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捷克共和國的首府布拉格,位于歐洲中部,是一座秀美古老的山城。我到此處,正值七月底,屬盛夏季節。號稱歐洲最美城市之一的布拉格,并無盛暑的炎熱,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似帶來陣陣清爽,幾座規格不小的長橋,把河流分開的城區又連接起來,城中兀起的高地,滿覆濃濃的綠色,七橫八繞的巷子里,常見一叢叢的鮮花,凡是寬闊的地方,都有張開的巨大陽傘和碩大的遮陽棚。這里的街道,無論交通干線還是步行區域,都是石砌路面,雖不若柏油路面那般平,卻也屬行走的坦途,雨后亦無積水,七八月份,正是降雨頻繁季節,我抵達當日,就連番三次下雨,雨勢雖不小,然個把小時后,便即大晴,甚至還出了彩虹,雨后的街道中,彌漫著草的味道。布拉格素稱百塔之城,城市中各個時期所建的風格不同之建筑比比皆是。盡管各種建筑的頂部形狀變化豐富,然屋頂裝飾多為橙紅色,中間也有綠顏色的洋蔥頭盔形頂蓋,還不時突顯出暗色彩的尖塔和鐘樓。</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區很大,共分為20個區,我的下榻處1區是古城區的中心,門前有公汽和有軌電車的車站和交通燈。不時駛過的有軌電車形式多樣,有的樣式老舊,只有一節車廂,有的則現代因素極豐富,飛機式的車頭,車廂多節,茶色寬大的玻璃窗。車內寬敞明亮,清潔舒適。行駛起來雖然鏗鏘有節奏,燥音卻不很大。公交客車也很現代,乘客并不多。川流不息的小汽車基本都是德系,沒有嗚笛,俱禮讓行人,交通井然有序。有許多很窄的路,也安有紅綠燈,故極少出現行人與車輛爭路的情況。老城區的道路,包括交通干線也不很寬,單向雙道便是大道了。車輛偶有魚貫緩行,但沒見到有塞車現象。</p> <p class="ql-block"> 步出寓所不遠,即進入步行街,前行數百步,便見到高大門樓,那是橫臥在伏爾塔瓦河上著名的查理大橋的橋頭堡,高峻的拱門很寬,一側的門樓呈塔形,有數層樓的高度。橋上游人如織,哪怕是霪雨霏霏之際。只有早晨七八點鐘的時候,當地人極少至此,可以盡情瀏覽和拍照,每到傍晚,人流摩肩接踵,十米寬的橋面上,常常被游人填滿。棋布的售貨攤,主要出售一些小紀念品之類,攤主并不高聲叫賣,只是默守一邊,接洽感興趣的顧客,賣藝者或單人拉著提琴,或數人組成樂隊,身前置放一頂帽子或小盆之類,偶有游人放入零幣,他(她)們專心演奏似不十分介意。也有乞者,長伏于地,頭前有筐盆之類,還有的有一犬相伴,亦與主人一樣趴伏。當地人介紹說,攜犬乞討者,得到的錢會多于無犬者,個中道理,無法知曉。引起我矚目的,是橋上為人畫像的畫師們,最多時可達七八位,他們依橋欄設座,顧客坐于斯,畫師則對面而坐,在畫板上作業,多是用鉛筆素描,他們運筆快捷,構圖極快,我看過幾位,形神俱備。一日陰雨,我撐傘前往,尚有三位撐傘作畫,一位用油畫筆醮著黑色的顏料,引我駐足。顧客是一位小姑娘,倚欄端坐,撐著一把大陽傘,畫師相距一米對坐,亦撐一傘,寥寥數筆,依次勾勒出頭發、臉龐的輪廓,那方形齊頭的油畫筆大約有一公分寬,畫師以一端毫尖,勾出的發型極為準確,又用另一端筆鋒勾劃出女孩的眼部,眉、睫,居然十分準確神似,我注意畫師運筆時一翹一翹的小胡子和聚精會神的專注表情,令我看到和感覺到其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及精湛的畫功。雨還在下,我移步前行,橋上擎傘散步者,雖不似晴日那般密集,卻也絡繹不絕。布拉格盛夏的夜晚,細雨添爽,十分宜人。這座查理大橋,是橫跨伏爾塔瓦河上多座橋梁中最為著名的一座,其始建于1375年,是14世紀最具藝術特質的石橋,此橋有16個橋礅,橋上共有30尊圣者雕像,均出自捷克中世紀巴洛克藝術大師們的匠心巧手,故被譽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現橋上的雕塑均是復制品,原件已移至博物館保存)。踱過查理大橋繼續前行,不遠即是一廣場,這個有900年歷史的圣城廣場,是中歐中世紀(11-12世紀)最重要的貿易集市之一。周邊建筑風格多樣,包括典型的哥德式的泰恩教堂和巴洛克式的尼克拉教堂。廣場上矗立的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胡斯的塑像,四周則是各式啤酒屋、咖啡店,令廣場聚集大量游人,寬闊的涼棚和成片的陽傘,可以將分布的桌幾、椅子置于遮陽遮雨的環境中。近午,各服務處紛紛供應冷熱飲和各種甜點、快餐。在寬闊的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338年建筑的老市政廳,15世紀前曾是皇宮所在,1911年被改為文化中心。大門在上方是描繪布拉格歷史的馬賽克壁畫《向布拉格致敬》,南面的臨街高墻上,安裝著一座中世紀的巨大天文鐘。鐘樓建于1410年,大鐘至今走時準確,每逢整點,在幾聲予響之后,大鐘兩側的小門開啟,身著彩衣的12使徒分兩組依次現身,相對魚貫而行,左右環轉。正點報時的鐘聲響畢,人去門關,寂靜如初。倘是當今年代,此不足奇,數百年前有此工藝,則足以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美麗古老的布拉格城,最為著名之處,是位于城內丘陵地勢最高處的一組建筑,稱之布拉格城堡。蒞此可眺全城,城堡內有三個庭院,幾條古老的街巷,連通著畫廊、花園及圣維特大教堂。這里集中了捷克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精華。自九世紀建成,一直是王室所在地。臨近的三層大樓,現為捷克共和國的總統府,其樓后正對城堡內的老皇宮。總統府的圍墻大門前,有全副武裝的衛兵站崗,大門外的廣場上,也有負責巡視的警察。我往游覽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廣場上幾無游人,在變換角度攝影時,那位執勤的警察大概看出我們是中國人,主動上前為我和女兒拍合影,表現極友善。女兒用英語告之我曾是中國警察,他微笑著用生硬的漢語回應:“北京、上海”。</p> <p class="ql-block"> 總統府是一幢長長的三層樓,雖只三層,然舉架較高,狹長的窗,淺色的墻,樓前院子不甚寬闊,但顯得莊嚴肅穆,大門前的衛兵全副武裝,不茍言笑,但并無拒人千里之外的的冷漠和警惕。我近前用手勢表示合影的愿望,他表示允許,但指定我站在欄桿外距哨位近一米的位置,他則始終肅立于哨位上。總統府的一側,是通向城堡的通道,須經過安全檢查后,才能進入側面的大門,抵皇宮游覽售票處。城堡內的老皇宮,是多層的古典建筑,地面和樓梯俱是實木構成,寬大、結實,古香古色,房屋高闊,幾千幅油畫鑲嵌于壁,大量文物陳列其中,表現的是中世紀的藝術和風情。皇宮外廣場的對面,便是總統府的后面,那里的安靜和皇宮教堂一側的喧鬧,形成鮮明的對比。沿廣場一端的甬道前行,可達幾處都不太寬闊的觀景臺,踞此鳥瞰,可覽全城景色。各種造型的屋頂層次跌宕,橙紅色的房頂和色彩、形狀不同的諸多尖塔交相掩映,外墻深暗,有著兩座80米高塔的泰恩教堂,此時猶如玲瓏小巧的積木造型,寬闊的伏爾塔瓦河,成了一條細細的玉帶,蜿蜒盤曲,時隱時現。城堡近處不很高的山,茂密的綠蔭中不時襯出白墻赤頂的房屋,配上藍天白云,竟與宣傳布拉格城的廣告畫面毫無二致。</p> <p class="ql-block"> 由城堡的另一門步下山坡,直通老城區古老的街道。寬的交通干線上除了有軌電車和小汽車川流不息,還有色彩鮮艷樣式怪異的老爺車,那是載客營業的旅游內容之一,出現的頻率不很高,但足以吸引游客好奇的目光。窄些的巷子里,臨街有許多店鋪,服裝、果品、西點等等,商品琳瑯滿目,一些建筑物的墻上,涂滿彩色的漫畫和奔放夸張的由字母組成的圖案,人物肖像和動漫式的動物形像也不乏見。我們穿過幾條街蒼,找到頗有名氣的“好兵帥克”餐館,那里的烤豬肘在歐洲素享盛名。之所以慕名而至,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我幼時讀過小說《好兵帥克》,對這位滑稽有趣,屢出笑料的士兵印象頗深。進入到處掛著以帥克為內容之漫畫作品的餐館,居然有一種尋訪故人的感覺。餐館外面不遠的步行街,每到午后,都是人聲鼎沸,明亮的窗櫥,靚麗的商品,怒放的鮮花,幾乎所有的路邊涼棚下的坐位都有品著啤酒或咖啡的人們,悠閑、開朗、歡樂,此時的布拉格城,充滿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穿過布拉格城的伏爾塔瓦河,是捷克共和國的母親河,多座大橋橫跨其上,在查理大橋下游方向,另有一橋,其橋頭處,有一幢造型奇特的建筑,高樓充滿曲線韻律,扭轉的雙塔樓身形如二人共舞。右邊七層圓柱形狀,似男舞者,左邊玻璃帷幔外觀如女舞者,其上窄下寬的形體宛如曳地的長裙,其極富現代建筑藝術之內涵,被稱為“跳舞的房子”,曾為一家世界知名刊物選為封面。這座建筑是1996年建起的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大廈,頂樓是一家法式餐廳,此樓峻工后,常常引得游人來觀賞、拍照,亦為布拉格城中的著名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老城石鋪的街道,雖然不似柏油路那般平坦,但絲毫不影響車輛行駛,除各種小汽車外,還有重裝騎士經常出現,那是一種大排量摩托車,車身黑亮,輪胎很寬,駕駛員的前后左右分置四個長方形工具箱,亦為黑色如同古典騎士戰馬上披的重甲。駕駛員身著皂色騎行服,頭戴圓盔,猶似宇航員,衣著與車俱為一色,馬達轟鳴,車速如箭,頗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偶爾見到幾次,雖然頻頻高速超車,然而遇到紅燈時,卻也極守規矩。</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市郊,有一座十分有名的“人骨教堂”,距市中心近80公里,我們乘車前往,需一小時許。車出布拉格老城,經過新區,高層樓房漸多,道路也寬得多,居然是單向三車道,且為柏油路。“人骨教堂”位于一個規模不大的小鎮里,城鎮雖小,但歷史上較為富庶。當地的望族買下這片土地,虔誠的傳教士為了安撫14世紀黑死病蔓延和15世紀宗教戰爭中死亡的數萬亡靈,在此用所謂圣土進行安葬,并修建起一座教堂。在教堂的裝飾中,采用了當地最不缺乏的人骨。頭顱制成的臺燈,腿骨堆砌的祭壇,各類人骨拼出的盾牌,擺制的簽名,構成了遠近聞名的“人骨教堂”。教堂內的諸多造型,在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令人感到恐怖和藝術并存。教堂的外形并無特殊,只是門臉不甚大,兩米高的圍墻顏色偏深暗,大門是較圍墻高出近一倍的淺色拱形門,不十分寬大,但足夠高。院子里不規則地分布百余座造型不同,大小有異的墓碑,安葬著幾代家族成員,周圍種植的花草樹木令院子里有些綠意。教堂院門與教堂門并不同向,面向大街,附近有些酒吧、餐館,稍遠處是住宅區,鎮中的建筑,街道與其他小鎮,并無不同。</p> <p class="ql-block"> 捷克共和國于1992年與斯洛伐克分開,尚有人口一千二百萬,疆域近八萬平方公里,由人骨教堂所在地,乘汽車繼續前行兩小時余,即達邊陲CK小鎮。沿途所見除一段路在高速(單向兩車道)上行駛,其余皆走普通公路,路面是柏油鋪就,平坦但不很寬,與我們國內的縣鄉公路相似,車輛不很多,速度可保持七、八十公里,道路兩側或為草坪,或有農作物,總為綠色,民宅不多,基本是平房和二層小樓。路邊的農作物間還竟然有大片呈褐色的罌粟,當地人介紹說,在捷克國內,允許種植此物,我們食用的面包上有些芝麻狀的黑點,即是此物上所取。公路上的車都不太慢,鮮有超車者,只是偶遇大輪子的拖拉機,才有破例。田野中有時能看到直徑兩米,約高一米的草捆,星羅棋布,顯然是機械化耕作的產物,偌大的原野,見不到人力耕作的農民。</p> <p class="ql-block"> 穿過一座名為百威的小城市(據說此處是享譽世界的百威啤酒誕生之地),我經歷了在捷克唯一的一次短暫塞車,單向雙車道的路上,滿滿的都是汽車,沒有插隊,沒有鳴笛,約十分鐘,車流緩緩移動,塞車結束,很快汽車駛近CK鎮。這個古鎮以擁有古城堡而著名,因禁止外來車輛進入鎮里的中心地域,我們得以體驗步行入內的感受。和布拉格老城區同樣的石砌道路縱橫交錯,各種建筑風格的房子,不規則地毗鄰,多為三層以下,房屋的形狀極少雷同,仿佛都在彰顯建筑者的個性。只有教堂的鐘樓,高高矗立,因其建在高處,須登幾十級石階才能進入院子的大門,多條石砌路都是相通的,路邊諸多店鋪規模都不大,有空場處都有陽傘或棚,可供人坐飲啤酒,一些路不通機動車,夜晚很靜。一條不小的河,穿繞著鎮子,有船和嬉水者于其中,還有橫在河上的小壩和橋。過橋即可登臨古堡,城堡規模很大,有寬闊的觀景臺,若干年代久遠的房間。中段是狀若天井的小廣場,四面高高的建筑,無論墻還是房屋俱是石砌,有的房間是出售冷熱飲的咖啡屋,有的掛著油畫、圖解,內置一些古代物件,是小型博物館。購買瀏覽票后,可進入高塔,緣百余級旋轉的木(或石)階,可達高高的塔尖,此是俯瞰全鎮的最佳觀測處。塔頂觀景處是環形,可容納一、二十人,小鎮全貌于此盡收眼中,背倚青山,放眼鎮里,紅瓦參差錯落,襯出突兀的鐘樓高塔,寬窄不同的石砌路,由于方向的差異或隱或現,一水如帶,數橋伏臥,宛如布拉格城區的縮小版,只少了街上穿梭往來的汽電車。最壯美的一刻當為傍晚時分,夕陽斜照,晚霞燃起,青山黛妍,河流如鏡。教堂的尖塔在夕照中形同雕塑。立身城堡高處,夏風不疾不徐,感極而愜意者矣。</p><p class="ql-block"> 次日,風和日麗,車出CK鎮未久,轉入雙車道的高速路,一小時余,進入一城,道路平坦,植被豐茂,樓房漸多,市容清潔,未見收費站,未經邊檢,已入奧地利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宁阳县|
泌阳县|
哈密市|
营口市|
阿坝县|
抚宁县|
安丘市|
德江县|
乌兰县|
柘荣县|
易门县|
平遥县|
乌拉特中旗|
如东县|
卢湾区|
潍坊市|
弋阳县|
沂水县|
荆州市|
略阳县|
乌兰县|
托克逊县|
繁峙县|
辛集市|
墨江|
木里|
海淀区|
娄烦县|
阿瓦提县|
钟祥市|
罗源县|
招远市|
高邮市|
河北区|
漯河市|
福州市|
和平区|
奉节县|
永泰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