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尋蹤紅色足跡

楊渝泉

2024年4月24日,我與少年朋友從成都自駕車,馳往父輩紅色足跡的中國革命第二大根椐地大別山鄂豫皖的蘇區根椐地,此地曾爆發著名的“黃麻”革命武裝起義,屬全國四大革命武裝起義之一。 <p class="ql-block"> 大別山鄂豫皖革命根椐地</p> 25日尋蹤到了第一站革命圣地紅安縣(史稱為黃安縣),紅安縣是中國舉世聞名被譽為第一將軍縣,涌現出61位開國將軍,在這塊紅色圣地上,紅安人民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據歷史資料介紹: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位,犧牲之重,為中國革命勝利貢獻之大,全國罕見。 <p class="ql-block"> 湖北紅安第一將軍縣</p> <p class="ql-block">  湖北黃安縣(現紅安縣)紫云區箭廠河鄉(現劃歸河南新縣)是我父親少年時代隨父母遷移生活及走上革命道路的故鄉居住地。1927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黃麻起義武裝斗爭,我父親受革命思想的影響,于1928年7月,12歲參加紅軍的少年組織童子團(兒童團),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p><p class="ql-block"> 我父親幼年時,曾在金寨縣南溪由楊氏家族供養讀過私塾,能讀文識字。參加紅軍后,年齡雖然小,人特別機靈,部隊讓他擔任鄂豫皖省委組織部機要員,因深得部隊首長信任,曾先后擔任紅25軍吳煥先、徐海東兩位首長的勤務員(警衛員)。部隊首長見他有點文化,動員他當衛生兵,我父親不愿意,要求調到戰斗部隊,部隊首長教導他說:當衛生兵也是干革命,并且要有文化才行,衛生兵的作用跟上戰場殺敵是一樣很重要,在戰場上即時救治戰友,讓他們傷好后盡快重返戰場,為革命勝利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父親被黨和部隊培養和教誨成為紅軍最早一批醫療技術骨干,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和建沒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的老紅軍楊朝宗</p> <p class="ql-block">  尋蹤父輩紅色的足跡,進入紅色的紅安縣,就步入將軍之鄉,途中見到許多著名將軍故鄉的路標。據歷史資料介給:紅安縣走出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曾任代主席),產生223位將軍。</p> <p class="ql-block"> 紅安縣紅四方面指揮部舊址</p> 追蹤到了紅安縣革命圣地七里坪鎮長勝街,當年是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椐地的革命中心,也是紅四方面軍誕生地。長勝街上保留當年許多革命機構舊址,我們還參觀了列寧小學,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紀念碑。 <p class="ql-block"> 紅安縣七里坪長勝街</p> <p class="ql-block"> 紅四方面軍誕生地</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了我魂牽夢繞之地新縣紫云區箭廠河(原屬湖北紅安),我父親1932年16歲擔任紅25軍75師衛生隊隊長,隨部隊參加“反圍剿”等戰斗。于1934年11月18歲時隨紅25軍高舉紅軍抗日第二先遣隊旗幟,橫穿中原北上長征,離開少年生活地“箭廠河”的故鄉,由于歷史上特殊原因,重未再回過少年時生活的故鄉,我也是第一次踏上這塊紅色圣地。紫云區箭廠河屬紅軍革命老根椐地,新縣素有紅色首府之稱,將軍故里,為中國革命勝利奮斗,犧牲了5.5萬紅軍,這兒是“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人們稱為紅色圣地,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瞻仰《吳煥先故居》(正在籌建),并向吳煥先首長的侄兒吳世治贈送一本我父親的自傳《尋蹤歲月》的紀念品。</p> <p class="ql-block">  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博館</p> <p class="ql-block">  贈送“吳煥先故居”《尋蹤歲月》</p> <p class="ql-block">  吳煥先曾任紅25軍第三任軍長,后擔任軍政委,我父親曾任他的勤務員(警衛員)。吳煥先屬紅25軍的軍魂,能文能武,打仗時身先士卒,是我父親一生中最敬佩的首長之一。1935年8月在長征途中,在甘肅涇川縣南渡汭河戰斗中英勇犧牲,是吳煥先首長將我父親一位放牛娃引入革命道路的老首長,吃水不忘挖井人。</p> <p class="ql-block">1935年8月吳煥先軍政委在長征途中甘肅兩當縣</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還到河南省新縣許家洼(原屬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著名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墓上祭奠這位傳奇老革命,并參觀了他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祭奠許世友將軍</p> <p class="ql-block">  26日我們一行回歸老紅軍楊朝宗的出生地金寨縣南溪鎮,受到鎮領導和親屬們熱情接待。我們將老紅軍楊朝宗部分珍貴革命文物及他的親家老八路李榮來和親屬夏愛和原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的革命文物捐贈于故鄉“立夏節起義舊址陳列館”。捐贈的革命文物:曾在抗日戰爭1937年9月25日,我父親隨八路軍115師344旅赴晉東北參加“平型關”、“町店”戰斗及反日軍掃蕩戰斗,當時任344旅衛生處處長兼衛生隊隊長。在戰斗中,因日軍戰斗力、裝備比我軍強,戰斗很殘酷,我軍傷員多。日軍槍法準,衛生兵在戰場上為搶救傷員時也易受傷和犧牲。我父親在戰場上組織衛生隊救治戰友,不怕犧牲,常身先士卒而多次受傷,榮獲第八路軍抗戰傷員抗日英雄榮譽章(屬一級革命文物)。在解放戰爭時榮獲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入編《劉鄧大軍衛生史料選編》(精裝版),“編委”贈送,生前留存。老紅軍楊朝宗的親家老八路李榮來三次參加朝鮮戰爭榮獲抗美援朝兩枚紀念章,老紅軍楊朝宗親屬夏愛和原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捐贈軍尼褲,書法一幅,成都、六安籍書法家的書法一幅,楊朝宗的子女征集一枚蘇帀銀圓:中國蘇維埃造、1931年工農銀行(此物未經國家鑒定,暫定仿品)等12件革命文物。</p> 金寨南溪鎮鎮領導、縣文旅局、陳列館館長參加捐贈革命文物儀式 金寨縣南溪《立夏節起義舊址陳列館》舉行捐贈儀式 捐贈革命文物移交《立夏節舊址陳列館》呂祥峰館長 《金寨立夏節陳列館》呂館長回贈有關金寨紅色歷史書籍 老紅軍楊朝宗榮獲第八路軍抗戰傷員抗日英雄榮譽章 <p class="ql-block">老紅軍楊朝宗入編《劉鄧大軍衛生史料選編》</p> 老紅軍楊朝宗在解放戰爭榮獲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 <p class="ql-block">  捐贈老紅軍楊朝宗自傳《尋蹤歲月》</p> <p class="ql-block">  金寨縣南溪鎮在“立夏節起義舊址陳列館”為我們舉行了隆重革命文物捐贈儀式,并表示感謝我們對陳列館支持和無私貢獻,準備在陳列館內設展柜,弘揚金寨縣南溪籍老紅軍楊朝宗革命事跡。我們還參觀了“立夏節陳列館”,陳列館回贈關于金寨縣紅色歷史書籍。</p> 金寨縣南溪《立夏節陳列館》頒發捐贈革命文物證書 捐贈親家李榮來三次到朝鮮榮獲抗美援朝紀念章 捐贈親家老八路李榮來榮獲抗美援朝和平萬歲紀念章 捐贈親屬夏愛和原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的軍尼褲 夏愛和將軍2016年為老紅軍楊朝宗誕生一百周歲題詞 成都、六安籍書法家書《將帥碑林》紀念館張崇魚主任閱《尋蹤歲月》詩<br> 捐贈征集蘇維埃銀圓帀(未經國家鑒定) 捐贈1979年中央慰問團慰問對越自衛還擊戰參戰紀念品圓珠筆盒 <p class="ql-block">  捐贈《血染西線自衛還擊戰59野戰醫院》</p> <p class="ql-block">  我們非常感謝金寨南溪文化站多次給予的幫助,捐贈“文化站”解放戰爭時一枚渡江勝利紀念章,兩幅書法:夏愛和將軍書法一幅,成都六安籍書法家一幅。我們一行還參觀立夏節起義舊址陳到館,看到許多當時起義的資料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  捐贈老紅軍楊朝宗榮獲渡江勝利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   捐贈親屬夏愛和將軍題字</p> <p class="ql-block"> 六安籍書法家捐贈的書法</p> <p class="ql-block">  27日還到金寨縣竹畈鄉楊家灣(現劃歸湯家匯鎮)楊氏祠堂與楊氏家族進行祭祖、認祖、歸宗祭拜傳統活動,也是表達精神靈魂的寄托形式,拜見了家鄉楊氏宗祠親屬,代父親了卻生前思念及牽掛家鄉親屬愧疚的心愿!</p> 楊氏家族祠堂拜祖、認祖、歸宗祭拜活動 <p class="ql-block"> 與楊氏家族在楊家祠堂大門</p> <p class="ql-block">  拜訪湯家匯鎮領導,受到熱情接待和招待。還參觀紅色湯家匯蘇維埃小鎮、紅軍醫院、鄂豫皖省委遺址、紅25軍紀念廣場、紀念園,在紅25軍、紅28軍解放后幸存的老紅軍名冊紀念墻上有我父親楊朝忠(應宗字)和我姑父親屬王耀顯(原成都軍區后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名字,進行膽仰活動。下午參觀金寨縣南溪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p> <p class="ql-block"> 金寨湯家匯鎮紅軍廣場</p> 金寨湯家匯鎮解放后幸存紅軍名冊墻(最后三排右五) <p class="ql-block">  金寨湯家匯紅二十五年紀念廣場</p> 希望工程代言人8歲的蘇明娟 <p class="ql-block">  金塞南溪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大門</p> 金寨縣位于大別山腹地,是鄂豫皖地區革命武裝起義的主要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鄂豫皖”三大著名革命武裝起義有二次革命武裝起義發生在金寨縣,“商南起義”和“六霍起義”。也是紅25軍和紅28軍誕生地,是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曾先后共組建了11支主力紅軍隊伍,有10多萬金寨英雄兒女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絕大部分獻出寶貴的生命。據歷史資料介紹:解放后幸存的老紅軍僅存700多位,被追認為烈士有10400位,是全國第二大將軍縣,涌現出59位開國將軍,產生省部軍級147位,地師級433位,是全國紅軍成長將領、高級干部人數最多的縣,譽為中國革命將領的搖籃,僅紅25軍產生97名開國將軍,是紅色經典歌曲《八月桂花》的誕生地。 <p class="ql-block"> 立夏起義舊址</p> <p class="ql-block"> 六霍起義舊址</p> 大別山“老蘇區”,在國家大力扶持下,發生了具大的變化。我記意猶新在“文革”后期,1969年春節時我曾獨自一人回到金寨縣南溪鎮鄉下看望我姑姑楊朝云,那時到南溪鎮僅有一條戰備公路,但沒有軍區介紹信不允許通行,只能乘船,下船后回鄉只能走山路,當時農村很窮,很落后。當時“老蘇區”飼養政策比內地稍寬松,每戶人允許飼養10只母雞、一只公雞,山區地多,允許種些瓜菜,山里也出產些土特產,市場管理不嚴,還是允許銷售,但糧食不夠吃,且是“紅米加南瓜”,還不能每頓飯達到這個糧食標準。<br>  2016年7月我們回鄉金寨南溪,因國家已經開始大力扶持,農村開始脫貧,己經有公路、鐵路,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有部分人先富起來。今年2024年4月回鄉,由于國家近十年持續扶持發展,農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設新農村,人民生活己經改善,僅南溪鎮級城市己建有樓房、賓館、廣場和寬敝道路等設施,市場物質很豐富。學校建筑也很漂亮,是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所在地,希望工程的發源地。<br> <p class="ql-block"> 金寨南溪鎮新建筑</p> 國家由于扶持“老蘇區”發展農業,許多過去山貨得到大力發展,如當地土特產葛根粉、野茶葉、中藥材等。記得我父親回憶:在紅軍時代,部隊缺醫少藥,物質又匱乏,紅軍傷員常以葛根粉補充營養,恢復體力,紅軍醫院常采摘野茶葉,熬茶水讓傷員飲用,清熱排毒。 金寨葛根粉,紅軍時代,傷員補充營養,恢復體力。野茶葉,傷員常飲用,清熱排毒作用。<br> 金寨縣城己具有現代化城市風格,高樓大廈,夜市繁華,由于山區貫徹國家退耕還林,出現青山綠水,環境大力改善。雖然“老蘇區發展與內地、沿海發展還是有差距,但是只要繼續弘揚大別山革命精神:堅貞忠誠、犧牲貢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大別山老蘇區會與全國人民一樣生活得到改善、發展。<br>  28日駕車到達金寨縣退伍軍人事務局拜訪了局領導和紅軍紀念堂領導,向“紀念堂”捐贈4件革命文物:老紅軍楊朝宗在解放戰爭時期榮獲淮海戰役勝利紀念章,老紅軍楊朝宗自傳《尋蹤歲月》,楊朝宗親屬夏愛和原西藏軍副司令員、少將書法一幅,成都.六安籍書法家書法一幅。 <br> 金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行捐贈儀式 金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頒發捐贈革命文物證書 捐贈榮獲解放戰爭榮獲準海戰役勝利紀念章 <p class="ql-block"> 老紅軍楊朝宗自傳《尋蹤歲月》</p> 親屬夏愛和原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捐贈書法 成都.六安籍書法家捐贈縣《紅軍紀念堂》書法 曾受到金寨縣教育局汪家廣副局長的邀請到城區學校介紹金寨籍老紅軍楊朝宗少年時如何走向革命道路的事跡,因時間緊,未完成“任務”,遺憾!僅向金寨縣教育局贈送兩本金寨籍老紅軍楊朝宗的自傳書《尋蹤歲月》和一本我撰寫《血染西線自衛還擊戰的59野戰醫院》再版書。 贈送金寨縣教育局老紅軍楊朝宗自傳《尋蹤歲月》 還參觀了金寨縣革命軍事博物館,在紅軍紀念堂地師級老紅軍名冊上有我父親楊朝宗和我二叔楊超夫(朝富)的名字,進行瞻仰活動。 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后二排左一、后三排左五) 楊氏家族在縣革博紅軍紀念堂祭拜兩位老紅軍前輩 5月3日我們到江蘇省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和新四軍紀念塔參觀,下午到淮安市瞻仰周恩來總理故居。 <p class="ql-block"> 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瞻仰準安周恩來總理故居</p> 我們一行于5月7日到達遼寧省解放錦州烈土陵園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墓區,進行掃墓、祭奠朋友的哥哥志願軍魏國忠,生前屬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部隊第21師(炮兵21師在朝鮮戰爭犧牲184位),1950年10月隨部隊到了朝鮮,在朝鮮戰場上身負重傷,轉送到錦州陸軍總醫院,經搶救無效犧牲,葬于解放錦州烈士陵園志願軍烈士墓區。已犧牲73年,至今烈士家屬未獲得烈士證書,讓烈士早點安息吧!墓區安葬562位志願軍烈士,緬懷和紀念為了祖國安全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們! 少年朋友魏通成為他的哥哥志願軍魏國忠掃墓、祭奠 少年朋友們為魏通成的哥哥魏國忠掃墓、祭奠 我們還參觀了“遼沈戰役紀念館”,并祭奠第四野戰軍炮兵司令員朱端將軍。 <p class="ql-block"> 遼沈戰役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遼沈戰役勝利紀碑</p> 贍仰第四野戰軍炮兵司令員朱端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我們在返川途中,到四川通江縣王坪川陜革命根椐地紅軍烈士陵園祭奠紅軍烈士,弘揚紅軍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p> <p class="ql-block">  四川通江川陜根椐地紅軍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  四川通江川陜根椐地紅軍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尋蹤小結</p><p class="ql-block">  與少年朋友自駕尋蹤紅色足跡,行程6500公里,時間共19天(4.24—5.12),跨躍祖國十二個省、直轄市(重慶郊、湖北、安微、河南、江蘇、山東、天津郊、河北、北京郊、遼寧、陜西、四川),途中參觀了革命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博物館、文物遺址;游覽各地名勝古跡、風景,了解各地民俗、民風、風土人情,品嘗各地美食。</p><p class="ql-block">  一行尋蹤,了卻朋友們四個愿望:1.英魂歸故里大別山,將部分革命遺物捐贈給故鄉的革命博物館、紀念館。2.參加蘇北先富朋友兒子的豪華婚禮。3.朋友看望60年未見唐山的老領導。4.經查尋因參加朝鮮戰爭身負重傷,轉送到錦州陸軍總醫院,經搶救無效犧牲,葬于解放錦州烈士陵園抗美援朝墓區。第一次赴遼寧解放錦州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烈士墓區為朋友的哥哥志願軍魏國忠掃墓、祭奠。</p><p class="ql-block">  一行朋友禮行天下,游覽祖國秀麗山河,江山如此多嬌!重游舊地,參觀祖國在改革發展中輝煌前進。</p><p class="ql-block">  此次尋蹤紅色足跡旅游時收獲九個第一,受益匪淺:1.譽為全國第一多的61位將軍的紅安縣。2.紅25軍走出97位將軍源發地金寨縣。3.中國第一泉濟南的趵突泉。4.第一次參加蘇北先富起來朋友兒子的豪華婚禮。5.中國第一大廟曲阜的孔廟。6.天下第一關山海關。7.中國最悠久第一剎洛陽白馬寺。8.全國規模最大、安葬最多紅軍的四川通江王坪《川陜革命根椐地紅軍烈土陵園》。9.全國最大四川通江紅軍石刻標語“赤化全川”。</p><p class="ql-block">  為紀念與少年朋友高齡遠行(平均74歲),一路辛苦尋蹤紅色足跡。俗話講:學習永遠在路上,教育一直在途中。特收集歷史資料、照片和旅途照片64張,撰寫約5500余字的雜文以留念。</p><p class="ql-block"> 青春永駐</p><p class="ql-block"> 詩一首</p><p class="ql-block">昨日芳華今日翁,曾經熱血躍長空。</p><p class="ql-block">芳華不在真情在,回首軍營念初心。</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5日完稿 于成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五指山市| 塔城市| 金川县| 长沙市| 正安县| 洛浦县| 乌拉特中旗| 萨嘎县| 福泉市| 赫章县| 普定县| 来凤县| 崇阳县| 景德镇市| 彭山县| 德阳市| 岑巩县| 当雄县| 华亭县| 青龙| 门源| 镇坪县| 德昌县| 黑水县| 云和县| 晋中市| 同德县| 日土县| 周宁县| 左权县| 巫溪县| 平度市| 漾濞| 师宗县| 扬州市| 固阳县| 都匀市| 讷河市| 万盛区|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