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從愛上徒步,“北太白,南武功”便成了我這頭“小毛驢”的目標。2021年6月,好友老三從武功山徒步歸來,講述起武功山風景的各種美好,和景區對驢友的種種友好,以及今年四月徒協27位驢友勇穿武功山~明月山,更是燃起我心中的夢想之火。</p><p class="ql-block"> 經過半個月的查詢攻略、規劃路線、下載軌跡、關注天氣、預訂客棧、采買物資等一系列非常必要的準備后,2024年5月15日傍晚,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車,獨自開啟武功山穿行之旅。</p><p class="ql-block"> 考慮到自己體能有限,本著敬畏自然量力而行的原則,此次穿越武功山我選擇相對安全成熟的沈龍線,即:5月16日從沈子村上山,經鐵蹄峰到達金頂,入住金頂北側萬寶柜客棧休整,行程10千米,拔高1300米;5月17日,從萬寶柜客棧出發,經吊馬樁、觀音宕、絕望坡、好漢坡、千丈巖、風車口到達發云界驢友驛站住宿,行程12千米,反復升降,落差大,強度高;5月18日下發云界,經木馬坳、羊角尖到達終點龍山村,當日行走6千米,下降1300米,相對于前兩天來說輕松許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沈龍線穿行路線圖(黃線,沈子村--龍山村,全程28千米)</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早晨6點20分,列車準時到達萍鄉站,爾后去對面的汽車站換乘班車前往武功山景區。雖然是大早晨,但汽車站的無人售票機可以正常使用,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前往景區的班車從6點就開始運行,20分鐘一班,到點就發非常方便,我乘坐的是6點40的班車,大約有20多位乘客。</p> <p class="ql-block"> 我搭乘的順風車師傅。因為我不去景區正門,而是從沈子村方向上山,所以7點50分左右,在距離班車終點站還有3千米的麻田加油站岔路口下了車,在試圖打摩的無果后,幸運地搭上一輛送砂子的農用車,穿山越谷沿著整修一新的柏油公路直奔沈子村。盡管農用車駕駛室里噪聲很大,而且重車上山走的也慢,但開車的這位大哥人很樸實,通過交談得知,他是本地人,家里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在工地開挖掘機,二兒子讀初中,小女兒上幼兒園。</p> <p class="ql-block"> 我搭乘的拉砂子的農用車。在沈子村進山口民宿后面卸完砂子,也就到了告別的時間:謝謝你,司機大哥,感謝你及時伸出援手主動拉我,還為我熱情指路,愿好人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上午8點半,到達沈子村進山口,不要門票,只需交10元的衛生費,徒步路線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9點整,開始橫穿武功山的征程,來一張出發照。</p> <p class="ql-block"> 在沈子村進山口新結識的四個00后搭子,三個上海的姑娘,一個武漢的小伙子,她們今天訂在了金頂南側的云中峰客棧,明天才沖頂,然后打算走一下目前很火的沈明線,即從沈子村上到武功山金頂,然后過羊師慕到達明月山下山。看了她們的裝備,我勸她們現實一點,明天好好在金頂轉一轉就下山吧(事后也證明她們聽從了我的建議,因為她們不光準備不充分,而且還得趕火車)。</p> <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穿行在崎嶇不平陡峭難行直上鐵蹄峰的山路上,四個年輕搭子結識不到半小時剛走到路虎越野營地我們就分道揚鑣了,原因是他們嫌直接上鐵蹄峰的路強度大,跟著另外兩個重裝穿行沈明線的人繞行九龍山方向上山走了。</p> <p class="ql-block"> 鵝蛋石,再往上有一座山民搭建的簡易棚子,是我的午餐點,當然午餐也簡單,一個人坐在里面吃了四五塊小包裝的平遙牛肉干,又沖泡了一碗油茶,補充了一下能量,畢竟因為趕車,早飯都沒有顧上吃,只是臨下火車時灌了滿滿一壺開水。</p> <p class="ql-block">行進在這樣的山林間還是很愜意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1點,終于走出了陰蔽的叢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包括景區大門、索道,特別是金頂!雖然距離很遠看起來有點模糊,但好歹見到了目標,明確了方向,最重要的是不用再擔心迷路。</p> <p class="ql-block">前路依然漫長,但好在山崗上開滿了映山紅。</p> <p class="ql-block">山路邊可愛的小花,像懸掛著一串串彩色的微型燈籠。</p> 山石上的小花,燦爛醒目。 不知名的山花,一叢叢一簇簇潔白如雪。 <p class="ql-block">巖石上傲然綻放的映山紅,這是對我最好的鼓勵。</p> 山路前方高聳的巖石,看起來不高,但背著沉重的雙肩包真正爬上去還是需要小心的。 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花坡! 胡楊風范,巍然屹立。 山間小路邊綻放的杜鵑花海,不斷吸引我駐足觀賞,如果不是著急趕路,真想好好地坐上一會兒。 <p class="ql-block">回望來路,有蜿蜒的小道,也有高聳的崖壁。</p> 奇峰聳峙 下午兩點半,終于到達了今天的第一個地標,鐵蹄峰客棧。 <p class="ql-block">眺望遠處九龍山的高山草甸</p> <p class="ql-block">鐵蹄峰客棧前的簡易休息平臺,可以清楚地望到金頂。“明月”已到,清風亦有,只是少了幾個能夠風雨同舟的侶友…</p> 鐵蹄峰上看到的綠油油的草甸與嶙峋斑駁的山崖 下午3點,鐵蹄峰上休息的我,終于又和從九龍山方向姍姍來遲的四個搭子匯合了,不過小男生要趕路下山回武漢,所以先奔金頂走了,我與三個女生也一前一后先后離開鐵蹄峰朝著金頂方向開拔。 陡峭的山路上,碰到了三個騎摩托車上山的年輕人。這樣的地形人走起來都困難,更不要說摩托車了,但這三個年輕人很厲害,齊心協力相互配合,連推帶拉硬是把摩托車騎上了險峻的鐵蹄峰雞冠巖頂上,一直騎到了金頂附近。 <p class="ql-block">鐵蹄峰山脊上的重裝徒步者</p> <p class="ql-block">蜿蜒逶迤的山間小路</p> <p class="ql-block">下午4點,回望來路,雞冠巖與半山腰的云中霧客棧,風景壯觀而絕美。</p> <p class="ql-block">金頂近在眼前,山神客棧的星空小屋清晰可見。</p> 金頂附近的古跡----汪仙壇,之后還游了沖仙壇,兩者相距不遠大同小異,都是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棧道上的帳篷 下午5點,到達金頂旁邊的古跡----白鶴峰,也是一座道觀,但是卻又單獨有一座觀音堂,內供手持凈瓶的觀世音菩薩,我放下行囊莊重地拜了拜,出門在外,但凡遇到關老爺和觀世音的神殿我都會入內朝拜。 <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15分,經過八個小時相對悠閑的攀爬,終于上到了金頂,平臺上打卡的人很多,金頂標志碑的兩邊都排著長隊。</p> <p class="ql-block"> 下午6點鐘,經歷半個多小時排隊后終于實現了今天的主要目標,你好,武功山!</p> <p class="ql-block"> 在金頂閑坐一小時后,天色漸晚,晚上7點,下到了今天的住宿地----萬寶柜客棧,單人間,6㎡,一張單人床,一個小方桌,220元/晚。</p> 夜幕下的萬寶柜客棧。因為不是周末高峰期,整個店內只有一個年紀大約五六十歲的工作人員。因為前幾天通過攜程預定時,老先生在登記簿上把我姓名中的“翟”字寫成了“崔”,所以當我遞上身份證辦理入住手續時,他和善地反復詢問我,你到底姓什么,我笑著說:咱雖然不是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但游走江湖也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然后我又安撫他說:沒事兒,還有人把“翟”字寫成了“瞿”,這也是常有的。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早晨5點半,萬寶柜的朝陽。上山的第二天,5點多從睡夢中自然醒來,盡管一大早就有早起的人在走道或房間里說話,但我睡的還是很香的。起來后出客棧看了看,發現從金頂上看完日出下來的人很多,幾乎排滿了整個山路。</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山路,從金頂上下來的人絡繹不絕,以年輕的特種兵居多。</p> <p class="ql-block"> 上午8點半,在吃了自帶的太谷餅喝了速溶奶粉后,離開客棧向著今天的目的地----發云界前進。這是昨晚住的萬寶柜客棧全景圖,背后高山即為武功山主峰金頂。</p> 要出發了,來張紀念照。 武功山奇石之一----萬寶柜 翻過雙乳峰后來到吊馬樁,這是旁邊的山峰,壁立千仞雄偉壯觀。山峰頂部右側為玻璃棧道,可以直達下一個地點觀音宕,山峰下的臺階則是通往下山索道站中庵的道路。 <p class="ql-block"> 笑一個!在這處觀景臺遇到幾個驢友在拍合影,請其中的攝影師來了一張。這是整個武功山行程當中最滿意的一張照片,陽光帥氣,充滿樂觀精神,而又不乏山野之趣。</p> 吊馬樁全景。這是景區里條件比較好的客棧,也是前往金頂或發云界路上重要的休整點,很多年輕的特種兵都選擇在這里過夜,包括此處的公共衛生間與檐廊,原因是有免費熱水供應。 吊馬樁上吊“毛驢”,只是這頭小毛驢太過于瘦弱了。 <p class="ql-block"> 佇立在山坡上的樹,讓我想起了三毛的詩句: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p> 郁郁蔥蔥的高山草甸 <p class="ql-block"> U形山谷,非常優美,可惜出發時因為背包小物品多又擔心耗費體力,最終沒有帶上單反相機,好遺憾,只能用眼睛拼命地看了。</p> <p class="ql-block">白云如絮,綠草如茵,山勢逶迤,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p> 直上九霄云! 回望來路,左邊的高峰就是金頂,右邊的山腰處為觀音宕星空俱樂部,規模很大,還有星空舞臺。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上午11:20,在欣賞了幾個小時的美景之后到達絕望坡頂,今天最辛苦的路線開始了,開啟長距離大角度的下降和爬升。照片中正對面即是蜂子崗,兩座藍色的房子一下一上分別是鵬程客棧與風雨驛站,遠處高峰為著名的好漢坡,得到廣大驢友認可的武發客棧恰好被蜂子崗后面的高山遮擋。</p> <p class="ql-block"> 下行絕望坡的我,遇到了一位同樣是獨行正在上攀絕望坡的年輕人,我們相互幫助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絕望坡上系滿驢標的樹枝。綠樹叢中這里只有這一條碎石遍布陡峭逼仄的山間小道,根本不會迷路,但對于廣大驢友來說,驢標既是一個標記,一個方向,也是一種力量一種信念,因為看到這五顏六色的驢標你就會感知到有無數的驢友從這里走過,你并不孤單。</p> <p class="ql-block"> 一隊正在上行的驢友,有二三十人之多。聽口音是廣東人,詢問得知是廣州市的一支戶外隊伍。他們看到我一個人從絕望坡上下來,很友好,主動給我讓路。他們也向我詢問了到金頂的路況,當聽說爬到這座山頂后就很好走時上的更歡快了。</p> <p class="ql-block"> 12點20分,經過50分鐘的走走停停看看站站,終于下到了絕望坡的底部赤腳凹。</p> <p class="ql-block"> 蜂子崗上高聳的巖壁。行經此地時天氣突變,陰云密布,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加之剛剛翻下絕望坡,身上的汗衫與背心都被汗水浸濕,山風一吹瞬間感覺到涼氣襲人,為了防止著涼感冒,遂將襯衣和套頭衫逐一添加在身,又多喝了幾口熱水御寒。在此不得不強調一點,武功山屬于高山氣候變化莫測,熱的時候曬到你皮膚灼痛,而冷的時候又讓你感覺寒風刺骨,所以務必帶足衣物與熱水以備不時之需。</p> <p class="ql-block">蜂子崗山路旁的巖石,遠處尖尖的山峰即為絕望坡。</p> 上到蜂子崗,回首絕望坡。 站在蜂子崗頂上眺望好漢坡,前路雖然漫長難走,但山頂的風景同樣吸引你的眼球。 武功山的景觀石 武功山的景觀石 武功山的景觀石 吃午餐的小山崗,看起來不高,但因為地處山頂,所以站在上面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武功山的景觀石,和我的雙杖。 <p class="ql-block"> 下午1點45分, 終于走到了好漢坡前的武發客棧,從客棧內掛著的一面面隊旗可以看出驢友對它的認可程度。</p> 上好漢坡的路,滿是各種大小的石頭蛋子,走快了踩上去容易崴腳,只能一步一步穩穩地上下。 <p class="ql-block">回望藍房子的武發客棧,還有遠處高高的金頂和長長的絕望坡。</p> 下午兩點整,到達好漢坡頂,旁邊就是云中客棧,有許多穿行武功山的驢友把這里作為休整點。在這里遇到兩個年齡相近的女強驢,相互拍照后得知其中一個曾經走過著名的鰲太線。 準備下好漢坡,這里反穿上行的驢友也很多,同時站在坡頂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對面的千丈巖山路。其實在穿行成功后我深切感受到,武功山除了絕望坡和好漢坡外,千丈巖與發云界也是兩個上下強度都相當大的山峰。 上千丈巖的山路,水沖溝與碎石頭并行,是驢友的兩大障礙,再加上山大坡陡,所以走起來很費氣力,尤其是對于重裝出行的驢友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站在千丈巖山坡上回望上好漢坡的山路,看起來沒什么,實際走起來累死個人。 <p class="ql-block"> 千丈巖山坡上的松樹,繼續默誦三毛的詩句: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恒。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灑脫,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遠行。</p> 天氣很好,風景很美,令人陶醉。 我就是沿著這樣的山路正穿下到了千丈巖底部的風車口,照片上負重前行的則是從龍山村上來反穿武功山去往金頂的驢友,不過我沒怎么走圓木臺階路,原因是跨度大,費腿,反倒不如旁邊的碎石路好走。 從發云界下來的女驢友,很多都是年輕人,有的裝備很好,有的則簡裝出行。 <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終于到達今天的宿營地----發云界驢友驛站,從上午9點離開萬寶柜到現在,一共行走了八個小時,因為走的慢,加之老天照顧,整體上可謂也無風雨也無晴,所以感覺不是特別勞累。</p><p class="ql-block"> 住宿點就是這一座座位于鐵皮屋里的帳篷,里面有兩張單人木板床,雖然有點簡陋,但好在被子很厚,所以晚上睡覺沒怎么感覺到冷。唯一的缺點就是隔音差,能清楚地聽到隔壁甚至對面住客的聊天,還有晚到的驢友與老板娘要飯要菜要飲料的對話。不過我的睡眠很好,一覺干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我的舍友是一位高大英俊的年輕驢友,也算有緣份,通過交談才知道我們昨天就在萬寶柜客棧見過面,他住在我對面房間,晚上在前廳燒水時我還給他倒過開水。他是山東濰坊人,哈工大交通學院博士在讀,讀博期間還曾公派丹麥某大學交流學習兩年。此次他是利用課余時間從上海騎行到武漢,爾后又和我一樣,昨天八點從沈子村方向上到金頂,明天他將搭伴穿越羊師慕到明月山下山,再乘坐下午5點多的火車從南昌回武漢。祝福這位德智體全面發展年輕有為的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無論正走反走沈龍線(沈子村穿越武功山金頂到龍山村),或是強度更大的武明線(武功山穿越羊師慕到明月山),發云界都是必經之地,所以這里聚集了好幾家客棧,住宿的人也多,還有搭帳篷露營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客棧吃過紅蘿卜炒肉絲配大米飯后,閑來無事走到客棧外的草地上看星空,因為有云,所以除了北斗七星與北極星,以及巨大的月暈外,其它看的不是太清楚。星星沒看到多少,夜爬武功山去往金頂的驢友倒是見了不少,有結隊而行的,也有單獨游走的,因為光線昏暗視線不好,所以碰到問路的,或者打著手電查地圖的,我就熱心地給他們指路,一直到晚上10點還不斷有驢友經過。說實話,個人真心不建議夜走武功山野線,一來看不到優美的風景,最重要的是山路陡峭崎嶇,晚上夜爬不安全。</p> 5月18日早上5點半,發云界看日出的驢友。 一位站在發云界之顛專心拍攝日出的驢友 沐浴在晨曦中的我 以千丈巖和好漢坡方向為背景,再來一張。感謝路過的早起的驢友,我給他指路,他為我拍照,我們互幫互助,天下驢友是一家嘛。 整隊出發前往金頂的驢友,祝福你們。 <p class="ql-block"> 上午9點,發云界頂通往龍山村的小路,有一種綠野仙蹤的感覺。聽著悠揚的歌曲一個人走在其間感覺很幽靜很愜意。因為今天我的路程短不著急,所以早上7點多,吃了兩碗店家做的江西米粉后躺在帳篷里休息,一直到8點半老板娘進來收拾衛生,才悠然地離開客棧踏上征途。這時候客棧里除了老板娘兩口子和維修干活的工人,再無驢友。人生就是這樣,曾經感受過熱熱鬧鬧,也會經歷冷冷清清。</p> 翻過發云界山頂的我 上午10點半,到達木馬坳,回望發云界。從這里開始,上山的驢友成群結隊開始增多,只是沒想到越往山下走人越多,許多路段幾乎到了蔽塞山路的程度,以至于不得不頻繁地相互讓道。 <p class="ql-block">騾子與“驢子”</p> 重裝上山的驢友行走在山路上 一支大型徒步隊伍當中兩個攜手前進的小驢友,看裝備還挺齊全的,戶外無小事,安全大于天,點贊一個! 山路邊飽經滄桑的老樹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驢友,陣容很強大。當天從龍山村方向上來的像這樣規模的隊伍很多,反倒是三三兩兩的散客不常見,像我這樣的獨行客更是寥寥無幾。</p> 走過竹林的獨行俠 “白云怡性,清泉洗心”,蘇州留園浣云沼中的這幅四字對聯用在這里忽然感覺很貼切。不得不說,武功山的溪水很美,美到讓人沉醉讓人忘歸。 下午兩點,即將走出大山的我。因為時間關系,此時上山的隊伍明顯少了許多,感覺徒步武功山就像我們日常出行一樣,也有早高峰晚高峰的特點。 5月18日下午2點半到達龍山村橋頭大樹處(相機時間設定有誤,與實際相差45分鐘)。自5月16日上午9點沈子村進山口開始,歷時2天半,全程28千米,圓滿結束本次行走沈龍線橫穿武功山之旅。 下午3點鐘, 武功山景區汽車站附近,背景即為武功山上山索道站及金頂。從龍山村來景區時與一位半途返回下山的女生幸運地拼到了一輛順風出租車,每個人只出了10塊錢,如果專門包車要150--200元/輛。在候車大廳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后,4點半乘坐班車前往萍鄉高鐵站,爾后轉道長沙于次日上午返回家鄉長治,完美結束本次出行。 <p class="ql-block">本次行程及費用簡述如下:</p><p class="ql-block">Day1:5月15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G3147次 ,17:14長治東開----18:42到達鄭州,二等座110元;</p><p class="ql-block"> T145次,19:29鄭州開----次日06:17到達萍鄉,上鋪233元;</p><p class="ql-block">Day2:5月16日</p><p class="ql-block"> 6:50萍鄉汽車站----7:50麻田加油站,班車,車票22元;</p><p class="ql-block"> 8:00麻田加油站----8:30沈子村,農用車,小費10元;</p><p class="ql-block"> 9:00沈子村進山口----15:00鐵蹄峰----17:20金頂----19:10萬寶柜客棧,進山口衛生費10元,單間住宿費220元;</p><p class="ql-block">Day3:5月17日</p><p class="ql-block"> 8:30萬寶柜----9:10吊馬樁----9:50觀音宕----11:20絕望坡頂----12:20絕望坡底赤腳凹----13:00蜂子崗頂----13:45武發客棧----14:10好漢坡頂云中客棧----14:40好漢坡底----15:30千丈巖頂----16:30風車口----17:10發云界驢友驛站,雙人帳篷,75元/床,早晚餐65元/人;</p><p class="ql-block">Day4:5月18日</p><p class="ql-block"> 8:30發云界驢友驛站----10:30木馬坳----14:20龍山村出山口----15:10武功山景區汽車站,順風出租車拼車10元;</p><p class="ql-block"> 16:40武功山景區汽車站----17:30萍鄉高鐵站,班車27元;</p><p class="ql-block"> G1329次 ,18:43萍鄉北站----19:13長沙南站,二等座,48元;</p><p class="ql-block"> 到達長沙南站后換乘地鐵2號線到長沙火車站,寄存行李后輕裝上陣前往五一廣場、太平老街、橘子洲大橋閃游,吃老字號的臭豆腐,喝年輕人最愛的奶茶,欣賞長沙的夜市與夜景,共計消費RMB65米,雖然不多,也算是為長沙的GDP做點貢獻吧;</p><p class="ql-block"> 23:30----23:55,騎共享單車從橘子洲大橋沿繁華的五一大道直達長沙火車站,花費3塊錢,最主要的是在清涼的夜風迷人的夜色中騎行4.9千米,很爽,一點也不累。同時深切感受到,作為新一代年輕人最喜歡的二線熱門城市,即便已經臨近午夜,長沙的夜生活依然豐富而熱烈;</p><p class="ql-block">Day5:5月19日</p><p class="ql-block"> Z14次 ,00:42長沙站----9:02鄭州站,上鋪200元;</p><p class="ql-block"> G7960次 ,09:15鄭州站----10:38長治東站,二等座95 元;</p><p class="ql-block"> 10:50----11:30,從親切的長治東站騎共享單車回到溫暖的“草窩”,騎行6.6千米,花費0元,沒辦法,包月卡,不限次數。</p><p class="ql-block"> 外加出發前采購的獨立小包裝平遙牛肉干一袋、德芙巧克力兩塊、士力架兩塊、太谷餅一包、輕便雨衣兩件、高筒防水鞋套一雙、頭燈備用電池一板,小包裝油茶、奶粉若干袋,大約150元,本次行程共計花費為1350元。</p> <p class="ql-block"> 后記:從武功山回來的第二天,看新聞得知5月19日當天,武功山上天氣突變風雨大作,一位27歲的女生夜爬不幸失溫遇難。結合自己的經歷想說幾句忠告:</p><p class="ql-block"> 1、戶外無小事,安全大于天。一定要敬畏自然量力而行,不可自我膨脹盲目自大,為了朋友圈打卡求關注湊熱鬧引流量而將自己置身險地。</p><p class="ql-block"> 2、武功山不可怕,怕的是滿不在乎逆天而行。武功山道路崎嶇陡峭曲折,盡量不要夜爬。行走武功山一定要密切關注天氣,盡量選擇氣象狀況良好的時間出行,途中如遇極端天氣,應盡快尋找最近的客棧躲避,避免大風、淋雨、滑墜或雷擊而招至危險。</p><p class="ql-block"> 3、戶外有風險,出行須謹慎。出門之前一定要做好功略,熟知路況,關注天氣,帶足裝備,尤其是熱水食物衣服藥品雨衣頭燈手杖等必備。腳踏實地,穩重行事,用一位戶外大神的話說就是,最好的徒步不是成功地登上頂峰,而是平安地回到家門。</p><p class="ql-block"> 天下驢友是一家,最后,祝每一位驢友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措勤县|
衡阳县|
汶川县|
彭水|
湟源县|
綦江县|
浮山县|
阳谷县|
合江县|
萨迦县|
基隆市|
积石山|
崇仁县|
茂名市|
祁连县|
边坝县|
肥东县|
莱州市|
偃师市|
龙川县|
合山市|
东莞市|
山东省|
固镇县|
娄烦县|
石柱|
三台县|
澄迈县|
广宁县|
张家港市|
友谊县|
河间市|
临泽县|
遂宁市|
蒙城县|
施秉县|
高雄县|
金昌市|
莱西市|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