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文章節選自《平江英烈傳》</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又名連軍,進軍,祖居平江縣北門外朱家墩陳家大屋。1898年8月出生于一戶豪富家庭。其父親陳楚赟,清同治年間,隨左宗棠肅清關隴,平定新疆,擢記名提督,賜花翎,誥封三代一品,傳旨嘉獎,誥授建威將軍。民國元年,委任南京衛戍司令官,軍事參議官。以鎮壓內亂有功,授為陸軍少將,獎文虎勛章。金剛的母親李成貞,誥封一品夫人。</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1919年與黃國香結婚,生一子一女。</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從八歲起,在私塾讀了十年書。1913年進入了平江縣中,因勤奮好學,從小又跟父親習武,因此,年少時就有較好的國語,國術基礎。他雖出身豪富家庭,卻厭惡豪門習氣,生活樸素,體貼佃農,扶弱摒強,愛打抱不平,深受地方父老喜歡。中學畢業回家后,他在陳家大屋周圍栽了很多桑樹養蠶,研究實業,后又從事商業,因不內行而虧了本,賠了妻子黃國香的嫁妝。</b></p><p class="ql-block"><b>1920年9月,縣城上西街建立了平江文化書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對陳金剛吸引很大,他天天躲在書社看書,思想起了深刻的變化,他積極參加了余賁民組織的抗議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抵制日貨的示威大游行和仇貨檢查活動。192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由縣農會推薦到</b></p><p class="ql-block"><b>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在學習期間,還從事粵漢線黨的地下工作,曾幾次遭受反動警憲圍捉,跳車逃跑把嘴唇都跌裂了。回平后在平江梅團區九支部和赤衛團工作。</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懷著救國愛民的抱負,立志改革中國社會,并將乳名連軍,改名金剛,意思是要當革命的金剛。</b></p><p class="ql-block"><b>1928年10月,陳金剛任紅五軍軍事參謀和紅五軍軍政黨校主任教官。負責培養軍事政治干部。他對學員要求嚴格,一絲不茍。還親自夜以繼日地刻鋼板、印油印,使每個學員都得到講義和課本。為增強學員主人翁責任感,將原士兵委員會改為學員自治會。</b></p><p class="ql-block"><b>軍政黨校是隨軍學校,環境艱苦,任務繁重,邊打仗、邊教課,他總是克服困難,嚴肅認真,堅持訓育、操政,課程從不打折扣,疑難之處,總是耐煩分解教授,循循善誘,反復解釋,直到弄懂為止。</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沉著冷靜,作戰有主見,射擊很準確,都叫他神槍手。1929年10月,紅五軍在當地群眾武裝配合下,攻打長壽街,攻戰幾個小時沒攻破,陳金剛身先士卒,爬至前沿陣地,機敏沉著地察其形,觀其勢,窺破了敵軍的弱點:堅實于外,虛弱其內,主要是三挺機槍守備很嚴。他伏在前沿陣地,瞄準待機,一槍一個,三槍發出后,收拾了敵軍三個機槍手,沒空放一彈,機槍失守,敵軍潰敗,我軍一舉攻占了平江重鎮﹣﹣長壽街。</b></p><p class="ql-block"><b>1930年6月,陳金剛任紅十六軍軍參謀長。部隊游擊活動于平江,湘陰、通山、通城、大冶、咸寧、蒲圻、修水、銅鼓、萬載、高安、上高、武寧、瑞昌等地。</b></p><p class="ql-block"><b>1930年8月,陳金剛獲悉軍事偵察情報,通城守敵郭汝棟旅力薄勢弱,宜于進攻,及時向軍長孔荷寵建議,迅速包圍通城,紅軍連夜行動,一舉打開了通城,消滅敵軍一個團,獲得了大批武器和彈藥及錢糧。陳金剛獲取敵軍旅長一匹騎馬,為指揮作戰需要,自己舍不得用,把它送給了軍長。他還領導群眾開倉分糧、分錢、分田地,幫助地方黨政健全工作,發展組織,組建赤衛隊,擴大游擊區域。通城打開后,軍長孔荷寵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提出要攻打平江城,陳金剛就實地偵察,了解到平城守備堅固、敵強我弱、城內敵軍有4000多人,后有王東原敵部10000多人,我只2000多人,不宜攻平城,孔軍長固執不聽,結果平城沒攻破,紅軍傷亡很大。</b></p><p class="ql-block"><b>陳金剛非常重視戰役策略的研究。有一次部隊由龍門轉移至武寧,在土龍山與王東原敵部十五師發生遭遇戰,敵眾我寡,戰斗中孔軍長不幸被松樁刺穿了腳心,流血過多,難以支持,仆地不動了。敵軍吆號孔軍長負傷,接連向我軍沖鋒、形勢緊急,傷亡很大。紅十六軍決定轉移到江西邊界的臺莊,令陳金剛率領特務連百來人打后衛,掩護部隊轉移,在力不勝敵的情況下,陳金剛急中生智,與地方赤衛隊計議,策劃"哨子取勝"謀略,即派幾名紅軍戰士,在土龍鋪購買一些口哨,與赤衛隊配合,分成幾路,速散置兩岸高山密林中,緊吹口哨,吆號沖鋒,迷惑敵軍疑援兵已到,即令撤退瀏陽東鄉,陳金剛領部隊尾隨,猛追猛打,消滅敵軍一個連,掩護了部隊安全轉移。</b></p><p class="ql-block"><b>1931年冬天,部隊攻打虹橋時,他背一個斗笠,腰系一條土布腰巾,腳著草鞋,深入前沿陣地,研究地形,布署戰局,在他的精心策謀下,通過一天一夜戰斗,攻克了虹橋,消滅虹橋守敵周昆元團的兩個營。</b></p><p class="ql-block"><b>1932年4月敵軍羅霖部 隊 進 攻 銅鼓,恰此時我軍接上級命令轉移銅鼓,行軍至排埠,突然被敵包圍,被圍困得糧斷草盡,人疲力竭,當地人民群眾難于接濟,陳金剛讓出自己的馬,殺給戰士吃,戰士端著馬肉給他,他又轉讓給戰士,自己吃樹葉草根,支撐沉重的身子,步行指揮戰斗,千方百計組織部隊突圍,他憑著善夜戰的特長,英勇頑強,用濕棉絮防堵敵軍機槍子彈,強奪了機槍,消滅了敵軍一個連,掩護部隊安全突圍了。部隊突圍后,轉至萬載高村休整一天,仍折回銅鼓的宜豐港口。港口戰斗中,陳金剛為營救兩名負傷戰士而中彈犧牲。</b></p><p class="ql-block"><b>(作者李家芳)</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呼玛县|
城市|
军事|
大余县|
大埔区|
富阳市|
大方县|
浠水县|
南城县|
海南省|
米泉市|
藁城市|
宁化县|
肇庆市|
甘肃省|
屯留县|
桐庐县|
泽州县|
东城区|
柳林县|
西华县|
沅江市|
天柱县|
元谋县|
南木林县|
兴海县|
曲麻莱县|
建水县|
永寿县|
荣成市|
周口市|
烟台市|
社会|
理塘县|
宁明县|
南华县|
莱阳市|
肥乡县|
会宁县|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