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董存瑞是從革命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普通戰士。他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董存瑞年紀不大就當上了兒童團長,配合當地抗日武裝站崗放哨、查路條、送雞毛信,配合減租減息運動,在斗爭中很快成長起來。</p><p class="ql-block"> 1945年春,董存瑞參加了區自衛隊。同年7月,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成為一名人民軍隊的戰士,以后歷任副班長、班長。抗戰勝利后,董存瑞毅然跟隨部隊離開了家鄉。1947年,董存瑞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董存瑞所在連隊被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董存瑞被任命為6班班長。</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進攻隆化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擔負攻擊隆化中學的任務,董存瑞任爆破組組長。可是橋形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暗堡兩頭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在總攻時間已到的緊急關頭,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猛地拉響了導火線,與暗堡同歸于盡,用鮮血和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董存瑞犧牲后,為了紀念董存瑞,1948年6月8日,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黨委作出了悼念戰斗英雄、模范黨員董存瑞同志的決定:</p><p class="ql-block"> 1、追認勇士董存瑞同志為縱隊戰斗英雄,為我黨模范黨員。</p><p class="ql-block"> 2、32師96團2營6連第6班命名為“董存瑞班”,繼承勇士的光榮模范事跡和永久紀念董存瑞同志。</p><p class="ql-block"> 3、建議勇士遺族所在地的最高政府給予勇士遺屬以優厚撫恤,并照顧勇士遺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4、將勇士生平事跡編印公布于全縱隊同志進行學習,各連隊機關于接到本決定的第一次點名或集會時,全體向勇士靜默三分鐘,并宣讀本決定,以資悼念。</p><p class="ql-block"> 在此決定中,為繼承勇士的光輝模范事跡和永久紀念董存瑞,其生前部隊所在的<u><font color="#ed2308"><b>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b></font></u>,被命名為“董存瑞班”。</p><p class="ql-block"> 70多年來,英雄所在的團隊雖然經歷多次改編,但“董存瑞班”這一榮譽稱號一直保留下來,和英雄的精神一樣繼續發揚光大。</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回國后,該部隊駐扎在遼寧省大連市黑石礁。之后,該部隊多次換防,先后在黑龍江省寧安縣馬蓮河、吉林省磐石縣寶山、吉林省延吉市駐扎。上世紀七十年代,81322部隊的駐地還在吉林省磐石縣寶山公社大鍋盔。</p> <p class="ql-block">“董存瑞班”合影,1973年3月4日拍攝。合影是家中珍藏,其他的“董存瑞班”戰友的照片均在網上搜集。</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張宏時、王永可、趙殿武、高 凱</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孫耀琪、李衛亞、梁 毅</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張慧信、不知名、隋文洲</p> <p class="ql-block">張慧信,1969年3月從山東德州入伍。從軍17載一直在董存瑞生前所在團工作。1971年3月底,被連隊黨支部任命為“董存瑞班”第13任班長。后來先后擔任排長、副指導員、連長、副營長,后勤處副處長、代理處長等職,1986年轉業回地方工作。</p> <p class="ql-block">張慧信(左一)和董存瑞班的戰士們,陪同董存瑞的父親參觀國產的130火箭炮</p> <p class="ql-block">張慧信等代表董存瑞部隊參加在隆化舉辦的紀念董存瑞烈士犧牲25周年活動時的紀念照</p> <p class="ql-block">張慧信、董存瑞烈士的父親及王安娜</p> <p class="ql-block">張慧信(左一)</p> 張慧信(右一) <p class="ql-block">前排左二(后排中)、焦國慶(前排右、“董存瑞連”第16任連長)</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二(前排)、隋文洲,黑龍江省富錦縣人。1951年9月生,1969年12月入伍,來到董存瑞生前所在團“董存瑞連”當兵,歷任“董存瑞班”戰士、副班長、第14任“董存瑞班”班長、排長、副連長、參謀、團軍務股長、師軍務科正營職參謀等職,1990年退休,2005年11月,移交吉林省延邊軍休所。</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右)</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后排左),李衛亞(后排右)</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左三)、劉曉思(左二、“董存瑞連”第16任指導員)</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前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隋文洲(左一)參加董存瑞犧牲三十周年活動時的留影照片。</p> 隋文洲(左二)、張宏時(右五) <p class="ql-block">李衛亞</p> <p class="ql-block">李衛亞(前排左)、杭立憲(后排、“董存瑞連”第17任連長),詹德朋(前排右)。1971年春節前,團里給“董存瑞連”分配了20多名新兵。其中,有4名新兵來自河北省隆化縣存瑞中學,他們中的張瑞金,李衛亞分到了“董存瑞班”,詹德朋分到了二班,杭立憲分到了偵察班。</p> <p class="ql-block">梁毅</p> <p class="ql-block">梁毅(右),高凱(左)</p> <p class="ql-block">梁毅(二排中)、高凱(后排中)、馬家龍(后排左三、“董存瑞班”第16任班長),這可能是另外一張“董存瑞班”合影</p> 高凱(后排左二) <p class="ql-block">張宏時</p> <p class="ql-block">王永可</p> <p class="ql-block">趙殿武</p> <p class="ql-block">趙殿武(后排中)、焦國慶(前排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泰安市|
阜宁县|
禄丰县|
古浪县|
江孜县|
玉屏|
建平县|
宜宾市|
宕昌县|
阿荣旗|
南通市|
高青县|
汤阴县|
新郑市|
衡阳县|
鄂州市|
浦北县|
利川市|
米易县|
湘乡市|
章丘市|
凉城县|
梁河县|
遵义县|
嘉禾县|
东辽县|
天津市|
普陀区|
化隆|
金昌市|
弥勒县|
内乡县|
宿州市|
太原市|
酉阳|
洪雅县|
东乌珠穆沁旗|
滨海县|
安多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