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十九)禾木(7月26日 - 27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新疆布爾津縣的禾木草原上,有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小山村-禾木村。今天我們從布爾津縣城出發前往禾木,先走S232,再轉縣道X852,路程約230公里,用時近4個多小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上經過戈壁,荒原,高山,峽谷,河流,森林,草原,景色秀美多變;下午一點半左右,終于到達禾木草原,陽光柔和地撒在山谷里,綠色的大地上散布著一座座牧場,一群群牛羊愜意地吃著草,羊羔子在草地上嬉戲撒歡兒,牧民們在馬背上悠閑地晃著,時而還能看到白色的氈房飄著緲緲炊煙……眼中的一切讓人感到輕松愉快,旅途中的疲勞瞬時都在風中消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村建在群山懷抱之中的一個大河谷里,在一些高坡和洼地上,散布著一座座圖瓦人的木屋,而這些小木屋已成為圖瓦人的標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瓦人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目前在世界上的圖瓦人主要分布在三個地方: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約30萬人)、蒙古國的圖瓦人(約3萬人)、中國新疆的圖瓦村(約2500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國,圖瓦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族群,在中國的56個民族里并沒有圖瓦族;目前,新疆的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是中國僅存的三個圖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其中禾木村是最大的圖瓦人村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村的小木屋全是采用當地森林里的紅松或云杉原木搭建,屋頂上是用木板釘成的人字形雨棚,屋內是厚木板平頂,而平頂與尖頂之間的空間可以用來儲物;對于木頭之間連接處的縫隙,采用草泥或苔蘚來填充,這樣可以防風保暖。小木屋的外面,是一個由木柵欄圍成的院落,也代表著一個圖瓦人的家庭;而禾木村這座古老的村落,就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小木屋小院落組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住在禾木村的靖御山莊客棧,新疆旅游業的發展,早已打破了這座古老村落的寂靜,人們不遠千里來到這里,除了欣賞這里驚艷的美景之外,同時也在體驗這里的原始味道和歲月的滄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愜意地在小木屋外溜達著,呼吸著那帶有草腥味的空氣,欣賞著木屋周圍那夏日的景致,遠山、牧場、白樺林、鮮花叢……金色的陽光暖暖地灑在草地上,溫暖著禾木的小木屋,也溫暖著遠方來的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離我們住的客棧不遠,就是成片成片如詩如畫般的白樺林;漫步于此,仿佛進入了一個寧靜的世界,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映照在綠草如茵的地面上,給人一種溫暖與安詳的感受;時間,在這一刻變得緩慢而柔美,耳邊是清風吹動樹葉的聲音,鼻端是清新的白樺木香氣息,而視線里,每一棵樹都站出了自己的風景,每一片樹葉都閃耀著生命的光彩,每一個空間,都在吟唱著詩意盎然的歌謠,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禾木村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出茂密的白樺林,來到一片開闊平緩的草地上,兩個圖瓦族孩子的笑聲吸引了我的視線,手機鏡頭不由的對準了他們:這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地聊著什么,眼神飛舞,笑聲不斷,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憧憬;是啊,和他們的父輩及祖輩比起來,他們無疑是幸福的一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及新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這個偏僻而美麗的小山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當地牧民也逐漸富裕起來,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的穿戴及所騎的山地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很不錯的,與城里孩子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文化教育上,畢竟城里的教育資源及文化環境要豐富多彩許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心地為這兩個孩子祝福,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在實現他們美好憧憬的人生路上砥礪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時分,張波驅車帶我們去禾木村外一個偏僻的地方,并神秘地說是他私藏的一個景地;嘿,你還別說,這里山谷幽靜,空無一人,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有遠山,森林,濕地,野花,飛鳥……藍天白云之下,這些美麗的自然元素相互襯映成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響山幽靜,人息鳥啼鳴;靜靜的山谷中,涓涓的小溪歡快地流淌著,林中的鳥兒發出斷斷續續的啼鳴。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一生中曾歷盡滄桑奮力打拼的人們,那疲憊不堪的心會在這里被治愈;當然,這也是我內心所向往的寧靜且安閑的山村生活;不過,面對現實,也僅僅是向往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花爛漫,草長鶯飛;幽靜的山谷里,五顏六色盛開的山花在風中搖曳,恰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在這大自然的懷抱里,每一朵花都自信滿滿的開放著,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婀娜多姿,有的美麗驚艷,有的暗吐芬芳……雖然這些野花的花期很短,可她們都在努力綻放著,并用她們的綻放來詮釋生命的意義;同時,她們的綻放也向大自然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魅力,讓觀賞她們的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花無語,用自己最美麗的姿態,詮釋著生命的綻放和燦爛;姐妹情深,雖年華已逝,但卻如花朵般嬌艷;是啊,姐妹之間的友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彼此陪伴,共同成長,一起分享歡笑和淚水,共同度過歲月滄桑,相互扶持,成為彼此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歲月如歌,真情不變,一起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吧,一起分享旅行中的喜悅和快樂;時光不老,我們不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花叢中,遇見養蜂人。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日照時間長,原生態環境良好,野生蜜源植物豐富,因此新疆的養蜂人很多;在禾木草原上,就有一群追逐花季的養蜂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將蜜蜂引導在花叢之間,收集著大自然的饋贈;這是他們辛勤勞動的回報,是大自然對他們最好的獎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養蜂人的帳篷里,我們和養蜂大哥聊了一會兒;說起養蜂,這是個古老而傳統的職業,看似養蜂人的生活很愜意自在,每天都穿梭于花香之間,與蜜蜂共舞,與大自然擁抱;可實際上呢,他們一年四季居無定所,風餐露宿,住在荒無人煙的深山僻谷之中,還要擔心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和意外,被蜜蜂蟄咬那更是經常發生的事。他們采集的蜜是甜的,他們的辛勤付出也是人們口中的甜,可他們這個職業所經歷的酸楚卻只能深藏在自己心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蜂蜜是很有名的,獲得了國家農業部對“禾木蜂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臨別之時,我們從養蜂大哥那里買了兩瓶蜂蜜,這是真正的原生態天然成熟的蜂蜜,可以直接泡水喝,旅途中補充一下能量;瞧,把我們同行的兄弟樂的,也許是想起了旅程中什么開心好玩的事情,也許是聯想到了那拉提的養蜂女,反正他的心里比他手里的蜂蜜還要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村的路上,經過一個牧場,我們又免不了下車游玩一番。金色的陽光柔和地灑落在夏季的牧場上,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香和花香,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純凈的氣息;遠處的山巒層層疊翠,茂密的森林綠意盎然,而山腳下的牧場則是馬兒的舞臺:它們時而低頭吃草,時而抬頭嘶鳴,時而成群結隊,時而獨自徜徉;它們是草原的精靈,是自由、奔放與灑脫不羈的象征,是草原上最動人的一道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的牧場,是一片充滿詩意的土地;游動的馬群,在草原綠色背景襯托下,仿佛就是一章流淌的詩篇;那遠處飄散著炊煙的氈房,那騎馬揚鞭的圖瓦族少年,更是讓我們領略到了圖瓦人那獨特的游牧民族風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禾木,有一條清澈美麗的河流穿村而過,這條河就是禾木河,也是禾木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這條川流不息的禾木河,滋潤了這里肥沃的土地,養育了勤勞質樸的圖瓦人,是禾木的母親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夕陽西下,禾木河水靜靜地流淌著,水是藍色的,在水光的明暗交織中,望著河面久了,你的思緒會產生一種淡淡地莫名的憂傷,那是一種帶著致命美麗的憂傷,會讓你想起自己的故鄉以及故鄉的那一條小河;是啊,故鄉的河不僅僅是一條河,她是詩,是歌,是故事,是每個人心中最溫馨的記憶,對于漂泊異鄉的人來說,那更是內心深處的柔情和寧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橫跨于禾木河之上的禾木古橋,更是禾木村的地標性建筑,到禾木的游客都會來此打卡游覽觀光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說起禾木橋,真可謂是禾木村的歲月之橋,承載了太多的往事和回憶;這座木橋初建于1930年,是由白俄羅斯人所建造,完全采用木質結構;一直到了1970年,這座木橋由于年久失修損毀嚴重而無法使用,于是當地政府在老橋原址上重新建造了一座新橋,并在橋頭兩端新建了門拱和雙開木門,成為了禾木村的標志性門戶和進村通道;誰知到了2014年,禾木河發洪水,這座橋又被洪水所沖毀。禾木河上怎么能沒有禾木橋呢?這可是禾木村的地標啊,于是在2014年洪水之后,政府按原樣重新建造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禾木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河上還有一座橋,叫做禾木援疆橋,位于禾木老橋的北邊,是一座很有特色的木制雙塔單跨懸索橋,由黑龍江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于2016年援建的,體現了全國人民以愛心援疆用真情筑夢共建美好新疆的情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座援疆吊橋的位置比較隱秘,位于禾木河的上游,這里環境安靜神秘,周圍樹木成林,游客也很少,走在晃動的吊橋上,有一種穿行森林河谷的探險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據說,禾木村最出名的景觀是那仙境般醉人的晨霧。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濃重的晨霧從河面上騰起,白色的霧氣就像飛舞的飄帶一樣在半山腰穿行,站在山坡上往下看,村莊、房屋、叢林、河流……在霧色中若隱若現,一切都顯得是那樣朦朧夢幻,簡直是仙境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個來禾木的游客都不會錯過這一佳境的,我們也是如此,第二天清晨六點,我們就急急忙忙地趕往禾木河對岸山坡上的觀景臺;這是一處天然的高地平臺,是俯瞰禾木村全貌的最佳觀景點,在這里整個禾木村盡收眼底:錯落有致的小木屋被茂密的白樺林圍在中間,禾木河泛著藍光從村邊流淌而過,村里的小路上,早起的牧民騎著馬趕著牛羊向村外走去……這時的禾木,寧靜美好,煦秀祥和,就是一幅美麗多彩的畫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那令人心動云霧繚繞的晨霧,好像只有一點點,淡淡薄薄的一層,這與我們期待中的相距甚遠;也許是季節不對吧,網上說觀看晨霧的最佳季節是秋天,而夏天看到晨霧的概率比較小;雖然有些失望,可炊煙裊裊的小村莊仍然讓我們心動不已:晨曦中,小村里的炊煙冉冉升起,形成了一條淡淡的煙霧帶,然后又輕輕地隨風飄散;這時的禾木,寧靜美好,你的思緒沉靜,你的心靈深處會感到溫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陽升起來了,淡淡的陽光穿透薄霧,灑落在白樺林的樹梢上,呈現出一抹絢麗的金黃;?在群山環抱的開闊地上,禾木村靜靜地躺著,更加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圖瓦人的尖頂小木屋,也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霞光,看著就是那么溫暖;藍色的河水在綠樹的掩映中流淌著,山間鳥兒盤旋,野花綻放,馬兒悠閑地在半山腰吃著草,這一刻,時間仿佛停止,恍若置身于世外仙境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十)喀納斯(7月27日 - 28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賞完禾木村的清晨美景后,我們回到村里吃早飯,然后稍作歇息收拾行裝,與美麗的禾木村告別,向喀納斯進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村距離喀納斯很近,都屬于喀納斯景區的范圍(喀納斯村,禾木村,白巴哈村),也就幾十公里的路程;一路上風景獨好,張波駕車時走時停,差不多兩個小時后到達喀納斯景區的入口 - 賈登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賈登峪是喀納斯景區的門戶,也是游客中轉中心,游客必須購票后換乘景區區間車進入,其他車輛是不能進入景區的。聽說每年的旅游淡季(10月15號至次年的5月1日)可允許私家車自駕進入景區,而在旺季自駕私家車進入景區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辦理通行證,我們就是花費了1800元提前委托張波辦理了通行證,這才一路通關順利駕車進入景區;喀納斯景區里面大著呢,從入口到核心景點喀納斯湖還有近40公里路程呢,自駕游覽要方便了許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張波已經為我們在喀納斯村預定了客棧,距離景區區間車換乘中心不遠,很方便去景區內的各個景點;我們先入住客棧安排好住宿,然后到換乘中心附近吃飯,飯后張波駕車把我們送到喀納斯湖畔駱駝峰的山腳下,我們沿著棧道開始登山前往觀魚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魚臺位于海拔兩千多米的駱駝峰,距湖面高差有600多米,登山棧道有 1068 個臺階,怎么也得半個多小時才能登頂;登上觀魚臺,可以俯瞰喀納斯湖的全景,湖周重巒疊嶂,翠峰倒影,湖光山色凈收眼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魚臺始建于1987年,后于2009年改建,臺高約20米,石木結構,分底臺、中臺和頂亭,可容納百余人同時觀景,是喀納斯景區觀賞喀納斯湖的最佳平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納斯湖是喀納斯景區的核心景點,是一個高山湖泊,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形成的堰塞湖,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湖泊,為國家5A級景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納斯湖呈狹長形,長度約20多公里,而平均寬度僅2公里左右,但喀納斯湖卻很深,平均水深就有 120米,最深處達到了近 190米;正因為湖水很深,水下就成了一個神秘世界,時而出現喀納斯湖發現“水怪”的報道和新聞,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也曾專門報道過,相關影象資料已經證實,喀納斯湖中確實有身形巨大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可到底是什么水生物,直到今天還是個未解之迷,人們都把它稱為喀納斯湖“水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觀魚臺下來后是六點半,離太陽下山還早著呢,于是張波駕車又帶我們去喀納斯景區外圍的一個牧場游玩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過古老的圖瓦人村落,離開公路沿著土路前行,繼而又穿過幾片樹林,爬上一個高坡,視野豁然間開闊起來,遠山、湖泊、河流、草場及羊群,一片美麗的草原牧場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新疆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旅行,牧場永遠是繞不過的景,看不夠的畫;有山就有水,有草原就有牧場,這是大自然對新疆的厚愛和完美賜予;而且那藍天白云之下的牧場,本身就是一片充滿詩意的土地:遠山,森林,河流,湖泊及草原,這些美麗的大自然元素,在新疆牧場得到完美融合,讓人們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而那成群的牛羊,奔跑的駿馬,炊煙裊裊的白色氈房以及牧民們悠揚動聽的歌聲,更是讓人們領略到了游牧民族的獨特風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牧場上漫步,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依山傍水的牧場呈現出一種原生態的美,每一處風景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美麗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同時也讓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知不覺之中,時間轉瞬即逝,都晚上九點半了,新疆這邊的太陽卻剛剛下山,我們告別天邊的晚霞,驅車向喀納斯村駛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到喀納斯村驛站之前,張波順路又沿著湖邊走了一段;我們靜靜地站在湖畔,用心感受著夜色下的喀納斯湖:此時萬物寂靜,連風都停止了,只有天空和水面,像兩面鏡子,天水一色,各守一方,相互凝視著,是那樣的安靜祥和,安靜的讓人的心也隨之沉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安靜的時光里,我們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和世界的真實,心境也隨之更加淡然;只希望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少一分打擾,讓人們感受那生活的寧靜與和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納斯景區有美麗而神秘的喀納斯湖,還有風景更加秀麗迷人的三灣(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這三個河灣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在喀納斯河上,與喀納斯湖同出一水,沿河兩岸是茂密的森林和草甸,一條長長的木棧道把三灣串聯起來,彼此之間也就相距2、3公里,是徒步游覽三灣風景的經典路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8日清晨,我們早早就起來了,先到換乘中心坐了一站地(神仙灣站),然后沿著木棧道順河而行,去欣賞三灣的美麗景色。清晨的森林及草地水氣較重,行走在木棧道上,時不時的會飄過白色的云霧,令人有一種穿行在云里霧里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神仙灣 :</b><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所以稱為神仙灣,是這里的河水將河畔的森林和草地切割成為了一塊塊似連似斷的小島,加上這里常常云霧彌漫,讓人有一種超凡脫俗、如夢如幻的感覺;特別是在清晨時分,水面上的晨霧慢慢地升起,像輕紗一樣繚繞飄逸,遠遠望去,恍惚步入仙境一般,故而稱為神仙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是六點半左右到的神仙灣,河面上霧氣正濃,小島在霧色中時隱時現;站在河畔西側的草坪上,我們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神仙灣水面的晨霧輕盈的飄蕩彌漫,感受著那份景色的安靜,那種心情,無言表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慢慢從山后升起,照亮了山坡,映紅了山頂,強烈的明暗對比讓人感覺到山與水像是被霧氣隔開的兩個世界,而霧氣繚繞中的神仙灣卻依然淡定無比,安靜瀟灑地向世人展現著自己獨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月亮灣:</b><span style="font-size:18px;">過了神仙灣,沿著棧道繼續前行,大約2、3 公里的路程,但大部分是上坡,行走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來到美麗而空靜的月亮灣后,登上河谷西側的觀景臺,可看到喀納斯河在這里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河曲形成了幾個 S 彎,猶如彎彎的月亮落入峽谷;站在比河面高出幾十米的觀景臺上俯視月亮灣,感覺那藍色的月牙近在咫尺,若即若離,可實際上卻是遙不可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亮灣的景色確實很美,可以說是鑲嵌在喀納斯河上的一顆明珠,令人奪目牽魂;只要看上一眼,那藍色的月牙就會印在你的腦海,刻在你的心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臥龍灣:</b><span style="font-size:18px;">臥龍灣位于喀納斯河三個河灣的最下游,距離月亮灣約有兩公里的路程,沿著棧道行走也就40分鐘左右,可以邊走邊欣賞喀納斯河的美麗風景;臥龍灣是個很有特色的河灣,河灣的中心是一座彎彎曲曲的沙洲,沙洲上長滿草木,從高處的棧道上往下看,整個沙洲就像一只霸王龍臥在水中,張牙舞爪,欲騰空而去,臥龍灣因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據說臥龍灣的形成與一次大地震有關;由于地震,造成了臥龍灣下游的山體塌方,河道被堵變窄,河床抬高,導致上方河面變寬,水流變緩,年復一年日積月累,上游沖刷下來的泥沙在此段河中不斷沉積,形成沙洲,而沙洲的形狀越來越像一只靜臥在水中的恐龍;大自然就是這般神奇,地震本來是一種地質災害,而這災害又自然造就了奇特的臥龍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們常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也許喀納斯的美麗風景,就是因為有了臥龍灣這條巨龍的靈氣庇護,才更顯得絢麗多彩風光無限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過了臥龍灣后,喀納斯河在山谷里酣暢跳躍奔流不息,碧水挽著銀鏈,漣漪伴著水聲,一路歡暢地向南而去,最后匯入布爾津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清晨六點多出來,徒步約10公里,游覽完了三灣的美麗景色;已經上午十點多了,我們乘坐景區區間車返回到喀納斯村的客棧,在附近吃了個簡餐,然后收拾行李,帶著美好的心情驅車駛往下一站 - 白巴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十一)白哈巴(7月28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哈巴村地處中國版圖的最西北角,位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國接壤的邊境線上,距離哈薩克斯坦國僅1.5公里,因此白哈巴村又被稱為西北第一村,村里的邊防站被稱為西北第一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來的計劃是只去中哈邊境大峽谷看看,然后中轉北屯,前往鄯善庫木塔格沙漠;當張波駕車路過白哈巴村時,我們決定進村看看,有句老話說得好:走過路過,不要錯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哈巴村子不大,村內基本上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狀態,沒有什么標志性景點,所以游客相比禾木及喀納斯要少了很多,顯得十分冷清;但白哈巴卻保留了邊境小村莊最原始的自然生態和淳樸民風,居民基本上是圖瓦人,主要以放牧為生;其實,白哈巴村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淡安靜,沒有世間太多的紛擾,喜歡安逸休閑的游客在這里可以安靜獨處,或在小木屋外的草坪上悠閑地喝茶聊天,或在清靜的村子里走走轉轉,既可體驗當地古樸淳厚的民俗風情,又可近距離感受這里的那份遠離塵囂的寧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外高高的山坡上,就是白哈巴邊防站及邊防部隊的營房,不遠處就是邊境線。白哈巴的西邊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北邊與俄羅斯接壤,其邊境線長達 320 公里;駐扎在白哈巴村的邊防部隊擔負著中哈、中俄邊境的守防任務,而且邊防線多是復雜危險的地形,戰士們到最遠的邊境界碑點巡邏,騎馬往返要走幾天幾夜;為了保衛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邊防軍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只有親身站立在祖國的邊防線上,才能更加感覺到祖國的重要,才能更加體會到軍人是我們最可敬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在白巴哈,最著名的景區是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據說到了秋季,白哈巴景區就成了一個色彩斑斕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那時的白哈巴層林盡染,色彩艷麗,河谷內的楊樹葉是金黃色的,山腳下樺樹的葉子是火紅色的,山崗上的草甸是一片褐紅色,落葉松的針葉是淡黃色,在白雪覆蓋的雪峰及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這樣的風景迷醉了天下游客,吸引了無數攝影、繪畫愛好者……</p><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緊迫,我們只在村里少許停留,走馬觀花般地轉了轉,沒有進入景區。這次就留點遺憾吧,旅行是條無盡頭的路,若有緣,下次還會相遇在那色彩繽紛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白哈巴村出來后,沿著G219前行十幾公里就到了中哈邊境大峽谷。在這里,震撼你的不僅僅是大峽谷的的自然風光,更多的是來自于內心的國民歸屬感;望著那長長的蜿蜒曲折的邊境線,你的心境也會起伏難平:是啊,只有祖國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只有國家強大富足,人民才能幸福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大峽谷的觀景臺上,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看到整個大峽谷的風貌。谷底就是中哈兩國的界河 - 阿克哈巴河(也稱為白哈巴河,阿克在哈薩克語中意為“白”),河的對岸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觀景臺沿著木棧道往下走,可以一直走到邊境線設置的鐵絲網邊;中哈邊境以谷為界,以河為線,那銀白色的鐵絲網,宛如一條長長的巨龍,沿著界河蜿蜒起伏地伸向遠方,標志著國家領土的神圣和不容侵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在中哈邊境大峽谷游覽時間不長,就在觀景臺附近轉了轉,前后不到兩個小時,隨后我們繼續沿著G219前往北屯,還有近兩百公里的路程,今晚就住宿在北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天張波的任務會很重,從北屯到鄯善的庫木塔格沙漠還有 700 多公里的路程呢;所以,到北屯后先吃飯補充能量,再洗澡解除疲勞,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覺,為明天的行程蓄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5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沙坪坝区|
泉州市|
呼图壁县|
梓潼县|
弋阳县|
苗栗市|
金坛市|
林周县|
白玉县|
兰西县|
龙山县|
若羌县|
沧州市|
辽宁省|
宝坻区|
黔南|
兴安盟|
全椒县|
长兴县|
凤台县|
慈溪市|
曲阳县|
黎城县|
黔东|
桑日县|
周口市|
当阳市|
浙江省|
南开区|
靖边县|
梁平县|
抚顺市|
石景山区|
宁陕县|
固始县|
连云港市|
尉犁县|
永顺县|
盐山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