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尋找王維輞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尋找王維輞川</p><p class="ql-block"> 祝方毅 </p><p class="ql-block">四年前,我跟隨藍田文化學者張效東,考察了藍關古道。今年四月,我又和文化考察團一起走進輞川。和上次一樣,我把點滴體會記錄于后,名字就叫尋找王維輞川。這里,我解釋一下,我說的王維輞川,就是王維筆下的輞川,就是王維走過的輞川,體現在王維的詩畫中,體現在王維生活過的歷史遺跡中。</p><p class="ql-block">按照考察活動安排,一大清早我就出發,匆匆忙忙的趕到集合地點。這個地方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最大的好處是可供停車。大家如約而至,張效東老師逐一介紹,安排行程,我知道,這是考察活動的序幕和概論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個景點是白石灘。王維有詩句: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據張效東老師介紹,從詩句上看,從河流走向上看,整個河流,只有這一處比較吻合。但我以為,白石灘也可能就是一段石灘,石頭呈白色,未必真正是個地名。正如我們在寫文章時,說一片綠麥田,是不能認定為一個地名的。</p><p class="ql-block">第二個景點是欹湖。但在這里沒有湖,只有一處人造的假山。據張效東老師介紹,這里可能就是當年說的欹湖,有王維的詩為證,這還與輞川的得名有關。我上網搜了,輞是古代的車輪,外邊一大圈,里面一小圈,中間有無數輻條相連接。好形象、好高貴的名字,群山在外圍成大圈,欹湖在內是個小圈,這周邊的小河就像是輻條。我開玩笑說,在輞川,每到一處,都能讓人感覺到,四面環山。當地的同游者盛贊經典,舉起了大拇指。</p><p class="ql-block">第三個景點是金屑泉。王維有詩:日飲金屑泉,少當千余歲。我的理解,這就是一眼泉,未必是一個泉的名字。泉底有小石屑,泛著金光。如果是泉的名字,那一定是自古而來,一定是世代相傳,未必有這般的文雅。因此我推斷,這應該是詩人對泉的描述和標記。</p><p class="ql-block">第四個景點是鹿柴。這地方就是著名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寫的地方。據張效東老師介紹,這就是鹿柴,是王維當年養鹿的地方。王維隱居于此,是怎么和外界交流,也許可以從養鹿找到答案。但這地方是溝道,不是山,沒有回音,也不會出現苔蘚之類的東西。但一千多年以前,是個什么樣子,那就很難說了。</p><p class="ql-block">第五個景點是銀杏樹。銀杏樹是輞川打卡之地,千百年以來,拜訪者絡繹不絕,大家確信,這就是王維親手種下的。幾年前,我曾同幾個畫家同游,偶得小詩:藍天自古京畿地,王維泛舟隱輞川。詩書畫皆付流水,鹿苑銀杏越千年。回來路過敧湖附近,又寫下四句小詩:山頭松柏枯,墻角柿樹紅。又見王維面,不虛輞川行。</p><p class="ql-block">王維輞川的景觀頗多,從王維輞川圖來看,應該有二十個景吧。當然,這并不是王維同時代人畫的,是后人根據歷史資料畫的。中國畫歷來以寫意為主,寫實為次,他們描繪的輞川,是畫自己心中的輞川,其真實程度是要打折扣的。正如古人畫牡丹,各種顏色,各種形態,但他們所畫并非園中之花,而是自己心中之花,這是中國畫的普遍原則。</p><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關系,景觀只看了幾個。這些景觀位置的確定,方法論大抵是一致的,可謂從詩中來,到詩中去。由于年代久遠,資料缺乏,加之地形地貌發生變化,諸如水災地震,河流改道,村落遷徙等因素影響,現在已是物是人非,真假難辨。同時,缺少權威機構和權威專家確認,自然現有研究成果受到質疑和挑戰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盡管如此,但有兩點是確定的。一是王維隱居輞川是真的,二是王維詩中的輞川就是現在的輞川是真的。這兩點,有文獻記載,有其他詩文印證。但故事發生在哪里,詩寫的是哪里,不可得而知之。因此,尋找王維輞川這個說法,比較貼合目前研究和開發現狀,便于推廣和宣傳現有研究成果,也必將推進研究和開發工作。</p><p class="ql-block">這里,我還要簡單說下可行性。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國家發展戰略,都要用好國家產業政策,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尋找王維輞川,是一個很好的實現路徑,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符合全域旅游政策,是會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社會廣泛認可的,也只有這樣,王維輞川才會得到更快、更深入的開發利用。 </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灯塔市|
安化县|
集安市|
台中县|
德保县|
山丹县|
晋城|
娄底市|
类乌齐县|
通辽市|
平遥县|
威海市|
岐山县|
巴彦淖尔市|
荔波县|
禹州市|
海丰县|
阳朔县|
长宁县|
阿瓦提县|
洪洞县|
武邑县|
多伦县|
元阳县|
麻阳|
恭城|
措勤县|
砚山县|
文山县|
永州市|
双牌县|
和林格尔县|
唐海县|
吉林市|
旌德县|
福安市|
庄河市|
长顺县|
靖宇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