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地處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境內,距白銀70公里,蘭州160公里,中川機場120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形成于距今210萬年前,是一處主要由新構造運動控制,雨洪沖蝕、重力崩塌和風蝕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質地貌景觀。它的形成演化過程清晰的記錄了青藏高原抬升以來這一地區古地理環境的變遷,是具有國際典型意義、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礫巖石林地質景觀;是一座集地貌地質、地質構造、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遺跡,為甘肅省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2007年,甘肅省景泰縣黃河石林風景旅游區,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以其壯觀的石林景觀而聞名,這些石林由桔黃色的砂礫巖構成,高度從80-100米不等,最高處甚至超過了200多米。這些巍峨的石柱形態各異,營造出了一個奇特而壯觀的景觀。此外,黃河石林還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互輝映,形成了絕美的景色。龍灣綠洲和壩灘戈壁的對比,更是增加了景區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生成于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于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杰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游開發價值。</p> <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并不是喀斯特地貌,它是礫巖和砂巖等碎屑巖層經流水侵蝕、重力崩塌和風力侵蝕等作用而形成。其次,在形態規模上,它也遠遠超過相對高度一般最大為三四十米的石林。黃河石林分布區的低點在黃河岸邊,海拔在1340米左右,高點在黃河左岸飲馬溝、老龍溝上游的山頂高原面,海拔一般為1700米—1800米,切割深度可達400米左右,“石林”中單個石柱或石峰的相對高度一般都在60米—200米,比典型的喀斯特石林壯觀雄偉得多。從形態來看,應屬于峰叢——峰林——石柱的地貌組合。這種地貌組合可以出現在石灰巖、花崗巖、碎屑巖等多種巖石中。</p> <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22道彎</p> <p class="ql-block">黃河石林22道彎得名于其獨特的地理特征,這條道路連接了景區大門和山下龍灣村,全長約2.3公里,垂直落差約150米。這條道路因其22個彎頭而聞名,是通往黃河石林景區和龍灣村的唯一通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仙居县|
沾益县|
临桂县|
福海县|
湘潭市|
陆良县|
邯郸市|
根河市|
吉水县|
望城县|
横山县|
台湾省|
合水县|
孟村|
临桂县|
德州市|
江陵县|
安仁县|
茂名市|
玉林市|
郴州市|
鸡西市|
杭锦旗|
天柱县|
南雄市|
丰城市|
怀来县|
麟游县|
桃园县|
宣汉县|
从化市|
临城县|
铜川市|
云梦县|
务川|
当阳市|
伊通|
淄博市|
阳城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