成功,成為后來帝國廣場的樣板。這座神廟的墻壁由磚砌成,上面裝貼大理石板,柱子則是純大理石,里面收藏了許多凱撒收藏的藝術品。</p><p class="ql-block">修建這個廣場耗資超過1億塞特斯,總成本相當于今天的數億美元。幸運的是,凱撒在征服羅馬高盧行省(今天的法國) 后獲得了巨額資金。尤利烏斯·凱撒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去世時的財富以今天的貨幣計算超過 4 萬億美元。</p> <p class="ql-block">??提比略宮殿(Domus Tiberiana)位于古羅馬廣場的西側,是一座巨大的宮殿建筑群,最初是提比略皇帝于公元 1 世紀建造。它位于帕拉丁山的山頂。大部分的原始建筑已經消失了,現在見到的大部分廢墟都是他的繼任者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The Temple of Castor and Pollux 卡斯托和波魯克斯神廟 (只剩下三根科林斯柱子)</p><p class="ql-block">卡斯托和波魯克斯神廟曾經是一座宏偉的古羅馬神廟,它建于公元前 5 世紀,是羅馬的偉大文明在建筑藝術上的亮麗表現。這座神廟用來紀念傳說中的雙胞胎兄弟卡斯托和波魯克斯在雷吉盧斯湖戰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建造的。據說他們在這場戰役中騎在馬背上驍勇善戰,終于幫助羅馬軍隊取得了勝利。這座神廟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中經過幾次重建和翻新。雖然遺址上只留下三根柱子,但是它們依然散發出威嚴和雄偉的氣息。目前的遺跡融合了古希臘和羅馬建筑風格。壯觀的科林斯柱讓人一睹羅馬帝國的雄風,令人肅然起敬。它的意義不僅在于建筑之美,還代表了人們對古代諸神和羅馬帝國的軍事成就的崇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沉浸在古羅馬的永恒氛圍中,向曾經令人敬畏和欽佩的傳奇雙胞胎神致敬。</p> <p class="ql-block">??圖的右邊是<b>Tempio di Saturno</b>農神廟(八根柱)</p><p class="ql-block">農神廟是一座位于古羅馬廣場西側的用于供奉農神的廟。這座神廟始建于羅馬帝國末期,是繼朱庇特神廟之后最古老的神廟。目前的廢墟是公元360年的一場火災之后重建的。</p><p class="ql-block">農神廟是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富裕的象征。在羅馬神話中,Saturno統治著黃金時代,他與財富有關。這座神廟當時是羅馬共和國的國庫,黃金和白銀都儲放在那里。國家檔案、徽章和度量金屬重量的官方秤也放在那里。后來,這些東西被搬到了別處,檔案被轉移到了附近的 Tabularium。Tabularium 是古羅馬的官方記錄辦公室,也位于羅馬廣場內。</p><p class="ql-block">神廟倒塌后,只剩下前廊的遺跡。部分保存下來的山墻上刻有銘文,意思是“羅馬元老院和人民修復了被火燒毀的神廟”。山形墻和八根幸存的柱子是古羅馬建筑遺產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左邊是<b>The Temple of Vespasian and Titus</b> 韋斯帕薌和提圖斯廟(三根柱)</p><p class="ql-block">韋斯帕薌和提圖斯神廟位于古羅馬廣場西端,神廟供奉神化的韋斯帕薌和他的兒子提圖斯。韋斯帕薌是第一位來自騎士家庭的皇帝,他直到晚年才晉升為元老,是家族中第一個從元老晉升為皇帝的人。其名聲來自于他的軍事成就。韋斯帕薌是東西羅馬帝國的四帝共治時在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創立了弗拉維王朝,統治了帝國 27 年。他的財政改革和帝國的鞏固帶來了政治穩定和龐大的建筑計劃。提圖斯在父親去世后繼位,并于公元79年開始修建此神廟以供奉其父王。提圖斯的兄弟圖密善在公元 87 年左右完成了神廟的建造,并將其獻給兄弟提圖斯和父親韋斯帕薌。</p><p class="ql-block">韋斯帕薌神廟采用科林斯柱式,原始的門廊有六根柱子,外加兩根前柱,一共八根柱子,現在只殘留了三根。由于空間有限,神廟特別狹窄,所占面積只有大約33 米*22 米。</p> <p class="ql-block">??Arch of Septimius Severus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殘陽斜射在古老滄桑的塞維魯凱旋門Arco di Settimio Severo上,讓人不由的想起它背后的血腥故事。</p><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 203 年的塞維魯拱門位于古羅馬廣場的西北端,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凱旋門,以紀念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和他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和蓋塔在 194-195 年和 197-199 年兩次對帕提亞人的戰役中取得的勝利。帕提亞人就是后來的羅馬尼亞人。父子們率軍不但奪回了被帕提亞帝國圍攻的城市,而且還占領了北部美索不達米亞(現在的伊拉克和土耳其一帶) 。塞維魯家族是凱旋門的建造者,皇帝塞維魯決定將他的兒子蓋塔和卡拉卡拉命名為王位的共同繼承人,讓兄弟倆將來一起統治羅馬帝國。</p><p class="ql-block">凱旋門高約 23 米,寬 25 米,建在石灰華基座上。一個華麗的半圓形拱頂橫跨中間的拱門,中間拱門的每個側面都設有一個側門。凱旋門上有兩組浮雕。第一組是頂樓上的四塊大浮雕板,第二組的八塊浮雕被鑲嵌在拱門的內表面上。這些浮雕描繪了最重要的軍事戰役。中央是戰神馬爾斯的頭像,兩側是兩座帶翅膀的勝利女神雕像。后來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就是模仿它建造的。</p><p class="ql-block">雖然凱旋門上面的銘文仍然清晰可辨,是獻給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和他的兩個兒子的,而且老皇帝塞維魯死后,他的兒子卡拉卡拉和蓋塔最初還是兩個共治皇帝。但是卡拉卡拉不想與他的兄弟分享皇權,于是在212 年暗殺了蓋塔,隨后還處死了蓋塔的支持者,并讓元老院立法通過一項除憶詛咒,消除蓋塔的功績記錄,消毀蓋塔的紀念碑,總之所有關于他的肖像和文字都從公共建筑物和紀念碑上抹掉,因此,蓋塔的肖像和有關他的銘文也從凱旋門上抹掉。卡拉卡拉用這種無恥的手段告訴人們那個特定的人應該被遺忘。事實上,蓋塔再也沒有被人們記住,而卡拉卡拉則作為羅馬最殘酷的皇帝之一而載入史冊。</p> <p class="ql-block">??圖左是朱利亞元老院,右邊矗立著典雅的圣盧卡和瑪蒂娜教堂(Chi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 , 中間是為紀念圣女方濟加·羅馬納的圣弗朗西斯卡羅馬納大教堂的鐘樓。</p><p class="ql-block">元老院是羅馬的主要管理機構,也是羅馬的智慧和權力的化身,元老院是從尤利烏斯·凱撒時代開始修建的,一直到他的繼任者——第一位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才峻工。想象一下300多名元老們穿著托加袍坐在大廳兩側的臺階上,聆聽站在中間演講臺上的人發表高見。元老們穿的托加袍是鑲有紅邊的白色長袍,長袍的一側折疊起來披在左臂上。所有羅馬公民都可以穿托加袍。</p> <p class="ql-block">??典雅的圣盧卡和瑪蒂娜教堂(Chi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 </p><p class="ql-block">圣盧卡和瑪蒂娜教堂位于古羅馬廣場和凱撒廣場之間,靠近塞維魯凱旋門。教堂最初是為紀念圣瑪蒂娜而建造,她在亞歷山大·塞維魯皇帝統治期間于公元 228 年殉難。公元625年,教皇霍諾里烏斯一世下令為她建造教堂。1256 年, 在教皇亞歷山大四世統治期間,教堂首次得到修復。一開始的造型是一個簡單的矩形結構,三面被其他建筑包圍,直到 17 世紀畫家兼建筑師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重建。1577 年,專為羅馬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設置的學院—圣路卡學院成立,1588 年教堂被贈予該學院,并重新命名為圣馬丁娜圣路卡學院。隨后學院對教堂進行了小規模整修。</p> <p class="ql-block">??圖中右邊是卡比托利歐Capitoline Hill 山背后,在這里可以看見元老宮后面高聳的鐘樓,它旁邊有一條石階通上山頂。</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帝國議事廣場里到處可見在風中綻放的嬌艷美麗的“罌粟花”(poppy)。</p><p class="ql-block">在西方人眼中,罌粟花是寄托戰場亡靈的英雄之花,而在東方人眼中它卻是“邪惡之花”。這個誤解來自于英語兩個名詞opiumpoppy和cornpoppy常被西方人簡稱為poppy。</p><p class="ql-block">比較準確地翻譯應該是把cornpoppy譯為虞美人,這種花朵多為單瓣,花色單一,常見的就是紅色。opiumpoppy才是真正的鴉片罌粟。這種罌粟開出的花朵為重瓣,花色豐富,其果實是制作海洛因的重要原料。</p><p class="ql-block">虞美人花之于鴉片原料的罌粟相當于薔薇之于玫瑰,前者土生野長,后者刻意栽培,然而薔薇和玫瑰在英語中統稱rose,虞美人花和罌粟統稱為poppy。這造成了很多國人對它的誤解,把虞美人花與制作鴉片的罌粟花混為一談,罌粟因其深印著罪惡屈辱的記憶而讓國人忌諱。</p> <p class="ql-block">據歷史記載,古羅馬帝國廣場是當時羅馬的商業、社交和文化的中心,它的存在不僅為社會創造出相對民主的政治氣氛,也豐富了古羅馬人民的生活,從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西方的議會制度,與古羅馬的議政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民主的概念和實踐在兩千年前的羅馬就已相當成熟。羅馬實行了數百年的共和體制,元老院可以與皇帝平分秋色。后來的文藝復興運動發起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摒棄中世紀方方面面被宗教禁錮的沉悶的社會環境,把過去的古希臘和古羅馬作為創造一個新的啟蒙時代的靈感典范,這一啟蒙涵蓋科學、藝術和政冶各個領域,甚至涉及到宗教改革。</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只是粗略地從遠處觀看這片破碎殘缺的古羅馬帝國廣場遺址,崇拜之情已經油然而生。這里的每一條廊柱、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古羅馬文明的內涵,見證了羅馬帝國曾經的輝煌和后來的衰敗。透過殘垣斷壁的古羅馬建筑,人們仍然可以領略到2000多年前羅馬帝國的磅薄氣勢以及古羅馬精湛的建筑和藝術成就。那些殘存的渾厚壯觀的羅馬柱廊和廟堂依然折射出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和羅馬文明的精神源頭。</p> <p class="ql-block">從古羅馬帝國廣場繼續向西走,可以沿著石階爬到卡比托利歐Capitoline Hill 山頂上的卡比托利歐廣場(Capitoline Square)。廣場上占居東、南、西三面的建筑物是卡比托利歐藝術和考古博物館(Musei Capitolini)的三大組成部分。東邊是新宮(Palazzo Nouvo),南面是帶有鐘樓的元老宮(Palazzo Senatorio), 西邊是保守宮(Palazzo del Conservatori), 它們彼此之間有地下長廊相連接。</p> <p class="ql-block">卡比托利歐山是羅馬七座山丘中最小但又最重要的一座。這座山是古羅馬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羅馬帝國的皇帝們曾在山頂上修建可以俯瞰山下古羅馬廣場的神廟,這些神廟曾經是羅馬權力和世界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536年的卡比托利歐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草地,因為被用來放牧山羊,所以土地嚴重退化。為了迎接皇帝查理五世訪問羅馬,教皇保羅三世法爾內塞決定委托米開朗基羅為此山設計一個新廣場,并重新設計廣場周圍現有的建筑。但是這個決定來的太遲了,重新改建需要很長時間。當查理五世的座駕駛到山腳下時,通向山頂的道路是一片泥濘,皇帝陛下只能放棄參觀元老宮。當時的教皇頓覺無地自容。</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騎馬者不用下馬就可以爬上山坡,米開朗基羅設計了一個寬大的斜坡而不是臺階通往山頂上的廣場。</p> <p class="ql-block">??圖01是元老宮 它最早建于公元前78年,前身是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檔案館(Tabularium)。1542 年至 1554 年間,米開朗基羅重新設計元老宮并為其建造了雙坡樓梯,中間噴泉兩邊放置兩尊壯觀又渾樸的古代河神雕像</p><p class="ql-block">圖02是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密涅瓦的紫斑巖雕像,女神左手拿著長矛,右手拿著一只天體球。</p><p class="ql-block">圖03是尼羅河神</p><p class="ql-block">圖04是臺伯河神</p> <p class="ql-block">??寬大的坡道上矗立著兩座巨大的 Castor 卡斯托和 Pollux 波魯克斯的大理石雕像。</p><p class="ql-block">圖01是波魯克斯的雕像</p><p class="ql-block">圖02是卡斯托的雕像</p><p class="ql-block">卡斯托和波魯克斯是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孿生兄弟,他們是斯巴達王后勒達的兒子,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是卡斯托的父親,因此卡斯托是凡人,而宙斯是波魯克斯的父親,所以波魯克斯是半人半神。在尋找金羊毛的過程中,波魯克斯因在一場拳擊比賽中擊敗了貝布呂克斯國王而聞名。在一場戰斗中,凡人卡斯托被殺。波魯克斯為兄弟的死而傷心欲絕,因而向宙斯祈禱讓卡斯托永生,這意味著波魯克斯必須放棄一半的永生。最終,宙斯同意了這個請求,于是卡斯托和波魯克斯變成了雙子座。兄弟倆都是航海和馬術之神,并以拳擊能力而聞名。同時因為他們都是著名的騎手,所以在藝術作品中,兄弟倆都與馬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圖03是一座前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騎馬雕像的復制品。原件保存在保守宮。我們定于在羅馬的最后一天參觀保守宮。</p> <p class="ql-block">??廣場北側一根羅馬柱上有一座描繪母狼哺育雙胞胎羅慕路斯和雷穆斯的場景的雕像,這是復制品,原件保存在保守宮內。</p><p class="ql-block">母狼是羅馬城的象征。傳說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被其胞弟篡位,女兒與戰神瑪爾斯結婚后生下一對孿生兄弟。叔叔得知此事后,下令將孿生兄弟放入籃子里扔進臺伯河里淹死。一只母狼發現后將兩個孩子銜走,照顧著雙胞胎,直到他們被一位農民發現救走。成年后,這對雙胞胎建立了羅馬城。據信這座雕像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后來一位雕塑師將雙胞胎加入雕像中。羅馬的城徽就是一只母狼照看著兩個男孩。</p> <p class="ql-block">??沿著大斜坡走下山后右轉就來到了車水馬龍的威尼斯廣場。</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tian)和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Monumento Nazionale a Vittorio Emanuele II)</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廣場是意大利首都羅馬最大并且最重要的廣場,它因附近的威尼斯宮而得其名。每年6月2日國慶節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一樣,它是羅馬最重要的地標之一,也是五條交通大道的匯聚點,是來自世界各地游客必須參觀的景點。</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廣場上有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861年意大利統一和意大利第一任國王維克托·埃馬努埃萊二世而建,上方刻有“祖國統一,人民自由”。雖然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他而建,但他并沒有被埋葬在那里。相反,他被埋葬在萬神殿中,</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頂部左右兩側各有兩尊維多利亞女神駕著四馬戰車的雕像。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的大型青銅騎馬雕像位于紀念碑正前方,雕像下面是“無名烈士墓”,由一戰中一位無名烈士的墳墓組成,以紀念為意大利獨立及在所有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墓墻中間是羅馬女神雕像,女神像兩側的大型浮雕記載著意大利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無名烈士墓前面燃燒著永不熄滅的火焰,兩位戰士守衛在墓的兩邊,所以這座墓碑也被稱為祖國祭壇。</p> <p class="ql-block">??再次聽到這首感人肺腑、直抵心靈的歌曲。這位年輕的小提琴手正在虔誠地、認真地演湊加拿大歌手萊昂納德·科恩 (Leonard Cohen) 創作的歌曲“哈利路亞”。他身后下面就是古羅馬的圖拉真廣場。</p><p class="ql-block">入夜時分,祖國祭壇前的威尼斯廣場沒有了白天的喧囂,呈現出一派祥和愉快的景象,周圍游人也在享受著這溫馨愜意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與祖國祭壇隔街相望的是建于16世紀的古老肅穆的洛雷托圣母瑪利亞教堂Santa Maria di Loreto 和圖拉真記功柱。</p> <p class="ql-block">圖拉真記功柱是為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所立,以紀念圖拉真勝利征服達契亞。該柱由大馬士革建筑師阿波羅多洛斯建造,于113年落成峻工,這座獨特的紀念柱以其柱身上精美的浮雕而聞名。圓柱上有一條從基座到頂部總共繞了23個螺旋圈并且長約150米的浮雕飾帶,上面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羅馬人和達契亞人在公元101和公元105年的兩場關鍵性的戰爭。這兩場戰爭的結果是把達契亞變成了羅馬行省。浮雕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螺旋式上升:底部始于“羅馬軍隊在多瑙河上建造一座浮橋……最上端以達契亞戰爭的最后一次戰斗結束”。整條浮雕展示了2662個人物和155個不同場景,皇帝直接御駕親征在戰場上就出現了58次。這種戲劇性的寫實風格給人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整個浮雕自下而上螺旋式上升,增加了視覺觀感上的高度,皇帝的高大和威嚴猶然而生。記功柱起源于希臘,但是將偉人的軍事成就巧妙地鑲嵌在輝煌的記功柱外表的浮雕上的設計理念卻是羅馬人的創新。</p><p class="ql-block">該柱加上基座在內高約35米,由20塊來自卡拉拉巨大的大理石制成,每塊石頭重要約32噸。柱體內有185級螺旋樓梯直通柱頂。圖拉真的墓地就在柱子的地基下面。1587年12月,教皇Sixtus V 西克斯圖斯五世讓人在柱頂加上圣彼得的青銅像。</p> <p class="ql-block">將羅馬廣場的建筑推向巔峰的是圖拉真皇帝,位于奧古斯都廣場西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拉真廣場</span>是一個深300米的巨大場地,有四大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都巳經被時光磨損帶走。遺憾的是今天晚上沒有時間去細看,以后有機會再訪羅馬時一定要來看看。</p> <p class="ql-block">短短兩個多小時的快餐式瀏覽已經讓我們感到羅馬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露天博物館,它充滿了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讓游客流連忘返。我們沿著帝國廣場大道往回走,徐徐的晚風拂面吹來,夜晚的凱旋門和斗獸場看起來比白天更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羅馬市正在為申請主辦2030世界博覽會做準備。</p> <p class="ql-block">路過燈火輝煌的古羅馬競技場遺跡時,耳邊仿佛傳來兩千多年前瘋狂的羅馬人地動山搖般的吶喊。啊,羅馬,我已經被你那無以倫比的古典美所傾倒,你古老厚重得令人蕩氣回腸。我的文筆不足以表達我內心對你的折服和崇拜,還是用《羅馬:一座城市的興衰史》中的一段話來贊美你吧:“羅馬之偉大并非因為她是憑借某個人的一己之力締造的,也不是因為她在短時間內便集如此的榮耀與美麗于一身。恰恰相反,羅馬出過歷代帝王和無數名士,在歷經歲月和財富積累后才有羅馬的寶庫。這座城市是世間所有美德的豐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手机|
霍林郭勒市|
原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灵山县|
长治市|
金寨县|
荆门市|
行唐县|
洛阳市|
崇仁县|
四会市|
奉新县|
永兴县|
什邡市|
保亭|
广州市|
荔波县|
白河县|
离岛区|
乌鲁木齐市|
宜都市|
玉山县|
通辽市|
阳高县|
台中市|
乌拉特前旗|
平陆县|
资讯
|
利津县|
郯城县|
海阳市|
达拉特旗|
乌拉特中旗|
康保县|
墨竹工卡县|
工布江达县|
乐陵市|
木里|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