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是當知青時的一樁往事。由于種種原因,一直下不了決心將其付諸文字。有知青伙伴亦曾問:“知青軼事”數十篇,為何始終不見《下飯菜》一文中提及的“賈師傅炮制的狗頭煮青菜”?是啊,有些事發生了,則無論好壞對錯,說與不說,它都在那里……知青的故事最好還是由知青自己講,這樣該會更客觀真實些。想明白了,也便有了下文:</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國家關于知青上山下鄉的大政方針雖未改變,但在某些福利方面,較之前的“老三屆”們,已然好了許多。</p><p class="ql-block"> 為鼓勵廣大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號召,積極投身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一俟“知青”身份落實,政府便會撥發據說每人不低于210元的“安置費”給接收知青的大隊,作為建蓋知青住房的專款。對于個人,也允許從有限的政策性補助中,提前預支數十元,用以購買生活必須品。</p><p class="ql-block"> 我們集體戶由7男3女 1 0名知青,外加1名帶隊干部,共11人組成。大家在一起生活勞動,宛若一個家庭。而父母單位選派的帶隊干部,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就像是家長。為方便統一購買生活及勞動用品,經民主商議,決定每人交10元錢,作為集體戶的公款。</p> <p class="ql-block"> 下鄉時,正值秋收農忙季。按大隊要求,眾知青各自去往所屬生產隊參加勞動——為減輕些農民負擔,我們同一天下鄉的1 0名知青 ,被打散分在了不同的5個生產隊。</p><p class="ql-block"> 待大伙重聚一堂,已是一個月后。有知青提議,用“公款”去買只狗來“打牙祭”:一是慶祝我們“勝利會師”;二是也滋補下大伙被體力勞動折騰得疲憊不堪的身體。</p><p class="ql-block"> 花5元錢,到村里老鄉家買回一條狗。自有兩名知青兄弟自告奮勇,負起了“劊子手”之責。可面對呲牙咧嘴的狗頭,卻也無從下手。想著狗頭也沒多少肉,便直接棄之。有手腳勤快者去外面竹林旁刨個坑,將狗頭埋了。</p><p class="ql-block"> 煮狗肉也沒什么作料,大鍋加水加鹽將肉煮熟,便算大功告成。說實話,大家在意的并非狗肉的滋味如何,而是只要有肉吃(管它什么肉),便足以令人歡欣鼓舞。</p><p class="ql-block"> 就餐時,帶隊干部賈師傅發出了“怎么不見狗頭”的疑問,有知青隨口答曰:“扔了。”“怎么扔了?扔哪了?”面對賈師傅一連串的追問,應答者輕描淡寫的敷衍態度,令賈師傅很不滿意。進而指責殺狗的知青奢侈浪費,不懂得勤儉過日子……</p><p class="ql-block"> 當時眾知青皆系剛踏入社會不久,可以說并未曾真正體驗過生活的艱辛。因而也沒將丟棄狗頭當回事,甚至認為賈師傅一再糾纏此事,純屬小題大作。</p><p class="ql-block"> 由于個人經歷、生活觀念不同等原因,知青和帶隊干部賈師傅之間,因了一顆狗頭,首次出現了意見分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大伙照例拎著鋤頭,背著大背簍,前往未來的知青點勞動。但這天,賈師傅一反常態,并沒像往常那樣隨行。</p><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鳥兒歸林,一天的勞作亦告結束。</p><p class="ql-block"> 大伙甫進門,留值煮飯的知青便情緒激動地“告狀”:上午,賈師傅不但將丟棄的狗頭重新刨了出來,不吭不哈地坐在火塘邊,火燒水洗地擺弄老半天,最后還將狗頭砍砍直接下鍋煮了。并且,還不準他弄其他菜。不待聽罷,早有性急的知青對賈師傅提出抗議,表達了心中的不滿。</p><p class="ql-block"> 見大家皆已回來,賈師傅并不理會個別知青的指責,自顧自地將一大盆洗好的青菜倒入仍在火塘上熬煮的狗頭湯里。</p><p class="ql-block"> 干了一天的體力活,肚子早餓了。可面對僅有的一道菜——狗頭煮青菜,大伙卻是面面相覷,一時也不知怎么辦好:吃吧,那狗頭想著便讓人覺著不舒服;不吃吧,苞谷飯沒菜還真不好下咽。</p> <p class="ql-block"> 看大家一個個抬著飯碗發呆猶豫,賈師傅笑咪咪地招呼道:“快吃吧,香得很!”</p><p class="ql-block"> 狗頭煮青菜確實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香味,也刺激著大伙饑餓的腸胃。那頓飯,有人是不聲不響地撈著啥吃啥;有人的筷子只夾青菜,不碰其他;而我,則隨便舀點湯,將就著將碗中的苞谷飯喝下肚了事;還有人仿佛置身事外,只是默默地往嘴里扒拉著光苞谷飯……</p><p class="ql-block"> 不論晚餐時大伙是何心態,總之是當所有人擺下碗筷,那一大鍋狗頭煮青菜,已被消滅得干干凈凈,確是不爭的事實。</p><p class="ql-block"> 回思眾知青面對一鍋狗頭煮青菜時的不同態度和選擇,不禁浮想聯翩:此情此景何其像人們面對意外時的態度:有人清醒冷靜應對,有人不屈不撓抗爭,有人委曲求全,有人靜做壁上觀……既同時驗證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之說誠不我欺,增長“人在不能改變環境時,就去適應環境”訓誡的感性認知;愈更加明晰“廣闊天地煉紅心”過程吃苦受累乃成長之必須,繼續堅定“烏云再厚,亦不會永久遮住太陽光輝”之信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宜昌市|
朝阳县|
许昌市|
连江县|
怀化市|
彭阳县|
新郑市|
铜川市|
郯城县|
阳江市|
凤山市|
博客|
左权县|
大洼县|
大安市|
满洲里市|
平阳县|
娄底市|
乐平市|
五大连池市|
正蓝旗|
邯郸市|
民勤县|
峨眉山市|
阿拉善左旗|
买车|
南皮县|
双柏县|
耒阳市|
浙江省|
普洱|
自治县|
新兴县|
宁晋县|
噶尔县|
南澳县|
元氏县|
彭山县|
安徽省|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