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銀幣,是大清光緒年間江南造幣廠(南京造幣廠)鑄造品種最多,版本最復雜的一種銀幣。</p><p class="ql-block"> 大類可分為“無干支紀年”的老江南和“有干支紀年”的新江南兩類。</p><p class="ql-block"> “江南銀幣”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底在簡稱“寧廠”的“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開鑄。形制與他省通行的龍洋相同,正面除中心滿文外全部為漢字,無外文。</p><p class="ql-block"> 次年(“戊戌”1898)改版,加注“戊戌”干支紀年,爾后所造江南光緒銀元“皆援例辦理”。共鑄有八個干支紀年銀幣,含<b>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b>等紀年。</p><p class="ql-block"> 在戊戌、己亥、庚子紀年中,銀幣上均無外文。然而,從辛丑年(1901)時,卻多出一種加上英文字母“HAH”的銀幣。為什么要加?我查見背景如下:</p><p class="ql-block"> ① “辛丑”的前一年,即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據“寧廠”報告書的記載:</p><p class="ql-block"> “<b>正月,江督鹿(按:應是鹿傳霖)以局內亟需整頓……。四月,嗣因北方起釁,洋價日跌,銷路稽滯,稟請暫行停鑄。九月初一,停鑄銀元”。</b></p><p class="ql-block"> 寧廠報告將其歸咎于“義和團”(庚子年)動亂,導致銀幣跌價市場萎縮,但實際另有其因。</p><p class="ql-block"> ②查見互聯網載有英國錢幣學者李察偉德(Richard N.J.Wright)1976年英國皇家集幣學會(RNS)年刊所發表之《中國各省龍銀》論述中提到:</p><p class="ql-block"> <b>“根據英國駐南京領事的商務報告,開鑄后寧廠所造銀元質量參差,含銀低于標準,致市面評價甚低,不受銀錢業歡迎,銷路遲滯”。</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看來, 減銀減重,內部出問題才是真相。</b></p><p class="ql-block"> ③又據“庚子”年的中國〈南京〉海關報告記載:</p><p class="ql-block"> “<b>寧廠因財務困難關閉兩次。先在五月初停工,但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炮臺(按: 5月21日至1900年6月17日)造成人心浮動,爭相以笨重的制錢兌換銀元。因市場需求而復工,每日生產2至4萬枚。雖短暫獲利但無法扭轉頹勢,八月底再度關閉。</b></p><p class="ql-block"> 所聘英籍化驗師Wharton(寧廠報告書中名“華振”。全名為Frederick Malcolm Wharton)離職返國。</p><p class="ql-block"> 次年“辛丑”年4月初一(1901年5月18日),江南局重行開工,又新聘洋技師H.A.Holmes(報告書中名“霍教習”)為頭等化驗員到廠。 隨即在銀元中加“HAH”戳記,以為取信中外之計”。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銀幣,是大清光緒年間江南造幣廠(南京造幣廠)鑄造品種最多,版本最復雜的一種銀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類可分為“無干支紀年”的老江南和“有干支紀年”的新江南兩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南銀幣”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底在簡稱“寧廠”的“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開鑄。形制與他省通行的龍洋相同,正面除中心滿文外全部為漢字,無外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次年(“戊戌”1898)改版,加注“戊戌”干支紀年,爾后所造江南光緒銀元“皆援例辦理”。共鑄有八個干支紀年銀幣,含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等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戊戌、己亥、庚子紀年中,銀幣上均無外文。然而,從辛丑年(1901)時,卻多出一種加上英文字母“HAH”的銀幣。為什么要加?我查見背景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① “辛丑”的前一年,即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據“寧廠”報告書的記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江督鹿(按:應是鹿傳霖)以局內亟需整頓……。四月,嗣因北方起釁,洋價日跌,銷路稽滯,稟請暫行停鑄。九月初一,停鑄銀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寧廠報告將其歸咎于“義和團”(庚子年)動亂,導致銀幣跌價市場萎縮,但實際另有其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②查見互聯網載有英國錢幣學者李察偉德(Richard N.J.Wright)1976年英國皇家集幣學會(RNS)年刊所發表之《中國各省龍銀》論述中提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英國駐南京領事的商務報告,開鑄后寧廠所造銀元質量參差,含銀低于標準,致市面評價甚低,不受銀錢業歡迎,銷路遲滯”。</p><p class="ql-block"> <b>看來, 減銀減重,內部出問題才是真相。</b></p><p class="ql-block"> ③又據“庚子”年的中國〈南京〉海關報告記載:</p><p class="ql-block"> “寧廠因財務困難關閉兩次。先在五月初停工,但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炮臺(按: 5月21日至1900年6月17日)造成人心浮動,爭相以笨重的制錢兌換銀元。因市場需求而復工,每日生產2至4萬枚。雖短暫獲利但無法扭轉頹勢,八月底再度關閉。</p><p class="ql-block"> 所聘英籍化驗師Wharton(寧廠報告書中名“華振”。全名為Frederick Malcolm Wharton)離職返國。</p><p class="ql-block"> 次年“辛丑”年4月初一(1901年5月18日)江南局重行開工,又新聘洋技師H.A.Holmes(報告書中名“霍教習”)為頭等化驗員到廠。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隨即在銀元中加“HAH”戳記,以為取信中外之計”。 </b> </p><p class="ql-block"> ④另據民國四年(1915)“寧廠”報告書的官方說法,加“HAH”字母的目的是“取信中外”。 歷史原因是因辛丑年, 兩宮西狩, 諭旨僅令各省向廣東、湖北兩局附鑄, 而未提及江南局, 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致電湖廣總督張之洞, 陳述江南設局形勢及銀元加鑄年份干支, 洋文戳記等, 請淮予自行鑄造。而英文“HAH”是江南局所聘之英籍化學專家霍氏“H~A HOLMES”之縮寫, 此人由上海滙豐代為延聘, 任配合成色教習,<b>此年鑄的銀元上面鑄有“HAH”(霍氏姓名縮寫),有此戳記則可“取信洋局”。 </b></p><p class="ql-block"> 顯然,在“辛丑”干支年前的“江南造光緒元寶”有干支紀年的銀幣中是無“HAH”標識的。 </p><p class="ql-block"> “辛丑”年之后,鑄幣中除有單獨帶“HAH”標識者外,還存在有“HAH”字母大小之別,或“HAH”+“CH”標識,亦或“HAH”+“TH”,“HAH”+“SY”標識的不同銀幣版本。</p><p class="ql-block"> 在上述這些不同標識的錢幣中,又有幣面花飾不同的區別,亦或背面龍紋也有不同。 </p><p class="ql-block"> 如無干支紀念的老江南的龍紋是大清戶部“部頒龍”。龍形頭大,龍眼炯炯有神,龍紋麟片立起,霸氣側漏。</p><p class="ql-block"> 而有干支紀年的新江南,龍紋有保持老龍的。<b>具我所藏而知,有戊戌,庚子、葵卯干支1.44的銀輔幣背鐫刻的就是部頒老龍</b>。其他的則完全與部頒龍迥異,龍紋與老江南相比,顯得俊美一些。</p><p class="ql-block"> 有干支部頒老龍輔幣圖例:</p><p class="ql-block"> a. 1.44戊戌干支年老龍背銀輔幣。直徑23.8mm厚1.4mm重5.24克。面無星,背六辮花星,大字版,凸眼龍。此幣尚還有凹眼龍版(龍眼是一個圓圈,中心凹陷)。</p> <p class="ql-block"> b. 1.44庚子干支年老龍背銀輔幣。直徑23.9mm厚1.4mm重5.25克。面無星,背六辮花星,大字版,凹眼龍。 </p> <p class="ql-block"> c.1.44葵卯干支年老龍背銀輔幣。直徑23.8mm厚1.3mm重5.28克。面無花飾,背六辮花星,大字版,凸眼龍。</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三種有支紀年背部頒老龍的江南造銀輔幣,無論雕工,鑄工都非常精湛,錢幣深打,圖案精美,整幣泛銀光,均是存世稀罕之品,收藏價值在數萬以上。</p><p class="ql-block"> 光緒三十年(“甲辰紀年”1904)是江南銀幣有HAH字樣的最后一年。</p><p class="ql-block"> 這年十月,江南銀元總局更名為“江南戶部造幣分廠”,鑄“江南省造(甲辰)光緒元寶”銀元,面值有: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和七分二厘三種。 江南甲辰版產量大,版式也多,幣面仍保留“HAH”英文字母,又有加上了“TH”或“CH”字樣。乙已年(1905)起又改版添加了“SY”銘記。</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造銀幣中,有幾個版本比較其他版本要珍貴些。</p><p class="ql-block"> <b>一是無英文標識的老江南人字邊齒或直齒七錢二分銀幣相對稀少。</b></p><p class="ql-block"><b> 如下直齒老江南,部頒龍,七錢二分,“目”“省”銀幣。徑39.5厚2.3mm</b></p><p class="ql-block"><b>重26.73g。</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二是江南“癸卯”紀年(1903年)銀幣中有“無花”版</b>及“有花”版。前者“無花”版系霍氏在職期間所造,存世稀少。后者是霍氏離開造幣廠后所鑄。(圖例如前)</p><p class="ql-block"> 霍氏何時離任未查見有明確記載,但若以光緒二十七年四月復工時到廠,比照前任簽訂二年為期,此刻(光緒二十九年)恰滿兩年;推測洋技師或聘書約滿求去。 “照舊用霍教習戳名”,應是指洋員離職后暫不除名之意,故斷定乃此時離任。</p><p class="ql-block"> 由于造幣廠每季只開爐造銀幣一次,而霍氏是在“癸卯”三月請求整頓,再以多年來的觀察,其數量遠低于“辛丑”無英文版,推測“無花版”或許僅生產了一天(很可能是新歲次之初象征性地制作一批)。因鑄期短,產額低,鑄就“癸卯”紀年無花銀幣成為江南銀幣名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b>三是“甲辰”紀年的江南銀幣HAH,CH加十字花星幣。</b></p><p class="ql-block"> 已查見“甲辰”紀年的江南銀幣有“CH”十字花星版,“TH”版,無點,密齒等四個版別。 </p><p class="ql-block"> 其“CH”是寧廠廠長“張遷杰”姓氏簡寫(張為CHENG);“TH”據說是外國某受聘雕刻師的英文名縮寫;SY不詳,待考。</p><p class="ql-block"> 鑒于“甲辰”“TH”版數量與“CH”版比率大概是1比10。參照寧廠歷年制額,有泉友推測前者為“甲辰”年當年所造,而“CH”版有可能是民國期間大量生產的版本。</p><p class="ql-block"> 雖然 “CH”版鑄錢較多,但在“甲辰”紀年的“CH”版江南造銀幣中,有江南“四點花”也叫“十字花版”是有紀年江南造銀幣中的另一個名譽品。</p><p class="ql-block">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刻有“光緒元寶”字的一面,左右兩邊為“十字星”,其龍面也與普通龍面不同。這個“十字星”是把普通的江南甲辰紀年幣面兩側的實心小圓點改成了“十字花”星,此版存世相當稀罕少見,所見大多都有錢莊的戳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展示一枚近未流通“甲辰”紀年一錢四分四厘江南省造“大字版”銀幣,“HAH”,“CH”,“十字星”版實物。直徑23.7mm厚1.4mm,重5.33克。</p> <p class="ql-block"> 該藏品整體保存非常完好,有銀質原光,似未使用者。外齒凹凸齒深峻,挺拔,凸眼龍。龍紋立體感十足,十分少見。</p><p class="ql-block"> 因系名譽品,市場價值較貴,世面上已出現有改刻的假冒錢幣。辯識時對這一版本的錢幣可注意以下細節:</p><p class="ql-block"> ① “HAH”,“CH”英文字母均為大寫。筆畫均勻,清晰;</p><p class="ql-block"> ②左十字星在九點位,右十字星在四點位;</p><p class="ql-block"> ③ “CH”版的“甲”字最后一豎筆對應過來剛好是“元”字的第二橫筆;</p><p class="ql-block"> ④“甲辰”二字筆畫均勻,“辰”字位置離外緣較遠,低于“寶”字第一點;</p><p class="ql-block"> ⑤“元”字第3,4筆不連;</p><p class="ql-block"> ⑥ 龍紋為立龍。細節處刻畫細膩。龍眼是圓的,中間有睛,有眼眉。龍麟密翹,龍刺稀梳。</p><p class="ql-block"> ⑦龍云卷曲,緊隨龍身。</p><p class="ql-block"> ⑧龍尾七條,龍珠火苗僅有四尾,左苗與左下垂龍須接壤。</p><p class="ql-block"> ⑨內緣有馬齒。齒長約0.5mm。齒頭為圓頭,布局均勻,無缺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6日撰稿于成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崇义县|
镇远县|
宝坻区|
武隆县|
达尔|
察哈|
法库县|
万载县|
玛曲县|
仙游县|
嘉禾县|
天祝|
南汇区|
大足县|
耿马|
桐柏县|
松潘县|
石嘴山市|
伊春市|
澳门|
屯留县|
林甸县|
内黄县|
衡东县|
乐陵市|
芜湖县|
闵行区|
乐亭县|
宜兰市|
正宁县|
苍溪县|
遂平县|
海城市|
聂拉木县|
丰原市|
益阳市|
合江县|
吉安县|
和田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