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聽父親講那過去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文/石春翔</p><p class="ql-block"> 煙火人間,萬家燈火,每一盞都承載著溫暖的故事,生活雖然平淡,卻讓人感到踏實和溫暖,因為有父母。</p><p class="ql-block"> 父親今年89歲了,身體狀況概不比從前。只因在84歲那年由于一次突發(fā)的腦梗而傷著了視神經(jīng),前幾年的出行只能依靠母親在前面走,他在后面一步一步跟著挪步,而現(xiàn)在就更費勁,簡單的外出只能坐輪椅了。 沒病之前,父親是一直騎著自行車滿大街轉(zhuǎn)悠的,達(dá)旗街上犄角旮旯的地方,他幾乎都能找到。每一次外出回來后,他總要告訴我們,今天見著村里的誰誰了,明天見著林場的誰誰了,老家周邊的那幾個村的叔叔大爺,進(jìn)城后他們家所在的具體位置,他差不多都是知道的。 </p><p class="ql-block"> 父親出生于1936年5月,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不過父親說他爺爺?shù)臓敔斈且惠?,是很有錢的一代。傳說當(dāng)時白泥井有兩大戶人家打賭,一家說油柜跌倒淹沒白泥井的是石姓,另一家就揚言他們用洋煙打壩是蔡姓,那就是父親的祖輩們生活的地方。可是由于老祖父輩的肆意揮霍,沒過多久就沒落了。據(jù)傳說有一代中的一位,一夜之間將家產(chǎn)輸?shù)娜珶o,無奈最后讓族人弄死了。再加上1942年日本侵略者途經(jīng)老家唐公營子大廟子村,在這里燒殺搶掠殘殺百姓,父親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祖父就是被日本人殘忍殺害的(被殺的還有鄰村的五位,另外在三份子附近殺了30多人)。當(dāng)時的父親只有7歲,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人殺害百姓的情景,現(xiàn)在每每說起來,都會泣不成聲。 </p><p class="ql-block"> 祖母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中國式小腳女人,帶著三個孩子,一個九歲的大姑,一個七歲的父親,還有一個在襁褓中的二姑。在那個年代里,一家人要活下去是多么的不易??!無奈祖母只好改嫁給了一個遠(yuǎn)方的親戚,目的也是為了讓她的孩子們活下去。而這時的父親被迫留在二爺爺家,因為他是男孩,最終還得頂門立戶。為此父親吃盡了人間苦頭,十六歲就跟著村里的大人到后山(現(xiàn)在的巴盟)一帶干活,給家里人掙吃的。因為村里的老輩人都知道父親的不易,只要外出干活能掙吃的就領(lǐng)著父親。他們?nèi)ネ笊节s過交車,割過莜麥,也到過梁外拉過大碳,擔(dān)過壩,修過水庫,在那個年代所有的苦父親都受過,因為在二爺爺家里,還有兩個爹爹,兩個姑姑,一家老小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的,他是老大就得給這些弟弟妹妹掙吃的去…… </p><p class="ql-block"> 直到后來和小他九歲的母親成了親,他們彼此攜手,兩個人一起撐起了一個家。 母親也是一個苦命人,她出生四十天時候,自己的父親外出生病不幸去世。沒多久我的姥姥也改嫁他鄉(xiāng)。在母親七歲的時候,又被同父異母的哥哥(我的大舅)接至家中,小小年紀(jì)就開始幫哥嫂看孩子,做飯,洗衣服,十四歲時嫁給了我的父親,開始了他們一生的辛勞人生。 </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從未進(jìn)過學(xué)堂,就連當(dāng)時的掃盲班也是望塵莫及。成親后的父母,依靠自己的雙手,親自脫泥胚子,蓋起了我記事中的那間小土房,我們兄妹四人就出生在那里,屋子雖小,卻承載了我們太多的記憶。每每說起這些,母親總是淚眼模糊,怎么世界上兩個最苦命之人就能走到了一起。母親想起剛結(jié)婚后過得那些日子,總是忘不了,冬天殺豬不過幾十斤,這是常有的事,還要賣掉一些換錢買日用品;燒飯的鍋每次都要用面糊糊涂一下才能做飯;大人的衣服不能穿了,改一下就成了我們的衣服……母親說她15歲那年得了扁桃體炎,父親領(lǐng)著她去包頭做手術(shù),去了后錢不夠,父親就出去給人家干活掙錢,再給母親交醫(yī)療費用。生活就是這樣過的,不管有多難,他們硬撐著走了過來。 生活再艱難,只要內(nèi)心有陽光,一定能在困頓中找到樂趣,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1970年,因為父親的老實忠厚,加上生活的困難,在村里人的推薦下,父親來到白土梁林場的分場——榆林子作業(yè)區(qū)當(dāng)了臨時工人。 因為林場剛建不久,平整土地,植樹造林,父親早出晚歸,辛勤勞作,一心為公,臟活累活緊著自己干,得到了場領(lǐng)導(dǎo)的認(rèn)可,后來轉(zhuǎn)正成為林場的正式工人。 </p><p class="ql-block"> 在他工作期間,父親曾擔(dān)任過林場的負(fù)責(zé)人(和另一位郭姓的叔叔),他們一起帶領(lǐng)工人們參加植樹造林,有了榆林子林場最初的模樣。父親依靠自己的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姊妹四個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 1979年秋天,我們舉家從老家三份子村趙三圪旦社搬到了榆林子楊家營子林場,大字不識一個字的父親,在1980年9月還入了黨,以后的日子他就更加的嚴(yán)格要求自己,從來不搞特殊,只要是自己能干的活,就從不麻煩別人,愛場如家,一直到后來?,F(xiàn)在,父親雖然行走不方便,記憶不是太好,但是每年的黨費他從來都不會忘記交的,在建黨100年時候,他還交了100元的特殊黨費,以此感謝黨,感謝我們的國家讓他過上了幸福生活,每個月領(lǐng)著退休工資。</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都保持著勤勞的好品行。 1986年,父親光榮退休,我們又搬回了老家。父親和母親再一次依靠自己的雙手,蓋起了現(xiàn)在的磚瓦房。當(dāng)時哥哥已經(jīng)成家,頂替父親在林場上班;我高中畢業(yè)后補習(xí)了兩年沒有考住,后來參加成人考試,被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函授學(xué)院錄取,來到白土梁林場教書;妹妹正在讀初三,父親向西送我去白土梁林場,隨后又南下送妹妹去新民堡五大股學(xué)校復(fù)讀,奔波在我們求學(xué)奮斗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父親,每當(dāng)和我們談?wù)撈鹉嵌螘r光,還總有一種幸福感。他總和我們說起那些年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的人,如1984年,我要去達(dá)一中補習(xí),當(dāng)時沒有認(rèn)識的人,父親就找到村里的一位白姓叔叔,那時人家也是剛上班,好在那年月沒有那么多的繁瑣事,白叔去達(dá)一中打了個招呼,才有了我去復(fù)讀的機會,但是由于當(dāng)時住宿困難,書可以念,但是需要自己堅決一個月的住宿問題。就在這種情況下,我的一個旁系大姨一家又幫助了我們。當(dāng)時大姨父在大醫(yī)院上班,他家也是剛從鄉(xiāng)下搬上來,一家五口人,里外間,三個弟弟,住宿也不是很好,大姨父就和父親說,如果不嫌棄,就讓我去他家住哇。就這樣,我的復(fù)讀學(xué)習(xí)在鄰里親戚的幫助下,開始了。那個年代,有人幫你一把,那真的是非常難得的,謝謝那些年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的人,也正是他們的援助,我的命運也才有了轉(zhuǎn)機;也正是因為父親的勤勞執(zhí)著,他和母親不管生活有多苦,硬是供我們兄弟姊妹幾個讀書,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人生。</p><p class="ql-block"> 父母一生勤儉持家,生活雖然不是多么的富裕,但我們姊妹幾個從來沒有緊迫到?jīng)]錢花。就是現(xiàn)在,他們穿的衣服,只要不破,他是從不讓我們丟棄的;吃的飯,中午的晚上依然是要吃的;用的東西,總是不能用了,才扔掉,他們的一輩子都在省著,攢著,不論多節(jié)約,錢還是沒存夠,直到現(xiàn)在,依然節(jié)儉的很。父母的一生從未給我們說過什么人生大道理,但是他們的為人處世,生存法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知恩圖報,誠實守信,吃苦耐勞,與人為善,助人為樂……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成就了他們,也成就了我們,并且我們也在一直傳承著。</p><p class="ql-block"> 有父母健在就是我們的福氣,雖然他們已經(jīng)什么都做不了了,但是有父母在的家,就是我們姊妹幾個常聚的地方;父母的家也是我們這個大家族逢年過節(jié)聚餐的地方,從他們兩個人變成如今二十三口人,四代相傳,孩子們也都出類拔萃,有自己的職業(yè),在不同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zé),傳承著父親的好品質(zhì);如今,父母的生活,有住家保姆伺候著,住的地方不斷變好,由步梯換成電梯,盡享天倫之樂。每天誰不去,他會念叨誰,妹妹給她換衣服,他總得嘟囔半天,“這兩件爛衣服可是洗不下了”,保姆給他洗臉,他也總是不情愿半天,“這臉每天有甚洗的了?”那天妹妹又他給換衣服,我提起來正看他衣服的前后,就聽見他說:“你那是看甚了?”我和妹妹聽到后笑了半天,因為父親本來是看不見的,怎么忽然又能看見了?還有一次,妹妹吃飯掉了了一塊肉,父親說,你怎么把肉跌了,父親的這些小趣事還有好多的,比如每天上廁所得去幾十回,說忌煙也有幾十次了,可就是改不了! </p><p class="ql-block"> 是啊!父母用勤勞耕耘著家庭的樂土,用臂膀承擔(dān)著生命的責(zé)任,用胸懷包容著萬千的坎坷,用奉獻(xiàn)譜寫著人生的歡歌,用一生托舉著每一代走向美好的未來。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歲月把皺紋縫成一朵花,他們挽著手把生活過成一幅畫,就算日子偶爾有傷疤,也能從里面長出新枝丫,在平凡里發(fā)著芽,生著根……” 這就是對父母們的感情最好的詮釋,說愛,說喜歡,并不一定要有,但簡單的陪伴與扶持,他們走過了一輩子,就已經(jīng)足矣。 </p><p class="ql-block">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鹽,父母的一代是我們這個國家由弱及強的最好見證,從苦到甜幾十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的家族更是這個偉大時代中尋常百姓富足變化的最美見證。愿父母身體安康,愿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龙岩市|
西丰县|
萨迦县|
河池市|
贡觉县|
读书|
密山市|
湖南省|
博罗县|
驻马店市|
孝昌县|
沙坪坝区|
大新县|
宁阳县|
井冈山市|
安福县|
福清市|
巴林右旗|
大港区|
龙井市|
黑龙江省|
湟源县|
福海县|
安顺市|
松溪县|
和政县|
安乡县|
伊金霍洛旗|
且末县|
武穴市|
台湾省|
慈利县|
图木舒克市|
邢台县|
峨眉山市|
郁南县|
建始县|
枣庄市|
奈曼旗|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