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美麗的山里,有一個少數民族村落,純其中畬族人員最多,他們勤勞、純潔而美麗。</p> <p class="ql-block">畬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里的客戶,傳說畬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p> <p class="ql-block">畬族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p> <p class="ql-block">畬族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有稻谷、紅薯、小麥、油菜、煙葉為主。</p> <p class="ql-block">畬族居住的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p> <p class="ql-block">傳統文化方面 畬族的傳統文化極為豐富。</p> <p class="ql-block">《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詩,主要敘述本民族起源和遷徙經過。</p> <p class="ql-block">畬族群眾特別喜歡唱山歌,“畬歌”是畬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節日或平時的生活、勞動中,人們都以歌代言,對答如流。</p> <p class="ql-block">“小說歌”,是畬族敘事民歌的一種形式,多由漢族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改編而成,也有的根據本民族民間故事編成,</p> <p class="ql-block">例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藍佃玉》等。“婚禮舞”別開生面,男女雙方采用“盤歌”(山歌對唱)方式表白愛情、訂下婚約。</p> <p class="ql-block">習俗 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p> <p class="ql-block">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p> <p class="ql-block">畬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于頭頂,象征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征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征著鳳尾;佩于全身的叮當作響的銀飾,象征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鳳冠”。</p> <p class="ql-block">畬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與漢語的客家方言比較接近,不過在廣東一些地區,極少數的畬族人使用的語言接近瑤族布努語。</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各地區的畬族人通常都能通曉當地的漢語方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荥阳市|
华安县|
普兰县|
青河县|
昭觉县|
桃园市|
壶关县|
同江市|
林口县|
泰和县|
樟树市|
嘉荫县|
道真|
延庆县|
专栏|
衡水市|
大姚县|
留坝县|
博客|
西盟|
沁源县|
固原市|
蒙自县|
灵山县|
永兴县|
开原市|
神池县|
车致|
甘洛县|
永泰县|
台中市|
汉中市|
达州市|
宜城市|
宿州市|
河东区|
边坝县|
修水县|
固阳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