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閔行地區舊影</p><p class="ql-block">“閔行”一詞已成為今日上海市閔行區的簡稱,而“老閔行”一詞則被世人約定俗成為一個專用名詞,代指今天的閔行區江川路街道。</p><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老閔行”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經貿市面繁華,社會影響廣泛,具有“申江門戶,水陸要津;農商云集,經貿重鎮;群賢畢至,書香傳世”之稱。新中國????成立,大批的重工業企業云集此地,隨著產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老閔行地區形成了一個極具規模的新興衛星城。</p> <p class="ql-block">??紅旗新村華銀路主入口</p><p class="ql-block">座落在“老閔行”西北角的紅旗新村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配套閔行老工業基地而建造的工人新村。那為啥起名叫“紅旗”呢?原來在1958年前,這里是一大片的農田及農舍,隸屬于上海縣群力人民公社紅旗大隊,土地被征用后,建成了3-4層的住宅樓和生活配套設施,1960年1月正式命名為“紅旗新村”,一直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1965年,紅旗新村憑借著它新穎亮麗的建筑形式,鳥語花香的小區環境及周邊寬闊平坦的道路交通,成為那個時代上海工人新村的典型,吸引了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的目光,成為影片《年青的一代》的外景地,新村里一些青少年還應邀參與了影片的拍攝,成了他們童年時代的美好記憶。</p> <p class="ql-block">??現在的紅旗新村50號</p><p class="ql-block">我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入住在紅旗新村50號二樓。這幢樓的房型很有今天聯體和疊加??墅的特點,推開50號的大門,門廳里的木質樓梯通往二樓,一樓朝南有一間20平米的大房間,還帶著一座大花園,北面是間足有十平方的大廚房,樓梯下方還有小小的衛生間。二樓南北兩間臥室,北面還有一間大大的衛生間,配有大浴缸??馬桶??和白瓷洗臉盆,這真是獨門獨戶的高規格住宅了。但是當時這里擠進了三戶居民,廚房和衛生間都是合用的。</p><p class="ql-block">我家祖孫三代窩居在二樓朝南的大房間。祖母和父母的床安放在房間的東西兩側,靠墻放置著簡單的兩件家具,中央一張吃飯??的桌子,基本就滿滿當當的。晚上弟弟??在木地板上打地鋪,我只能鉆進密不透光的壁櫥,一只樟木箱就是我的床。</p> 工人新村的“向陽院” <p class="ql-block">與今日相比,當年的生活是艱苦的,但是童年的快樂卻是難忘的。197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的一部電影《向陽院的故事》紅遍大江南北,它講述的是退休老工人石爺爺在暑假期間帶領向陽院的孩子積極參加社會生產勞動的故事,于是“向陽院”這個虛構的事物竟然變成了現實,工人新村里的孩子被學校、居委會組織起來,走向了社會大課堂。記得我們這些低年級的小學生也要手拿鋤頭下農田、到工業垃圾堆收集廢鋼鐵、登高爬樹消滅有害蟲蛹……記得學校周圍種了很多棉花地,學農的日子,我們在田間為小棉苗除過草,一不小心就會把棉苗鏟掉,我們就俯下身子用手拔,感覺一壟地好長好長,總也到不了頭;等棉花長得半人多高,開出了一朵朵鮮花,然后結出一個個綠色的棉桃,我們又下地去了,用小手把一條條妄想鉆進棉桃、破壞勞動果實的蟲子揪出來;終于到了棉花收獲的季節,烈日下棉桃變成了褐色、張開大嘴巴吐出雪白的棉絮,我們與農婦一起品嘗豐收的滋味。</p><p class="ql-block">每逢寒暑假,“向陽院”的活動是每個學生自帶方凳集中在樓下的過道或樹蔭下,一起做功課??做游戲,我們稱其為辦“小小班”。清晨伴著遼亮的樣板戲曲子,踩著京劇的鑼鼓音,“小小班”開始了!一同辦“小小班”的小伙伴差不多都是一個年級的同學,也是住同一幢樓的鄰居,記得一起的有:胡劍超、吳逸平、高志閔,還有不聲不響的陳新華、剛搬來的小美女桂懿秀、住在樓上的沈月麗……功課很快可以完成??等到居委干部巡視完走人,剩下的就是自由放飛的時間,男孩子打彈子、斗田雞,女孩子跳橡皮筋、抓骨牌,男女混合項目有跳繩、抓迷藏等等,還可以竄到前后樓的“小小班”找更多的玩伴瘋玩。</p><p class="ql-block">不過女孩子??那時更癡迷于“刻紙”,有花卉和人物各種圖案。其實它跟剪紙差不多,使用的工具不是剪子而是削鉛筆的小刀;沒有彩紙,一般都白紙一張;“花樣”都是小伙伴??之間相互交換而來。為了保護自己積累的作品,我們會找來一厚本雜志把它們夾在扉頁間,供自己和朋友欣賞,誰的“花樣”多誰就受眾人追捧??小小的紙花,曾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向陽院”、“小小班”紅極一時,不知道什么時候它們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存在了我們記憶深處。</p> “竹筍烤肉”不好吃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竹筍烤肉不僅僅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它還蘊含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寓意。這道菜在上海小囡的食譜里口味獨特,通常與童年記憶中的某些不愉快經歷相關聯,一般是說大人教訓小孩子時,用竹棒打小孩子的屁股。因為竹棒是竹筍變的,屁股上都是肉,打上去火辣辣的痛,所以上海人把這種行為稱為“竹筍烤肉”!</p><p class="ql-block">我就曾目睹過鄰居加同學的吳逸平吃過這道“竹筍烤肉”。吳家有三兄弟,吳逸平排行老二,我們平時都叫他“阿二(ni)頭”,小時候的他個子不高,一張圓圓的臉,表情總是挺淡定,在一起辦“小小班”,他經常沉默寡言,一起游戲時他肚皮里小九九挺多,時常出奇制勝。那天不知道為什么他惹惱了吳爸爸,他竄出家門落荒而逃,吳爸爸手持竹棍也沖了出來,沒幾步路就抓住了“阿二頭”,一把拉下褲子,在屁股上連打了好多下,聲音清脆,把我們幾個正踢毯子的小姑娘嚇得不輕。其實平日里的吳爸爸是個標準的顧家好男人,買、汰、燒樣樣拿手,他們家的餐桌經常罷在走廊里,吃飯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飯桌上的小菜碗一只又只,香飄四溢,惹得隔壁的胡劍超羨慕嫉妒恨,一個勁的咽口水。</p><p class="ql-block">吳媽媽及時出現了,吳爸爸終于放下了手中的竹棍回屋去了,吳媽媽仔細查看了兒子屁股上紅腫的傷情,并低聲慰籍著“阿二頭”受傷的心?????“阿二頭”并沒有嚎啕大哭,只是低頭抽搐。第二天看到“阿二頭”小心翼翼地坐到教室的椅子上,我想他還未傷愈,悄悄的勸他幾句,“阿二頭”沒吭聲,只是用上牙緊緊的咬著自己的下唇。我知道他是個倔強的男孩??</p> 紐扣風波 <p class="ql-block">上世紀70年代初期,軍裝還是人們最時髦的服裝,穿上它渾身散發著“革命”氣質,代表著當時服裝美的時尚,特別是男孩子們,對軍裝更是情有獨鐘。我父親那時剛從部隊轉業回地方工作,除了上班時穿著一身沾滿油污的工作服,日常都是穿部隊里帶回來的軍裝。所以我家房門背后掛著一溜爸爸的軍裝,襯衣、褲子、外套……齊全。</p><p class="ql-block">一天,爸爸換軍裝外套時,突然發現所有衣服上的扣子不見了,而且是一粒不剩的失蹤了!什么情況?看著釘紐扣的線頭齊刷刷的,肯定是用小刀或剪子??工具做案的。“案子”很快水落石出,爸爸倒是沒動用竹筍烤肉,他大眼晴一瞪,提高了噪門就讓弟弟招供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原來爸爸正宗的軍服扣子與眾不同,棕色的扣子上不僅有五角星的圖案,還有“八一”兩個字,讓一些愛穿軍裝的大男孩羨慕不已。他們找上我弟弟??威脅利誘一番后,讓弟弟把爸爸的扣子全偷走了,扣子被好幾個男孩拿去當炫耀品了。爸爸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帶著弟弟出門去了,過了很長時間才找回了所有的扣子,然后又一針一線地把扣子釘回到軍裝上。爸爸的舊軍裝終于換新了,他把扣子收集起來交給了弟弟:拿去玩吧!</span></p> 胡爸爸的“鬼”故事 <p class="ql-block">住在一幢樓里的同學胡劍超,是個古靈精怪的男生,集一家寵愛于一身。胡爸爸高高的個子,一身工作服總是干干凈凈,顯得十分干練,他的口才很好,上海閑話加雜些許紹興話還是寧波口音,我有點記不清了。夏天里,胡爸爸赤腳站在走廊上跟鄰居吳爸爸吵相罵(吵架),胡爸爸的嘴像開機關槍,語速極快,吳爸爸不緊不慢的應對,倆人一會兒就沒事啦!空閑時間胡爸爸喜歡拉著左鄰右舍的孩子們坐成一堆,聽他繪聲繪色講故事。但是弄不懂的是,聽故事時,從來沒有見過胡劍超,他更喜歡像匹小馬駒一樣奔跑在草坪上和樹林里。胡爸爸的故事很多,有工??的趣事、鄉下老家里的奇聞,也有寓教于樂的傳統段子。</p><p class="ql-block">暑假期間,胡爸爸的故事會吸引了不少人。我吃過晚飯洗完澡,趁著乘風涼的時候,也去靠近河邊的小路上,就著昏暗的路燈聽故事。那幾天,胡爸爸連續講了幾天的“鬼”故事??把女孩子嚇走了不少,我也想不聽了,可架不住胡爸爸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讓我欲罷不能。可聽完了故事,回到50號門口繼續乘風涼時,就有些疑神疑鬼起來。夏夜終于起風了,一陣風吹草動,長長的柳條在眼前搖曳,仿佛胡爸爸故事中的“鬼魂”出現了,我嚇得不敢多逗留,急忙回家鉆進了我的壁櫥里……</p><p class="ql-block">后來看了《聊齋志異》,回想起來,胡爸爸的“鬼”故事的情節與其如出一轍。</p> 踢毯子闖禍 <p class="ql-block">那個時候的女孩子最喜歡踢毽子的游戲。因為它對玩伴、場地、天氣等因素一點不苛求。課間休息時可以在走廊或者是教室里都可以進行,兩個玩伴可以倆倆對決,多個人也可以組團比拼,下課鈴聲一響,馬上可以開戰,隨著上課的鈴聲響起立馬偃旗息鼓。而那只毯子是用碎布、小鐵片等材料自己一針一線縫制的,再插上蘆花雞的羽毛,別說有多漂亮啦!有段時間我和小伙伴們沉迷其中,結果闖禍了。</p><p class="ql-block">那天放學,我和鄰居高志閔背著書包??往家跑,我們相約回家在樓道里繼續踢毯子比賽。到了50號家門口,書包往地上一放就開始了。外面的風有點大,我們擠在49號的樓梯口踢了起來了,每人踢到約定的個數,然后再踢給對方,對方要用腳尖穩穩的接住,毽子落地就輸了。輪到我把毽子踢的高高的,該是高志閔接盤了,我們倆同時仰著頭盯著飛落的毽子,陣風讓毽子的落點有點飄忽不定,高志閔抬腳去接時,因為倆人離得太近,碰到了我的小腿,她一下子身體失去了平衡,重重的摔倒了!我把高志閔扶起來,只見她滿嘴是血,我嚇得魂飛魄散,陪她回了家。高媽媽趕緊查看傷情,原來是磕掉了半只門牙。我怯生生地跟高媽媽說了事情的經過,小聲的說著“對不起”,可高媽媽并沒有責怪我,我從心底里覺得非常過意不去,真想磕掉的是我自己的牙齒。從此看到高志閔那半顆門牙,我總是有負罪感,盡管她從來沒有怪罪于我。</p><p class="ql-block">后來我家搬離了50號,中學期間我們同校不同班,再后來我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很多年以后,我們相遇了,她還是老樣子,就是胖了點,她微笑時,我發現她的門牙是完好的,她輕聲說:老早就弄好啦!</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記憶已經漸行漸遠,只有回到故地,往事才會在眼前閃現。如今50號樓還是老樣子,現在的住戶竟是老同學的父母,我爸媽的老同事。</p> <p class="ql-block">那個遠去的年代,物資生活雖然貧乏,但孩子們卻心靈豐盈,充滿著精神和活力。原來的我們嬉戲的小樹林還在,如今長成了參天大樹,但只有老年人在這里休閑,卻聽不到孩子們的歡歌笑語。</p> <p class="ql-block">回到紅旗新村,幾乎能記得每一幢樓曾經住著的老同學,那些童年的身影也會涌現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貫通東西向的主路已經變成了林蔭大道。當年有多少孩子在這條路上學會了騎二八大杠的本領?</p> <p class="ql-block">這幢樓我也住過。</p> <p class="ql-block">老小區也有新景觀,這座亭子是新落成的,它讓人意識到,今天的我們更加應該珍惜當下的每一天。讓我們用心去回憶,用心去珍惜,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味人生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歲月匆匆,人生短暫,珍惜眼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文水县|
宁晋县|
曲沃县|
中阳县|
大关县|
龙里县|
高要市|
招远市|
永善县|
密山市|
临武县|
葫芦岛市|
绩溪县|
灌南县|
五寨县|
子洲县|
镇江市|
林西县|
固安县|
东阳市|
浏阳市|
永德县|
和田市|
高阳县|
林甸县|
榆树市|
玉树县|
阿拉善左旗|
南丰县|
左云县|
习水县|
文水县|
孟连|
乌兰浩特市|
伊金霍洛旗|
南京市|
永昌县|
黑水县|
闽清县|
长治市|