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早離開大特爾諾沃,前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p><p class="ql-block">保加利亞與羅馬利亞的界河是多瑙河,一邊是保加利亞的魯塞,一邊是羅馬利亞的久爾久,中間的鐵橋叫友誼橋。</p><p class="ql-block">?有過進保加利亞海關近兩小時的經歷,所以一開始有擔心過關時間。好在20分鐘就過了。</p><p class="ql-block">?貨車排好長的隊,尤其是羅馬利亞到保加利亞方向,排了幾公里。環球網2023年11月引用當地消息說:該過境點多年來一直面臨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卡車過境時,最短排隊數小時,時間長的要1個星期。好夸張。</p> <p class="ql-block">羅馬尼亞的歷史悠久,祖先為達契亞人,后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人,在拉丁語里,羅馬尼亞是“羅馬人的國家”的意思。羅馬尼亞是我們這一次巴爾干半島環行的10個國家中唯一的拉丁語族國家。</p><p class="ql-block">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曾被稱為小巴黎。</p><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又稱人民宮,這是一座宏偉的建筑,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地面主體建筑高84米,地上有11層,地下室7層,據稱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五角大樓的第二大行政建筑。1984年動工,到1989年耗資已達20億美元。正是這座耗盡國力的建筑為齊奧塞斯庫下臺并在短時間內被處死埋下了伏筆。人民宮在1997年全部完工。現在是議會、法院和一些重要國家機構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前的噴泉,是世界上編曲最復雜,規模最大的噴泉,入選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太長,沒辦法拍出來)</p> <p class="ql-block">羅馬尼亞雅典娜音樂廳是國家文化遺產的象征,雅典娜宮修建于1886年至1896年,由法國建筑師阿爾貝加勒馬設計。</p> <p class="ql-block">雅典娜音樂廳前很多美女在拍人像。</p> <p class="ql-block">卡羅爾一世是羅馬尼亞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王朝的第一位國王,他建立了羅馬利亞的主要大學。卡羅爾一世雕像后面是羅馬尼亞慈善基金會。</p> <p class="ql-block">共和國宮建于1930年-1937年,最初是王宮,后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委員會辦公大樓。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在這里的二樓陽臺發表了他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次演講。</p><p class="ql-block">前面的廣場以前叫宮殿廣場,又叫中央廣場,1989年后也叫革命廣場。廣場中間立有重生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共和宮前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國立藝術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入住羅馬尼亞小鎮皮特什蒂</p><p class="ql-block">皮特什蒂距離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槍斃的特爾戈維什蒂79公里。</p><p class="ql-block">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夫婦匆忙逃離布加勒斯特,并沒有方向。齊奧塞斯庫被稱為羅馬尼亞的太陽,他的妻子被稱為人民的母親,他們根本沒有想到一夜之間會眾叛親離。他的國防部長瓦西里·米列亞拒絕鎮壓暴動的命令、開槍自殺。3天后,齊奧塞斯庫夫婦在特爾戈維什蒂被抓并被草草槍斃。</p> <p class="ql-block">酒店前抽煙的女生</p> <p class="ql-block">皮特什蒂到錫比烏沒有高速,走河谷公路,一路風光無限,如果自駕,可能隨時會停下來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長眼睛〞的小鎮,被評為“歐洲八大最適宜居住的田園城市之一”,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該古城軍事防御建筑列入世界遺產,2007年錫比烏與盧森堡共同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種長“眼睛”的房子是錫比烏的建筑特色,具有典型德意志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錫比烏由十字軍東征時留下的德國人于十二世紀開始修建,直到1950年以前,這里主要人口是德國人,其次是匈牙利人。到14世紀,錫比烏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商貿中心,這里的手工業者也成立行會,它成為了德國人統治下七個城市中最重要的一個。錫比烏在17世紀成為了東西歐交流的中途站,以及貿易商旅必經之地。</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老城分上下城區,古建筑精華集中在上城區。</p><p class="ql-block">上城區主要有三個廣場:大廣場、小廣場、胡耶特廣場。</p> <p class="ql-block">大廣場:曾是谷物交易市場,也是“長眼睛”的房子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廣場上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議會塔,建于13世紀,具有軍事防御功能,下面是進入內城小廣場的城門。</p> <p class="ql-block">大廣場中間是集市和游樂場</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廣場的布魯肯撒爾博物館:羅馬尼亞境內最古老的博物館,于1871年開館。</p> <p class="ql-block">小廣場</p> <p class="ql-block">小廣場的鐵橋:上下城區就以這座鐵橋為界,它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第一座鐵橋,被稱為謊言橋,建于1859年。</p><p class="ql-block">據說在橋上說了謊話橋會塌,所以很多情侶會來試試真心。</p><p class="ql-block">在房頂那么多眼睛注視下說謊不容易吧?</p> <p class="ql-block">從謊言橋上前行是胡耶特廣場</p> <p class="ql-block">位于胡耶特廣場的路德福音會圣母大教堂是錫比烏的主座教堂,哥特式建筑,建于十四世紀。73.34米的高頂是錫比烏最高的建筑,登頂可以俯瞰整個老城區的景色,遠眺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山巒。</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東正教大教堂:于1902-1906年間在前希臘教會的位置上修建,是羅馬尼亞第二大東正教教堂,大小不一拜占庭式的圓頂是它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一個博物館,位置在去東正教大教堂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錫比烏有很多博物館,號稱世界第二大露天博物館的阿斯特拉博物館是一個新建博物館,在一個湖邊陳列了一些傳統的農具和農舍,不特別。個人覺得不值得參觀。</p><p class="ql-block">在這里遇到一幫身著禮服照畢業照的學生,正好有兩個小朋友走過。</p> <p class="ql-block">蒂米什瓦拉(Timisoara)位于羅馬尼亞西部地區,臨近塞爾維亞,是羅馬尼亞第四大城市,貝加河在城市中蜿蜒而過。</p><p class="ql-block">這里原為古羅馬居民點,十三世紀時為要塞,稱泰梅什堡。歷史上,蒂米什瓦拉長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深受奧地利文化影響,因此又被稱為“小維也納”。</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蒂米什瓦拉,趕上藍調時光,第二天又趕上日出。這里古建筑加燈光秀把我驚艷到了。</p><p class="ql-block">蒂米什瓦拉老城里有三個重要的廣場:聯合廣場(也可以譯為統一廣場)、解放廣場和勝利廣場。</p><p class="ql-block">我們住在聯合廣場。</p> <p class="ql-block">蒂米什瓦拉這個城市除人文風光外,有一政治事件很出名:1989年12月發生了以匈牙利族民眾為主的反政府事件,最終導致齊奧塞斯庫政權倒臺。</p> <p class="ql-block">入住賓館后,就近逛了聯合廣場。</p> <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東正教堂:在廣場上看到的是教堂后面。</p> <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教堂左邊的白樓是新教圣公會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喬治主座堂:建于1736-1774年,供奉本教區的主保圣人圣喬治,這個教堂的設計師是皇家設計師約瑟夫.厄爾拉赫,也是維也納霍夫堡的設計師。巴洛克風格。</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紀念碑:18世紀有段時間,整個歐洲都在鬧鼠疫,后來鼠疫消退,人們得以重生,為感謝神靈的恩澤,歐洲很多城市都建了圣三一紀念碑。聯合廣場這座圣三位一體紀念碑1860年修建,頂端是包圍在三角形中的上帝之眼,它是代表圣三位一體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19世紀的老古董機車頭</p> <p class="ql-block">燈光、鮮花裝飾后的飲水點</p> <p class="ql-block">聯合廣場和周邊街巷中很多餐廳和酒吧,晚上非常熱鬧。</p><p class="ql-block">在路上休息站遇到從德國自駕過來的一對小夫妻,他們說羅馬尼亞的餐食又便宜又好吃,葡萄酒也很好。</p><p class="ql-block">說到餐食,跟團游很尷尬,經常會遇到團友要求吃中餐。其實飲食文化是旅游體驗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像上海人第一次到重慶旅游,不嘗嘗火鍋、小面、江湖菜,要求只吃本邦菜,會不會讓人覺得無語?</p><p class="ql-block">關于餐食旅游體驗,領隊的引導作用很重要。</p><p class="ql-block">我去西西里島的時候,剛到那不勒斯就有團友說:我吃不慣西餐,請安排中餐。結果領隊和導游很堅決告之:吃當地美食是旅行的一部分,你出來這么遠,就幾天時間可以吃不同的餐食,為什么放棄呢?如果你實在吃不慣,只能自己解決,不能影響其他團員的旅行體驗。</p><p class="ql-block">這種引導就很對。事實上,后面的行程中沒有任何人對當地餐安排發表異議。</p><p class="ql-block">而我們這一行大多數時間都是吃中餐,盒飯水平的中餐,餐廳一般還在比較偏遠的地方,車程往返耽誤時間。</p> <p class="ql-block">食街有燈飾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趕在日出前去勝利廣場,要經過解放廣場。因為幾個大地標建筑在勝利廣場,所以沒有停留。</p> <p class="ql-block">這是解放廣場去往勝利廣場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勝利廣場是一個很規則、長方形的廣場,地標之一是南端的東正教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蒂米什瓦拉正教會大教堂1941年建成,被列入羅馬尼亞的歷史紀念建筑。 高約90尺,共有11座小塔,最引人注目的是炫彩奪目新摩爾多瓦風格的金綠色塔頂,教堂被列入羅馬尼亞的歷史紀念建筑。</p> <p class="ql-block">7點街上燈飾關閉,已有教民來到教堂。</p> <p class="ql-block">勝利廣場</p> <p class="ql-block">勝利廣場另一標志建筑:在廣場北端的羅馬尼亞國家歌劇歌劇院</p> <p class="ql-block">勝利廣場街角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勝利廣場附近的羅馬圣十字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貝加河</p> <p class="ql-block">東正教大教堂附近的Parcul Regina Maria公園</p> <p class="ql-block">沒有了燈光,這條街就平淡很多</p> <p class="ql-block">解放廣場中央的圣瑪麗亞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回來才發現是2023年圣誕集市的裝飾燈還在,居然有兔子元素,懷疑是中國人做的燈飾。。。</p> <p class="ql-block">又到聯合廣場</p> <p class="ql-block">廣場的早上有很多鴿子。</p> <p class="ql-block">房頂發現一只錫比烏眼睛。</p> <p class="ql-block">城外路口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羅馬尼亞有廣闊而肥沃的黑土地,沿途觀察,大約是采取1/3農田輪耕輪種,因為平整,都是大形農機操作。</p> <p class="ql-block">后記:布加勒斯特是我們這次行程中停留時間最短的首都,城市陳舊且擁堵,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破敗這個詞,新老建筑混雜,是感覺一座老年人多過年輕人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之所以在游覽中乏善可陳,因為齊奧塞斯庫時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了“建筑屠殺”:到1989年底,布加勒斯特的老城區基本不復存在,被拆毀的古跡面積達500公頃。其中250公頃是極為主要的歷史古建筑群。根據齊奧賽斯庫的指令推倒了27座古老的東正教教堂,6座猶太教堂和3座新教教堂。建于16世紀、可以俯瞰布加勒斯特的“圣星期五教堂”僅一天時間就被拆毀了。</p><p class="ql-block">除去首都,羅馬尼亞的其他城市都給了我驚喜,包括一路上的風景。羅馬尼亞有7個非遺項目,我們只看到了錫比烏。這是一個旅游資源大國,單一國家深度游都可以保證行程飽滿。</p><p class="ql-block">另外,羅馬尼亞1900萬人口,雖然面臨比較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但這個國家旅游資源豐厚、農業資源豐實、礦產資源不差,經濟底子不薄,只要能吸引到年輕的人口過來,社會就會良性運轉。</p><p class="ql-block">感覺羅馬尼亞未來機會比較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玉龙|
宜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丽江市|
侯马市|
岑溪市|
南阳市|
衢州市|
城步|
吉水县|
南陵县|
崇礼县|
永靖县|
新丰县|
长宁县|
肇东市|
年辖:市辖区|
灵宝市|
耿马|
大石桥市|
郁南县|
江北区|
永顺县|
夹江县|
禄丰县|
馆陶县|
枣强县|
浮山县|
宁强县|
武山县|
禄丰县|
平乐县|
长丰县|
上虞市|
三门县|
陈巴尔虎旗|
响水县|
龙江县|
裕民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