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 紅春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弱冠之年到蚌蜒河邊插隊,無條件落實情戀,唯有鄉愁鄉戀如影隨形。現假借淚戀音同詞通合體為文,思得后來的鄉戀緣于先有的情感之淚,將就著湊出這篇隨筆,獻給曾滋養我青春年華的那方水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蚌蜒河之“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我這人卻比較情緒化,眼淚水不值錢,每逢大喜大悲總會淚目。許是與生活在女人多于男人的家庭,受到生母和養母的寵愛,男子漢氣概欠缺相關;也許是對經歷的磨難和磨練承受能力弱使然。細數插隊在蚌蜒河邊大概流過很多次淚。有離鄉背井一人在鄉過年悲從中來,有睹物傷情時運不濟的暗自神傷,有老爸被冤成現行反革命受牽連,有凄風苦雨夜知青房墻倒屋塌無處安身,有上河工挑不動龍溝泥、搞運輸大櫓被人盜竊等等等等的傷心苦澀之淚。也有天道酬勤好運降臨的喜極之淚。 其中最難忘卻因悲因喜而流的那一濁一清的兩場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悲而流的濁淚是初下鄉時,老父挑著行李送我去知青點那天流得稀里嘩啦的淚。老父幼年喪母是個苦桃子出身的普通工人,對我的培養目標就是能進國營工廠捧上鐵飯碗。他對反修防修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是不懂的,只知史無前例的下鄉運動,讓他的愿景成為泡影。記得臨別時老父說:“大小伙啊,我月工資38塊錢要養八口子很困難,你下鄉一分錢都沒給你,今后要多苦工分自己養自己。你兩個姐姐我都沒錢讓她們念書,勒緊褲腰帶供你上書房,指望能考個中技大中專,早點拿錢為我分擔重擔的。現如今老三屆一片紅,讓你插隊下鄉捧牛屁股,你苦我更苦,今生今世恐怕是瞎子死了小伙沒指望了”。他絮絮叨叨邊哭邊說,竟當著老隊長和眾知青嚎啕大哭起來。老父情緒失控引發我也悲從中來陪著哭。送他看他一步三回頭,直至老遠蒼涼的哭聲仍回蕩在鄉間的小路上。那天先是站在臨時知青點的破窯房前陪著流淚,后又爬上更高的廢磚窯頂上望著他,直至那被生活壓得微彎的背影消失在昏黃的暮藹中,我仍在抽泣。有道是:學業未完身下鄉,蚌蜒河邊苦斷腸,父子泣下誰最多 ?落魄兒男青衫濕!吟寫到此,五十五年前父子淚別的場景又浮現眼前,慈父已故,我心愀然,禁不住淚水又盈了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喜而流的清淚是下鄉滿打滿算三年后,我又一次在蚌蜒河畔流下了喜慶的淚水。自1969年后,上頭對知青參軍有了新規。規定插隊滿三年,勞動和政治表現突出,家庭出身好的知青,經貧下中農推薦,大隊批準方可參加體檢入伍。1972冬季大征兵,新利大隊共有上海無錫蘇州鹽城下放知青18名,加上農村適齡青年,報名者二十多人,竟爭公社分配的四個名額。經“過五關斬六將”我幸運地成為四分之一人。收到入伍通知書那天,一個人沿著蚌蜒河邊的跳跳子纖路,來到水風車旁盡情放歌一曲《九九艷陽天》。想到參軍愿望夢想成了真,想到苦海無邊我已上岸,激動得喜淚盈眶。含淚與蚌蜒河道別,面對一河清水和暗戀中的“蚌珠姑娘”承諾:今后若是出息了,會常來看你們。其時既有離鄉又恐別傾城,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鄉戀之情;也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妄。而今反思人生軌跡,工農商學兵公務員履歷圓通,雖沒有一路起煙塵,但韶華沒虛度。失去的初中學業自修成南大文憑,恰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到了頭童齒豁才終于明白先苦后甜的人生好,過去的苦悲淚沒有白流。那在風車旁流的喜淚,是蚌蜒河邊苦行僧樣涅槃重生的收官之淚,值得留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蚌蜒河之“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凡相遇即是緣,有緣即有不一樣的戀。蚌蜒河邊的三年僅是人生的一段軌跡,卻讓我終身與這條河,與河邊的風土人情結下不解的鄉思鄉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池魚思故淵,籠鳥戀叢林,我戀蚌蜒河邊的那方水土。又緣自回城之后,心中好像蚌蜒河經常暗示我,還記得告別農村時說的話嗎?我心說記得,不會忘記您那清流乳汁的滋養,不會忘記與河底"蚌珠姑娘"神話般的三載暗戀,更忘不了河邊鄉親們純樸善良的接納。因而今天之前的前半生我離鄉常回鄉,無論是在崗時的工作順道,還是專程返鄉,年年如是,從不間斷,與蚌蜒河藕斷絲連,纏纏綿綿地談了大半輩子的戀愛。特別是定居江南后,經常安排回蘇北第二故鄉探親訪友的鄉村釆風游,釆集素材寫下充滿鄉愁鄉戀之情的《蚌蜒河之歌》散文集,續簽了這份難了之戀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們常說物是新的好,人是舊的親。我有點偏戀蚌蜒河邊對我有情有義的鄉親們,也是不爭的事實。幾十年間與鄉下干娘孫翠英家保持了密切的親情;與春華、春杏、玉國和宗群等許多村里的青年人保持了良好的朋友圈關系;與宗族無論是姓陳還是姓顧姓任的歷屆老支書和村主任實現了多樣化的互動。有了這些鄉村人脈,我對風情萬種的蚌蜒河戀得更深了。每年返鄉定到河邊水風車遺址旁釆風,面對河水發發呆,打打腹稿,追蹤過往,為父老鄉親們寫上一篇又一篇諸如:蚌蜒河之歌,之春、夏、秋、冬、夜、橋、櫓、渡、罱、蚌,之老支書、竹香、士廣、村姑渡娘和鄉下媽媽等幾十篇章戀舊散文。我深知人之將老,其言也善,其行應果,今生無物回報這方土地,唯有將心上的鄉戀作文以記之,權當補寫給相戀偶像蚌蜒河的情書,讓她永遠印記在我的鄉思鄉念中。</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图们市|
博乐市|
汝州市|
邯郸市|
韶关市|
郴州市|
育儿|
得荣县|
孟连|
九江县|
杂多县|
晋江市|
隆昌县|
麦盖提县|
新密市|
麻栗坡县|
游戏|
遵义市|
务川|
清水河县|
如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柳州市|
蓝田县|
南投市|
西藏|
九龙城区|
时尚|
佛坪县|
屯门区|
乐都县|
若羌县|
温泉县|
九寨沟县|
仁怀市|
濮阳市|
丰城市|
德安县|
芮城县|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