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是一個充滿熱情和動感的季節,5月24日上午,大雨滂沱,風雨交加,但老師們認真學習的熱情不減,一大早便從廣州各區驅車前往增城,參加廣州市越秀區和增城區,共同主辦的“越秀區——增城區”教研幫扶暨“雙新”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學實踐成果展示交流活動。陳杰、陳澤勉、麥振宇、劉朝歌,兩區四位教研員出席了活動。</p> <p class="ql-block"> 廣州市第六批小學美術骨干教師,二三組學員理論分享,也在這里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組,首先分享的是陳俊杰老師,內容是《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的小學美術特色作業的教學實踐研究》,通過分享讓我們知道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的重要性。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美術特色作業設計過程中,將其融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學生的作業形式。根據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確立6個主題板塊:開天辟地、星火燎原、抗日烽煙、長征精神、建國大業、改革春風。結合不同的美術主題布置,設計具有梯度的紅色美術作業,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教育高度,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學生的美術實踐,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提供重要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在美術課程設計中,教師既注重作業本身的實踐性,又注重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藝術元素,陶冶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榮辱觀和責任感,更好地去完成學校任務和校園生活,拓展新的教學空間,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p> <p class="ql-block"> 跟著是孟祥燕老師,她給我們分享了《“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探討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小學美術作業,以促進學生創造力與審美能力的發展,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我們中小學美術教師研究的課題。通過文獻回顧、問卷調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創新的作業設計理念和實施策略,并對其可行性和效果進行了初步評估。</p> <p class="ql-block"> 針對“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主要通過以下三項跟大家分享:一、以往小學美術作業的問題診斷。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美術作業設計原則。三、具體實施策略。小學美術作業的設計需要轉變思路,從單一的技能訓練走向全面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素養。通過問題診斷、設計原則的制定到具體實施策略的展開,為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優化小學美術作業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隨后胡愛明老師后,給我們分享了《作文式繪畫教學的幾點思考》,讓我們明白什么是作文式繪畫教學?繪畫教學是如何利用作文的方法去進行繪畫訓練的。常規性繪畫訓練與作文式繪畫教學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他從四方面去論述:一、作文與繪畫的異同,二、作文的方法的借用,三、有別于傳統教學的特色,四、獨特的方法與途徑。一連串的問題深深啟示著我們,為我們的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羅清霞老師因學校事務不能離身,孟老師代為分享《陶冶生活 藝享人生》 小學陶藝教學分享--以《泥器皿》、《泥板動物》、《青花瓷》為例。讓我們知道陶瓷藝術的發展史,陶瓷是傳統文化的延伸和蛻變,而又現代的藝術。給大家講了,陶藝的三要素,制作原料,陶藝的制作方法。泥器皿茶壺質樸,很適合孩子們。</p> <p class="ql-block"> 第五位是趙暢老師,她給我們分享了《基于STEAM 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跨學科教學策略初探》,STEAM 教育理念概述,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意義,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跨學科教學策略,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科學合理進行實踐和探索,提高問題解決能力,STEAM 教育理念強調學科之間的聯系和融合,倡導跨學科的教學方式,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水平。</p> <p class="ql-block"> 在STEAM教育理念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是基礎學科,而藝術則是一個重要的連接點,可以將此類基礎學科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STEAM 教育理念是一種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科學采用跨學科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趙老師講完,梁展華老師給我們分享了《移動互聯網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讓我們知道互聯網技術在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新的教育技術和教育手段探索對教育改革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很好地提高教育效果,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和教育改革中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在美術教學中,傳統課堂,信息傳遞單一,教學內容受到局限。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設備進行輔助教學,可以豐富學習素材,擴大學習空間,自主探索,互動交流,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成本低,而高效。</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丘子群老師分享了主題為《A- STEM小學美術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以版畫單元課程為例》的專題發言。丘老師從課程開發背景、單元課程設計目的、教學內容整合、單元課程開發方案、單元設計思路等方面分享,講述了整個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路徑,為教師們進一步探索新課標教學法提供了參考案例,讓老師們對大單元教學設計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啟發!</p> <p class="ql-block"> 分享豐富,精彩紛呈,給我們不少的啟示。真可謂法無定法,人無完人,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在大家的努力下,并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希望我們緊跟時代的步伐,以特色帶動發展,虛心聽取各方意見,明確方向,不斷攀登新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理論培訓周期雖短,但精彩不斷,收獲良多,大家感恩遇見,一路有您!在此,感謝陳澤勉和陳杰倆位可愛可敬的導師,感謝他們的用心良苦,辛勤付出,一路陪伴,不斷成長!感謝可愛向上的兄弟姐妹們,遇上他們真開心,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 大家紛紛寫下留言,感恩成長。鐘柳珍老師說:今天的研修活動,收獲滿滿感謝導師們的指導,感謝小伙伴們的分享,希望日后還能繼續向大家學習!</p> <p class="ql-block"> 李群芳老師動情地說:衷心感謝兩位導師專業的引領與悉心的指導!遇到大家是福!一年來大家辛苦啦!感恩與伙伴們的相遇,以后的教育之路我們繼續并肩同行!</p> <p class="ql-block"> 活動結束,陳杰導師和大家一一揮手告別,陳澤勉導師深情的說:相聚是緣,相見如歡,相習互進,美遇有您!大家依依不舍的離開,培訓對于教學生涯來說雖是短暫的,但其意義和影響非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织金县|
云和县|
乾安县|
桂林市|
宜城市|
鲁甸县|
太和县|
蕲春县|
房产|
闽清县|
上蔡县|
铜鼓县|
德阳市|
宽城|
宜黄县|
长春市|
东乡县|
兴和县|
沁源县|
汽车|
嘉义市|
遵化市|
壶关县|
马关县|
成都市|
阳西县|
广水市|
中牟县|
三明市|
都兰县|
马尔康县|
巴南区|
团风县|
深水埗区|
柞水县|
邵东县|
遂川县|
万全县|
勐海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