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感覺有種出游的熱情正在消失,大概是再好的山河美景都會有密集的恐懼吧。偶爾回想起那特殊的三年,雖然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多,不敢約伴,不敢期待,且手機上必須有24小時的核酸綠碼,不期而遇的不止是路上的風景,還有可能是隨時變色的碼,所以每段開啟的都是說走就走的盲盒之旅。</p><p class="ql-block">一個人的出行,做個甩手掌柜,隨遇而安,省去遷就、體諒和迎合,行走中只需保持那顆好奇心,關注不一樣的東西,腦海中自有自己的畫面,行走中記錄下來的自然也只是屬于自己的感受,其實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偶然刷到西藏特阿里車旅俱樂部的線路招募,當我用彩筆將那串熟悉、陌生的地名在地圖上串成一線時,那顆居家已久的心已經飛到四川盆地,穿越橫斷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越康巴、安多和衛藏三大藏區,去私會一場高原浪漫的繁花盛宴。</p> <p class="ql-block">D1 (26//6)成都—都江堰—巴郎山觀景臺—畢棚溝—馬爾康—紅原</p><p class="ql-block">D2 (27/6)紅原縣—唐克—黃河九曲落日—唐克</p><p class="ql-block">D3 (28//6)唐克—紅原草原—若爾蓋草原—花湖—扎尕那</p><p class="ql-block">D4 (29/6)扎尕那—瑪曲縣—桑科草原—瑪曲縣</p><p class="ql-block">D5 (30/6)瑪曲縣—蓮寶葉則(四川)--久治縣—班瑪縣</p><p class="ql-block">D6 (1/7)班瑪縣—色達佛學院—甘孜</p><p class="ql-block">D7 (2/7)甘孜-317線—新路海—瑪尼干戈—石渠—巴格嘛尼</p><p class="ql-block">D8 (3/7)石渠縣—松格嘛尼—色秀寺—玉樹</p><p class="ql-block">D9 (4/7)玉樹—結古寺—龍西寺—囊謙</p><p class="ql-block">D10 (5/7)囊謙—類烏齊—布加北—嗄塔鄉</p><p class="ql-block">D11 (6/7)嗄塔鄉—布加南—丁青—孜珠寺—丁青</p><p class="ql-block">D12 (7/7)丁青—三色湖—三怙主冰川湖 —邊壩</p><p class="ql-block">D13 (8/7)邊壩—夏宮拉山—金玲鄉—加貢—薩普南坡—薩普</p><p class="ql-block">D14 (9/7)薩普—比如縣</p><p class="ql-block">D15 (10/7)比如縣—麥地卡濕地—當雄—拉薩</p> <p class="ql-block">六月下旬,風有約,花不誤,已是篤定的出發,偏卻碰上深圳機場的疫情最新通報,最后時刻決定退機票,改坐高鐵商務座,當天一早到醫院做完核酸,直奔北站,九個小時后到達成都。</p><p class="ql-block">都記不起來成都已是第幾次成為我的旅程起點,川藏走過無數遍,仍常走常新,每個季節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就像這個春末初夏,一路北上,畢棚溝壯觀的雪山、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碧綠的湖泊,撲面而來的優氧氣息,讓人瞬間神清氣爽,身心的燥熱之感逐漸褪去。</p> <p class="ql-block">川北高原的夏天短暫而生機盎然,從紅原、唐克、若爾蓋一路走來,草原遼寬,水草豐茂,各色小花恣意開放,花朵簇擁在一起盛情開放,絢爛奪目。在這片極致的原野“沾花惹草”就是親近自然最直接的方式,陣陣花香撲鼻,呼吸之間,被口罩阻隔的壓抑情緒得到深切療愈。</p> <p class="ql-block">紅原偶遇身穿絳紅袈裟的僧侶,身處碧草繁花處都難掩他們內心的自由脫俗,忍不住按下快門記錄下那一張張溫和友善的臉龐和眉目的松弛感。</p> <p class="ql-block">豐水的季節,草原天高地寬,碧草連天,河網環繞,河流如一條條銀色的絲帶蜿蜒流淌,氤氳浩渺,恍惚間忘了已在海拔三千多的高原。</p> <p class="ql-block">黃河第一灣的黃昏,彩云飛渡,光影變幻萬千,長河與落日,共同構成了這絕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身處三省交界的奇妙之處,連續多日一直在四川、甘肅和青海進進出出,白天還在四川若爾蓋花湖鶯飛草長的濕地草原上游蕩,傍晚已經身處于甘南迭部傳說中一個人神共處的仙地__ 扎尕那。這個處于高山峽谷地帶的村寨聚落,偏安一隅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其質樸的自然景觀得以保存,避開村子里漸濃的商業氣息,這里確實是個靜享清早晨熙黃昏落日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突來的一場急風驟雨,錯過甘川交界處的梵天凈土__郎木寺,沿345國道穿過被群山環抱的高原濕地草場__阿萬倉。草場遼闊平緩,??接降水、匯聚融水,收納百川,起源于青海的黃河,成河于甘南瑪曲,其干流迂回百轉、曲折蜿蜒,滋養出這片廣袤的優質天然牧場。</p> <p class="ql-block">特殊時期,逆風而行,牧場沒有如織游人的喧囂,只有成群的馬、牦牛、野花和世界最大的轉經筒,仍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純粹,裊裊炊煙、幾頂氈房,我們的的遠方,就是牧民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地處四川阿壩和青海交界神山果洛山余脈的蓮寶葉則,在青海久治的年寶玉則封閉后,以其奇峰異石、冰川遺跡、雪山湖泊等自然景觀成為四川省近年新開發的生態旅游示范區。景區注重原生環境保護,當時還沒有過多的人為痕跡,我們的車可以一路開到山頂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趁著隊友放飛無人機,獨自一人沿著山腰的棧道一直走到海拔4300米的扎尕爾海子,在藏區,神山深處的湖泊都是僧人藏民朝拜的圣地,湖邊留下他們壘起的瑪尼堆。</p> <p class="ql-block">從蓮寶葉則出來,我們選擇走牧道,穿行于青山溪流間,三個小時重回青海景內班瑪縣,既享無限風光,又不耽誤行程。</p> <p class="ql-block">從班瑪到甘孜,途經色達,五明佛學院因為疫情已經一年多不對外開放,中午在色達縣城附近碰上覺姆和帥哥們在一處營地“耍壩上”,吸引我們停下來享用一頓正宗藏歺。</p> <p class="ql-block">他們圍在經幡飄揚的草地上跳起鍋莊,覺姆們點步轉圈有如鳳凰搖翅飛舞,帥氣小伙伸展雙臂有如雄鷹盤旋飛翔,在節奏歡快、感染力強大的舞蹈的帶動下,站在旁邊觀賞的同伴都忍不住擺動身姿舞起來。</p> <p class="ql-block">重走一段2004年第一次進藏印象深刻的路線,甘孜—新路海—馬尼干戈—石渠,當年由于路況差走了兩天,現在一天輕松走完。陰天小雨,新路海看不雀兒山,沒有了當年的驚艷。</p> <p class="ql-block">而那曾上演午夜逃亡的馬尼干戈小鎮,已經有了整潔的街道,柏油路穿越石渠草原直通石渠縣城。當年只有一條直街的石渠,現在也成一座初具規模的高原縣城。</p> <p class="ql-block">石渠是四川省最偏遠、海拔最高(4200米)、交通最不方便的縣。2004年因為隊友出現高反,暮達早啟,錯過了這個游人甚少、民風淳樸、宗教文化底蘊深厚的川、青、藏交匯之地。</p><p class="ql-block">這次格桑師傅領著我們用了一整天游遍周邊四座最具特色的瑪尼石經墻,其中包括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松格瑪尼石經城和世界上最長的巴格石經墻。這些瑪尼墻上的每塊石塊都刻有經文、六字真言或佛像,每天都有信徒前來朝覲。</p> <p class="ql-block">這些沉默而古老的尼瑪石經墻,如同高原宇宙中的星辰,日月既往,周而復始,釋放著綿延千年、源源不斷的千年引力。</p> <p class="ql-block">這些生活在藏區的人們,轉山轉水轉經墻轉佛塔,對于我們的鏡頭,他們視而不見,如此淡然,不驚不擾,沉浸在自己的信仰中,和天地之間仿佛已經有了無言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跟在信徒身后黙黙沿著墻邊、經桶轉,無關宗教,純粹是在感受信仰,愿美好與善良的愿望中有我跟隨的腳步。</p> <p class="ql-block">拜訪完橫亙在石渠草原上悠遠的尼瑪墻,我們直接前往百里之外的青海玉樹,正式踏上著名的唐蕃古道西段。這條被譽為承載漢藏交好、貿易文化傳播的“文化運河”,就是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和親遠嫁吐蕃的松贊干布,從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西安)出發,到達吐蕃都城拉薩的和親之路,玉樹不單是古道上打開青藏高原的窗口,還地處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靠近縣城的江邊聳立著一座三江源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但如今提到玉樹,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應該是2010年那場7.1級的地震,當時的震中就在縣城,地震不單奪去了二千多條生命,并幾乎將整座縣城夷成平地。我們來到距離市區3公里結古山上的結古寺,俯瞰經過重建后的玉樹縣城,處處是新建的大樓房屋和整潔筆直的街道,除了后來路過的地震遺址紀念館,已經見不到當年地震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前往囊謙的214國道上,途經下拉秀鎮,小鎮沿路僧侶三五聚集,原來玉樹每年夏季的辯經盛會剛好在鎮上的龍西寺舉行,附近的僧人都從自家寺院前來參加這里聲勢浩大的辯經活動。 </p><p class="ql-block">我們剛經大殿往廣場走去,措不及防的一場大雨,本是在廣場的辯經轉到大殿室內舉行,僧人在雨中狂奔,始終面帶笑容,一身紅袍之下,果有一顆從容不迫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在莊嚴的大殿辯經,場面自然不如室外熱烈,僧人和信徒都端坐觀辯,自己也怕無禮,端起相機去打擾,既是旅途中碰到的可遇不可求的宗教盛事,何不靜坐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玉樹到囊謙路距不遠,路況不錯,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車輛一直在山谷行駛,彎多路窄。行程原本安排的是唐萫古道上另一座千年古剎—尕爾寺,因為在龍西寺停留太久,我們沒有拐進尕爾寺所在的峽谷,沿主路駛出高原少有的森林峽谷,傍晚趕到囊謙縣城。</p> <p class="ql-block">囊謙是青海最南端和西藏昌都地區交界的一座小縣城,之前一直穿插于川甘青三地,今天我們將進入青藏高原景觀類型最豐富的地帶。全程超過500公里,路途遙遠,早上八點準時出發,沿G 214向南,離開囊謙所在的瀾滄江上游扎曲河流經的濕地草原,平坦的地形逐漸收窄,進入怪石嶙峋的山谷,沿途灰黑的山體刻有佛像和經文,經幡飄揚。格桑師傅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多抬頭,他們曾經在此路段的山巖上發現有雪豹出沒,可惜我們沒有看到它們的蹤影。</p> <p class="ql-block">G 214進入昌都類烏齊,向西匯入G 317前往丁青,基本是柏油鋪張路面,雖需翻過幾個4400米以上的埡口,因一路行駛在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的路上,地勢較平緩,且沿途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絢麗的風光相互交織,三百多公里路程走得較為輕松。</p> <p class="ql-block">后程轉入海拔4000多米連綿起伏的山間鄉道,高原夏天的景色極其迷人, 遠處的雪峰依稀可見,道路兩旁的山坡平緩開闊,草色青綠,高原天然牧場最豐美的季節,成群的牦牛在草地上游蕩,山坡、山脊不時發現巖羊的蹤跡,土撥鼠也竄出洞口覓食,停下車來還初遇小巧靈動的鼠兔,陽光明媚的草原是它們嬉戲玩耍的最佳場所。</p> <p class="ql-block">野花在高山草甸上織成的花毯延伸到天邊,與藍天白云在目之所及之處相遇,獨株盛開的金緣葉綠絨蒿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這一刻,一路走來的疲憊都煙消云散,心中只剩下眼前的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行走高原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山高路遠,變幻無常,前一秒還是晴空萬里,后一秒就是烏云密布、風雨欲來。在坑洼不平的泥石路上顛簸前行,傍晚七點終于到達丁青和那曲巴青、索縣三縣交界的布加北冰川。冰川離停車的地方有一段距離,需步行前去,其時天色已晚,眼見神山云層厚積,無奈之下只好離遠注視,折返到嗄塔鄉。</p> <p class="ql-block">布加雪山位于丁青縣嘎塔鄉和甘巖鄉境內,是念青唐古拉山東段最高的山峰,自2016年中國地理景觀大發現科學考察團隊在這里發現五條發育完整的巨型懸冰川,這片區域密集的冰川群才興起旅游的熱潮。早在2013年桃花季,我們曾專門走過G 317,當時的川藏北線昌都到那曲路段還是灰塵滾滾的土石路,布加冰川更是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秘境,此行我對與冰川的遇見充滿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布加環線從嘎塔鄉到布加南約雄冰川約三個小時車程,當車子在冰川所在的穹雄溝前行,最引人矚目的是從巍峨的山峰中流出的一道冰川,前景是寬谷濕地中蜿蜒流淌的河流和盛開的野花,畫面實在是太美了。在它們的共同塑造下,荒蕪的高原上多了一絲靈動之色,讓這片大地更鮮活、更富生機,成為藏地眾多冰川景觀中別具一格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最難得的是驅車可以直達冰川堰塞湖畔,可惜夏季冰川消融讓湖水上漲,隔湖遠眺無法看清冰川的細節。同伴留在湖邊放無人機,沿著棧道,我爬上湖前面的冰磧壟,這里可以看到湖面冰舌處的藍冰,還有側磧壟上隨著氣候和季節的變化,冰川前進后退而留下的印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行重游丁青的孜珠寺,或真因當年那一眼的緣起。那一年,我們風塵仆仆從昌都來到丁青,一心想著要去拜訪傳說中神秘的天空之寺,黃昏陰雨天仍堅持從G317旁邊的一條岔路拐進去,沿著兩旁筆直高聳山峰中道路幾次折返,始終找不到上山的路。眼望茫茫崖壁,烏云籠罩,心里黯然而失落,正想放棄回走時,右前方突然出現一條隱蔽的狹窄土路,山路只容一車通行,沿著崎嶇的盤山道一路攀升,看不見指示牌,看不見山頂,更看不見寺廟,但是冥冥中就有種信念,山頂所在就是我們的目的地__孜珠寺。</p> <p class="ql-block">車子掛在峭壁的迂回土路挨著懸崖盤行半個多小時,上空一直被厚厚的云層覆蓋,本以為我們的一片誠意將被辜負之時,奇跡終于出現了,一道光穿破壓頂的烏云,厚厚的云層縫隙里瀉下萬丈金光,同伴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p> <p class="ql-block">來不及走進這片古老而奇特的圣地建筑,聽聽山間谷地的梵音回響,看五彩經幡在風中飛舞,天又陰沉下來了,那執著追逐的匆匆一瞥,最后卻只能無奈地離開,冒雨夜行趕到丁青縣城。</p> <p class="ql-block">緣之所在,心之所向。一晃八年,國道317的路況明顯有所改善,孜珠寺仍然險峻難于接近,我們在傍晚七點到達,藏地的夏季日長,陽光和煦,天空藍得耀眼,我們沿著寺院中的步道盤山而上,登上海拔4800米峰間的圣地天門,站在懸橋透過洞口放眼望去,一面是群峰連綿,G 317沿江穿過谷底;一面是晴空下的寺院群和遠處山巔的天光云影,遺世獨立的圣境隱于神奇的視角之中。</p> <p class="ql-block">懸掛在山體巖壁上的修行小屋,里面有修行者的起居室和修行石洞,僧人克服高原艱苦的自然條件,在這狹小的空間承受著四季寒暑的考驗,堅持完成遠離世俗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日落時分,來到正對著寺院的觀景臺,遠眺接地連天的佛土之地,蒼穹之下,萬物聚靈,寺廟、經堂、僧舍、修行洞高低錯落、毫不違和地鑲嵌在孜珠山六座峰頂之間,如此的渾然天成,就像從高原上長出來的自然信仰,任由背后的風云千變萬幻,孜珠寺風雨飄搖三千多年,巋然不動。</p> <p class="ql-block">從丁青到邊壩我們的走是途經熱玉鄉的一條尚在修筑的近道,全程約190公里。離開丁青縣城,前半段一直在翻山爬坡,遠山連綿,重巒疊嶂,行至山腰開闊處,蒼翠的群山躍入眼簾,高山深谷間,河流道路蜿蜒縱橫,略為平坦寬闊的河谷中還有田疇錯落,屋舍儼然。行走藏地多年,第一次領略到眼前展現出這種嶺谷相間,山川并行,如大地褶皺般的典型地貌。</p> <p class="ql-block">進入接近熱玉鄉的后半程,開始在怒江上游深谷里的狹窄掛壁土路穿行,一邊是懸崖,一邊是湍急的河流,既要留心落石松土和不時出現塌陷的路面,還要防范迎面的車輛,師傅放慢速度謹慎駕駛,路邊損壞嚴重的防撞護欄也讓車里的乘客觸目驚心。不到二百的路程,基本沒有停歇,走了九個多小時,下午五點才到達邊壩的祥格拉三怙主冰川。</p><p class="ql-block">車輛直接可以開到湖邊,一群紅衣喇嘛正在采摘一種黃花植株,同伴放飛無人機的聲響很快就引起他們的好奇心,一些年輕的僧人更是停下工作,湊近觀看操作和拍攝畫面。</p> <p class="ql-block">邊壩縣地處藏東唐古拉山南麓,四周雪山環繞,冰川密布,山峰高聳逶迤不絕,造就了這里谷深水長,絕壁千刃卻植被豐富,草木蔥郁的獨特自然景觀。祥格拉冰川是邊壩的瑰寶,可惜夏天不是觀賞冰川的最佳時機,湖面水位上漲,離遠只能看到小幅度的冰墻,且下午冰川的水氣蒸騰還看不到孔拉崗日三怙主雪峰的身姿。如果冬天到來,水位下降,就能直接從結冰的湖面走近巨大的冰川,貼近、觸摸藍色的冰墻,那絕對會是視覺和觸覺的最大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孔拉崗日附近這片山地,雪山巍峨,冰川磅礴,孕育出許多大小湖泊,其中以普玉三色湖最為人所知。這三個湖隔山相連,相距不遠,均為群山之中的凹地匯聚雪山融水而成,湖水潔凈透亮,在陽光的照耀下顏色迥異,分別被稱為白湖、黃湖和黑湖。</p><p class="ql-block">白湖靠近主道,地勢平緩,因為常年沙土淤積,湖邊長出連片的野生沙棘林,沿著平坦的湖灘木棧道的盡頭有一簾從山縫奔涌而出的瀑布,湖面的波浪在陽光下閃耀著白色的光芒。黑湖在山的背面,需要開車依山繞行一小段路,再步行爬到山腰,便到達被山峰環繞的幽藍湖泊,湖畔樹木蔥郁,湖面波光粼粼,雖然面積不大,但卻能很好地與周圍的群山相映襯。因為天色已晚,來不及登上山頂,所以沒有看到藏在山凹里的黃湖。</p> <p class="ql-block">離開邊壩,我們在陰雨天翻越此行海拔最高的夏貢拉山(5298米),這座位于邊壩縣的極地高山,因山勢險峻,一年當中大部分時間還會因為大雪覆蓋而影響通行,素有“入藏第一險”之稱。夏貢拉山之險在于覆蓋山體表層的土質松軟,伴隨著雨季的到來,彎多路窄的盤山土路,容易引發塌方和滑坡泥石流,車輛在急彎陡坡低速爬行輪胎打滑,車身在懸崖邊上的濕滑路面左搖右擺,且越往上爬能見度越低,整個過程玩的就是膽顫心驚。</p><p class="ql-block">如今雖然交通已大有改善,穿山隧道也在修建中,天塹馬上變通途,這段盤山公路可能很快便遭廢棄,但無論是大雪封山還是霧鎖深山,作為一個旅行者,每一次能到達一處未知的地方就是一種滿足,如果沒有親歷濃霧中的穿越,怎能體驗到這山自帶的磅礴天然氣勢和強烈的壓迫感。</p><p class="ql-block">連綿的陰雨,使遠山隱遁了蹤跡,近山都模模糊糊,路上再無風景,直接趕往那曲比如羊秀鄉的薩普。記得第一眼看到薩普神山的照片時,確實被薩普幾座雪峰的造型和湛藍的雙湖驚艷到了。雖然這種神山與圣湖的組合形式,在西藏是最常見的存在,但像薩普這樣擁有兩座完美的金字塔型山峰的神山,我在西藏兜兜轉轉這么多年,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自此薩普便成為我心中的念想。</p><p class="ql-block">羊秀鄉的游客中心正在修建,估計景區很快便開始收費,這里到湖邊還有五十公里超爛的非鋪裝路,坑坑洼洼的土路,顛到你懷疑人生。來到出片的網紅橋,只見云橫山腰,霧纏峰頭,薩普神山被雨霧籠罩,冰墻之上白茫茫一片。</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湖畔的藏民家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來到湖邊,沒有等來神山的靈光一現,只遇上盛裝祭拜神山圣湖的一家人。薩普的最高峰有6956米,是藏東地區第一高峰,為藏傳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被尊為當地的神山之王,在藏民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當地流傳著許多有關它的神話傳說。</p> <p class="ql-block">在神奇的薩普山下,既有超凡脫俗的雪山湖泊仙境,又有人間凡塵的煙火俗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不遠千里,跋涉而來,卻無緣相見,只能帶著遺憾離開,期待某年的冬天舊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我們將從比如橫穿麥地卡濕地抵達拉薩,結束十五天的川北、甘肅、青海、藏東四省的深度追花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一年中大半的日子里,麥地卡濕地都是以草原的枯黃和冰雪的純白為它的主色調,然而,每年的夏季,這片海拔四五干米的天然濕地牧場水色晶瑩映照藍天,草色青翠生機盎然,繁花錦簇色彩斑斕,呈現出迷人的溫蜿和潤澤。</p> <p class="ql-block">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高聳的雪峰、遼闊的草原、潺潺的溪流、浩瀚的花海、成群的牦牛、黑色的氈房在這片土地上鋪陳開來,神奇地交相輝映,融為一體,純凈到極致、多變到極致、絢爛到極致,既保留了原生態的自然和純粹,也展現出藏地高原圣潔之外的絢麗。</p> <p class="ql-block">那個夏天,歷時十五天,橫跨四省,穿過萬山,跨過萬水,風雨兼程,為了陪自己的心情好好走段路,專門來與這些無主的花兒相遇,一路花開,一路芬芳,盛開便是最快樂的節奏,也是行走賦予我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在完成這篇游記的時候,時間剛好過去了三年,越來越發現當時覺得很難忘的事情,其實很多記憶已經模糊,幸好還有影像和朋友圈,把當時的經歷和感受保留了下來,我才能將一段旅程用美篇文章的方式封存,即便照片拍得平淡無奇,文字顯得蒼白無力,那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可能有身同感受,所以不必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等到有一天走不動了,翻翻美篇和朋友圈,自己也可以消遣幾十年。季節輪換,花不等人,自待開謝,隨緣喜樂,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邮箱|
思南县|
潞西市|
沙湾县|
石渠县|
台中市|
夏津县|
邢台县|
临安市|
新安县|
灌阳县|
栾城县|
宝丰县|
祁门县|
洛阳市|
湘乡市|
临潭县|
正镶白旗|
新丰县|
莱芜市|
宜昌市|
合川市|
冕宁县|
芦山县|
四会市|
莲花县|
宝清县|
公主岭市|
镇赉县|
宁武县|
阿荣旗|
东城区|
营山县|
西峡县|
海伦市|
搜索|
双桥区|
沈丘县|
英超|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